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构建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模型,并基于“精英空间”分析了城市新的空间极化产生的机理和结果。以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样本数据进行区位商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探讨了信息时代新的城市空间极化现象。研究表明:流动空间通过精英空间来影响城市空间极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集聚,是人力资本、财富和科技知识的空间集中。
关键词: 流动空间; 精英空间; 城市空间极化; 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K 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37(2013)02-0206-08
0 引 言
空间极化是各种事物和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它反映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不同极化层的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大,而处于同一极化层的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小[1]。因为自然资源和条件在地域上的分布本身就是非均质的,所以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社会空间便是异质性的,极化现象也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空间极化根据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空间极化和经济空间极化。社会空间极化表现如西方国家少数民族的居住隔离[2-4]、日益广泛的绅士化现象[5]等;经济空间极化表现如区域经济发展受极化效应影响而出现了增长极[6],以及增长极对地理空间的影响产生“中心——外围”结构[7],或者社会经济要素向居民点和中心城市以及交通干线集聚形成“点—轴”结构[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转型和变迁。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和社会贫富分化等的影响,例如城市跨国公司职员阶层和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收入、住房上两极地位的凸现[9],外来人口集聚区形成[10],城市郊区别墅区的出现,新城市贫困在特定城市地域的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形成等等,城市空间极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居民日常体验的城市现象。随着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要素流动加剧,重构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11]。本文作者从流动空间理论入手,构建了基于流动空间(精英空间)的城市空间极化研究的理论框架,采用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1 理论模型构建
1.1 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模型
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社会行动者通过创造和再创造一个组织——社会来表达它们的属性,而社会又以各种方式引导和控制社会行动者的行为。空间是社会行动者活动的环境,同时社会行动者又干预和塑造着空间。
除了以地方空间作为传统的社会物质表达外,社会越来越围绕着流动而构建: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组织性互动的流动以及影像、声音和象征的流动。这些流动是支配经济、政治和象征生活过程的表达,因而支撑这种流动的物质支持将成为社会实践的新空间形式,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把它命名为“流动空间”,认为流动空间是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的、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流动空间主导和塑造着网络社会。由于社会的功能和权力在流动空间里进行组织,因此流动空间逻辑的结构性支配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的意义和动力[12]。而通常情况下,地方空间为了融入流动空间,不断作出自我调整和重构的努力,其结果之一便是打破原有的平衡产生新的空间极化。城市作为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中的节点,这两种空间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在城市空间上表现尤为明显。例如,东京为了配合其“全球城市”的角色,在1980年代经历了实质性的都市重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精英人才正不断集聚在全球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13]。
图1 空间关系模型
1.2 精英空间引发城市空间极化
由于精英空间具有相对隔绝的特征,使得精英空间在地方空间的表现上具有一定集聚性,该特征引发新的城市空间极化。精英空间在地方空间的表现形式包括了精英的居住、办公和休闲空间,这些场所空间往往随同企业总部及其辅助设施在一起,倾向于在谨慎隔绝的空间内集聚支配性的功能,而且便于接近艺术、文化和娱乐的都市复合体[12]。此外,精英空间还是城市信息智力资源的密集区,是产学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最主要城市区域,也是享受科技创新受益的科技人员以及大量专家学者最集中的区域[14]。因此,精英空间的兴建和发展将会引发城市新的空间极化。
