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论述了白蕉翰墨历程及其书法作品的风格。首先,由初唐入手,研习欧阳询和虞世南的笔法及风格,将二者风格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次,由唐入晋,关注神韵和情感的表达,使字里行间有魏晋的淡雅。最后,由于其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的普及和教育,白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振兴贴学的不可替代的人物,为书法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书法 风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80-02
一 百年残存的魏晋风度
魏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黄金时期。书体的演进已经完备。篆、隶、楷、行、草都已成型。而从魏晋开始,名家、经典的意识也开始逐渐深入到学书者当中。而此时的文人士大夫书法更是兴盛一时,进而也成为当时,乃至后世所模仿的对象。他们那种超脱世俗的不羁的气质,加上受到由老庄哲学发展来的魏晋玄学的影响,表现在书法上的那萧散简远的气质,更是被后世数百乃至上千年的学书者视为效仿的对象。虽然千年书坛尚未有能超越者,但那种似乎超出现世的风流,往往是后世学书者所向往且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这种风度的弥漫下的书法,以王氏一门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成就最高。父子二人,互为古今,既对之前的书法做了完整的总结,又引导了新的风格。加上后世对“二王”书法的推崇备至,后世书家十有八九都从“二王”中来。或延续书风,或加以发展,千年书法史上不乏其人。
然“二王”虽为宗法,却毕竟是世殊事异。时代不同,风气迥异,艺术自然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各个时期都有其主流的艺术特色。
盛唐气象,虽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在这强盛国家之下的艺术确是死气沉沉。那种萧散简远的飘逸气质,已是萧落殆尽。取而代之的确是下笔沉实的官楷。唯有“颠张醉素二秃翁”的大草,隐约可见小王的遗风,却也是百年稀有。
宋人直接受颜真卿影响。虽然颜书在某个侧面继承了“大王”,却终究不能以点带全。虽有蔡襄、米芾等人宗于“二王”以意书之,尚能留其残影。元有赵孟頫复其古法“用笔千古不易”的观念,将极度写意的宋代书法,拉回正途。但由于版本流传问题,导致其笔法过于简单,缺少了魏晋时期凌空取势、瞬间发力的精神。却多了些平缓中和的温润。随之又有董玄宰之书,飘逸淡雅,留有几分风韵。
时至清末,由于隶书和碑学的兴起,时风大变。穷乡儿女造像被抬到了和传统帖学同等的高度。虽然人们日常书写仍是尺牍相授,但是在艺术欣赏、审美,以及市场的影响下,碑学的地位,似乎早已远远超过了帖学经典的价值。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书法发展的畸形,妄图扭转当下的书风,而这时,沈伊默、白蕉等便成了此时的主导。
二 云间散人的翰墨历程及书法作品风格
沙孟海先生在《白蕉兰题杂存卷跋》上曾有评价:“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可见,沙老先生对白蕉的书法是相当认可的,而且,白蕉自身的书法造诣,也是足以堪当。
1 君子藏器与武库森然
早年学书,白蕉和很多的古人似乎是走着同样的路。由唐人入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学唐人,却没有选择我们所熟悉的程式化很严重唐楷,而是选择了风格鲜明,尚有王氏书翰遗风的初唐。在那时,标志性的唐楷上没有形成,流行于世的仍然是“二王”的书法。加上太宗皇帝的极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而且,初唐时期的书家,都保留着南北朝、以及隋的丰富多样的样式,再与“二王”的书风相结合,造就了初唐时期书法的盛极一时。
