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伦保是合肥市天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生产经营食用菌圈子里摸爬滚打了10多年。
2006年,丁保伦发明了一种用稻草“泥土墙”种蘑菇的新方法,比用棉仔壳更简单、方便、节约成本,更增加产量和能够多品种种植。
具体方法是:用15公斤稻草(也可用麦草)制作一个菌包,菌包长出菌丝后制作菌墙,菌墙1米高1米多长。一个菌墙用三到四个菌包,菌墙外面涂抹一层加了尿素、磷肥等营养成份的泥浆,10天后出菇。菌墙除放在地上的一面外,前、后、左、右、上部五个面都能出蘑。
菌墙集中了菌袋、菌床、大田种值等栽培方法。放入不同菌种即长出不同食用菌,还能种出10多元1公斤的珍稀食用菌。
加上菌种、人工,一个菌包投入不超过6元钱。过去一个菌袋市场价约4元钱,加上人工共6元钱。菌包与菌袋的投入大致相当。过去一个菌袋产1.5公斤平菇卖10元钱,一个菌袋能赚4元钱。但菌包的体积是菌袋的10多倍,产量是菌袋的5倍以上。仅此一项,栽培成本就能降低30%,效益提高20%。
丁伦保在肥西县花岗镇,建了一个30多亩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2007年夏天,第一批食用菌出来后,邀请各乡镇食用菌种植户参观。
合肥市肥西县小庙镇小柏村妇女张洪宽打工返乡:听人家讲了长稻草种蘑菇,就去看看。结果她当天就留下来学习。
半个月以后,张洪宽花1000多元在家门口搭了一个大棚,从丁伦保那里购买了50元钱的菌种,打了30个菌包磊了10个菌墙试种卖价高的姬菇,1个月后开始出蘑,每天下午张洪宽把采摘的姬菇交给丁伦保,丁伦保再运到合肥市销售。
因为本地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比外省的1公斤至少低氐1元钱,所以很好卖。按一个菌包按产7公斤,一个菌墙产20公斤计算,张洪宽第一季产了200多公斤姬菇,销售收入3000多元净赚了2000多元。
2008年张洪宽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个大棚,用100个菌墙种植姬菇、秀珍菇等珍稀食用菌。一公斤至少卖到十五六元钱,纯收入2万多元。
张洪宽赚了钱,打工返乡的村民也都参加到种蘑的队伍里来。
2008年,肥西县邻近县市食用菌合作社也都开始用泥土墙生产珍稀食用菌,种植户增加到600户,一年纯收入4000多万元。仅给农户提供菌种和销售食用菌,丁伦保的合作社一年收入300多万元。
李美明创业:把农家小菜变成商品
李美明是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农民,他和乡亲们年年都会种一些大头菜自家食用。
大头菜又名“芥菜”,因根茎粗大而得名。其块根经晾晒、盐渍、腌制等加工后,便成为“重庆榨菜”一样的家常小菜。大头菜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每年10月下种,12月采收,经腌制后成为人们的家常成菜。
1998年,李美明给广东打工的弟弟带了十几斤大头菜。从此,大头菜成了弟弟带去广东的礼物。
既然大头菜在广东受欢迎,李美明决定把大头菜卖到广州去。
2002年,李美明收来5000斤大头菜,几天时间,就以3倍的价格在广东销售一空。李美明立即成立了大头菜生产基地。
李美明创业的方法非常简单。将各家各户腌制好的大头菜收购回来,打包后运往广州销售。
但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了销路之后。亲乡们都增加种植数量,李美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一次在接到一个80吨大订单后,李美明却因大头菜发霉,经销商退货而损失18万元。原来一家一户腌制自食时都精工细作,而数量大了,再一家一户腌制便因盐渍不透,存放时间一长就发霉、腐坏。
吸取教训,李美明改变方法,收购乡亲们初加工的产品再由自己办工厂深加工。 现在,大头菜成了威远县的一个重要产业,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值8000万元。平均每斤收购价1元钱,每亩纯收入千元以上。
全自动防漏气轮胎喷胶机问世
一种设计科学、结构新颖、性能稳定的新型全自动防漏气轮胎喷胶机最近在江苏新沂科源节能技术研究所研制开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此机器占地3平方米,380V电驱动,总重300公斤左右。全部采用高科技纯数控操作,设有超高温报警系统,多种产品规格菜单式管理,仅需1人即可操作,每小时可喷漆10个真空胎。是同类设备的换代产品。安全,高效,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本机可将任何一种规格的真空胎加工成不怕钉、玻璃等尖锐物刺穿的防漏气轮胎,其原理是将一种具有记忆力功能的特殊喷漆胶,通过本机均匀的喷漆在轮胎内壁,形成一条厚度约为3mm的带状体,起到防漏气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目前此机已申报国家专利保护。
