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大众媒介中,"另类形象"已成为了一道最耀眼的风景。个体、媒介对"另类形象"的疯狂追求并不是简单的"作秀"或者"道德滑坡",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的原因。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略加以解释。
关键词:另类 注意力经济 媒介选择 多元化价值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意见、行为处于少数或者不符合普遍的社会规范的时候,迫于多数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会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行为,使其与多数人的意见、行为趋于一致。这样少数的不同意见、另类的行为就在"沉默的螺旋"中消失,社会就形成一致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等。"社会从众心理"理论也认为,人的社会性交往会让个体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个体行为、个人形象设计上与群体多数人表现一致。然而,在这网络传播时代,这些经典的传播学理论被传播实践所质疑。"标新立异"、"另类形象"已经是这个时代许多人的追求时尚,他(她)们的"雷人"之举不但否定着已往的理论认识,而且搅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一门接一门"、"一姐接一哥",甚至本应清纯的高中女生,也穿着情趣吊袜出现在学校的校运会上。[1] 在很大程度上,"另类"形象已经成了构建着现代大众传播文化的一道耀眼的风景。尽管我们可以批判其为"作秀"、"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等等。但其出现并渐成风潮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去理性思考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现代大众传播中"另类"追求现象进行浅显地剖析。
一、注意力经济时代:"另类形象"追求的社会现实背景
鲁迅曾批判文化启蒙时代是一个国人争做"看客"的时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前进,我们似乎已经颠覆了大师的评判,进入了国人争做"被看"的时代,被人"注意"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或者说是一种财富。即我们这网络时代流行的词汇--注意力经济。在注意力经济的场域中,经济主体不再遵循着"社会必要功劳动时间,等价交换"等一般商品经济的原则。其通过对自身的形象或产品"独特设计"去获取不限量的且无限增大的受众的"注意力",最终实现高量的经济价值。在大众文化和现代传播环境下,"另类"创造当然地成为了这种"独特设计"的首选。下面我不妨用一个例子来管中窥豹一翻。
在5.12汶川大地震前,范美忠是都江堰市光亚中学的一名教师。与其他灾难中的同胞一样经历了生与死一瞬间。地震后的5月23日他在天涯社区论坛上发表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写道:"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随即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被赠以"范跑跑"的称号。5月25日《新快报》以"'先跑老师'表白激怒网友"为题报道了此事,主要内容皆援引各方的讨论和网友的发言,并简单介绍了范美忠的个人情况。6月7日范美忠接受媒体邀请前往北京,先后接受了新京报的采访、参加了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和腾讯的对话[2]。我们从新闻与传播的学理来看,范美忠写下那句雷人的话,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新闻事实。在西方的新闻学教科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经过网民的讨论与批判,网络的大量转载,电视与报纸的报道,其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无限的扩大。"范跑跑"也从一个绰号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这里有意思的是范美忠表面看来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他受尽了国人的痛骂,体无完肤。从另一角度看他也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姑且不论他说这话的动机,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就获取了一种资源-----别人的注意力。大众媒介的介入与热炒,他获取的资源不断的积累与积聚。最终从一普通人变为2008年的新闻人物,名闻天下。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名的另一面就是利了。当然网络、电视、报纸也同样获得这种注意力资源-----点击率、收视率和发行量。
