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5岁的钟先生最近有些烦恼,去年他在体检的时候被查出早期肝硬化,今年体检时医生又说他骨质疏松较严重,并怀疑是由于肝硬化引起的,建议其治疗。这让钟先生十分不解,肝硬化缘何会导致骨质疏松了呢?医生表示,肝硬化合并骨质疏松往往会被很多人所忽视。其实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慢性肝病,不仅会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人体的代谢过程,而且骨的代谢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诱发骨质疏松。
肝硬化引起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维生素D代谢障碍。无论来源于食物的维生素D还是由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都必须先进入血液,然后进入肝脏,才能进一步代谢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患有慢性肝病时,肝细胞的功能受到损害,不能发挥其促进肠钙、磷吸收及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功能,从而影响骨的形成。
原因二:胆盐的合成和排出障碍 。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肠吸收,它的吸收要靠胆汁的协助。胆汁是在肝脏合成的,当发生慢性肝病时,胆汁的合成和排出出现障碍,导致脂类吸收不良。体内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就和钙等阳离子结合成为脂肪酸盐,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的形成。
此外,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都溶于脂肪,它们随脂肪一起从肠道吸收。当发生脂肪吸收障碍时,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减少,而这些维生素对骨骼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并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促进骨的形成;维生素K可增加骨细胞内骨钙素的含量,从而促进骨的形成。因此,当这些营养素出现吸收障碍时,也会影响骨骼的代谢。
原因三:患者不重视,导致骨质疏松加重。许多肝病早期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最多也就是出现容易疲劳或者饮食上的消化不良,所以很多患者都不会太在意是否缺少了营养的吸收,特别是钙的吸收问题,这样就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的加重。
由此可见,慢性肝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是存在的。除了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患者在饮食上也应特别注意,少吃含油脂多的食物,注意营养的补充。但是慢性肝病患者大多食欲不振,要想通过饮食额外补充营养素比较困难。
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三个坚持
既然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那么这种特别的骨质疏松是不是要有特别的护理方法呢?其实,用好“老办法”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主要还是贵在坚持。
每天坚持补钙 由于肝硬化的人肠胃功能也较正常人差,所以饮食调理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许会有人担心:我都肝硬化了,是不是很多东西不能吃呢?其实,基本上适合普通人的补钙食物也是适合肝硬化合并骨质疏松的人的。患者每天应均衡摄入奶制品、大豆以及蔬菜和水果这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咖啡、浓茶和酒等有可能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
每天坚持锻炼 每天坚持室外体育锻炼,例如走路、慢跑等有氧运动,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肝硬化的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锻炼可以适当选择强度低一点的运动,如果是喜欢登山或者需要弯腰、大幅度运动的人可以适当放缓脚步,选择慢走、跑步等有氧运动。
每天晒晒太阳 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通过晒太阳即可获取维生素D。但是很多人选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做只是得到了阳光的温度,却拒绝了阳光的“营养”。普通玻璃会阻挡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不能收到获取维生素D的效果。最佳的方式是每天到户外,接受阳光的洗礼,每天晒半个小时左右的太阳,对于骨质疏松会有很大的防治作用。当然,不要暴晒或者长时间晒太阳,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补钙重“适当”
肝病患者需要补钙,但也不能把钙当成是“万灵丹” 盲目去补。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醒我们,血液中的钙离子水平太高,可能增加罹患肝硬化的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对河南省林县一项营养干预试验中的受试者进行了分析。研究者对281名肝硬化患者和562名对照人群的血清钙浓度、肝炎病毒抗体等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组的血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钙浓度越高,患肝硬化的风险越大。
研究人员表示,血钙浓度与肝硬化的具体关联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肝脏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有关。此项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补充营养也是过犹不及,不要盲目补钙,以免好心办坏事,讲究“适当”很重要。肝硬化患者补钙还是以食补为佳,如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等。
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合理掌握牛奶的摄入量很重要,肝硬化患者一天饮用牛奶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
另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肝脏将单糖合成糖原贮存和将一部分单糖转化为脂肪的功能已显著降低,此时,若病人大量地进食糖,就会出现肝性糖尿病,给肝硬化的治疗增加困难。因此,肝硬化患者饮用牛奶时不要加糖。