在初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书家,要数欧阳询与虞世南。而白蕉则是从这两位入手,而且下的功夫也是相当大。
欧阳询的书法,从用笔上来说,干净利落,斩钉截铁,毫不做作。用笔凌空入纸,落纸即走,非常干脆。加上字形偏于瘦长,近看丰神俊朗,凌厉风行。远看又秩序凌然,条理清晰,后人谓其字日:“森森然如武库矛戟”,可见其傲视群雄的杀伐之气和秩序森然的威武之风。
而虞世南的书法则正与欧阳询相反。在虞的笔下,完全没有那些凌厉的锋芒,也没有方阵那样的秩序感。虞永兴的字中,笔势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出来。下笔凌空入纸,落纸即行,行到即收,浑然天成,一拓直下。而下笔的瞬间,却又是若即若离,力大而不猛,直下而又不虚,所谓“落锋混成”正是如此。
由此,我们来看白蕉的书法作品。字形方整且稍显纵长,下笔清晰,瞬间发力,如斩钉截铁一般,这正是源于欧的精髓。并且他的字形虽长,却不瘦硬,反而稍有外撑之势,下笔之处,虽然锋利,却没有刀锋版的杀气,反倒是略有含蓄的意味,这又是源于虞世南之法。
欧、虞两位在初唐风格截然不同的书家,在白蕉的笔下,得到了有机的融合。欧的挺拔、俊朗、飒爽英姿;虞的含蓄、飘逸、萧散之风的结合,孕育出了新的样式。然而在此,白蕉并没有停止书法道路上的探索,反而是顺流而上,直取魏晋尺牍,也就是王羲之的行草书,完成了他由唐入晋的书法道路。
2 唐法与晋韵之路
董其昌认为晋书无门,唐书无态,而主张由唐人入晋。由此看来,白蕉的观点和董氏可谓是不谋而合。他曾有自述:“我初学王羲之书,久久徘徊于门外,后得《丧乱》《二谢》等唐摹本照片习之,稍得其意。又选《阁帖》上王字放大至盈尺,朝夕观摩,遂能得其神趣。”可见在当时,白蕉的眼界还是有一定高度的。能够以唐摹本的墨迹来学习王书,加上阁帖的补充,使他的书法极具丰富。后又吸收诸多的二王的尺牍,以及《兰亭》《圣教》等帖,逐渐从中吸取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的笔下,大小参差,正奇相生,章法极具条理,看似苦心经营,却又能在其中看出白蕉书法的自然意趣。这些所谓的“自然意趣”当然是白蕉学晋人尺牍中得来。而且,白蕉学书,并非只图其形似,重在神韵和情感上的表达。他曾说:“写尺牍与其他闲文及写稿,不像写碑版那样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因为毫不矜持,所以能自自然然,天机流露,恰到好处。”白蕉正是有这样对魏晋尺牍的态度,才能学到晋人书法风尚的精髓。我们看白蕉的模仿晋人尺牍样式的书法,比之“二王”虽是遥之不及,但也隐隐地透露出魏晋的清雅。魏晋风度虽是遥不可及,但从白蕉的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神韵,早已是超出他所处的时代的风尚。如果说他独领风骚三百年有些夸大的成分,那么说在帖学的领域,“二王”的传承,白蕉在当时乃至之后的确也是当仁不让。 3 “由唐入晋”中的反思和启示
在当时,白蕉有此书法见识,可谓是相当高的艺术修养了。但是,尽管如此,如果以现在的研究成果和艺术眼光来看白蕉,依然是有很多问题的。由唐入晋,虽然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王的途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唐代和东晋,无论是社会风气,还是书法习惯以及思想层面,乃至笔法、字法、章法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唐尚法、晋尚韵,魏晋时期那种萧散简远的飘逸的书写状态和令人向往的魏晋风度,到了唐代,基本上是已经荡然无存。哪怕是少有书艺残留的初唐,能保留下来的,也是微乎其微了。如果要是从这微乎其微的晋韵去学习“二王”或是魏晋,难度可想而知。
至此,另一个问题也就出现了。沙孟海先生对白蕉的书法可谓是推崇备至,可以说是近世三百年来得“二王”法者无处其右,并且白蕉的书法在当时来看,也是独树一帜的,以此名为冠,也是当之无愧。但是,如果真的把白蕉的书法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或者是单拿出来同“二王”的书法相对比的话,就可以看出,白蕉虽然是在当时学“二王”是最好的,但是他并未真的学到魏晋风度的其中三昧。
