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的统计数据,利用我国的居民消费指数以及狭义货币M1供应量的增长率,在考虑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的基础上,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
一、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研究
1、古典学派理论
物价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理論来源于货币需理论公式:M×V=P×T,其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T表示某一时期进行交易总额。根据古典学派理论,V取决于制度及收入周期,因而一定时期内看成一个常数;同时,社会商品和劳务总交易,即T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这样,M与P成正比例关,即随着M增加,P也按比例上升,即价格水平的变动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2、凯恩斯学派理论
凯恩斯学派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的生产能力,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使物价上升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凯恩斯学派认为需求通货膨胀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凯恩斯还指出现代的通货膨胀与简单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相比区别在于:价格和工资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就开始上升。甚至在30%的生产能力闲置,10%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的情况下,价格和工资也在上升。这种现象称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供给冲击的通货膨胀。
3、货币主义学派观点
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1)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主要诱因是货币供给量的激增,并非产出的增加。或者说,货币量是关键原因,产量只是次要因素。很多事件都可以引起通货膨胀率的短期波动,但是只有当他们影响到货币增长率时,才能产生持久影响。(2)在当今社会里,由政府决定,或者政府有权力决定,货币的数量。(3)治理通货膨胀只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即放慢货币量增长速度。(4)通货膨胀的发展和治理通货膨胀都很耗时,至少是几年不会是几个月。(5)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发生的负面效应,是不可避免的。
二、变量选取与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鉴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因此采用月度数据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当月的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因此需要选取更长的时间间隔。由于物价水平应该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更密切,拟采用M1的增长率来表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耿中元和曾令华的论文《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实证分析》中也得到了用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比M2更有优势的结论。因此,本文选取1991—2007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研究,用居民消费指数CPI的增长率来表示我国的货膨胀率水平,用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来表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网站是:http://www.stats.gov.cn/。
2、模型的设定
为了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整是否有效,本文构建了以下模型:
CPI=a+b*M1+c*M1(-1)+ d*M1(-2)+e
其中:CPI表示居民消费指数的增长率,M1表示M1供应量的增长率,M1(-1)、M1(-2)分别表示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e表示随即扰动项。
3、分析结果
(1)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检验CPI序列与M价格序列的平稳性,选择含常数项但不含趋势项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以上序列进行检验,滞后阶数根据AIC原则来确定。检验结果见下表1
M1的单位根检验
M1的1阶差分单位根检验
CPI的单位根检验
CPI的1阶差分单位根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CPI序列与M1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他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 M1序列与CPI序列均是一阶平稳过程。
(2)协整检验
由于M1序列与CPI序列均是一阶平稳过程,所以可以对M1及CPI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置信水平下零假设r=0被拒绝,而零假设r≤1不能被拒绝,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居民消费指数增长率之间价存在协整关系。
(3)、M1及CPI线性图形分析
由图形可以看出:CPI图形的变化相对于M1图形的变化相对滞后时期大约为滞后1期。
(4)、Granger因果检验
从检验的结果来看,在滞后1阶、2阶、3阶的情况下,△M1的变化都是△CPI变化的原因。而从第四阶开始△M1的变化已不再是△CPI变化的原因。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可描述系统中某一内生变量发生的冲击(shock)对其他变量的动态效应轨迹。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狭义货币M1对CPI这个最终目标变量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
由脉冲响应函数图形可以知道,货币供应量M1对CPI正标准差冲击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冲击对物价在短期5年内都保持正的影响,但在6年后冲击效果消失。从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时间来看,频繁采用货币政策效果未必好。
3、模型的回归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选定的模型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下:
CPI=-13.82+0.176*M1+0.539*M1(-1)+0.418*M1(-2)
p0.000 0.306 0.0110.0058
R=0.876D.W.=0.9392
在5%的置信水平下,0.306>0.05因此对于M1的系数接受原假设b=0。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于本题的样本容量,dl=1.02,du=1.54,模型中D.W.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
一、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研究
1、古典学派理论
物价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理論来源于货币需理论公式:M×V=P×T,其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T表示某一时期进行交易总额。根据古典学派理论,V取决于制度及收入周期,因而一定时期内看成一个常数;同时,社会商品和劳务总交易,即T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这样,M与P成正比例关,即随着M增加,P也按比例上升,即价格水平的变动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2、凯恩斯学派理论