对于范美忠的成为名人的最初原因,我们很容易看出是他那句很"另类"的话。我们可以认可范老师说这话时只是"纯粹表达真实感想"[3]的目的,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句话的不真实。范作为一高中的历史老师,不会估计不到在这国人悲痛时候说出这样有违时下公序良俗的"另类"的话会遭遇到怎样的口诛笔伐。也不会估计不到把这句"另类"的话贴上网络论坛(而不写在日记里)而会"坏事传千里"。只有一个解释:利用在这国人关注、世界关注时候为自己形塑一个"另类"去获取高量的"注意力"。随后,大众媒介的热烈介入(有目的而来:"借鸡生蛋",获取"注意力")使大范围的"注意力"指向性的集中。经过不断的升级积累,最终范和参与的媒体都构建起经济的逻辑。
现在有传播学者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最稀缺资源不是石油,而是注意力资源。稀缺性必然会引起强烈的竞争。对注意力的竞争也是就对受众的竞争。在现代大众传播文化环境中,受众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指向娱乐和"新奇怪异"。新闻价值中的"趣味性"得到前所未有强调。不管是个体还是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差异化、颠覆、革命、反传统、逆潮流等等诸如此类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就成了最佳法宝了。这样"另类形象"也就如雨后的春笋,一茬接一茬。竞争越激烈,追求"另类"就越成一种风潮。
二、媒介的选择:"另类形象"追求的催化剂
"注意力经济"必然要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下,在一定"量"的注意中才能构建它的经济的逻辑。比如说,一个农村的女孩穿了一件很艳而又很暴露的裙子在村子中走过,"收获"到了很多男青年惊叹的目光和村中老妇们的"指点",虽然拥有了一定量的"注意力",但她除了得到一些"口水"和麻烦之外,别无其他。所以,一个个体要构建"注意力经济"的逻辑,大众传播是其核心环节。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这一概念后,已成为了让许多人激动不已的口号,近二十年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似乎支持这样一个事实:雅鲁藏布江河谷里的牧民只要借助现代媒介,就能获得世界各地"目光"。另外,"言论自由"和"媒介公平"理论也在支持着每一人都可以利用媒介来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然而商业化是现代社会大众媒介运作的一种本质属性,营利已是大众媒介运作的首要原则。传播学理论指出,大众媒介营利的模式是进行"两次销售":大众媒介制造媒介产品(即对个体进行选择和报道)卖给受众,获取受众的"注意力",再把"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商。在个体--媒介--受众(注意力)三者的关系中,个体和媒介都是"注意力"的追逐者。现代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面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媒介的做法是以"受众为中心"对个体进行选择。"新闻是一项选择的艺术"。[4]面对媒介的选择,个体又是如何应对呢?
从"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经历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媒介的选择对"另类形象"构建的力量。"芙蓉姐姐"本名叫史恒侠,1996年考入陕西工学院,据其本人介绍,在她没有成为"名人"前,"皮肤嫩得可以滴水,进大学时八十多斤,腰很细很软的。胸比现在还要大多了,腰是一尺六,从后面看就一点点。[5]"然而,"芙蓉姐姐"进入真正媒介视野是在2004年开始在水木清华BBS用"清水芙蓉,水媚妖姬,黑桃皇后"发表大量的自己造形照片。尽管受到大量网友的揶揄和嘲讽,但迅速被网络扩散放大,进而进入平面媒体。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障眼法,似乎媒体只是在事后报道了"芙蓉姐姐"的造形照片这一事,并不是促使芙蓉姐姐在网上上传造型照片的原因。从她的大学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成为"大众媒介名人"一直是她的梦想(这并没有错,这也是一种流行的社会心理)。可以前那个"皮肤嫩得可以滴水"的"芙蓉"并没有被媒介选择。要想成为媒介的选择,她必需按照媒介选择的原则去"改造"自己,也就是媒介的选择成为她的选择。当"另类"成为现代媒介的选择原则的时候,"芙蓉姐姐"性感、火辣、半裸半露形象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
"注意力经济"的另一个要求是一定量的关注度,要得到"注意力"持续的关注,形成"影响力经济"。媒介要获取高量的"注意力"它就必需以受众(注意力)为中心不断地进行选择,自然,个体也跟着媒介不断的选择,当"另类"成为"注意力"的首要选择的时候,另类形象也成了一种社会追求。
三、多元化的价值观:"另类形象"追求的温床
在校运会上的穿"情趣黑吊袜"女生,对其形象的大胆设计,也许并没有构建经济逻辑的目的,只是对别人的大胆模仿罢了。因为在当今时代,当今社会,奇装怪服,奇谈怪论的"名人名星"随处可见于电视、报纸、杂志;敢于暴露、自揭隐私的"网络红人"也经常震悚着我们的眼球;甚至"光头女性,长发男人"也能如此自然的行走于大街小巷。多样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另类"只不过是这个多元化时代里的"勇敢"的先锋。
