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质疑式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有疑”,“疑”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中语文课堂要鼓励学生敢问、调动学生爱问、指导学生善问,从而使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语文课堂质疑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学习中具有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新使命。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占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整个教学活动以“教”为核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发展。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只把现成的答案教给学生,不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们习惯了在学习中直接接受老师的标准答案,依赖心理较强,缺乏深刻思考和提问技巧。若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的知识面会越来越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个性发展。
  二.质疑教学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敢质疑
  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天然存在的,教师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发疑问难,为学生创设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发问的心理负担,消除学生发问的畏惧心理,倡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要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问题,爱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尽管有时学生所提问题显得荒唐或不成熟, 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问, 并帮助完善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能及时解答的问题要直接承认,并以探索式的态度与学生一起研究该如何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学生的问题,不讥讽、不嘲弄的质疑,挖掘其见解的可贵可取之处,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这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充分营造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也能温暖学生的内心,鼓励他们勇于展现自我,让学生获得成功和自信,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项链》一课中有位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愚笨,就差一句话的事却换来了不同的命运,于是我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她一开始不说出丢项链的原因:玛蒂尔德的性格是怎样的?十九世纪的社会背景又怎么样?从主题思想分析看,课文要揭示的是什么?加上教师的补充与引导,学生不仅敢于向我提出其它一些问题,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往往要讨论老师设计的问题,教师容易忽视学生这一主体质疑能力的培养。教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学,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教课,都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线, 课堂讨论讲解以学生质疑的问题为中心, 让学生感觉到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 同时自己思考的问题和疑惑得到了解决, 拥有学习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从而对提问问题产生浓烈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设计得新颖生动,具有新鲜感,易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并自我思考。
  问要在学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做到先学后问。学生首先要掌握感性材料和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各样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是主体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尽量较多地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而学生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作保障,课堂上就不会怕出现错误,就感到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掌握和探索,就乐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比如《窦娥冤》一课,给学生讲解东海孝妇的故事以及元代的黑暗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改变学生思维定势,指导学生质疑技巧
  学会质疑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要想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就要熟读课文,钻研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若不能自己解决,再与同学老师讨论,在学习时间中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为防止学生分散课堂教学重点,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教师可规定学生质疑的范围,文章包括字、词、句、段、篇,小到字词的形、音、义,大到文章的结构层次、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学生都可从中提出问题。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要有自己独树一帜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并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来供其他同学交流和讨论,同时能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王怀霞,教师,现居江苏灌云。
其他文献
我家背靠青山,门口有口大堰,大家都叫它“门堰凼”。恢复高考后,我们兄妹都相继跳出了农门,就有风水先生说我家地气好,是块风水宝地,门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这话的真假我们暂且不论,但发生在门堰凼里的故事却让人记忆犹新。  门堰凼水清、底平、塘面开阔,是个理想的天然游泳场。每到夏天吃过午饭,我们东西两湾和林场的人们就成群结队去那游泳、嬉戏,有时有人赤手就能抓起一两条大鱼。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我的父亲休假回家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高考所考的文言文是“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但是,文言文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学生除了课堂已经没有使用文言文氛围和环境;因而,文言文可能虽“浅”,但对众多的高中生来说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一、分析传统教学法利弊,提出问题教学必要性  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头痛、心烦、害怕,甚至“厌恶”,把作文当作是一种负担,根本没有写作情感和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尝试着把习作渗透于综合性学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须与时俱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提是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照本宣科的教师永教不出创造性学生,只有创造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一.革形式抓生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变“师问”为“生问”,变一般问为梯度问、深度问,善抓生成问。真正扭转传统课堂教师为主体的局面,让学生成为主角,愿思,善思,深思。  树立服务学生意识。生先发现、质疑
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解释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而“思维品质”、“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是“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开展活动,展示魅力    观察目前语文教学现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在初中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春天花开,秋天叶落;高挂着的一弯新月;黄昏落日,红霞满天,冬日飘零的细雨;老师的笑脸,妈妈的白发等,这些都在学生的心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中顿悟,让喜怒好恶的情感之河透过笔端落在纸上,让读者产生感悟,没有情感贯注的作文一定是干瘪而了无生气的。初中作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激发
鉴赏古诗词是一种较高层次创造性的活动,是读者运用形象思维方式,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品味、评判,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实现与诗人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那么,如何通过初中教材所选的诗词教学,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获得典雅美的感受呢?    一、推敲词句。感受语言美    初中生容易被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针对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调动起的激情,用饱含情感的讲解深深地吸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如同罗盘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出现较多的问题,使我们一些一线老师产生了疑惑: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现状,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文教学界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小说史上书写身份与爱情之矛盾的作品不在少数,男女主人公之间因为种族、年龄、阶级地位等种种原因的限制无法品尝爱情的甜美滋味,而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憾。高君的《我爱你》同样是一个关于“身份与爱情”的故事,却不在通常的身份妨碍了爱情实现之处做功夫,而是在男主人公表面身份与实际身份扑朔迷离的玄妙中安置了一段恋爱故事,浪漫主义的标题之下并不见风花雪月与缠绵悱恻,男女主人公审慎、理智交往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谜底逐
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学生书写潦草,缺乏规范性;说话含混、滞涩,甚至词不达意;阅读面狭窄;写作拖沓、应付的现象非常普遍,基于此,我认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要真正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切实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督促学生写一笔规范、正确的汉字  作为语文学习者的第一要著,就是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达到“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速度”的目的。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