同时精英空间所具有的相对开放的特征,有利于精英空间发展壮大,这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空间极化。目前在城市中新出现的高级公寓、高级别墅区、高档写字楼、高档饭店、高级俱乐部和高档购物中心都与精英空间以及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有关。精英空间建立后,不仅将吸引大批国外公司、创业型公司、各种代办机构,还将吸引城市其他区域的金融、电信、行政机构迁入这类空间;此外,由于精英空间具有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配套设施、与城市中心区距离适中等特点,也将成为城市富裕阶层的聚居区[14]。
1.3 精英空间引发极化产生的影响
随着精英空间的不断发展,其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将逐步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极核区,是集商务、技术创新、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尚住宅区为一体的新的城市空间单元。该极核的形成改变了传统围绕城市中心区的商业金融中心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使其逐步呈现两极化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商业金融中心极核外,还将围绕另一极核——精英空间进行拓展[14]。
由于精英空间里的精英群体大多都接受过较高等的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并且占据较高的职位,往往成为城市新富裕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分布,正悄悄地改变着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因精英空间的建设而形成的城市新极核区也就内在地规定了精英空间的社会关系、结构和属性(图2)。
因为精英空间的建设通常是按照精英美学来设计建造的,这将提升城市的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城市的配置,促进城市更新,这还是一种全球流动空间影响下的“城市美化”运动。但这种城市美化是按照流动空间中的权力精英的审美取向进行的,忽视了普通大众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没有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利益得不到诉求。可以说,在这种城市美化背后隐藏的是更大、更深刻的社会不公[15]。 2 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2.1 研究思路、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2.1.1 研究思路和数据采集
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可知,精英空间反映到城市空间里主要是通过社会行动者和建筑景观。精英空间里的行动者主要是精英群体,精英群体根据其职业性质分为技术官僚和金融精英、管理精英、科技精英。结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国情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把精英群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经济精英群体,包括中大型民营企业的业主及高层管理人员、中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一些群体当中的高层人员;②政治精英群体,包括政府部门的中高级公务员,以及部分准政府组织——社会事业单位中的中高级职员;③知识精英群体,包括教授、研究员以及高级工程师等等[16]。基于此,首先从《上海市统计年鉴》里分别获取2000、2005、2010年各行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等数据,并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等行业看作精英主要从事的行业,即表1中的Ⅰ和Ⅱ类行业,而其他行业的归类按照2010年职工工资水平从小到大排序把相邻2个行业归为一类,这样做一是为了方便计算基尼系数,二是为了突出精英群体与普通大众工资水平差异(表2);其次选取《上海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里的“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人员各区县(由于卢湾区与黄浦区已合并成新的黄浦区,故把原先卢湾区的数据计入新的黄浦区)。就业人数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受教育程度各区县就业人数来研究当前上海市精英群体的空间分异。
精英空间里的建筑景观往往也是根据精英的空间要求和生活方式来设计的,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配套设施、高雅的设计是其重要特征,大致表现为城市里的高级公寓、高级别墅区、高档写字楼、高档饭店、高级俱乐部、高档购物中心和科技园区等等。首先为了研究精英空间建设的时间变化,本文作者从《中国房地产年鉴》中查找到2002~2010年(2004年数据缺失)上海别墅、高档公寓和办公楼在投资额、销售面积、销售额等指标数据,这些数据能从客观上反映上海精英空间建设的大致情况。其次为了研究精英空间建设的空间状况,于2012年9月6日从一些相关的专业网站统计获取了一定量的样本数据及其地理属性(表3)。
2.1.2 研究方法
将采用3种方法研究精英空间影响下的上海城市空间极化的总体状况,这些方法分别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区位商分析、ArcGIS空间分析。
(1) 基尼系数
以2010年基尼系数计算为例,求解基尼系数的步骤如下: 第三步,求月牙形面积A:
SA =三角形OAL的面积-曲边形B的面积=0.5-0.364 3=0.1357.
第四步,求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SA/SOAL =0.135 7/0.5=0.2714.
用同样的方法求解出2005年和2000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616和0.1592.