其实,每一种社会行为背后,都可以找到文化的原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价值观念比较单一。特别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另类"诉求要么被扼杀,要么被深度埋藏。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运动得以提速前进。现代化运动需要社会成员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无拘无束的、独立自主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人。因此,肯定自我意识,鼓励发挥个性,成为现代性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另外,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播。奇装异服,奇谈怪论,奇形怪状等等"创新"也解除了被屠杀的担忧。当今,表现自我、自我实现已成为了人生奋斗的主题,每个人都试图在大千世界中展现成一个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存在。但是,一方面每个人都因没有终极的支持而永远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确认,另一方面个人的"个性"追求总是遭遇着同样追求着"个性"的别人的否定和消解。[6]因此,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追求"另类"就成了一条实现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的南山捷径了。
在现代社会,娱乐消费已经成了文化消费的主要功能。在传播学先驱那里,娱乐功能是大众媒介的四种功能中最次要的功能,社会娱乐化的浪潮强化了媒介的这种功能。娱乐与"另类"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受众中心论"已经成了为学界定论和媒介运作的法则,因此,"注意力"的娱乐性的、另类性的消费指向,
在媒介那里得以重视和扩充,在个体那里得以实现。反过来,个体的"另类"性形象在媒介那时得选择和传播,在"注意力"那里得消费。如此形成循环,螺旋上升。"另类"得以时时创新,构建着大众媒介的"风景"。由此而来的是,"另类形象"已是现代大众传播文化中的一种常态,不管我们对其是何种态度,它有其存在的原因和依据。如要对其进行理性的修正,我们不妨从其出现的原因的入手。
注释:
[1] 华商教育网,http://edu.hsw.cn。
[2] 罗响,《"范跑跑"事件的媒介话语解析》 中国知网。
[3] 风凰网,http://www.ifeng.com/。
[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85页。
[5] 腾讯娱乐网,http://datalib.ent.qq.com/star/1463/。
[6] 肖鹰,《青春偶像与大众传播》,中国知网。
作者简介:陆继华,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周萌明(1981-),女,湖南新化人,湖南新化县西河中学教师。
关键词:另类 注意力经济 媒介选择 多元化价值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意见、行为处于少数或者不符合普遍的社会规范的时候,迫于多数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会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行为,使其与多数人的意见、行为趋于一致。这样少数的不同意见、另类的行为就在"沉默的螺旋"中消失,社会就形成一致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等。"社会从众心理"理论也认为,人的社会性交往会让个体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个体行为、个人形象设计上与群体多数人表现一致。然而,在这网络传播时代,这些经典的传播学理论被传播实践所质疑。"标新立异"、"另类形象"已经是这个时代许多人的追求时尚,他(她)们的"雷人"之举不但否定着已往的理论认识,而且搅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一门接一门"、"一姐接一哥",甚至本应清纯的高中女生,也穿着情趣吊袜出现在学校的校运会上。[1] 在很大程度上,"另类"形象已经成了构建着现代大众传播文化的一道耀眼的风景。尽管我们可以批判其为"作秀"、"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等等。但其出现并渐成风潮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去理性思考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现代大众传播中"另类"追求现象进行浅显地剖析。
一、注意力经济时代:"另类形象"追求的社会现实背景
鲁迅曾批判文化启蒙时代是一个国人争做"看客"的时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前进,我们似乎已经颠覆了大师的评判,进入了国人争做"被看"的时代,被人"注意"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或者说是一种财富。即我们这网络时代流行的词汇--注意力经济。在注意力经济的场域中,经济主体不再遵循着"社会必要功劳动时间,等价交换"等一般商品经济的原则。其通过对自身的形象或产品"独特设计"去获取不限量的且无限增大的受众的"注意力",最终实现高量的经济价值。在大众文化和现代传播环境下,"另类"创造当然地成为了这种"独特设计"的首选。下面我不妨用一个例子来管中窥豹一翻。