凯恩斯学派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的生产能力,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使物价上升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凯恩斯学派认为需求通货膨胀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凯恩斯还指出现代的通货膨胀与简单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相比区别在于:价格和工资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就开始上升。甚至在30%的生产能力闲置,10%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的情况下,价格和工资也在上升。这种现象称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供给冲击的通货膨胀。
3、货币主义学派观点
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1)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主要诱因是货币供给量的激增,并非产出的增加。或者说,货币量是关键原因,产量只是次要因素。很多事件都可以引起通货膨胀率的短期波动,但是只有当他们影响到货币增长率时,才能产生持久影响。(2)在当今社会里,由政府决定,或者政府有权力决定,货币的数量。(3)治理通货膨胀只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即放慢货币量增长速度。(4)通货膨胀的发展和治理通货膨胀都很耗时,至少是几年不会是几个月。(5)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发生的负面效应,是不可避免的。
二、变量选取与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鉴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因此采用月度数据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当月的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因此需要选取更长的时间间隔。由于物价水平应该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更密切,拟采用M1的增长率来表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耿中元和曾令华的论文《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实证分析》中也得到了用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比M2更有优势的结论。因此,本文选取1991—2007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研究,用居民消费指数CPI的增长率来表示我国的货膨胀率水平,用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来表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网站是:http://www.stats.gov.cn/。
2、模型的设定
为了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整是否有效,本文构建了以下模型:
CPI=a+b*M1+c*M1(-1)+ d*M1(-2)+e
其中:CPI表示居民消费指数的增长率,M1表示M1供应量的增长率,M1(-1)、M1(-2)分别表示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e表示随即扰动项。
3、分析结果
(1)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检验CPI序列与M价格序列的平稳性,选择含常数项但不含趋势项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以上序列进行检验,滞后阶数根据AIC原则来确定。检验结果见下表1
M1的单位根检验
M1的1阶差分单位根检验
CPI的单位根检验
CPI的1阶差分单位根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CPI序列与M1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他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 M1序列与CPI序列均是一阶平稳过程。
(2)协整检验
由于M1序列与CPI序列均是一阶平稳过程,所以可以对M1及CPI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置信水平下零假设r=0被拒绝,而零假设r≤1不能被拒绝,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居民消费指数增长率之间价存在协整关系。
(3)、M1及CPI线性图形分析
由图形可以看出:CPI图形的变化相对于M1图形的变化相对滞后时期大约为滞后1期。
(4)、Granger因果检验
从检验的结果来看,在滞后1阶、2阶、3阶的情况下,△M1的变化都是△CPI变化的原因。而从第四阶开始△M1的变化已不再是△CPI变化的原因。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可描述系统中某一内生变量发生的冲击(shock)对其他变量的动态效应轨迹。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狭义货币M1对CPI这个最终目标变量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
由脉冲响应函数图形可以知道,货币供应量M1对CPI正标准差冲击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冲击对物价在短期5年内都保持正的影响,但在6年后冲击效果消失。从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时间来看,频繁采用货币政策效果未必好。
3、模型的回归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选定的模型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下:
CPI=-13.82+0.176*M1+0.539*M1(-1)+0.418*M1(-2)
p0.000 0.306 0.0110.0058
R=0.876D.W.=0.9392
在5%的置信水平下,0.306>0.05因此对于M1的系数接受原假设b=0。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于本题的样本容量,dl=1.02,du=1.54,模型中D.W.
- CPI=-5.08+0.456*M1(-1)+0.398*M1(-2)
p 0.0036 0.0110.0041
R=0.809D.W.=1.78
此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du
1、通过本文对于M1的增长率和CPI增长率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导致CPI增长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实现国家的通货膨胀的目标就应该制定切实可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
2、通过M1及CPI线性图形分析我们可以得到CPI的增长相对于M1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去控制通货膨胀时要充分考虑其得时滞效应,不仅要考虑到对当期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对后期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3、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由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知道,货币供应量M1对CPI正标准差冲击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冲击对物价在短期5年内都保持正的影响,但在6年后冲击效果消失。从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时间来看,频繁采用货币政策效果未必好。
4、通货本文回归结果可以得到M1(-1)以及M1(-2)对于CPI的影响程度,在样本量充足的情况下他们的影响程度会更精确,因此在确定了未来的通货膨胀目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一定数量前期的货币供应量去实现通货膨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M]第17版2003年,中国邮电出版社.
[2]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著,张琦译.《自由选择》[M]2008年6月,机械工业出版社.
[3]耿中元、曾令华.《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2月.
[4]李玉双、陈乐一.《经济波动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实例》[M]200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