晋人的尺牍,尤以“二王”为佳,其萧散简远的气息,遍布于整个作品。笔画起收之间,从空中落又从空中收,那来无影去无踪的用笔,可谓是神乎其神。其飘逸之处,正是于此。然而其落纸的瞬间,下笔的力量又如万弩齐发,狡兔暴骇,虽高峰坠石犹不能及也。一对相对立的矛盾,在晋人的笔下完全收放自如,后人观王羲之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谓如此。行列之间,参差错乱,完全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随着笔势的连带而摆动,或者说,完全出于自然。
再看白蕉的书法,下笔处,虽有欧阳率更的斩钉截铁,又有虞永兴的飘逸含蓄,但是,要是和晋人的书法相对照,无论是笔力还是萧散,倘若白蕉真能悟得—二,他的书法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行笔之处,可能由于执笔方式的缺陷,其笔画的变化,比之晋人仍是相差甚远。过于单纯行笔,力量虽有,却都是直线,曲线尚少,这可能是得益于欧阳询。加上白蕉主张以中锋行笔,这就又阻碍了笔画的自然变化。曾有云:“中以取力,侧以取研”,如果单纯以中锋写字,自然就缺少了很多变化和风韵。而章法上,白蕉虽然对尺牍颇有研究,然而就从他的作品来看,大多数过于规整,行列清晰,井然有序,也是得益于欧。由此来看,白蕉的书法,在当时虽乃至后世虽是风云人物,但就对“二王”的学习上来看,只能是说稍有遗风,刚入门而已。
白蕉的书法,虽然在当时,有“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的美誉,但是终究是未能登入晋人的书法殿堂。这也与他“由唐入晋”的主张颇有联系。他的书法,之所以不能脱去躯壳,得其神韵,完全是—直受着唐人,乃至后世的框架的影响。他自己虽然对晋人尺牍颇有研究,对后世尺牍也是褒贬有之,但是他并没有脱离开千百年来“秩序”二字的束缚。虽然凭借自己的艺术直觉,悟到点点魏晋遗风,却终是不能脱去躯壳,得其神韵。现在看来,对这位从言行到感悟都脱俗于当世的艺术家,确实是稍有遗憾。
4 帖学的复兴
尽管白蕉在对于魏晋的书法风格的定位上,稍许有了写偏差,但是,就他本身的艺术成就而言,在当时还是有相当的地位的。而且,就对于魏晋的书法而言,在当时,还原的也是最为接近的一个。
清朝中后期,碑学兴起,直到清末乃至民国都深受其害。新文化运动之后,这种现象才慢慢改观。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以及沈伊默等人都以他们出碑入帖的理论和实践,给当时的书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而白蕉,正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在他和潘伯鹰等人的共同倡导和努力下,终于结束了书法南北分派、碑帖分流的局面。而且,白蕉在书法的普及上也做了不少的贡献,致使,书坛后继力量不断壮大,并在碑于帖之间创作出了不少新的风格。陆俨少、王遽常、来楚生、谢稚柳以及之前的白蕉、沈伊默、弘一法师等等当时的名家,都以不同的风格,展示了那个时期的书法风流。
在那个出碑入帖的时代,白蕉可谓是振兴帖学的中流砥柱。无论是自己的书法创作、书法理论,还是在书法普及教育上,都是不可替代的人物。加上当时的上海经济繁荣,“海派”艺术圈几乎是统领了大半个中国。而白蕉也正是海派中的杰出代表,所以说,白蕉的成功.是那个时代艺术走向的必然。
三 云间雅兴、题兰风骚
“风兰未易雨兰难,晴露之间别变端。胸次从知有天地,手中气候复堪看。”白蕉画兰,在当时绝对是是首屈一指的大师。在他的笔下各种风韵的兰花似乎都是别具姿态。可谓是“成兰在胸”。
兰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清雅的象征,被誉为是花中的君子。更有孔子咏兰、勾践种兰、屈原佩兰以及近代鲁迅采兰的佳话。如今,便要在其中加上白蕉画兰的篇章了。艺人画花,同时也是画自己的心胸和理想。白蕉,心向魏晋,崇尚晋人的风韵。然毕竟时隔千年,无法重现魏晋的风骚。但其心有所爱,兰之高洁、雅致也是为千古所传颂。白蕉由此雅兴,加上他平时的言行,自然超出时人的风度。
“落山新花昨人盆,细香在室宅外闻。赏花莫忘养花人,寻花更有翻山人。为君送香入城去,此意比花谁有情?”
