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柏杨策划,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1907~1978)历时18载所著,由岳远坤、陈都伟翻译的中文版《德川家康》,由南海出版社于2007年11月正式出版了。
在日本,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按一般的评说,洋洋550万言的《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300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它不仅成为商战兵法、政略宝典、兵家必备,更是不朽的励志传奇。德川家康,一个有血有肉,兼具仁慈、隐忍、智慧、勇猛、节俭、胸怀天下的盖世英雄,同时又是一个残忍、急躁、狡猾、狐疑、时时欲置人死地的乱世枭雄。此书涉及谋略、权术、用兵、管理、用人、驭人、修身、治家哲学,是一部男人必读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历史小说。
按照柏杨的说法,“出现在德川家康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动作和心路历程,几乎都有细致的描写。它提出的主旨是:忍耐!”忍耐不是怯懦,更不是屈服。只有巨人才知道什么是忍耐,也只有懦夫才会轻率地拔刀而起,血流5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悲壮的,使烈士动容。但历史上多少政治领袖往往宁为瓦全,而等待有一天,把碎了的碧玉,恢复原状。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大仲马在他出神人化的巨著《基度山恩仇记》中,最后一句话就是:“等待!”
作者山冈庄八在德川家康精神深处,提炼出这个奥秘,指出它就是由弱转强的基因,使战后的日本人终于在断瓦败壁中站起。由此而来,柏杨希望中国人也要忍耐和等待……
日本的历史是不是这样的呢?日本人民是不是在忍耐和等待中崛起的呢?也许是。但日本人的德性真正的是“进取”。
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小平同志就在党内嘱咐:要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不是和忍耐与等待乃异曲同工呢?笔者认为不是。韬光养晦是叫你不要出头露面,不要气势汹汹,不要咄咄逼人,而是埋头苦干、养精蓄锐、奋发图强。之后,江泽民同志又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要求大家,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
这个思想发展脉络和日本人的忍耐和等待是不一样的。
也许,正因为日本人有历史上的德川家康,才有了“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的思想方法,但是“一个残忍、急躁、狡猾、狐疑、时时欲置人死地的乱世枭雄”,能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吗?如果是,这似乎又太下作了一点。至于让这样的思想基础运用到商战兵法、政治策略,那与当今信息社会的概念,似乎也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
“《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也许这个评说没有错,但正因为是这样,才有了日本军国主义成长的沃土,才有了今天的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
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公平合理,我们需要真理正义,我们需要和谐共处……这一切,如果夹杂着谋略、诡诈、杀机,是很难设想的。
柏杨的一个比较是:德川家康几乎全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日本人写中国汉字、作中国汉诗、吃中国汉药、崇拜朱熹、崇拜朱元璋。问题是,朱熹不是一个活泼开阔的思想家,朱元璋则是一个愚昧的暴君,德川王朝终于颁布“锁国令”,中日两国遂开始共同的命运,直到19世纪,但结果却大大相异。19世纪几声舰炮,日本解除枷锁后,短短时间,迅速成长,而中国在受到更多的炮击后,迄今还无力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完整国家。遂有人认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川家康的精神使日本复兴,中国却胜得凄惨,应验了古谚:爬得高,跌得重。原因之一是中国缺少德川家康这种无论崛起或没落,都贯穿着一股令当代和后世人慑服的精神,也缺少把这类英雄人物介绍给国人的文学作品。
鄙人以为,这个比较也是偷梁换柱,脱离国际国内形势实际的说法。中国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不像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学越王勾践,忍耐和等待。但是,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能再有“偷袭珍珠港”的机会了。日本人应该是很清楚的。
据说,《德川家康》这部书的教训是:“成功就要学会装孙子,而且要装好这个孙子!”
窃以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是不需要装孙子的。当然,这一点对于柏杨来说,因为不大了解大陆,也许也是很难赞同的了,尽管他已经走了。
选自《朱蓬蓬的BLOG》
在日本,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按一般的评说,洋洋550万言的《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300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它不仅成为商战兵法、政略宝典、兵家必备,更是不朽的励志传奇。德川家康,一个有血有肉,兼具仁慈、隐忍、智慧、勇猛、节俭、胸怀天下的盖世英雄,同时又是一个残忍、急躁、狡猾、狐疑、时时欲置人死地的乱世枭雄。此书涉及谋略、权术、用兵、管理、用人、驭人、修身、治家哲学,是一部男人必读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历史小说。
按照柏杨的说法,“出现在德川家康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动作和心路历程,几乎都有细致的描写。它提出的主旨是:忍耐!”忍耐不是怯懦,更不是屈服。只有巨人才知道什么是忍耐,也只有懦夫才会轻率地拔刀而起,血流5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悲壮的,使烈士动容。但历史上多少政治领袖往往宁为瓦全,而等待有一天,把碎了的碧玉,恢复原状。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大仲马在他出神人化的巨著《基度山恩仇记》中,最后一句话就是:“等待!”
作者山冈庄八在德川家康精神深处,提炼出这个奥秘,指出它就是由弱转强的基因,使战后的日本人终于在断瓦败壁中站起。由此而来,柏杨希望中国人也要忍耐和等待……
日本的历史是不是这样的呢?日本人民是不是在忍耐和等待中崛起的呢?也许是。但日本人的德性真正的是“进取”。
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小平同志就在党内嘱咐:要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不是和忍耐与等待乃异曲同工呢?笔者认为不是。韬光养晦是叫你不要出头露面,不要气势汹汹,不要咄咄逼人,而是埋头苦干、养精蓄锐、奋发图强。之后,江泽民同志又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要求大家,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
这个思想发展脉络和日本人的忍耐和等待是不一样的。
也许,正因为日本人有历史上的德川家康,才有了“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的思想方法,但是“一个残忍、急躁、狡猾、狐疑、时时欲置人死地的乱世枭雄”,能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吗?如果是,这似乎又太下作了一点。至于让这样的思想基础运用到商战兵法、政治策略,那与当今信息社会的概念,似乎也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
“《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也许这个评说没有错,但正因为是这样,才有了日本军国主义成长的沃土,才有了今天的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
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公平合理,我们需要真理正义,我们需要和谐共处……这一切,如果夹杂着谋略、诡诈、杀机,是很难设想的。
柏杨的一个比较是:德川家康几乎全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日本人写中国汉字、作中国汉诗、吃中国汉药、崇拜朱熹、崇拜朱元璋。问题是,朱熹不是一个活泼开阔的思想家,朱元璋则是一个愚昧的暴君,德川王朝终于颁布“锁国令”,中日两国遂开始共同的命运,直到19世纪,但结果却大大相异。19世纪几声舰炮,日本解除枷锁后,短短时间,迅速成长,而中国在受到更多的炮击后,迄今还无力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完整国家。遂有人认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川家康的精神使日本复兴,中国却胜得凄惨,应验了古谚:爬得高,跌得重。原因之一是中国缺少德川家康这种无论崛起或没落,都贯穿着一股令当代和后世人慑服的精神,也缺少把这类英雄人物介绍给国人的文学作品。
鄙人以为,这个比较也是偷梁换柱,脱离国际国内形势实际的说法。中国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不像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学越王勾践,忍耐和等待。但是,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能再有“偷袭珍珠港”的机会了。日本人应该是很清楚的。
据说,《德川家康》这部书的教训是:“成功就要学会装孙子,而且要装好这个孙子!”
窃以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是不需要装孙子的。当然,这一点对于柏杨来说,因为不大了解大陆,也许也是很难赞同的了,尽管他已经走了。
选自《朱蓬蓬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