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月,当刁亦男和廖凡凭电影《白日焰火》从柏林电影节抱回金熊和银熊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中国先锋戏剧探索者的面貌,以及他们在整个九十年代的“肆意妄为”。
那是一个群星黯淡的年代,观众远离戏剧,剧院门可罗雀,饶是这一帮年轻人满腔热血、浑身是胆、不辞辛苦、不计酬劳、只求走在先锋戏剧的最前列,却同时也淹没在那个特异的时代大潮里。
那又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年代,他们追求理想的努力最终让他们在新世纪文化市场大发展的时代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胡军、郭涛、陈建斌、倪大红、段奕宏、辛柏青、陶虹、郝蕾、秦海璐等均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大腕儿,廖凡和王千源更是分别在柏林电影节和东京电影节加冕影帝,编剧刁亦男和蔡尚君改行当导演后也连续在柏林和威尼斯擒熊缚狮、满载而归。而这个群体中的导演,目前在戏剧市场化的大环境下最如鱼得水的当数孟京辉和田沁鑫。
前不久刚刚看了田沁鑫本年度的大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享受了一场视觉盛筵,也格外感慨中国先锋戏剧这一路走来的风景变迁。在她导演《断腕》和《生死场》的那个时代,戏剧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于今天,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自然面目大不相同。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数次被搬上话剧舞台,田沁鑫这一版不仅仅彰显着她独特的创作个性,也深刻地烙印着当下的话剧创作特点。这种特点或许一时半会儿你感受不到,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之后回过头来看,就可以看出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与当年单一方向的创作清贫与市场冷落不同,当下话剧界的大环境像是徘徊在十字街头:有坚守话剧理想、绝不肯牺牲创作个性向庸俗与钞票低头的纯粹艺术家,也有追名逐利、沽名钓誉却又不得要领的浮躁之徒,更多却是完全不懂得话剧的美感、只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甚至不断推低观众审美品位的草台班子。游走在此三者之间,还有就是以田沁鑫和孟京辉为代表的“改良派”,当戏剧处在十字街头式的大环境下,这种左右逢源的“改良派”最容易游刃有余。
为什么说田沁鑫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徘徊在十字街头?因为我从这台戏里看到了四块不同指向的路标。第一块路标指向名著,莎士比亚的经典文本是一块沃土,保障了无论你在这上面栽什禾苗结什么果,都不会像眼下一些粗制滥造的原创烂戏一样差得离谱,反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塑性。就好像一处格局合理、建筑坚固的毛坯房,可以供人反复多次做不同风格的装修。第二块路标指向时尚,无论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道具乃至舞台设计,都给观众带来浓浓的现代感,没有了欧洲旧社会的峨冠博带,却也不觉得荒唐与突兀。剧中的韩语台词每每激起全场笑声,足见韩流时尚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深入骨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表现为从剧中维罗纳当年的时髦年轻人嘴里冒出今天首尔年轻人的时髦词汇,观众却见怪不怪,反以为喜。第三块路标指向穿越,试看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人的名字,除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太过耳熟能详不能有改变之外,其他都成了什么:康花花、朱凯特、潘秘书、魏亲王……之类的。这些明显带有网络时代风格的名字当然要比原来那种音译更容易被观众记住并对号入座,也有利于强化人物性格。此外还有刚才说的那些韩语台词,以及贯穿全剧始终的汪峰著名歌曲《当我想你的时候》和《飞得更高》,都是穿越剧的符号。而现在的年轻观众对此似乎还格外受用。第四块路标指向搞笑,全场段子与俏皮话齐飞,明显是有意地挑逗观众。大约也是导演摸准了当下中国年轻观众的脉搏,知道他们吃哪一套,所以精心设计了如此多的笑点埋伏,令观众每每到此处必然中招,营造了足够热烈的剧场效果。
回过头去对比田沁鑫导演《断腕》和《生死场》的当年,她肯定是不会如此颠覆地演绎莎士比亚的名著。然而时代如水、个人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面对市场的要求和时代的洪流,绝大多数人都必须或多或少地调整自己的航向。从《红玫瑰白玫瑰》到《四世同堂》,从《青蛇》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是每年一台大戏的节奏,田沁鑫或是进行了舞台结构与人物关系的前卫尝试,或是转身向传统价值观回归,或是启动了灵修式的思辨与求索,或是颠覆着一个经典的故事去阐释传统的爱情。这些所作所为,无疑有很多是向市场妥协的表现,却还同时保留着对艺术足够的坚守,这就是田沁鑫与当下混在话剧市场中很多唯利是图的投机者的区别。
至于导演向市场妥协的这部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是为了更好的艺术呈现,这种妥协无疑是正向的。也有一些迎合是流俗的,而恰恰从这里边,可以折射出当下话剧市场处于一种虚假繁荣的乱象,即:票房虚火,好戏寥寥。还是那句老话:票房不是万能的,但作为剧场传播的艺术创作没有票房又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田沁鑫近年来的这种创作磨合显得弥足珍贵。