专家表示,发酵的乳制品更适合肝硬化患者。因为发酵乳制品中的乳糖已经被酵母的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所以更适宜肝硬化患者饮用。
肝硬化引起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维生素D代谢障碍。无论来源于食物的维生素D还是由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都必须先进入血液,然后进入肝脏,才能进一步代谢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患有慢性肝病时,肝细胞的功能受到损害,不能发挥其促进肠钙、磷吸收及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功能,从而影响骨的形成。
原因二:胆盐的合成和排出障碍 。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肠吸收,它的吸收要靠胆汁的协助。胆汁是在肝脏合成的,当发生慢性肝病时,胆汁的合成和排出出现障碍,导致脂类吸收不良。体内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就和钙等阳离子结合成为脂肪酸盐,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的形成。
此外,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都溶于脂肪,它们随脂肪一起从肠道吸收。当发生脂肪吸收障碍时,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减少,而这些维生素对骨骼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并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促进骨的形成;维生素K可增加骨细胞内骨钙素的含量,从而促进骨的形成。因此,当这些营养素出现吸收障碍时,也会影响骨骼的代谢。
原因三:患者不重视,导致骨质疏松加重。许多肝病早期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最多也就是出现容易疲劳或者饮食上的消化不良,所以很多患者都不会太在意是否缺少了营养的吸收,特别是钙的吸收问题,这样就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的加重。
由此可见,慢性肝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是存在的。除了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患者在饮食上也应特别注意,少吃含油脂多的食物,注意营养的补充。但是慢性肝病患者大多食欲不振,要想通过饮食额外补充营养素比较困难。
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三个坚持
既然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那么这种特别的骨质疏松是不是要有特别的护理方法呢?其实,用好“老办法”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主要还是贵在坚持。
每天坚持补钙 由于肝硬化的人肠胃功能也较正常人差,所以饮食调理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许会有人担心:我都肝硬化了,是不是很多东西不能吃呢?其实,基本上适合普通人的补钙食物也是适合肝硬化合并骨质疏松的人的。患者每天应均衡摄入奶制品、大豆以及蔬菜和水果这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咖啡、浓茶和酒等有可能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
每天坚持锻炼 每天坚持室外体育锻炼,例如走路、慢跑等有氧运动,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肝硬化的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锻炼可以适当选择强度低一点的运动,如果是喜欢登山或者需要弯腰、大幅度运动的人可以适当放缓脚步,选择慢走、跑步等有氧运动。
每天晒晒太阳 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通过晒太阳即可获取维生素D。但是很多人选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做只是得到了阳光的温度,却拒绝了阳光的“营养”。普通玻璃会阻挡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不能收到获取维生素D的效果。最佳的方式是每天到户外,接受阳光的洗礼,每天晒半个小时左右的太阳,对于骨质疏松会有很大的防治作用。当然,不要暴晒或者长时间晒太阳,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补钙重“适当”
肝病患者需要补钙,但也不能把钙当成是“万灵丹” 盲目去补。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醒我们,血液中的钙离子水平太高,可能增加罹患肝硬化的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对河南省林县一项营养干预试验中的受试者进行了分析。研究者对281名肝硬化患者和562名对照人群的血清钙浓度、肝炎病毒抗体等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组的血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钙浓度越高,患肝硬化的风险越大。
研究人员表示,血钙浓度与肝硬化的具体关联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肝脏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有关。此项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补充营养也是过犹不及,不要盲目补钙,以免好心办坏事,讲究“适当”很重要。肝硬化患者补钙还是以食补为佳,如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等。
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合理掌握牛奶的摄入量很重要,肝硬化患者一天饮用牛奶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
另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肝脏将单糖合成糖原贮存和将一部分单糖转化为脂肪的功能已显著降低,此时,若病人大量地进食糖,就会出现肝性糖尿病,给肝硬化的治疗增加困难。因此,肝硬化患者饮用牛奶时不要加糖。
专家表示,发酵的乳制品更适合肝硬化患者。因为发酵乳制品中的乳糖已经被酵母的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所以更适宜肝硬化患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