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参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它也成为时下小语界的流行词。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究竟什么才是有效的“互文参读”?不少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任子珍老师提出了“练、炼、链”的操作策略,这一观点得到周一贯老师的肯定,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期刊发此文,供大家讨论。
时下,“互文参读”似乎正成为小学语文界的流行词。然而,笔者对“互文参读”却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并非“互文参读”这一文本解读方式有什么错误,相反从理论上讲,“互文参读”有其诸多益处:能实现多个文本话语间的相互诠释、相互印证、相互提升;能引领学生对文本有深度的意义建构;能拓展学生的多重言语思维……但是在实践中,“互文参读”的运用,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互文”无序,无视学情。如:一年级的教师教学《荷叶圆圆》一文,引入杨万里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互文材料;三年级的教师教学《荷花》一文,还是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互文材料。难道一、三年级孩子的学习都是同一起点?
“互文”无度,无视主体。如:有些课堂上,太多的互文材料的引入,相关知识的补充,形式化的活动,使得学生能真正用于静心读课文、品评语言或迁移运用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互文缺少本位意识、边界意识。舍本逐末的互文最终导致教学的“南辕北辙”。
“互文”无“的”,无视价值。如:有的互文材料与原文本相关点极少,教师在目标预设的时候也不明确这一材料介入是为了消解难点,还是深化重点?是为了反哺文本,还是拓展文本?定位不准,造成了互文参读的无的放矢,收效甚微。
……
上述种种,不能一一而道。据近几年笔者对“互文参读”的关注和实践,结合聆听的相关经典课堂,认为:“互文参读”要在立足教材文本,基于学情的前提下,“互文”在适切点,“参读”在紧要处,讲究“练、炼、链”,才是有效的“互文参读”。
一、“练”:关注训练
这里的训练,并不是纯工具性的机械操练。“互文参读”理念下的练是一些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
1.练读
“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外显、最能培养学生语感的元素。“读”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目的所在。说起“互文参读”,教师往往会和“师生”“文本”的对话联系起来,仿佛互文只和滔滔不绝的对话有关,只和师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有关,和“读”无关。这是对“互文参读”的一种误解,基于“练读”的互文淡化了朗读的生硬技法指导,从细节处切入,体现着朗读指导“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师:“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这句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做陶醉状)哇,“金黄的果实”啊!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黄黄的橘子像灯笼一样挂满树梢。
生:我好像看到了胖墩墩的大南瓜躺在地上。
……
师:是呀,田野献上了那么多的礼物——
梨树——(生齐读: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生齐读: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生齐读: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生齐读:举起燃烧的火把)
(此处引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互文)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丰收的景象吗?
生1:果实累累。 (师:真多呀!)
生2:瓜果飘香。 (师:真香呀!)
生3:五谷丰登。(师:真高兴啊!)
……
(此处引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互文)
师:田野送的礼物好吗?(好)让我们把这份喜悦送入这句话!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突出金黄,读得有声有色)
生2: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十分投入,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
……
这样的练读,以导为虚,以情为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执教者以学生熟悉的记忆文本与学生现学的教材文本穿插对接,互文交融,因为有了多重文本的参与,感情在多重文本的的回顾中慢慢的积累,而在一朝的朗读中得以喷发,势如破竹。执教者本意在于高屋建瓴地占领“感情朗读”的制高点,但又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话语霸权”式指导,而是“不着指导一字”,然“尽得指导风流”。基于“练读”的互文,让“练”享受到了山不转水转的艺术效果!
2.练写
“互文参读”的引入,需要教师把更多的视角放在“文本语言形式”的揣摩、品味、迁移、运用上,把重心从“写什么内容感悟”转移到“怎样写言语习得”的层面上。以“互文参读”为载体,促进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有效训练。在这一点上,曹晨曦老师的《怀念母亲》做了经典的演绎。
(教师呈现1935年11月16日季羡林先生的日记:……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于为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
师:季老先生为什么会觉得这种怀念是酸酸的,凄凉的?
(生答略)
师:这样的酸酸甜甜又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产生的呢?