2006年,丁保伦发明了一种用稻草“泥土墙”种蘑菇的新方法,比用棉仔壳更简单、方便、节约成本,更增加产量和能够多品种种植。
具体方法是:用15公斤稻草(也可用麦草)制作一个菌包,菌包长出菌丝后制作菌墙,菌墙1米高1米多长。一个菌墙用三到四个菌包,菌墙外面涂抹一层加了尿素、磷肥等营养成份的泥浆,10天后出菇。菌墙除放在地上的一面外,前、后、左、右、上部五个面都能出蘑。
菌墙集中了菌袋、菌床、大田种值等栽培方法。放入不同菌种即长出不同食用菌,还能种出10多元1公斤的珍稀食用菌。
加上菌种、人工,一个菌包投入不超过6元钱。过去一个菌袋市场价约4元钱,加上人工共6元钱。菌包与菌袋的投入大致相当。过去一个菌袋产1.5公斤平菇卖10元钱,一个菌袋能赚4元钱。但菌包的体积是菌袋的10多倍,产量是菌袋的5倍以上。仅此一项,栽培成本就能降低30%,效益提高20%。
丁伦保在肥西县花岗镇,建了一个30多亩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2007年夏天,第一批食用菌出来后,邀请各乡镇食用菌种植户参观。
合肥市肥西县小庙镇小柏村妇女张洪宽打工返乡:听人家讲了长稻草种蘑菇,就去看看。结果她当天就留下来学习。
半个月以后,张洪宽花1000多元在家门口搭了一个大棚,从丁伦保那里购买了50元钱的菌种,打了30个菌包磊了10个菌墙试种卖价高的姬菇,1个月后开始出蘑,每天下午张洪宽把采摘的姬菇交给丁伦保,丁伦保再运到合肥市销售。
因为本地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比外省的1公斤至少低氐1元钱,所以很好卖。按一个菌包按产7公斤,一个菌墙产20公斤计算,张洪宽第一季产了200多公斤姬菇,销售收入3000多元净赚了2000多元。
2008年张洪宽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个大棚,用100个菌墙种植姬菇、秀珍菇等珍稀食用菌。一公斤至少卖到十五六元钱,纯收入2万多元。
张洪宽赚了钱,打工返乡的村民也都参加到种蘑的队伍里来。
2008年,肥西县邻近县市食用菌合作社也都开始用泥土墙生产珍稀食用菌,种植户增加到600户,一年纯收入4000多万元。仅给农户提供菌种和销售食用菌,丁伦保的合作社一年收入300多万元。
李美明创业:把农家小菜变成商品
李美明是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农民,他和乡亲们年年都会种一些大头菜自家食用。
大头菜又名“芥菜”,因根茎粗大而得名。其块根经晾晒、盐渍、腌制等加工后,便成为“重庆榨菜”一样的家常小菜。大头菜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每年10月下种,12月采收,经腌制后成为人们的家常成菜。
1998年,李美明给广东打工的弟弟带了十几斤大头菜。从此,大头菜成了弟弟带去广东的礼物。
既然大头菜在广东受欢迎,李美明决定把大头菜卖到广州去。
2002年,李美明收来5000斤大头菜,几天时间,就以3倍的价格在广东销售一空。李美明立即成立了大头菜生产基地。
李美明创业的方法非常简单。将各家各户腌制好的大头菜收购回来,打包后运往广州销售。
但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了销路之后。亲乡们都增加种植数量,李美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一次在接到一个80吨大订单后,李美明却因大头菜发霉,经销商退货而损失18万元。原来一家一户腌制自食时都精工细作,而数量大了,再一家一户腌制便因盐渍不透,存放时间一长就发霉、腐坏。
吸取教训,李美明改变方法,收购乡亲们初加工的产品再由自己办工厂深加工。 现在,大头菜成了威远县的一个重要产业,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值8000万元。平均每斤收购价1元钱,每亩纯收入千元以上。
全自动防漏气轮胎喷胶机问世
一种设计科学、结构新颖、性能稳定的新型全自动防漏气轮胎喷胶机最近在江苏新沂科源节能技术研究所研制开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此机器占地3平方米,380V电驱动,总重300公斤左右。全部采用高科技纯数控操作,设有超高温报警系统,多种产品规格菜单式管理,仅需1人即可操作,每小时可喷漆10个真空胎。是同类设备的换代产品。安全,高效,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本机可将任何一种规格的真空胎加工成不怕钉、玻璃等尖锐物刺穿的防漏气轮胎,其原理是将一种具有记忆力功能的特殊喷漆胶,通过本机均匀的喷漆在轮胎内壁,形成一条厚度约为3mm的带状体,起到防漏气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目前此机已申报国家专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