那是一个群星黯淡的年代,观众远离戏剧,剧院门可罗雀,饶是这一帮年轻人满腔热血、浑身是胆、不辞辛苦、不计酬劳、只求走在先锋戏剧的最前列,却同时也淹没在那个特异的时代大潮里。
那又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年代,他们追求理想的努力最终让他们在新世纪文化市场大发展的时代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胡军、郭涛、陈建斌、倪大红、段奕宏、辛柏青、陶虹、郝蕾、秦海璐等均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大腕儿,廖凡和王千源更是分别在柏林电影节和东京电影节加冕影帝,编剧刁亦男和蔡尚君改行当导演后也连续在柏林和威尼斯擒熊缚狮、满载而归。而这个群体中的导演,目前在戏剧市场化的大环境下最如鱼得水的当数孟京辉和田沁鑫。
前不久刚刚看了田沁鑫本年度的大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享受了一场视觉盛筵,也格外感慨中国先锋戏剧这一路走来的风景变迁。在她导演《断腕》和《生死场》的那个时代,戏剧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于今天,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自然面目大不相同。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数次被搬上话剧舞台,田沁鑫这一版不仅仅彰显着她独特的创作个性,也深刻地烙印着当下的话剧创作特点。这种特点或许一时半会儿你感受不到,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之后回过头来看,就可以看出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与当年单一方向的创作清贫与市场冷落不同,当下话剧界的大环境像是徘徊在十字街头:有坚守话剧理想、绝不肯牺牲创作个性向庸俗与钞票低头的纯粹艺术家,也有追名逐利、沽名钓誉却又不得要领的浮躁之徒,更多却是完全不懂得话剧的美感、只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甚至不断推低观众审美品位的草台班子。游走在此三者之间,还有就是以田沁鑫和孟京辉为代表的“改良派”,当戏剧处在十字街头式的大环境下,这种左右逢源的“改良派”最容易游刃有余。
为什么说田沁鑫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徘徊在十字街头?因为我从这台戏里看到了四块不同指向的路标。第一块路标指向名著,莎士比亚的经典文本是一块沃土,保障了无论你在这上面栽什禾苗结什么果,都不会像眼下一些粗制滥造的原创烂戏一样差得离谱,反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塑性。就好像一处格局合理、建筑坚固的毛坯房,可以供人反复多次做不同风格的装修。第二块路标指向时尚,无论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道具乃至舞台设计,都给观众带来浓浓的现代感,没有了欧洲旧社会的峨冠博带,却也不觉得荒唐与突兀。剧中的韩语台词每每激起全场笑声,足见韩流时尚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深入骨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表现为从剧中维罗纳当年的时髦年轻人嘴里冒出今天首尔年轻人的时髦词汇,观众却见怪不怪,反以为喜。第三块路标指向穿越,试看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人的名字,除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太过耳熟能详不能有改变之外,其他都成了什么:康花花、朱凯特、潘秘书、魏亲王……之类的。这些明显带有网络时代风格的名字当然要比原来那种音译更容易被观众记住并对号入座,也有利于强化人物性格。此外还有刚才说的那些韩语台词,以及贯穿全剧始终的汪峰著名歌曲《当我想你的时候》和《飞得更高》,都是穿越剧的符号。而现在的年轻观众对此似乎还格外受用。第四块路标指向搞笑,全场段子与俏皮话齐飞,明显是有意地挑逗观众。大约也是导演摸准了当下中国年轻观众的脉搏,知道他们吃哪一套,所以精心设计了如此多的笑点埋伏,令观众每每到此处必然中招,营造了足够热烈的剧场效果。
回过头去对比田沁鑫导演《断腕》和《生死场》的当年,她肯定是不会如此颠覆地演绎莎士比亚的名著。然而时代如水、个人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面对市场的要求和时代的洪流,绝大多数人都必须或多或少地调整自己的航向。从《红玫瑰白玫瑰》到《四世同堂》,从《青蛇》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是每年一台大戏的节奏,田沁鑫或是进行了舞台结构与人物关系的前卫尝试,或是转身向传统价值观回归,或是启动了灵修式的思辨与求索,或是颠覆着一个经典的故事去阐释传统的爱情。这些所作所为,无疑有很多是向市场妥协的表现,却还同时保留着对艺术足够的坚守,这就是田沁鑫与当下混在话剧市场中很多唯利是图的投机者的区别。
至于导演向市场妥协的这部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是为了更好的艺术呈现,这种妥协无疑是正向的。也有一些迎合是流俗的,而恰恰从这里边,可以折射出当下话剧市场处于一种虚假繁荣的乱象,即:票房虚火,好戏寥寥。还是那句老话:票房不是万能的,但作为剧场传播的艺术创作没有票房又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田沁鑫近年来的这种创作磨合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