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论语》一书中,记录了孔子的大量言行和思想点滴,其中的《宪问》与《微子》篇更是从孔子不断遇到质疑的角度讲述了孔子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反面遭遇。根据统计,这些内容共包括六章,其内容包括:直接批评孔子行为、为难孔子及其弟子、直接的学派分歧描写等三类。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孔子思想的学术遭遇,更可以为当今儒家学术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孔子;论语;学派分歧。
现代孔子研究的角度五花八门,但专门从《论语》一书的记述中总结孔子思想遇挫的角度较为少见,本文着重从这一新的角度去探讨孔子思想在当时时代的传播过程,特别是从当时孔子所遇到的不同思想者的质疑入手,更加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
此类内容包括六章:(一)《论语·宪问》篇"微生亩谓孔子"章;(二)《论语·宪问》篇"子路宿于石门"章;(三)《论语·宪问》篇"子击磬于卫"章;(四)《论语·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章;(五)《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六)《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章。
这里之所称之为不同思想者,有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者,而不是像前文所提到的阳货、叔孙武叔之流只从目前问题出发、作出肤浅反对之声的从政之人,二是思想"者",即其并非成名大家,从《论语》记载来看,这些人也未在历史上留有名号,只是有思想的人,没有系统的理论流传下来。
《论语》以《宪问》篇和《微子》篇为代表,记述了七位不同思想者与孔子的相遇情形。从记述来看,他们大多对社会政治人生有自己已成的见解,并且难以改变,他们对孔子采取或逃避、或嘲讽、或同情的反面态度,他们的生活状态多是有个性但隐藏于众人之中而未受到政府重用。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则是一律非常尊敬、郑重,摆在和自己同一层面上来辩论和谈论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为朋友,遇到即各自远去。而他們的质疑之声却如钟声的回响,飘荡在《论语》一书所构建的孔子形象体系中。
一、第一种是以微生亩为代表,直接对孔子的行为提出批评
《论语·宪问》篇:"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这微生亩大概是一个前辈人物,他敢于直呼孔子为"丘",并且直接指责孔子说,你总是这样忙忙碌碌的,是不是喜欢说大话取胜。孔子也针锋相对地说,不敢逞口才,但是讨厌顽固不化的人。朱熹认为"微生……名夫子而辞甚倨,盖有齿德而隐者"。看起来此人既然能够直接批评孔子,有一定的思想底气。他不认可孔子这种到处传播思想的行为,认为这只是靠口舌取胜罢了。
二、第二种是通过为难孔子表达对孔子思想的反对
《论语·宪问》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一个守城门的人能够做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评价,可见其见地之独特,又见其对孔子的行为充满了不解和悲观。《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这里,长沮故意不回答子路问路的话,而一语双关地指出,孔子自认为有才学,怎么会连渡口都不知道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
三、是不同学派之间的分歧描写
这些思想者包括:荷蒉者、楚狂、长沮和桀溺、荷蓧丈人等。
孔子在卫击磬引起荷蒉者注意,他听音乐里听出孔子的思想端倪,认为孔子是因为无知己而击磬,于是他劝孔子"深则厉,浅则揭"。表面意思是如果河水很深则直接趟过河就可以了,如果河水浅呢,才撩起衣服。他形象地表达了士人在面对社会黑暗时的做法,那就是溶入社会,明哲保身,而不可遗世独立。
桀溺则妄图劝服子路离开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篇)他认为天下黑暗如滔滔洪水,与其躲避坏人,还不如躲避世事更合适。在这里,桀溺的思想,明确地划清了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入世儒家思想的界限。李泽厚认为:"此乃儒、道之分,避政与避世之别。后世士大夫'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总难忘情于国家大事,总与政治相关联,这是入学传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之一,而政治也常构成他们的哲学或文艺的重要方面或内容,能彻底挣脱者,盖少。从屈原到鲁迅,从先秦诸圣到现代新儒家,莫不如是。
儒家避人,道家避世。儒家避人是为近世,道家避世是为避人,两者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两者的代表正是孔子与桀溺。孔子是主张入世的,主张创建思想体系,构建理想社会,但是社会的黑暗又使得他忙于逃避。但这逃避并非逃避世界,而是寻找机会再次入世。只是他在"长如夜"的春秋社会也很难找到理想中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很失落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篇)我们怎么能离开人群而和鸟兽一起生活呢?我们是人当然要溶入人类社会。如果天下太平的话,就不必去改变什么了。正是因为天下无道,孔子才要去改变。
另一人荷蓧丈人则尖锐地触及到孔子思想的弱点。《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这位丈人,连孔子也明确认为其为"隐者"。"隐者"首先从孔子不会劳作入手攻击孔子脱离平民生活,盲目追求社会政治理想。其实孔子并非"不会"劳作,孔子幼年即"多能鄙事",做过各类底层社会的工作。真实原因是孔子而立之后以思想传播和社会治理为己任,抛弃了农业劳作。丈人以农业劳作为荣,自然鄙视孔子所为。其次,丈人又款待子路,并且让两个儿子来见子路,说明他对孔子是尊敬的,但是在思想不同意孔子的入世思想,他用肉食款待子路是为了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可行。当子路得到孔子指导欲再次与其探讨时,其人已行,显示出其连辩论都不愿参加的避世思想。孔子只能在弟子面前把自己的入世原因阐述一遍了。孔子从伦常入手来证明"隐者"行为的不可取,是有其社会进步方面的道理的。朱熹注释道:"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