在5.12汶川大地震前,范美忠是都江堰市光亚中学的一名教师。与其他灾难中的同胞一样经历了生与死一瞬间。地震后的5月23日他在天涯社区论坛上发表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写道:"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随即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被赠以"范跑跑"的称号。5月25日《新快报》以"'先跑老师'表白激怒网友"为题报道了此事,主要内容皆援引各方的讨论和网友的发言,并简单介绍了范美忠的个人情况。6月7日范美忠接受媒体邀请前往北京,先后接受了新京报的采访、参加了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和腾讯的对话[2]。我们从新闻与传播的学理来看,范美忠写下那句雷人的话,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新闻事实。在西方的新闻学教科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经过网民的讨论与批判,网络的大量转载,电视与报纸的报道,其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无限的扩大。"范跑跑"也从一个绰号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这里有意思的是范美忠表面看来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他受尽了国人的痛骂,体无完肤。从另一角度看他也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姑且不论他说这话的动机,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就获取了一种资源-----别人的注意力。大众媒介的介入与热炒,他获取的资源不断的积累与积聚。最终从一普通人变为2008年的新闻人物,名闻天下。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名的另一面就是利了。当然网络、电视、报纸也同样获得这种注意力资源-----点击率、收视率和发行量。
对于范美忠的成为名人的最初原因,我们很容易看出是他那句很"另类"的话。我们可以认可范老师说这话时只是"纯粹表达真实感想"[3]的目的,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句话的不真实。范作为一高中的历史老师,不会估计不到在这国人悲痛时候说出这样有违时下公序良俗的"另类"的话会遭遇到怎样的口诛笔伐。也不会估计不到把这句"另类"的话贴上网络论坛(而不写在日记里)而会"坏事传千里"。只有一个解释:利用在这国人关注、世界关注时候为自己形塑一个"另类"去获取高量的"注意力"。随后,大众媒介的热烈介入(有目的而来:"借鸡生蛋",获取"注意力")使大范围的"注意力"指向性的集中。经过不断的升级积累,最终范和参与的媒体都构建起经济的逻辑。
现在有传播学者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最稀缺资源不是石油,而是注意力资源。稀缺性必然会引起强烈的竞争。对注意力的竞争也是就对受众的竞争。在现代大众传播文化环境中,受众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指向娱乐和"新奇怪异"。新闻价值中的"趣味性"得到前所未有强调。不管是个体还是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差异化、颠覆、革命、反传统、逆潮流等等诸如此类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就成了最佳法宝了。这样"另类形象"也就如雨后的春笋,一茬接一茬。竞争越激烈,追求"另类"就越成一种风潮。
二、媒介的选择:"另类形象"追求的催化剂
"注意力经济"必然要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下,在一定"量"的注意中才能构建它的经济的逻辑。比如说,一个农村的女孩穿了一件很艳而又很暴露的裙子在村子中走过,"收获"到了很多男青年惊叹的目光和村中老妇们的"指点",虽然拥有了一定量的"注意力",但她除了得到一些"口水"和麻烦之外,别无其他。所以,一个个体要构建"注意力经济"的逻辑,大众传播是其核心环节。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这一概念后,已成为了让许多人激动不已的口号,近二十年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似乎支持这样一个事实:雅鲁藏布江河谷里的牧民只要借助现代媒介,就能获得世界各地"目光"。另外,"言论自由"和"媒介公平"理论也在支持着每一人都可以利用媒介来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然而商业化是现代社会大众媒介运作的一种本质属性,营利已是大众媒介运作的首要原则。传播学理论指出,大众媒介营利的模式是进行"两次销售":大众媒介制造媒介产品(即对个体进行选择和报道)卖给受众,获取受众的"注意力",再把"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商。在个体--媒介--受众(注意力)三者的关系中,个体和媒介都是"注意力"的追逐者。现代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面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媒介的做法是以"受众为中心"对个体进行选择。"新闻是一项选择的艺术"。[4]面对媒介的选择,个体又是如何应对呢?