(2) 区位商
公式为[17]:Q=(N1/A1)/(N/A)。
(1)式(1)中:N1为研究区域某职业(某类型)的从业人员,A1为研究区域所有职业(类型)从业人员,N为背景区域某职业(某类型)的从业人员,A背景区域所有职业(类型)从业人员。Q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特定人群所占比例相对越高,Q大于1,则代表研究对象在特定区域空间上比较高的集聚度。
(3) 空间分析
把ARCGIS空间分析中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相结合应用于城市空间极化研究,用到的数据有:(1)138个样本的坐标数据;(2)上海市地图;(3)数字化的上海市行政区图。缓冲区分析是根据各类样本的实际面积和服务范围大小来确定缓冲区范围的,因此对高档酒店、高档餐厅、高尔夫球场俱乐部、高档别墅这四类样本的点图层作1 km缓冲区处理;对科技园的点图层作4 km的缓冲区处理;用叠置分析寻找既包含了高档酒店或餐厅、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又毗邻或身临于科技园区的空间区域。
2.2 上海城市空间极化分析
2.2.1 精英空间建设情况
上海精英空间建设近8年来在不断扩张(图4)。从销售面积来看,2002~2010年精英地产的总销售面积为38 971 877m2,这一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英空间建设面积在8年内的增长量,其占上海2002~2010年总房地产销售面积的18%左右,这一数字进一步说明精英空间建设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增长率来看,销售价格年均增长率到达80%,销售面积年均增长率约为14%,这两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精英空间的需求非常旺盛,具备相应购买力群体不断膨大,其背后还反映出具备进入精英空间条件的群体在增加。
2.2.2 财富向精英群体集聚
图3中,横坐标是根据2010年工资水平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样本行业(Ⅵ、Ⅴ、Ⅳ、Ⅲ、Ⅱ、Ⅰ),纵坐标是收入累计百分比,以及2000、2005和2010年的洛伦兹曲线。可以看出,2005年与2000年相比,虽然Ⅰ行业和Ⅱ行业的工资占比出现小幅度增加,但是这5年间六大行业的相对工资水平变化不大,增速相对一致;而2010年的洛伦兹曲线的曲度明显变大,与2005年相比,Ⅰ行业和Ⅱ行业的工资占比增速快于其他行业,共占据了将近60%的比例,其中Ⅰ行业占据的比重多于Ⅱ行业(表4)。这说明社会财富分配不断向Ⅰ行业和Ⅱ行业集中,并且Ⅰ行业集聚财富的能力相对来说高于Ⅱ行业。同时又因为Ⅰ行业和Ⅱ行业是精英群体较集中的行业,因此可以说社会财富不断向精英群体手集中,精英群体集聚财富的能力不断增强,且从2000、2005和2010年的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其与其他社会群体集聚财富的能力差距越拉越大。如果按此速度发展,到2015年不同行业的工资收入基尼系数将会达到0.4,这是差异程度警戒线,将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2.2.3 精英群体的空间集聚
根据精英群体的社会特征,如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位或地位等,作者把《上海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里的各区县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大专”、“本科”、“研究生”等指标的就业人口归类于精英群体,通过公式(1)计算出各区县精英群体的区位商,其反映了精英群体在各区县的集聚程度。计算结果(图5)发现上海城市精英群体主要集聚于长宁区、徐汇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黄浦区、闸北区、浦东新区(Q>1),其中比较集中于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1.40 2.3 上海出现城市新极核区
把138个样本的ArcGIS空间分析的结果与区位商分析的结果相结合,获得专题图6,图6中的黑线圈是既包含了高档酒店或餐厅、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又毗邻或身临于科技园区的新空间区域。这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建设完善、功能齐全、环境高雅,同时又靠近科技园区,而且集聚了大量的精英群体,又因为精英群体是目前社会获取财富能力最高的群体,还是具备最高知识技能的群体,所以此类区域将成为城市新的极核区,这类极核区不仅吸纳了大量的财富,还集聚了丰厚的人力资本、先进的知识、发达的科技。分析的最终结果表明,在精英空间的影响下上海已经出现了2个新极核区(图6),依据它们范围的大小,暂且称为一级新极核区、次级新极核区。一级新极核区位于内环高架路的西边外侧、外环高速(S20)西边东侧、延安高架路西端,处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影响圈内;次级新极核区位于内环线东边外侧、外环高速(S20)东边西侧、世纪大道东端,处于金桥现代科技园和张江高科技园的影响圈内。两大新极核区各自通过延安高架路和世纪大道与CBD相连接,这说明新极核区与CBD之间具有高度的通达性。
3 结 语
流动空间已经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引发了城市空间极化。该极化主要受流动空间的典型空间——精英空间的影响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极化,是人力资本、财富和科技知识的空间集中,它还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极核区。中国城市新的空间极化现象如此明显和迅速,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滞后是分不开的。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如何快速融入世界大舞台并占据流动空间节点位置成为中国城市必须思考的严肃问题,此轮中国城市空间极化可以说是城市融入全球化流动空间提升城市地位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
然而,由于目前中国城市空间极化速度惊人,其已经带来不少社会问题,如虚高的房价、收入悬殊、普通大众边缘化等等,社会不公平更加深刻。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对空间极化现象及极化程度加以把握,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适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真正实现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映慧,修春亮,姜博,等。1990年代以来空间极化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3):383-387.
