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g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体作为文本的外在形式是对阅读理解的一种规范,文体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师的文体意识对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强化文体意识成为语文教材的潜在要求。鲁迅作品历来受人教版青睐,数篇文章被收入语文教材,较之其他作家,其文章更具特殊性,通过对鲁迅文章的解读,可以强化教学的文体意识。
  关键词:散文教学 文体意识 人教版 鲁迅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散文占据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加强语文教师的散文解读能力必不可少。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首先要识别文体的特征。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存在以下两类问题:一,混淆散文和小说这两类文体,这是教师文体意识淡薄所致;二,把握不住散文教学的重点,停留在文本表层内容的解读上。从阅读的角度看,教师已经超越“读者”的身份,不能只从看客的视野把握文本,更多地把握“新课标”、“编者”、“作者”、“学情”等方面以教学的角度对文本加以解读。
  鲁迅作品的特殊性表现在散文似小说,小说像散文。小说结构松散,甚至缺失完整的故事情节,仅有一些场面,并且笼罩在浓浓的情绪之中,这使得小说读起来更像散文。如:《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尤其是 《社戏》更倾向于一篇抒情散文。鲁迅小说作品有非常明显的“越界”现象,对散文、诗歌、戏剧的某些文体特征的吸收和使用,這导致文体界限不明。
  一.以《藤野先生》和《故乡》例,辨别散文化小说与小说化散文
  散文和小说作为两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各自鲜明的文体特征。小说通过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小说具备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散文则是一种以记叙或者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相比较而言,这两者都强调记叙,也因为该点产生混淆。
  以《藤野先生》和《故乡》这两篇文章为例。不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就很难区分《藤野先生》是小说还是散文。从文本看,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叙事性,情节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将其划归散文源于其真实性——即小说和散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小说的故事来自虚构,而散文的故事源于真实。《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摘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自己青年时期留学日本遇见的人和发生的事,既是回忆类散文,所忆之事不乏模糊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作者在创作之中本着真实的原则创作的,这符合散文最大的特点——真实性。《故乡》这篇乡土小说的特殊之处在于有着作者本人生活的影子和强烈的人生体验,鲁迅确实有过这篇小说所写的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为了搬家专门请探亲假回到了绍兴,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这恰恰被“豆腐西施”言中了大半!里边的人物如闰土、闰土父亲、杨二嫂这些人物形象并非纯属虚构。但是这片乡土小说存在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虽然说有作者一定的影子,但只能说他折射出一定时期的鲁迅思想,浓缩了一定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感受,作者将自己当成过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压缩、艺术化,塑造出“我”这个现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故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精神落脚地,像一个游魂,然后提炼出反抗绝望的主题。其虚构性体现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鲁迅的《故乡》,据说润土确有其人,原名叫章运水,但显然润土的故事已经不只是章运水的故事,而是作者把旧中国所有农民的悲惨故事在章运水身上的集合。通过“移花接木”,这一形象和故事早已超越生活的原型,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或者说比真实的生活还要真实,更有力量。
  区分小说和散文的关键在于判断其创作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在教授“散文化倾向”小说,或者是小说倾向的散文时,首先得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之生平。
  二.散文文体分类和教学技巧
  散文有自身的审美特性,散文教学要依据散文自身的体式、语体等体式特点以及学情的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钱理群的划分标准,将散文划分为“说理的散文”、“描写的散文”、“纪实的散文”、“抒情的散文”。鲁迅散文大体分为写人记事散文,以景写情散文。
  1.写人记事类散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此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人与事的描写,引导学生体察人物的个性,仔细观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或隐或显的情感。散文的独特之处,不在于所描述、渲染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过程中所倾注的作者主体的独有的思想、情感。
  写人记事散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字眼抓情感的变化。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体味贬义词,引领学生感受鲁迅贬义词背后的爱意。这篇文章鲁迅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鲁迅对阿长两个经典动作的描写,写出阿长切切察察,自己对阿长的憎恶之情,比如在文中用的词“不大佩服”、“不耐烦”、“惊异”、“非常麻烦”、“严重的诘问”等。但是阿长真得如此讨厌吗?在鲁迅的刻画中也分明看见了一个不拘小节、心宽体胖的可爱妇女的形象:睡觉会摆成“大”字,爱说道,但是对鲁迅又那么真情实意的爱护。因此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这一系列的贬义词的背后品味出其中的善意和爱意。比如,元旦祝福的时候,理清阿长的“郑重”到“惶急”再到“十分欢喜”的心情变化,以及我的“不解”到“惊异”到“大吃一惊”并且最终“如释重负”的变化,让学生去感受阿长的“可爱”。
  2.以景写情类散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这类散文最重要的是细读文本,品味语言。品味语言,通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情思和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对场景的渲染、景色的描摹背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隐秘的情思,由此而进入深层的审美境界。
