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46-02
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探查者,由于术中切开硬膜囊后缝合不够紧密,或者病变组织难以剥离,造成硬膜囊撕裂,致使脑脊液漏出.若术中发现及时缝合或术后及时治疗护理,一般均能治愈体位护理在引流过程中,引流夜应该由多变少的,颜色应由深变浅,逐渐清亮
1 脑脊液漏的观察
1.1 严格术后交接班,了解手术是否顺利、术中出血量、有无硬脊膜损伤等情况。如术中损伤了硬脊膜且在术中已进行了修补,术后应警惕脑脊液漏的发生[1]。脑脊液漏早期多出现在术后1~7天,从伤口或引流管流出,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痛、颈项强直,每小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直至平稳。严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保持敷料的干燥。
1.2 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颜色以及伤口敷料的渗液程度。一般创口引流量24小时不超过300ml,术后第3天逐渐减少。若24 h后引流液明显增加,色稀薄,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可考虑为脑脊液漏的可能。如有脑脊液漏者引流量可达1000ml以上,且色呈血清样浑浊液或清亮、透明,可确诊脑脊液漏。
1.3 观察术后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情况,观察切口有无隆起及波动感。发现伤口引流大量黄色清亮液体或淡红色液体因考虑为脑脊液漏。必要时行切口皮下穿刺,如抽出淡血性或清亮液体则提示有脑脊液漏。
2 脑脊液漏的护理
2.1 体位的护理: 应告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严格平轴翻身。采用去枕平卧,床尾抬高,保持头低较高位,以便减少脑脊液的渗出。并多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利用机械方法减少脑脊液的渗出。同时取俯卧位对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至关重要〖2〗。俯卧时,在胸前及腹股沟处各垫一软枕,以减轻腹部压力,有利于呼吸。不能耐受者可取俯卧与半俯卧交替进行[3],即俯卧1 h后,侧卧10min,降低胸腰段压力以减少渗出。在脑脊液漏愈合前,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13〗。
2.2 心理护理:出现脑脊液漏后,病人及家属往往出现高度紧张、焦虑,多顾虑手术失败、伤口不能愈合及对生命有影响。要向病人解释身体每天可以自生脑脊液,外漏一些对生命无影响。需及时、准确、熟练地进行治疗、护理,使其感到有良好的疗效外,还要态度和蔼耐心,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1)经常巡视病房,鼓励安慰患者;(2)向患者解释脑脊液楼的发生、发展、预后等相关知识,解释头低较高位的重要性和睡枕、做起的危害性。(3)通报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以实际疗效鼓励病人;(4)介绍成功的病历;(5)鼓勵病人看书、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2.3 引流管的护理:应当妥善固定引流管, 一般引流袋放置高度低于手术切口约20 cm,过低会使引流量过大,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低颅内压症状;过高可引起脑脊液回流造成脑脊髓膜炎等严重感染。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受压或扭曲成角,以免引流不通,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以防脱管。一旦疑有脑脊液应解除负压改为无负压引流并报告医生。常规引流拔管时间为48~72h。已经有硬膜破裂者术后切不可过早拔出引流管。拔管之前可先行夹管,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出,若夹闭引流管后切口或引流管附近有脑脊液漏出,则不能拔管,需继续引流,最终待切口无漏液后拔管,缝合引流管口——此点最为重要。
2.4 切口的护理:脑脊液漏时由于切口渗出较多,切口敷料潮湿,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不但漏口皮肤切口难以愈合,而且容易引起逆行感染,甚至波及颅内危及生命。因此,脑脊液外漏浸湿切口敷料在潮湿环境下伤口易感染首先用大量无菌纱布覆盖并经常更换敷料。拔管后如脑脊液漏出较多者伤口局部加压包扎、并用1.5公斤沙袋压迫切口让脑脊液自行吸收。应杜绝一切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应尽快拔除引流管,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或加密缝合。对已有感染的脑脊液漏,不能抬高床脚及腹带加压包扎,以免下腰部炎性脑脊液流向脑部或椎管其他部位,形成或加重脑膜炎。
2.5 预防感染的护理:要经常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经常更换衣服及床上被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室内空气新鲜对流,限制陪护,减少病室人员流动。有条件者转入单间,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使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激素类及脱水剂如甲基强的松龙、20%甘露醇等。补充白蛋白及少量血浆,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同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特别要注意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2.6 饮食护理: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鼓励患者平衡膳食、多进食优质蛋白,确保每日进食的量和质。脑脊液漏会使大量蛋白质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应保证足够液体量,并根据生化结果随时调整。