[2] CARTER W H,SCHILL M H,WACHTER S M。Polarisation,Public Housing and Racial Minorities in US Cities[J]。Urban Studies,1998,35(10):1889-1911.
[3] CHO C。Amenities and urban residential structure:An amenity-embedded model of residential choice[J]。Region Science,2001,80:483-498.
[4] FLEISCHER F。″To Choose a House Means to Choose a Lifestyle。″ The Consumption of Housing and Class-Structuration in Urban China[J]。City & Society,2007,19(2):287-311.
[5] SMITH N。The New Urban Frontier:Gentrification and the Revanchist City[M]。London:Routledge,1996.
[6] DUCKWORTH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 Ltd,1957.
[7] FRIEDMANN 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Mass:M I T Press,1966.
[8]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9] 陈浮,葛小平,陈刚,等。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3):210-216.
[10] 刘海泳,顾朝林。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J]。地理科学,1999,19(6):497-503.
[11] 沈丽珍,顾朝林。区域流动空间整合与全球城市网络构建[J]。地理科学,2009,29(6):787-793.
[12] CASTELLS 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3rd edition。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0.
[13] SASSEN S。The Global Cit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关键词: 流动空间; 精英空间; 城市空间极化; 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K 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37(2013)02-0206-08
0 引 言
空间极化是各种事物和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它反映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不同极化层的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大,而处于同一极化层的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小[1]。因为自然资源和条件在地域上的分布本身就是非均质的,所以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社会空间便是异质性的,极化现象也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空间极化根据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空间极化和经济空间极化。社会空间极化表现如西方国家少数民族的居住隔离[2-4]、日益广泛的绅士化现象[5]等;经济空间极化表现如区域经济发展受极化效应影响而出现了增长极[6],以及增长极对地理空间的影响产生“中心——外围”结构[7],或者社会经济要素向居民点和中心城市以及交通干线集聚形成“点—轴”结构[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转型和变迁。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和社会贫富分化等的影响,例如城市跨国公司职员阶层和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收入、住房上两极地位的凸现[9],外来人口集聚区形成[10],城市郊区别墅区的出现,新城市贫困在特定城市地域的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形成等等,城市空间极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居民日常体验的城市现象。随着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要素流动加剧,重构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11]。本文作者从流动空间理论入手,构建了基于流动空间(精英空间)的城市空间极化研究的理论框架,采用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1 理论模型构建
1.1 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模型
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社会行动者通过创造和再创造一个组织——社会来表达它们的属性,而社会又以各种方式引导和控制社会行动者的行为。空间是社会行动者活动的环境,同时社会行动者又干预和塑造着空间。
