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 感受典雅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1987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赏古诗词是一种较高层次创造性的活动,是读者运用形象思维方式,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品味、评判,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实现与诗人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那么,如何通过初中教材所选的诗词教学,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获得典雅美的感受呢?
  
  一、推敲词句。感受语言美
  
  初中生容易被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针对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调动起的激情,用饱含情感的讲解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情激越,引发学生思绪万千。教师宜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情动于中而发于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对于语言的要求不仅仅在于表达意思,还在于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准确、更贴切,挥发出语言的美感意味,使师生共同沉浸其中,受到美的陶冶。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字、词、句的锤炼上。除了一些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诗歌外,不少诗改变了通常的语言习惯,有句式上的倒装、省略;有旧体诗词中的词类活用以及互文等修辞方法的综合利用。比如,为了突出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景和情,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便有了倒装的句式。王维《山居秋暝》中“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先写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喧笑声、水面上荷叶的悠然摇动,然后才引出洗衣姑娘踏月归来以及一叶渔舟徐徐穿过的情景,这就造成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气氛,与上文的“空山”相衬,一动一静,浑然一体。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句,则为状语后置了。习惯上说:“天外只剩下七八个星,山前飘两三点雨”,然而,作者却将这“疏星”、“飘雨”推到“天外”、“山前”状语的前面,这就给幽美的农村夏夜平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也是作者轻松喜悦心情的体现。
  与现代诗歌的语言比较自由不同,古体诗如律诗、绝句、词等的语言还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因而有的诗句省略、浓缩了句子成分,阅读鉴赏时只有做适当的补充,才能准确理解诗意。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二句诗就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为“山河破碎”与“风飘絮”,“身世浮沉”与“雨打萍”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这时就要补上个比喻词“像”,即“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飞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雨打的水上浮萍”。
  
  二、分析意象,体味情感美
  
  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是诗人构思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如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菊”、“南山”、“飞鸟”,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清泉”等等都是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意象。
  杨万里的七绝《小池》,诗中的物象就是“小池”,小池里有“细流”、“小荷”,还有“蜻蜓”。“无声的小泉,缓缓的细流,”“流”所以“细”,是因为泉眼感情浓厚,惜怜涓涓细流;树荫所以映照水中,是因为它爱慕那晴天池水的温柔。诗人笔下的“泉与流”、“树与水”这些意象都变得有生命、有感情了,这些象征人们对美好新事物的赞赏和喜悦,这就是诗人的心曲,是诗的灵性所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寒江”、“飞雪”、“蓑笠翁”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画面——群山披上银装,不见飞鸟,行人绝迹,四野空旷寂寥,只有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这正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革新受挫败后的内心世界:清高、孤傲、坚强不屈。
  
  三、展开想象。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理解的翅膀”。鉴赏诗词时,读者必须凭着诗人描述的物象,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审美情感,充分进行想象和联想,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这是进入意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王維《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如果仅就字面解释,有什么韵味?但展开想象,十个字则构成了四个景点“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以北方旷远荒凉的感觉,形容词“直”加在“孤烟”上,可见是风平浪静,给人一种静寂感,而落日只有挂在地平线上时才逐渐变圆。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与“孤烟”、“落日”相配,浑然一体。
其他文献
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位天姿英发的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同时也发人深省。王安石认为,仲永悲剧之根源在于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后天教育没有跟进的问题。关于文章主旨,教材文本前的引言也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编者对于文本主旨的解读均界定在“后天的教育”、“自身的学习”层面。  这固然都没错,但似乎
新课标下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立足教材,依托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本,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成为习作教学的芳草地。  一.读中悟  教者要充分挖掘教材,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引领学生发现文本的表达特点。  1、发现文本的结构特点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短小精悍,大多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是引导学生谋篇布局的好范本。三年级下册中《赶海》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异。学习风格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其研究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一致的策略,对学习特点中的短处和劣势采取有意识的控制,以促成有效的教学。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水
冰心在《在寄小读者》一文中谈及小朋友写日记的困难时说:“或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义极了等简单模糊的语句带过就算了。”这三个“极”,冰心认为:正是教师在教学中遇见的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情”的困惑。而在现实习作中,学生胡编乱造,假大空抄,毫无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是习作素材匮乏,即“三乏”:生活积蓄贫乏,学生
我家背靠青山,门口有口大堰,大家都叫它“门堰凼”。恢复高考后,我们兄妹都相继跳出了农门,就有风水先生说我家地气好,是块风水宝地,门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这话的真假我们暂且不论,但发生在门堰凼里的故事却让人记忆犹新。  门堰凼水清、底平、塘面开阔,是个理想的天然游泳场。每到夏天吃过午饭,我们东西两湾和林场的人们就成群结队去那游泳、嬉戏,有时有人赤手就能抓起一两条大鱼。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我的父亲休假回家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高考所考的文言文是“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但是,文言文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学生除了课堂已经没有使用文言文氛围和环境;因而,文言文可能虽“浅”,但对众多的高中生来说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一、分析传统教学法利弊,提出问题教学必要性  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头痛、心烦、害怕,甚至“厌恶”,把作文当作是一种负担,根本没有写作情感和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尝试着把习作渗透于综合性学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须与时俱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提是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照本宣科的教师永教不出创造性学生,只有创造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一.革形式抓生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变“师问”为“生问”,变一般问为梯度问、深度问,善抓生成问。真正扭转传统课堂教师为主体的局面,让学生成为主角,愿思,善思,深思。  树立服务学生意识。生先发现、质疑
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解释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而“思维品质”、“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是“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开展活动,展示魅力    观察目前语文教学现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在初中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春天花开,秋天叶落;高挂着的一弯新月;黄昏落日,红霞满天,冬日飘零的细雨;老师的笑脸,妈妈的白发等,这些都在学生的心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中顿悟,让喜怒好恶的情感之河透过笔端落在纸上,让读者产生感悟,没有情感贯注的作文一定是干瘪而了无生气的。初中作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