生:拨开灯……暗夜织上天空……一切沉在朦胧中……
师:“沉静的黄昏,暗夜的来袭”触发他的思乡之情。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触景生情!(板书:触景生情)
……
(教师呈现11月20日的日记:我现在还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师:在11月20日的日记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季羡林先生没有写,却写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是在南飞的大雁排成的人字中,或许在随秋风飘落的树叶中,请同学们写下此刻季羡林先生触景生情中的一个“境”。(课件出现练写句式:“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配以低沉忧郁的音乐)
学生写后交流:
生1:我仰望天空,凝望那颗最善良的星星,也许那是我最亲爱的母亲。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2:天空披上黑色的睡衣,我背倚着大树,看着朦胧夜空。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3:我站在窗前,看着一棵小树靠着大树,风雨中,它摇晃着成长。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
这是“文本内部互文练笔”的经典片段,真可谓是“慧心独运”:既丰厚了对文本的体认,使学生的认识渐次推进;又重锤敲击了“触景生情”的词语内涵,开掘了词语深度;还体悟了文本由景及情的写作特色,敏化了学生语感;更训练了语言,实现了“触景生情”中“境”言语的有效迁移,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以一当十”的多重功效。
二、“炼”:贯注锤炼
即用心琢磨,在各文本的互相交叉、借用、阐释下,使词语更加精美传神,句子更加意蕴丰富,或使文本主题更加概括凝练。
1.锤炼词语
“互文参读”的介入,把词语置定于一个新的语境中,用新文本的相关性来创设“语用”情境,诠释印证词语,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进而点染词语的亮度,产生强大的再生功能。
如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凡执教过这篇课文的教师都有感受,这句话中的“时令”一词,对于脱离农村耕作生活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理解上的难点。而“顺序”一词,和平常在使用的“顺序”一词又有所不同。如何消解这个词语教学上的难点呢?笔者在执教时,做了这样的互文处理。
◆激活想象:读着“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你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不作是否合理的分析)
◆互文参读:出示学生三年级学过的课文《花钟》的一段话: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请学生朗读后说说发现了什么?(一天中花儿按着时间次序开放)
◆印证推进:出示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教师朗读后提问,你又体悟到了什么?(一年中,花儿按着季节有顺序地开放)
◆回归文本语境,拓展练笔:乡下人家的场地上,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夏天;秋天;冬天 。喇叭花在夏天的早上吹起了紫色的喇叭;中饭花在夏天的;夜姣姣在夏天的 。真是依着
,开放!
2.锤炼句子
每个文本中都潜藏着破译作者心灵密码的句子。这些句子或被作者漫不经心地一笔带过,或浓墨重彩地大肆渲染;或朴素平淡,或绮丽俊俏。找到了这些句子,细细体味、反复品评,用“互文”的方式把它放置于另一个更加开阔的文本视野中,穿插印证,深度挖掘,就能撬开整个文本世界。
《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母亲 “好好儿活”一句话看似朴朴素素,实则凝练深刻,在文中一共出现两次(严格地说应该是三次)。三处“好好活”,前后照应,在文本中此唱彼和,营造了内部互文的张力。如何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史铁生笔下的“好好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好好活”为主线,采用“互文参读”的方式化简约为丰富,化疏朗为稠密,做了比较理想的炼句处理:
◆第一层次:以互文材料《合欢树》为引子,引领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母亲的“苦”,母亲的“忍”,入情入境,体验母亲面对苦难时的坚忍不拔。
◆第二层次:以《病隙碎笔》为推进,深入感悟史铁生多灾多难人生中对于“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中省略号的深深思考,感悟史铁生不折不挠的人生力量来源和人生境界。
◆第三层次:以余杰的《敬重病痛》和文中的“秋风中烂漫菊花”为互文基点,由物及人,读出“好好儿活”的个性化人生哲理。围绕“好好儿活”,三个层次,多次互文,将教材置于史铁生一组作品和余杰的评论之中,层层推进,构建课堂。“好好儿活”的炼句新颖、简洁、深刻、广博。
3.提炼主题
即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锤炼、提炼,以一字或一词贯穿整堂课教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可以跨越时空整合文本,以“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一句中的“许多人”和“痛哭”为基础,以“泪”为支点,结合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语段展开互文教学。具体安排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爱抚小孩——救护车夫——关心女佣”的内容和《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融合对照,互文参读。
教学中,教师用“泪”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原文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参读文本《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完全整合在一起,课结束时把三次“泪”以巴金的笔触融合在一起,铺设以“泪”为情感主线的立体多维的教学,升华了文本主题,挖掘了文本内涵。“爱”和“泪”呼应,大气而不失精致。(未完待续)
(浙江省上虞市城东小学312300)
时下,“互文参读”似乎正成为小学语文界的流行词。然而,笔者对“互文参读”却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并非“互文参读”这一文本解读方式有什么错误,相反从理论上讲,“互文参读”有其诸多益处:能实现多个文本话语间的相互诠释、相互印证、相互提升;能引领学生对文本有深度的意义建构;能拓展学生的多重言语思维……但是在实践中,“互文参读”的运用,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互文”无序,无视学情。如:一年级的教师教学《荷叶圆圆》一文,引入杨万里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互文材料;三年级的教师教学《荷花》一文,还是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互文材料。难道一、三年级孩子的学习都是同一起点?