除了以地方空间作为传统的社会物质表达外,社会越来越围绕着流动而构建: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组织性互动的流动以及影像、声音和象征的流动。这些流动是支配经济、政治和象征生活过程的表达,因而支撑这种流动的物质支持将成为社会实践的新空间形式,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把它命名为“流动空间”,认为流动空间是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的、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流动空间主导和塑造着网络社会。由于社会的功能和权力在流动空间里进行组织,因此流动空间逻辑的结构性支配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的意义和动力[12]。而通常情况下,地方空间为了融入流动空间,不断作出自我调整和重构的努力,其结果之一便是打破原有的平衡产生新的空间极化。城市作为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中的节点,这两种空间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在城市空间上表现尤为明显。例如,东京为了配合其“全球城市”的角色,在1980年代经历了实质性的都市重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精英人才正不断集聚在全球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13]。
图1 空间关系模型
1.2 精英空间引发城市空间极化
由于精英空间具有相对隔绝的特征,使得精英空间在地方空间的表现上具有一定集聚性,该特征引发新的城市空间极化。精英空间在地方空间的表现形式包括了精英的居住、办公和休闲空间,这些场所空间往往随同企业总部及其辅助设施在一起,倾向于在谨慎隔绝的空间内集聚支配性的功能,而且便于接近艺术、文化和娱乐的都市复合体[12]。此外,精英空间还是城市信息智力资源的密集区,是产学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最主要城市区域,也是享受科技创新受益的科技人员以及大量专家学者最集中的区域[14]。因此,精英空间的兴建和发展将会引发城市新的空间极化。
同时精英空间所具有的相对开放的特征,有利于精英空间发展壮大,这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空间极化。目前在城市中新出现的高级公寓、高级别墅区、高档写字楼、高档饭店、高级俱乐部和高档购物中心都与精英空间以及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有关。精英空间建立后,不仅将吸引大批国外公司、创业型公司、各种代办机构,还将吸引城市其他区域的金融、电信、行政机构迁入这类空间;此外,由于精英空间具有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配套设施、与城市中心区距离适中等特点,也将成为城市富裕阶层的聚居区[14]。
1.3 精英空间引发极化产生的影响
随着精英空间的不断发展,其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将逐步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极核区,是集商务、技术创新、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尚住宅区为一体的新的城市空间单元。该极核的形成改变了传统围绕城市中心区的商业金融中心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使其逐步呈现两极化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商业金融中心极核外,还将围绕另一极核——精英空间进行拓展[14]。
由于精英空间里的精英群体大多都接受过较高等的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并且占据较高的职位,往往成为城市新富裕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分布,正悄悄地改变着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因精英空间的建设而形成的城市新极核区也就内在地规定了精英空间的社会关系、结构和属性(图2)。
因为精英空间的建设通常是按照精英美学来设计建造的,这将提升城市的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城市的配置,促进城市更新,这还是一种全球流动空间影响下的“城市美化”运动。但这种城市美化是按照流动空间中的权力精英的审美取向进行的,忽视了普通大众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没有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利益得不到诉求。可以说,在这种城市美化背后隐藏的是更大、更深刻的社会不公[15]。 2 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2.1 研究思路、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2.1.1 研究思路和数据采集
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可知,精英空间反映到城市空间里主要是通过社会行动者和建筑景观。精英空间里的行动者主要是精英群体,精英群体根据其职业性质分为技术官僚和金融精英、管理精英、科技精英。结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国情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把精英群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经济精英群体,包括中大型民营企业的业主及高层管理人员、中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一些群体当中的高层人员;②政治精英群体,包括政府部门的中高级公务员,以及部分准政府组织——社会事业单位中的中高级职员;③知识精英群体,包括教授、研究员以及高级工程师等等[16]。