2.7 保持大便通畅,降低腹内压:卧床后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便秘,使腹压增加。腹压增加,可使脑脊液压力升高(>3920Pa),脑脊液压力升高可使脑脊液自硬膜裂口渗出。因此在饮食护理上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的食物,并经常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正常。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咳嗽、打喷嚏(避免感冒)、尽量减少食用产气过多的食物)等诱发增加腹压的因素,有促进脑脊液愈合的作用。禁止做腰背肌、腹肌功能锻炼,避免增加脑脊液漏,影响漏口愈合。
3 预防
术中避免损伤硬脊膜,术后经切口椎旁肌放置引流管,并严密缝合腰背筋膜。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安置患者于正确体位,避免脊柱扭曲,正确放置引流袋位置,应低于切口部位,防止逆流。术中已发生硬脊膜损伤或疑有脑脊液流出者,术后不宜负压引流,可接无菌引流袋常压引流,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护士应向医师了解术中情况,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膜缝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行针对性护理。持续蛛网膜下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每天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引流袋,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措施,否则易引起感染,影响伤口愈合,造成慢性腰痛、持续性头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甚至引起颅内感染导致死亡。
4 小结
手术是彻底治愈腰椎疾病的主要方法。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使病人能早日出院。本组8例患者经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均已治愈,无后遗症发生。因此我们观察应及时全面、积极预防感染、做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的不利因素,在第一时间里为医生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 李国顺,岳红卫.腰椎术后脑脊液漏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4,44(30):54
[2] 孙垂国,陈仲强,齐强,等.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 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 13(12): 724
[3] 何冰.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4):195
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探查者,由于术中切开硬膜囊后缝合不够紧密,或者病变组织难以剥离,造成硬膜囊撕裂,致使脑脊液漏出.若术中发现及时缝合或术后及时治疗护理,一般均能治愈体位护理在引流过程中,引流夜应该由多变少的,颜色应由深变浅,逐渐清亮
1 脑脊液漏的观察
1.1 严格术后交接班,了解手术是否顺利、术中出血量、有无硬脊膜损伤等情况。如术中损伤了硬脊膜且在术中已进行了修补,术后应警惕脑脊液漏的发生[1]。脑脊液漏早期多出现在术后1~7天,从伤口或引流管流出,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痛、颈项强直,每小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直至平稳。严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保持敷料的干燥。
1.2 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颜色以及伤口敷料的渗液程度。一般创口引流量24小时不超过300ml,术后第3天逐渐减少。若24 h后引流液明显增加,色稀薄,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可考虑为脑脊液漏的可能。如有脑脊液漏者引流量可达1000ml以上,且色呈血清样浑浊液或清亮、透明,可确诊脑脊液漏。
1.3 观察术后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情况,观察切口有无隆起及波动感。发现伤口引流大量黄色清亮液体或淡红色液体因考虑为脑脊液漏。必要时行切口皮下穿刺,如抽出淡血性或清亮液体则提示有脑脊液漏。
2 脑脊液漏的护理
2.1 体位的护理: 应告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严格平轴翻身。采用去枕平卧,床尾抬高,保持头低较高位,以便减少脑脊液的渗出。并多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利用机械方法减少脑脊液的渗出。同时取俯卧位对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至关重要〖2〗。俯卧时,在胸前及腹股沟处各垫一软枕,以减轻腹部压力,有利于呼吸。不能耐受者可取俯卧与半俯卧交替进行[3],即俯卧1 h后,侧卧10min,降低胸腰段压力以减少渗出。在脑脊液漏愈合前,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13〗。