从"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经历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媒介的选择对"另类形象"构建的力量。"芙蓉姐姐"本名叫史恒侠,1996年考入陕西工学院,据其本人介绍,在她没有成为"名人"前,"皮肤嫩得可以滴水,进大学时八十多斤,腰很细很软的。胸比现在还要大多了,腰是一尺六,从后面看就一点点。[5]"然而,"芙蓉姐姐"进入真正媒介视野是在2004年开始在水木清华BBS用"清水芙蓉,水媚妖姬,黑桃皇后"发表大量的自己造形照片。尽管受到大量网友的揶揄和嘲讽,但迅速被网络扩散放大,进而进入平面媒体。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障眼法,似乎媒体只是在事后报道了"芙蓉姐姐"的造形照片这一事,并不是促使芙蓉姐姐在网上上传造型照片的原因。从她的大学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成为"大众媒介名人"一直是她的梦想(这并没有错,这也是一种流行的社会心理)。可以前那个"皮肤嫩得可以滴水"的"芙蓉"并没有被媒介选择。要想成为媒介的选择,她必需按照媒介选择的原则去"改造"自己,也就是媒介的选择成为她的选择。当"另类"成为现代媒介的选择原则的时候,"芙蓉姐姐"性感、火辣、半裸半露形象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
"注意力经济"的另一个要求是一定量的关注度,要得到"注意力"持续的关注,形成"影响力经济"。媒介要获取高量的"注意力"它就必需以受众(注意力)为中心不断地进行选择,自然,个体也跟着媒介不断的选择,当"另类"成为"注意力"的首要选择的时候,另类形象也成了一种社会追求。
三、多元化的价值观:"另类形象"追求的温床
在校运会上的穿"情趣黑吊袜"女生,对其形象的大胆设计,也许并没有构建经济逻辑的目的,只是对别人的大胆模仿罢了。因为在当今时代,当今社会,奇装怪服,奇谈怪论的"名人名星"随处可见于电视、报纸、杂志;敢于暴露、自揭隐私的"网络红人"也经常震悚着我们的眼球;甚至"光头女性,长发男人"也能如此自然的行走于大街小巷。多样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另类"只不过是这个多元化时代里的"勇敢"的先锋。
其实,每一种社会行为背后,都可以找到文化的原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价值观念比较单一。特别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另类"诉求要么被扼杀,要么被深度埋藏。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运动得以提速前进。现代化运动需要社会成员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无拘无束的、独立自主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人。因此,肯定自我意识,鼓励发挥个性,成为现代性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另外,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播。奇装异服,奇谈怪论,奇形怪状等等"创新"也解除了被屠杀的担忧。当今,表现自我、自我实现已成为了人生奋斗的主题,每个人都试图在大千世界中展现成一个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存在。但是,一方面每个人都因没有终极的支持而永远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确认,另一方面个人的"个性"追求总是遭遇着同样追求着"个性"的别人的否定和消解。[6]因此,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追求"另类"就成了一条实现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的南山捷径了。
在现代社会,娱乐消费已经成了文化消费的主要功能。在传播学先驱那里,娱乐功能是大众媒介的四种功能中最次要的功能,社会娱乐化的浪潮强化了媒介的这种功能。娱乐与"另类"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受众中心论"已经成了为学界定论和媒介运作的法则,因此,"注意力"的娱乐性的、另类性的消费指向,
在媒介那里得以重视和扩充,在个体那里得以实现。反过来,个体的"另类"性形象在媒介那时得选择和传播,在"注意力"那里得消费。如此形成循环,螺旋上升。"另类"得以时时创新,构建着大众媒介的"风景"。由此而来的是,"另类形象"已是现代大众传播文化中的一种常态,不管我们对其是何种态度,它有其存在的原因和依据。如要对其进行理性的修正,我们不妨从其出现的原因的入手。
注释:
[1] 华商教育网,http://edu.hsw.cn。
[2] 罗响,《"范跑跑"事件的媒介话语解析》 中国知网。
[3] 风凰网,http://www.ifeng.com/。
[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85页。
[5] 腾讯娱乐网,http://datalib.ent.qq.com/star/1463/。
[6] 肖鹰,《青春偶像与大众传播》,中国知网。
作者简介:陆继华,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周萌明(1981-),女,湖南新化人,湖南新化县西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