基于此,首先从《上海市统计年鉴》里分别获取2000、2005、2010年各行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等数据,并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等行业看作精英主要从事的行业,即表1中的Ⅰ和Ⅱ类行业,而其他行业的归类按照2010年职工工资水平从小到大排序把相邻2个行业归为一类,这样做一是为了方便计算基尼系数,二是为了突出精英群体与普通大众工资水平差异(表2);其次选取《上海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里的“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人员各区县(由于卢湾区与黄浦区已合并成新的黄浦区,故把原先卢湾区的数据计入新的黄浦区)。就业人数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受教育程度各区县就业人数来研究当前上海市精英群体的空间分异。
精英空间里的建筑景观往往也是根据精英的空间要求和生活方式来设计的,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配套设施、高雅的设计是其重要特征,大致表现为城市里的高级公寓、高级别墅区、高档写字楼、高档饭店、高级俱乐部、高档购物中心和科技园区等等。首先为了研究精英空间建设的时间变化,本文作者从《中国房地产年鉴》中查找到2002~2010年(2004年数据缺失)上海别墅、高档公寓和办公楼在投资额、销售面积、销售额等指标数据,这些数据能从客观上反映上海精英空间建设的大致情况。其次为了研究精英空间建设的空间状况,于2012年9月6日从一些相关的专业网站统计获取了一定量的样本数据及其地理属性(表3)。
2.1.2 研究方法
将采用3种方法研究精英空间影响下的上海城市空间极化的总体状况,这些方法分别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区位商分析、ArcGIS空间分析。
(1) 基尼系数
以2010年基尼系数计算为例,求解基尼系数的步骤如下: 第三步,求月牙形面积A:
SA =三角形OAL的面积-曲边形B的面积=0.5-0.364 3=0.1357.
第四步,求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SA/SOAL =0.135 7/0.5=0.2714.
用同样的方法求解出2005年和2000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616和0.1592.
(2) 区位商
公式为[17]:Q=(N1/A1)/(N/A)。
(1)式(1)中:N1为研究区域某职业(某类型)的从业人员,A1为研究区域所有职业(类型)从业人员,N为背景区域某职业(某类型)的从业人员,A背景区域所有职业(类型)从业人员。Q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特定人群所占比例相对越高,Q大于1,则代表研究对象在特定区域空间上比较高的集聚度。
(3) 空间分析
把ARCGIS空间分析中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相结合应用于城市空间极化研究,用到的数据有:(1)138个样本的坐标数据;(2)上海市地图;(3)数字化的上海市行政区图。缓冲区分析是根据各类样本的实际面积和服务范围大小来确定缓冲区范围的,因此对高档酒店、高档餐厅、高尔夫球场俱乐部、高档别墅这四类样本的点图层作1 km缓冲区处理;对科技园的点图层作4 km的缓冲区处理;用叠置分析寻找既包含了高档酒店或餐厅、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又毗邻或身临于科技园区的空间区域。
2.2 上海城市空间极化分析
2.2.1 精英空间建设情况
上海精英空间建设近8年来在不断扩张(图4)。从销售面积来看,2002~2010年精英地产的总销售面积为38 971 877m2,这一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英空间建设面积在8年内的增长量,其占上海2002~2010年总房地产销售面积的18%左右,这一数字进一步说明精英空间建设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增长率来看,销售价格年均增长率到达80%,销售面积年均增长率约为14%,这两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精英空间的需求非常旺盛,具备相应购买力群体不断膨大,其背后还反映出具备进入精英空间条件的群体在增加。
2.2.2 财富向精英群体集聚
图3中,横坐标是根据2010年工资水平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样本行业(Ⅵ、Ⅴ、Ⅳ、Ⅲ、Ⅱ、Ⅰ),纵坐标是收入累计百分比,以及2000、2005和2010年的洛伦兹曲线。可以看出,2005年与2000年相比,虽然Ⅰ行业和Ⅱ行业的工资占比出现小幅度增加,但是这5年间六大行业的相对工资水平变化不大,增速相对一致;而2010年的洛伦兹曲线的曲度明显变大,与2005年相比,Ⅰ行业和Ⅱ行业的工资占比增速快于其他行业,共占据了将近60%的比例,其中Ⅰ行业占据的比重多于Ⅱ行业(表4)。这说明社会财富分配不断向Ⅰ行业和Ⅱ行业集中,并且Ⅰ行业集聚财富的能力相对来说高于Ⅱ行业。同时又因为Ⅰ行业和Ⅱ行业是精英群体较集中的行业,因此可以说社会财富不断向精英群体手集中,精英群体集聚财富的能力不断增强,且从2000、2005和2010年的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其与其他社会群体集聚财富的能力差距越拉越大。如果按此速度发展,到2015年不同行业的工资收入基尼系数将会达到0.4,这是差异程度警戒线,将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2.2.3 精英群体的空间集聚