2.2 心理护理:出现脑脊液漏后,病人及家属往往出现高度紧张、焦虑,多顾虑手术失败、伤口不能愈合及对生命有影响。要向病人解释身体每天可以自生脑脊液,外漏一些对生命无影响。需及时、准确、熟练地进行治疗、护理,使其感到有良好的疗效外,还要态度和蔼耐心,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1)经常巡视病房,鼓励安慰患者;(2)向患者解释脑脊液楼的发生、发展、预后等相关知识,解释头低较高位的重要性和睡枕、做起的危害性。(3)通报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以实际疗效鼓励病人;(4)介绍成功的病历;(5)鼓勵病人看书、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2.3 引流管的护理:应当妥善固定引流管, 一般引流袋放置高度低于手术切口约20 cm,过低会使引流量过大,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低颅内压症状;过高可引起脑脊液回流造成脑脊髓膜炎等严重感染。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受压或扭曲成角,以免引流不通,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以防脱管。一旦疑有脑脊液应解除负压改为无负压引流并报告医生。常规引流拔管时间为48~72h。已经有硬膜破裂者术后切不可过早拔出引流管。拔管之前可先行夹管,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出,若夹闭引流管后切口或引流管附近有脑脊液漏出,则不能拔管,需继续引流,最终待切口无漏液后拔管,缝合引流管口——此点最为重要。
2.4 切口的护理:脑脊液漏时由于切口渗出较多,切口敷料潮湿,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不但漏口皮肤切口难以愈合,而且容易引起逆行感染,甚至波及颅内危及生命。因此,脑脊液外漏浸湿切口敷料在潮湿环境下伤口易感染首先用大量无菌纱布覆盖并经常更换敷料。拔管后如脑脊液漏出较多者伤口局部加压包扎、并用1.5公斤沙袋压迫切口让脑脊液自行吸收。应杜绝一切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应尽快拔除引流管,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或加密缝合。对已有感染的脑脊液漏,不能抬高床脚及腹带加压包扎,以免下腰部炎性脑脊液流向脑部或椎管其他部位,形成或加重脑膜炎。
2.5 预防感染的护理:要经常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经常更换衣服及床上被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室内空气新鲜对流,限制陪护,减少病室人员流动。有条件者转入单间,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使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激素类及脱水剂如甲基强的松龙、20%甘露醇等。补充白蛋白及少量血浆,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同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特别要注意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2.6 饮食护理: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鼓励患者平衡膳食、多进食优质蛋白,确保每日进食的量和质。脑脊液漏会使大量蛋白质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应保证足够液体量,并根据生化结果随时调整。
2.7 保持大便通畅,降低腹内压:卧床后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便秘,使腹压增加。腹压增加,可使脑脊液压力升高(>3920Pa),脑脊液压力升高可使脑脊液自硬膜裂口渗出。因此在饮食护理上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的食物,并经常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正常。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咳嗽、打喷嚏(避免感冒)、尽量减少食用产气过多的食物)等诱发增加腹压的因素,有促进脑脊液愈合的作用。禁止做腰背肌、腹肌功能锻炼,避免增加脑脊液漏,影响漏口愈合。
3 预防
术中避免损伤硬脊膜,术后经切口椎旁肌放置引流管,并严密缝合腰背筋膜。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安置患者于正确体位,避免脊柱扭曲,正确放置引流袋位置,应低于切口部位,防止逆流。术中已发生硬脊膜损伤或疑有脑脊液流出者,术后不宜负压引流,可接无菌引流袋常压引流,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护士应向医师了解术中情况,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膜缝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行针对性护理。持续蛛网膜下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每天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引流袋,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措施,否则易引起感染,影响伤口愈合,造成慢性腰痛、持续性头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甚至引起颅内感染导致死亡。
4 小结
手术是彻底治愈腰椎疾病的主要方法。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使病人能早日出院。本组8例患者经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均已治愈,无后遗症发生。因此我们观察应及时全面、积极预防感染、做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的不利因素,在第一时间里为医生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 李国顺,岳红卫.腰椎术后脑脊液漏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4,44(30):54
[2] 孙垂国,陈仲强,齐强,等.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 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 13(12): 724
[3] 何冰.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