  品味语言是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准确、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经之路。鲁迅的写作一向锋利,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特殊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退去了犀利,带了一份童真和童趣。百草园这个充满声音和色彩的儿童乐园,生机勃勃,无限美好。百草园的美,美在百草园里有菜畦、石井栏、桑椹、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覆盆子、木莲、皂荚树、赤练蛇、麻雀、张飞鸟。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椹是紫红的,黄蜂是肥胖的,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叫天子是轻捷的,何首乌藤和木莲是缠络着的。在语言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摹状词。又例如作者在写捕鸟的过程时,对于动作的描写,连续用了九个动词讲生动有趣的捕鸟描述了出来,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的快乐所在。
  语句的揣摩需要把握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便于加深对文章的理性认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述之情和所表之意。在这部作品中,鲁迅饱含深情,教师在教授中需要仔细地品味语言的魅力,抓住情感的神韵。
  总之,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以自身文体意识的运用作为示范,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文体意识对于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美琪.语文教师散文文本解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2]林金来,毛晓云.增强文体意识的自觉,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7).
  [3]王丽芳.例谈散文教学中教师的文体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5).
  [4]余新明.鲁迅小说的散文精神——论鲁迅小说的文体越界现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1(8).
  (作者介绍:牛贝,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
其他文献
数学在考场上靠单兵独自作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在平时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现代教育的新特征.在课堂中
笔者以父母培养0-6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题,研究分析了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及父母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常用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对孩子大脑发育以及思维能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对已步入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体会到应用
内容摘要:高适和岑参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奏出了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强音。因而,高岑二人的边塞诗歌就成为古代军事文学中的艺术珠宝,散发出夺目的光辉。其中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其独特的诗风。本文试就此作一比较。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诗风  俯瞰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全程,我们可以发现独树一帜的边塞诗,其皇冠遗落在大唐帝国的盛唐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则为高适和岑参所摘取。以这两人为主形成的著名边塞
内容摘要:隐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不仅从隐喻理论本身出发,更有结合其他领域如外语教学、语料库等进行研究。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主要观点。  关键词:隐喻 认知  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隐喻更成为当前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逐步涉及到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探讨。  一.国外隐喻研究  在现代西方隐喻研究著作中,metapho
期刊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高职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提高学生思想文化认识、构建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今学生写作质量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写作能力亟待提高。全文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作文创新教学理念、探寻创新的路径和研究创新教学的策略。基于此,作者依据高职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试从培养作文兴趣的创新、研究作文内容的创新和作文创新教学的方法三方面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职 作文创新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从材料、技术、施工等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管理;相应措施  1.市政路桥工程建设现场管理  1.1材料问题  对于市政路桥施工而言,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较多,且需要量大,如水泥、钢筋、及各类预制品等,并且经常有许多新材料、新规范应用的问题,同时路桥工程的材料供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理念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
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师资培训对中小学的生存、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
教师通过评改学生作文,可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