白蕉的艺术人生,是令人称道的风韵的一生。所谓见兰识人,风骨超然,虽不及魏晋风流,却在近代书法史上,也是当之无愧魁元。
文章论述了白蕉翰墨历程及其书法作品的风格。首先,由初唐入手,研习欧阳询和虞世南的笔法及风格,将二者风格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次,由唐入晋,关注神韵和情感的表达,使字里行间有魏晋的淡雅。最后,由于其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的普及和教育,白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振兴贴学的不可替代的人物,为书法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书法 风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80-02
一 百年残存的魏晋风度
魏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黄金时期。书体的演进已经完备。篆、隶、楷、行、草都已成型。而从魏晋开始,名家、经典的意识也开始逐渐深入到学书者当中。而此时的文人士大夫书法更是兴盛一时,进而也成为当时,乃至后世所模仿的对象。他们那种超脱世俗的不羁的气质,加上受到由老庄哲学发展来的魏晋玄学的影响,表现在书法上的那萧散简远的气质,更是被后世数百乃至上千年的学书者视为效仿的对象。虽然千年书坛尚未有能超越者,但那种似乎超出现世的风流,往往是后世学书者所向往且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这种风度的弥漫下的书法,以王氏一门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成就最高。父子二人,互为古今,既对之前的书法做了完整的总结,又引导了新的风格。加上后世对“二王”书法的推崇备至,后世书家十有八九都从“二王”中来。或延续书风,或加以发展,千年书法史上不乏其人。
然“二王”虽为宗法,却毕竟是世殊事异。时代不同,风气迥异,艺术自然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各个时期都有其主流的艺术特色。
盛唐气象,虽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在这强盛国家之下的艺术确是死气沉沉。那种萧散简远的飘逸气质,已是萧落殆尽。取而代之的确是下笔沉实的官楷。唯有“颠张醉素二秃翁”的大草,隐约可见小王的遗风,却也是百年稀有。
宋人直接受颜真卿影响。虽然颜书在某个侧面继承了“大王”,却终究不能以点带全。虽有蔡襄、米芾等人宗于“二王”以意书之,尚能留其残影。元有赵孟頫复其古法“用笔千古不易”的观念,将极度写意的宋代书法,拉回正途。但由于版本流传问题,导致其笔法过于简单,缺少了魏晋时期凌空取势、瞬间发力的精神。却多了些平缓中和的温润。随之又有董玄宰之书,飘逸淡雅,留有几分风韵。
时至清末,由于隶书和碑学的兴起,时风大变。穷乡儿女造像被抬到了和传统帖学同等的高度。虽然人们日常书写仍是尺牍相授,但是在艺术欣赏、审美,以及市场的影响下,碑学的地位,似乎早已远远超过了帖学经典的价值。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书法发展的畸形,妄图扭转当下的书风,而这时,沈伊默、白蕉等便成了此时的主导。
二 云间散人的翰墨历程及书法作品风格
沙孟海先生在《白蕉兰题杂存卷跋》上曾有评价:“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可见,沙老先生对白蕉的书法是相当认可的,而且,白蕉自身的书法造诣,也是足以堪当。
1 君子藏器与武库森然
早年学书,白蕉和很多的古人似乎是走着同样的路。由唐人入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学唐人,却没有选择我们所熟悉的程式化很严重唐楷,而是选择了风格鲜明,尚有王氏书翰遗风的初唐。在那时,标志性的唐楷上没有形成,流行于世的仍然是“二王”的书法。加上太宗皇帝的极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而且,初唐时期的书家,都保留着南北朝、以及隋的丰富多样的样式,再与“二王”的书风相结合,造就了初唐时期书法的盛极一时。