其语恰当地解释了孔子当时的心境。但这一番道理却如高声入空,尚无回声,得不到丈人的应答,是为道家人士之思想坚守亦难动摇。千百年来,这两种思想在中国思想者身上各有表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也时时抵牾,在《论语》一书中已显而易见矣。
从《论语》遇挫分类中"不同思想者的质疑"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初步的思想流派,但是囿于社会条件的限制,除了孔子之外,好像其他在野学派都很难在社会政治文化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由于他们的思想比孔子思想更加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所以只能在民间自发地成长、流传、发展,甚至当孔子遇到他们时,他们或者冷眼相对,或者置若罔闻,甚至避而不见。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愿意同他们一起探讨社会思想问题的,然而终于没有过真正的接触。学派之间的隔阂、排斥可见一斑。
儒家思想也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儒家与道家的分歧,也看到了孔子对于这种分歧所持有的平淡平等的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该从多学派互相交流的层面上来考虑、看待学术问题,加强学术沟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增砖添瓦。
也正因儒家思想的封闭性,造成了孔子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总是局限于本学派之内的研究、交流,而很难与其他学派联系起来,做由点到面的学术融合,也因此产生了儒学之外的学者对儒学本身的误解和非议。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就曾在《哲学史演讲录·中国哲学》中说:"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任何特殊的东西。"虽然该观点囿于哲学层面,不能全面理解孔子思想的本来意义,但又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前文提到过的孔子思想形而上的特点。倘若增加学派交流,儒家思想必将逐渐走出本学派流于说教、实践性不强的倾向,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前瞻性思想贡献。特别时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更应当从突破本学派研究范围入手,积极学习其他学派的学术观点,为营造更为和谐、更为丰富、更为进步的学术空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晏:论语集解[M].南京:苏古籍出版社,1999。
[2]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Z].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杜豫:論语读本[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8]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孔子;论语;学派分歧。
现代孔子研究的角度五花八门,但专门从《论语》一书的记述中总结孔子思想遇挫的角度较为少见,本文着重从这一新的角度去探讨孔子思想在当时时代的传播过程,特别是从当时孔子所遇到的不同思想者的质疑入手,更加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
此类内容包括六章:(一)《论语·宪问》篇"微生亩谓孔子"章;(二)《论语·宪问》篇"子路宿于石门"章;(三)《论语·宪问》篇"子击磬于卫"章;(四)《论语·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章;(五)《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六)《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章。
这里之所称之为不同思想者,有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者,而不是像前文所提到的阳货、叔孙武叔之流只从目前问题出发、作出肤浅反对之声的从政之人,二是思想"者",即其并非成名大家,从《论语》记载来看,这些人也未在历史上留有名号,只是有思想的人,没有系统的理论流传下来。
《论语》以《宪问》篇和《微子》篇为代表,记述了七位不同思想者与孔子的相遇情形。从记述来看,他们大多对社会政治人生有自己已成的见解,并且难以改变,他们对孔子采取或逃避、或嘲讽、或同情的反面态度,他们的生活状态多是有个性但隐藏于众人之中而未受到政府重用。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则是一律非常尊敬、郑重,摆在和自己同一层面上来辩论和谈论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为朋友,遇到即各自远去。而他們的质疑之声却如钟声的回响,飘荡在《论语》一书所构建的孔子形象体系中。
一、第一种是以微生亩为代表,直接对孔子的行为提出批评
《论语·宪问》篇:"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这微生亩大概是一个前辈人物,他敢于直呼孔子为"丘",并且直接指责孔子说,你总是这样忙忙碌碌的,是不是喜欢说大话取胜。孔子也针锋相对地说,不敢逞口才,但是讨厌顽固不化的人。朱熹认为"微生……名夫子而辞甚倨,盖有齿德而隐者"。看起来此人既然能够直接批评孔子,有一定的思想底气。他不认可孔子这种到处传播思想的行为,认为这只是靠口舌取胜罢了。
二、第二种是通过为难孔子表达对孔子思想的反对
《论语·宪问》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一个守城门的人能够做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评价,可见其见地之独特,又见其对孔子的行为充满了不解和悲观。《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这里,长沮故意不回答子路问路的话,而一语双关地指出,孔子自认为有才学,怎么会连渡口都不知道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