“互文”无度,无视主体。如:有些课堂上,太多的互文材料的引入,相关知识的补充,形式化的活动,使得学生能真正用于静心读课文、品评语言或迁移运用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互文缺少本位意识、边界意识。舍本逐末的互文最终导致教学的“南辕北辙”。
“互文”无“的”,无视价值。如:有的互文材料与原文本相关点极少,教师在目标预设的时候也不明确这一材料介入是为了消解难点,还是深化重点?是为了反哺文本,还是拓展文本?定位不准,造成了互文参读的无的放矢,收效甚微。
……
上述种种,不能一一而道。据近几年笔者对“互文参读”的关注和实践,结合聆听的相关经典课堂,认为:“互文参读”要在立足教材文本,基于学情的前提下,“互文”在适切点,“参读”在紧要处,讲究“练、炼、链”,才是有效的“互文参读”。
一、“练”:关注训练
这里的训练,并不是纯工具性的机械操练。“互文参读”理念下的练是一些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
1.练读
“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外显、最能培养学生语感的元素。“读”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目的所在。说起“互文参读”,教师往往会和“师生”“文本”的对话联系起来,仿佛互文只和滔滔不绝的对话有关,只和师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有关,和“读”无关。这是对“互文参读”的一种误解,基于“练读”的互文淡化了朗读的生硬技法指导,从细节处切入,体现着朗读指导“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师:“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这句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做陶醉状)哇,“金黄的果实”啊!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黄黄的橘子像灯笼一样挂满树梢。
生:我好像看到了胖墩墩的大南瓜躺在地上。
……
师:是呀,田野献上了那么多的礼物——
梨树——(生齐读: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生齐读: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生齐读: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生齐读:举起燃烧的火把)
(此处引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互文)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丰收的景象吗?
生1:果实累累。 (师:真多呀!)
生2:瓜果飘香。 (师:真香呀!)
生3:五谷丰登。(师:真高兴啊!)
……
(此处引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互文)
师:田野送的礼物好吗?(好)让我们把这份喜悦送入这句话!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突出金黄,读得有声有色)
生2: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十分投入,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
……
这样的练读,以导为虚,以情为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执教者以学生熟悉的记忆文本与学生现学的教材文本穿插对接,互文交融,因为有了多重文本的参与,感情在多重文本的的回顾中慢慢的积累,而在一朝的朗读中得以喷发,势如破竹。执教者本意在于高屋建瓴地占领“感情朗读”的制高点,但又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话语霸权”式指导,而是“不着指导一字”,然“尽得指导风流”。基于“练读”的互文,让“练”享受到了山不转水转的艺术效果!
2.练写
“互文参读”的引入,需要教师把更多的视角放在“文本语言形式”的揣摩、品味、迁移、运用上,把重心从“写什么内容感悟”转移到“怎样写言语习得”的层面上。以“互文参读”为载体,促进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有效训练。在这一点上,曹晨曦老师的《怀念母亲》做了经典的演绎。
(教师呈现1935年11月16日季羡林先生的日记:……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于为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
师:季老先生为什么会觉得这种怀念是酸酸的,凄凉的?
(生答略)
师:这样的酸酸甜甜又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产生的呢?