在初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书家,要数欧阳询与虞世南。而白蕉则是从这两位入手,而且下的功夫也是相当大。
欧阳询的书法,从用笔上来说,干净利落,斩钉截铁,毫不做作。用笔凌空入纸,落纸即走,非常干脆。加上字形偏于瘦长,近看丰神俊朗,凌厉风行。远看又秩序凌然,条理清晰,后人谓其字日:“森森然如武库矛戟”,可见其傲视群雄的杀伐之气和秩序森然的威武之风。
而虞世南的书法则正与欧阳询相反。在虞的笔下,完全没有那些凌厉的锋芒,也没有方阵那样的秩序感。虞永兴的字中,笔势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出来。下笔凌空入纸,落纸即行,行到即收,浑然天成,一拓直下。而下笔的瞬间,却又是若即若离,力大而不猛,直下而又不虚,所谓“落锋混成”正是如此。
由此,我们来看白蕉的书法作品。字形方整且稍显纵长,下笔清晰,瞬间发力,如斩钉截铁一般,这正是源于欧的精髓。并且他的字形虽长,却不瘦硬,反而稍有外撑之势,下笔之处,虽然锋利,却没有刀锋版的杀气,反倒是略有含蓄的意味,这又是源于虞世南之法。
欧、虞两位在初唐风格截然不同的书家,在白蕉的笔下,得到了有机的融合。欧的挺拔、俊朗、飒爽英姿;虞的含蓄、飘逸、萧散之风的结合,孕育出了新的样式。然而在此,白蕉并没有停止书法道路上的探索,反而是顺流而上,直取魏晋尺牍,也就是王羲之的行草书,完成了他由唐入晋的书法道路。
2 唐法与晋韵之路
董其昌认为晋书无门,唐书无态,而主张由唐人入晋。由此看来,白蕉的观点和董氏可谓是不谋而合。他曾有自述:“我初学王羲之书,久久徘徊于门外,后得《丧乱》《二谢》等唐摹本照片习之,稍得其意。又选《阁帖》上王字放大至盈尺,朝夕观摩,遂能得其神趣。”可见在当时,白蕉的眼界还是有一定高度的。能够以唐摹本的墨迹来学习王书,加上阁帖的补充,使他的书法极具丰富。后又吸收诸多的二王的尺牍,以及《兰亭》《圣教》等帖,逐渐从中吸取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的笔下,大小参差,正奇相生,章法极具条理,看似苦心经营,却又能在其中看出白蕉书法的自然意趣。这些所谓的“自然意趣”当然是白蕉学晋人尺牍中得来。而且,白蕉学书,并非只图其形似,重在神韵和情感上的表达。他曾说:“写尺牍与其他闲文及写稿,不像写碑版那样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因为毫不矜持,所以能自自然然,天机流露,恰到好处。”白蕉正是有这样对魏晋尺牍的态度,才能学到晋人书法风尚的精髓。我们看白蕉的模仿晋人尺牍样式的书法,比之“二王”虽是遥之不及,但也隐隐地透露出魏晋的清雅。魏晋风度虽是遥不可及,但从白蕉的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神韵,早已是超出他所处的时代的风尚。如果说他独领风骚三百年有些夸大的成分,那么说在帖学的领域,“二王”的传承,白蕉在当时乃至之后的确也是当仁不让。 3 “由唐入晋”中的反思和启示
在当时,白蕉有此书法见识,可谓是相当高的艺术修养了。但是,尽管如此,如果以现在的研究成果和艺术眼光来看白蕉,依然是有很多问题的。由唐入晋,虽然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王的途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唐代和东晋,无论是社会风气,还是书法习惯以及思想层面,乃至笔法、字法、章法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唐尚法、晋尚韵,魏晋时期那种萧散简远的飘逸的书写状态和令人向往的魏晋风度,到了唐代,基本上是已经荡然无存。哪怕是少有书艺残留的初唐,能保留下来的,也是微乎其微了。如果要是从这微乎其微的晋韵去学习“二王”或是魏晋,难度可想而知。
至此,另一个问题也就出现了。沙孟海先生对白蕉的书法可谓是推崇备至,可以说是近世三百年来得“二王”法者无处其右,并且白蕉的书法在当时来看,也是独树一帜的,以此名为冠,也是当之无愧。但是,如果真的把白蕉的书法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或者是单拿出来同“二王”的书法相对比的话,就可以看出,白蕉虽然是在当时学“二王”是最好的,但是他并未真的学到魏晋风度的其中三昧。