根据精英群体的社会特征,如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位或地位等,作者把《上海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里的各区县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大专”、“本科”、“研究生”等指标的就业人口归类于精英群体,通过公式(1)计算出各区县精英群体的区位商,其反映了精英群体在各区县的集聚程度。计算结果(图5)发现上海城市精英群体主要集聚于长宁区、徐汇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黄浦区、闸北区、浦东新区(Q>1),其中比较集中于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1.40
把138个样本的ArcGIS空间分析的结果与区位商分析的结果相结合,获得专题图6,图6中的黑线圈是既包含了高档酒店或餐厅、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又毗邻或身临于科技园区的新空间区域。这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建设完善、功能齐全、环境高雅,同时又靠近科技园区,而且集聚了大量的精英群体,又因为精英群体是目前社会获取财富能力最高的群体,还是具备最高知识技能的群体,所以此类区域将成为城市新的极核区,这类极核区不仅吸纳了大量的财富,还集聚了丰厚的人力资本、先进的知识、发达的科技。分析的最终结果表明,在精英空间的影响下上海已经出现了2个新极核区(图6),依据它们范围的大小,暂且称为一级新极核区、次级新极核区。一级新极核区位于内环高架路的西边外侧、外环高速(S20)西边东侧、延安高架路西端,处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影响圈内;次级新极核区位于内环线东边外侧、外环高速(S20)东边西侧、世纪大道东端,处于金桥现代科技园和张江高科技园的影响圈内。两大新极核区各自通过延安高架路和世纪大道与CBD相连接,这说明新极核区与CBD之间具有高度的通达性。
3 结 语
流动空间已经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引发了城市空间极化。该极化主要受流动空间的典型空间——精英空间的影响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极化,是人力资本、财富和科技知识的空间集中,它还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极核区。中国城市新的空间极化现象如此明显和迅速,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滞后是分不开的。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如何快速融入世界大舞台并占据流动空间节点位置成为中国城市必须思考的严肃问题,此轮中国城市空间极化可以说是城市融入全球化流动空间提升城市地位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
然而,由于目前中国城市空间极化速度惊人,其已经带来不少社会问题,如虚高的房价、收入悬殊、普通大众边缘化等等,社会不公平更加深刻。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对空间极化现象及极化程度加以把握,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适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真正实现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映慧,修春亮,姜博,等。1990年代以来空间极化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3):383-387.
[2] CARTER W H,SCHILL M H,WACHTER S M。Polarisation,Public Housing and Racial Minorities in US Cities[J]。Urban Studies,1998,35(10):1889-1911.
[3] CHO C。Amenities and urban residential structure:An amenity-embedded model of residential choice[J]。Region Science,2001,80:483-498.
[4] FLEISCHER F。″To Choose a House Means to Choose a Lifestyle。″ The Consumption of Housing and Class-Structuration in Urban China[J]。City & Society,2007,19(2):287-311.
[5] SMITH N。The New Urban Frontier:Gentrification and the Revanchist City[M]。London:Routledge,1996.
[6] DUCKWORTH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 Ltd,1957.
[7] FRIEDMANN 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Mass:M I T Press,1966.
[8]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9] 陈浮,葛小平,陈刚,等。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3):210-216.
[10] 刘海泳,顾朝林。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J]。地理科学,1999,19(6):497-503.
[11] 沈丽珍,顾朝林。区域流动空间整合与全球城市网络构建[J]。地理科学,2009,29(6):787-793.
[12] CASTELLS 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3rd edition。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0.
[13] SASSEN S。The Global Cit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