生:拨开灯……暗夜织上天空……一切沉在朦胧中……
师:“沉静的黄昏,暗夜的来袭”触发他的思乡之情。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触景生情!(板书:触景生情)
……
(教师呈现11月20日的日记:我现在还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师:在11月20日的日记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季羡林先生没有写,却写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是在南飞的大雁排成的人字中,或许在随秋风飘落的树叶中,请同学们写下此刻季羡林先生触景生情中的一个“境”。(课件出现练写句式:“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配以低沉忧郁的音乐)
学生写后交流:
生1:我仰望天空,凝望那颗最善良的星星,也许那是我最亲爱的母亲。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2:天空披上黑色的睡衣,我背倚着大树,看着朦胧夜空。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3:我站在窗前,看着一棵小树靠着大树,风雨中,它摇晃着成长。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
这是“文本内部互文练笔”的经典片段,真可谓是“慧心独运”:既丰厚了对文本的体认,使学生的认识渐次推进;又重锤敲击了“触景生情”的词语内涵,开掘了词语深度;还体悟了文本由景及情的写作特色,敏化了学生语感;更训练了语言,实现了“触景生情”中“境”言语的有效迁移,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以一当十”的多重功效。
二、“炼”:贯注锤炼
即用心琢磨,在各文本的互相交叉、借用、阐释下,使词语更加精美传神,句子更加意蕴丰富,或使文本主题更加概括凝练。
1.锤炼词语
“互文参读”的介入,把词语置定于一个新的语境中,用新文本的相关性来创设“语用”情境,诠释印证词语,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进而点染词语的亮度,产生强大的再生功能。
如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凡执教过这篇课文的教师都有感受,这句话中的“时令”一词,对于脱离农村耕作生活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理解上的难点。而“顺序”一词,和平常在使用的“顺序”一词又有所不同。如何消解这个词语教学上的难点呢?笔者在执教时,做了这样的互文处理。
◆激活想象:读着“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你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不作是否合理的分析)
◆互文参读:出示学生三年级学过的课文《花钟》的一段话: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请学生朗读后说说发现了什么?(一天中花儿按着时间次序开放)
◆印证推进:出示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教师朗读后提问,你又体悟到了什么?(一年中,花儿按着季节有顺序地开放)
◆回归文本语境,拓展练笔:乡下人家的场地上,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夏天;秋天;冬天 。喇叭花在夏天的早上吹起了紫色的喇叭;中饭花在夏天的;夜姣姣在夏天的 。真是依着
,开放!
2.锤炼句子
每个文本中都潜藏着破译作者心灵密码的句子。这些句子或被作者漫不经心地一笔带过,或浓墨重彩地大肆渲染;或朴素平淡,或绮丽俊俏。找到了这些句子,细细体味、反复品评,用“互文”的方式把它放置于另一个更加开阔的文本视野中,穿插印证,深度挖掘,就能撬开整个文本世界。
《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母亲 “好好儿活”一句话看似朴朴素素,实则凝练深刻,在文中一共出现两次(严格地说应该是三次)。三处“好好活”,前后照应,在文本中此唱彼和,营造了内部互文的张力。如何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史铁生笔下的“好好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好好活”为主线,采用“互文参读”的方式化简约为丰富,化疏朗为稠密,做了比较理想的炼句处理:
◆第一层次:以互文材料《合欢树》为引子,引领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母亲的“苦”,母亲的“忍”,入情入境,体验母亲面对苦难时的坚忍不拔。
◆第二层次:以《病隙碎笔》为推进,深入感悟史铁生多灾多难人生中对于“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中省略号的深深思考,感悟史铁生不折不挠的人生力量来源和人生境界。
◆第三层次:以余杰的《敬重病痛》和文中的“秋风中烂漫菊花”为互文基点,由物及人,读出“好好儿活”的个性化人生哲理。围绕“好好儿活”,三个层次,多次互文,将教材置于史铁生一组作品和余杰的评论之中,层层推进,构建课堂。“好好儿活”的炼句新颖、简洁、深刻、广博。
3.提炼主题
即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锤炼、提炼,以一字或一词贯穿整堂课教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可以跨越时空整合文本,以“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一句中的“许多人”和“痛哭”为基础,以“泪”为支点,结合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语段展开互文教学。具体安排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爱抚小孩——救护车夫——关心女佣”的内容和《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融合对照,互文参读。
教学中,教师用“泪”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原文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参读文本《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完全整合在一起,课结束时把三次“泪”以巴金的笔触融合在一起,铺设以“泪”为情感主线的立体多维的教学,升华了文本主题,挖掘了文本内涵。“爱”和“泪”呼应,大气而不失精致。(未完待续)
(浙江省上虞市城东小学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