晋人的尺牍,尤以“二王”为佳,其萧散简远的气息,遍布于整个作品。笔画起收之间,从空中落又从空中收,那来无影去无踪的用笔,可谓是神乎其神。其飘逸之处,正是于此。然而其落纸的瞬间,下笔的力量又如万弩齐发,狡兔暴骇,虽高峰坠石犹不能及也。一对相对立的矛盾,在晋人的笔下完全收放自如,后人观王羲之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谓如此。行列之间,参差错乱,完全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随着笔势的连带而摆动,或者说,完全出于自然。
再看白蕉的书法,下笔处,虽有欧阳率更的斩钉截铁,又有虞永兴的飘逸含蓄,但是,要是和晋人的书法相对照,无论是笔力还是萧散,倘若白蕉真能悟得—二,他的书法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行笔之处,可能由于执笔方式的缺陷,其笔画的变化,比之晋人仍是相差甚远。过于单纯行笔,力量虽有,却都是直线,曲线尚少,这可能是得益于欧阳询。加上白蕉主张以中锋行笔,这就又阻碍了笔画的自然变化。曾有云:“中以取力,侧以取研”,如果单纯以中锋写字,自然就缺少了很多变化和风韵。而章法上,白蕉虽然对尺牍颇有研究,然而就从他的作品来看,大多数过于规整,行列清晰,井然有序,也是得益于欧。由此来看,白蕉的书法,在当时虽乃至后世虽是风云人物,但就对“二王”的学习上来看,只能是说稍有遗风,刚入门而已。
白蕉的书法,虽然在当时,有“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的美誉,但是终究是未能登入晋人的书法殿堂。这也与他“由唐入晋”的主张颇有联系。他的书法,之所以不能脱去躯壳,得其神韵,完全是—直受着唐人,乃至后世的框架的影响。他自己虽然对晋人尺牍颇有研究,对后世尺牍也是褒贬有之,但是他并没有脱离开千百年来“秩序”二字的束缚。虽然凭借自己的艺术直觉,悟到点点魏晋遗风,却终是不能脱去躯壳,得其神韵。现在看来,对这位从言行到感悟都脱俗于当世的艺术家,确实是稍有遗憾。
4 帖学的复兴
尽管白蕉在对于魏晋的书法风格的定位上,稍许有了写偏差,但是,就他本身的艺术成就而言,在当时还是有相当的地位的。而且,就对于魏晋的书法而言,在当时,还原的也是最为接近的一个。
清朝中后期,碑学兴起,直到清末乃至民国都深受其害。新文化运动之后,这种现象才慢慢改观。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以及沈伊默等人都以他们出碑入帖的理论和实践,给当时的书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而白蕉,正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在他和潘伯鹰等人的共同倡导和努力下,终于结束了书法南北分派、碑帖分流的局面。而且,白蕉在书法的普及上也做了不少的贡献,致使,书坛后继力量不断壮大,并在碑于帖之间创作出了不少新的风格。陆俨少、王遽常、来楚生、谢稚柳以及之前的白蕉、沈伊默、弘一法师等等当时的名家,都以不同的风格,展示了那个时期的书法风流。
在那个出碑入帖的时代,白蕉可谓是振兴帖学的中流砥柱。无论是自己的书法创作、书法理论,还是在书法普及教育上,都是不可替代的人物。加上当时的上海经济繁荣,“海派”艺术圈几乎是统领了大半个中国。而白蕉也正是海派中的杰出代表,所以说,白蕉的成功.是那个时代艺术走向的必然。
三 云间雅兴、题兰风骚
“风兰未易雨兰难,晴露之间别变端。胸次从知有天地,手中气候复堪看。”白蕉画兰,在当时绝对是是首屈一指的大师。在他的笔下各种风韵的兰花似乎都是别具姿态。可谓是“成兰在胸”。
兰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清雅的象征,被誉为是花中的君子。更有孔子咏兰、勾践种兰、屈原佩兰以及近代鲁迅采兰的佳话。如今,便要在其中加上白蕉画兰的篇章了。艺人画花,同时也是画自己的心胸和理想。白蕉,心向魏晋,崇尚晋人的风韵。然毕竟时隔千年,无法重现魏晋的风骚。但其心有所爱,兰之高洁、雅致也是为千古所传颂。白蕉由此雅兴,加上他平时的言行,自然超出时人的风度。
“落山新花昨人盆,细香在室宅外闻。赏花莫忘养花人,寻花更有翻山人。为君送香入城去,此意比花谁有情?”
白蕉的艺术人生,是令人称道的风韵的一生。所谓见兰识人,风骨超然,虽不及魏晋风流,却在近代书法史上,也是当之无愧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