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愚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 能力培养 探究
  G633.51
  我认为在历史教学当中,能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学生练习得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概括。比如,学习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农民起义后,就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从起义地点、领导人、起义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整体轮廓、具体内容、前后顺序一目了然且避免了混淆。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学生掌握的概括方法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也越来越强。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一般都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去循序渐进地展开。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地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简洁明了不繁冗。
  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惟其如此,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例如,学生在分析概括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导向等问题时,就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辩证关系这样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见,基本的历史理论是连接分散的历史事件的筋骨,是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自觉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进而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一武器,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歷史人物,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并重新归类组合,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自觉摈弃死记硬背的陈旧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而综合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一般来说,分析中有综合,综合和分析统一、互相依从。如要形成“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概念,首先应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具体功绩、取胜原因等,然后综合为: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历史的理解要注意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线索、层次等方面,多方面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有很大的益处。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连贯的思维。要注意历史的规律性。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注意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和连续性,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系统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视课前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学中,规定每节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起初,一些学生语句繁琐、表达不清,甚至出现中断的现象。半个学期以后,学生已经能够积极参与,并在五分钟内将一个历史小故事完整而明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
  精心设计课前提问。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国旗吗?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代表什么?”同学们被吸引住了,纷纷回答。通过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开展课堂讨论。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分析思考,开展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辩解能力。例如,在讲“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生辩论要集中时间,语言要简练,并要注意引导,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情趣,培养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选择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他们朗读。一方面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语言流畅、吐字清晰;另一方面要求语言的美感,强调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意境美、形象美。通过不断实践,大多数学生朗读时不仅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流畅,而且抑扬顿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既牢固掌握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口才。
  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助益,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语文是最基础的课程,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并且有针对性的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问题和不足;应对策略  G633.3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为了培
摘要:“情”的力量不可忽视。在我们身边有人为情而生,有人为情而死。常言道:做人要有情有义,教育人要动之于情晓之以理。教学也一样,离不开“情”。  课堂,尤其是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课堂,“情”不可或缺。作为老师,上课要有“激情”,对工作要有“热情”,见到学生要有“好心情”。  关键词:课堂;效率;教学;激情;热情;好心情  中图分类号:G633.41  引言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保证45分钟的课堂质量
目的:本实验通过分别检测正常对照(WT)组、WT+鱼藤酮(Rotenone,Rot)组、Rot+VMAT2(+/-)组、VMAT2(+/-)组共四组C57BL/6小鼠糖水偏好试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改变,以及利用HPLC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用导学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建英语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人群颅内动脉瘤患者SNP rs6841581A.G多态性,并探讨该位点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7名囊状颅内动脉瘤患者及111名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课堂教学平台也在发生不晓得改变,主要是经历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到电子白板教学的一个历史改变,电子白板与黑版相比,比较方便,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可以说电子白板的运用将高中数学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境界,在数学教学改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如何利用该项技术最大限度地丰富课堂内容,阐述教学知识,做好教学的开展成为教育界关注
目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低T3综合征是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低T3综合征(LT3S)是否与神经功能缺损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比不同
摘要:本文所提倡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政治课学业负担;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政治课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G633.2  要想实现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就必须要求教师实现从“施教者”到“指导者”的角色转变,要突出体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究,通过利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高效教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稳步发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 教学模式 兴趣爱
目的研究宫内营养不良造成的宫内生长受限(IUGR)大鼠胰腺中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的表达,探讨IUGR个体发生胰腺p细胞发育受损及机能成熟障碍的分子学机制。方法低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