三、是不同学派之间的分歧描写
这些思想者包括:荷蒉者、楚狂、长沮和桀溺、荷蓧丈人等。
孔子在卫击磬引起荷蒉者注意,他听音乐里听出孔子的思想端倪,认为孔子是因为无知己而击磬,于是他劝孔子"深则厉,浅则揭"。表面意思是如果河水很深则直接趟过河就可以了,如果河水浅呢,才撩起衣服。他形象地表达了士人在面对社会黑暗时的做法,那就是溶入社会,明哲保身,而不可遗世独立。
桀溺则妄图劝服子路离开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篇)他认为天下黑暗如滔滔洪水,与其躲避坏人,还不如躲避世事更合适。在这里,桀溺的思想,明确地划清了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入世儒家思想的界限。李泽厚认为:"此乃儒、道之分,避政与避世之别。后世士大夫'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总难忘情于国家大事,总与政治相关联,这是入学传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之一,而政治也常构成他们的哲学或文艺的重要方面或内容,能彻底挣脱者,盖少。从屈原到鲁迅,从先秦诸圣到现代新儒家,莫不如是。
儒家避人,道家避世。儒家避人是为近世,道家避世是为避人,两者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两者的代表正是孔子与桀溺。孔子是主张入世的,主张创建思想体系,构建理想社会,但是社会的黑暗又使得他忙于逃避。但这逃避并非逃避世界,而是寻找机会再次入世。只是他在"长如夜"的春秋社会也很难找到理想中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很失落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篇)我们怎么能离开人群而和鸟兽一起生活呢?我们是人当然要溶入人类社会。如果天下太平的话,就不必去改变什么了。正是因为天下无道,孔子才要去改变。
另一人荷蓧丈人则尖锐地触及到孔子思想的弱点。《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这位丈人,连孔子也明确认为其为"隐者"。"隐者"首先从孔子不会劳作入手攻击孔子脱离平民生活,盲目追求社会政治理想。其实孔子并非"不会"劳作,孔子幼年即"多能鄙事",做过各类底层社会的工作。真实原因是孔子而立之后以思想传播和社会治理为己任,抛弃了农业劳作。丈人以农业劳作为荣,自然鄙视孔子所为。其次,丈人又款待子路,并且让两个儿子来见子路,说明他对孔子是尊敬的,但是在思想不同意孔子的入世思想,他用肉食款待子路是为了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可行。当子路得到孔子指导欲再次与其探讨时,其人已行,显示出其连辩论都不愿参加的避世思想。孔子只能在弟子面前把自己的入世原因阐述一遍了。孔子从伦常入手来证明"隐者"行为的不可取,是有其社会进步方面的道理的。朱熹注释道:"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
其语恰当地解释了孔子当时的心境。但这一番道理却如高声入空,尚无回声,得不到丈人的应答,是为道家人士之思想坚守亦难动摇。千百年来,这两种思想在中国思想者身上各有表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也时时抵牾,在《论语》一书中已显而易见矣。
从《论语》遇挫分类中"不同思想者的质疑"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初步的思想流派,但是囿于社会条件的限制,除了孔子之外,好像其他在野学派都很难在社会政治文化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由于他们的思想比孔子思想更加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所以只能在民间自发地成长、流传、发展,甚至当孔子遇到他们时,他们或者冷眼相对,或者置若罔闻,甚至避而不见。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愿意同他们一起探讨社会思想问题的,然而终于没有过真正的接触。学派之间的隔阂、排斥可见一斑。
儒家思想也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儒家与道家的分歧,也看到了孔子对于这种分歧所持有的平淡平等的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该从多学派互相交流的层面上来考虑、看待学术问题,加强学术沟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增砖添瓦。
也正因儒家思想的封闭性,造成了孔子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总是局限于本学派之内的研究、交流,而很难与其他学派联系起来,做由点到面的学术融合,也因此产生了儒学之外的学者对儒学本身的误解和非议。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就曾在《哲学史演讲录·中国哲学》中说:"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任何特殊的东西。"虽然该观点囿于哲学层面,不能全面理解孔子思想的本来意义,但又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前文提到过的孔子思想形而上的特点。倘若增加学派交流,儒家思想必将逐渐走出本学派流于说教、实践性不强的倾向,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前瞻性思想贡献。特别时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更应当从突破本学派研究范围入手,积极学习其他学派的学术观点,为营造更为和谐、更为丰富、更为进步的学术空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晏:论语集解[M].南京:苏古籍出版社,1999。
[2]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Z].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杜豫:論语读本[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8]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