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以及科研决策能力,提出如何运用科技统计数据的必要性。文章围绕高校科技统计数据在高校科研决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从管理层面阐述统计数据的重要性,以期推动高校科研决策能力,加快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科研决策
科研统计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研统计数据是掌握学校科研现状、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的数据基础和支撑,充分利用科研统计数据是实现科研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个省市的科技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的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分析几个年度内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够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这样就能帮助高校准确地进行决策,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的发展。
一、科技统计数据的来源和构成
从科技人员来看,主要由年龄、性别、学历等相关信息组成;从科技经费来看,主要由经费总量、来源、支出和结余等方面组成;从科技课题来看,主要由课题数目、课题经费额、投入研究人员数、学科分类及相关行业划分等要素组成;从科技成果来看,主要由论文数、专著产出数、获奖情况及成果转化等信息组成。
从上述数据分类及来源可以看出,这些指标的设定基本上包括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些数据的采集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如财务、人事、科研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这些数据的掌控和分析利用,一方面可以熟悉了解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目前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为高校科技工作政策制定和未来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以某省相关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从分析科技统计数据入手,尊重科技统计数据、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而分析未来科技水平发展与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具有非常积极且实际的意义。
以A省57家本专科院校“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
2011年A省高校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9000人,比上年增加715人,增长1.9%;比“十一五”初期增加2909人,增长8.1%。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39.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40.4%,具有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19.9%。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已经逐渐构成了A省科技活动人力的主力军,具有很强的实力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作为后备力量,人员储备雄厚;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合理,没有冗余情况。
从2006年到2011年,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只从36091人增加到39000人,增加了2909人,平均每年只增加582人,增加的幅度是非常缓慢的。高级职称的人数从13976增加到15503人,只增加了1527人,平均每年增加305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方面,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并没有像高校在校生人数一样同步地增长。学校规模的扩大速度远远超过高校科技人员增加的速度。目前高校的编制还是由省人社厅负责的,每一所高校都有固定的编制数,這个数量并不是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的。第二方面,A省高校科技发展水平始终在徘徊。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大省,但是“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仍然缓慢,不足以称为教育强省。
(二)科技活动经费
2011年A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收6.67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22.02亿元,增长96.1%。其中:政府资金18.89亿元,比上年增收2.64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11.04亿元,增长140.6%;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22.89亿元,增长16.6%,比“十一五”初期增收9.30亿元,增长68.4%;当年学校自筹经费1.56亿元,比上年增收0.13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0.52亿元,增长49.5%。“十一五”期间,相对于学校本身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和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一方面,因为“十一五”期间是中央大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时期,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也加大了科教兴国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
(三)科技成果
2011年A省高校发表学术论文36685篇,比上年增长16.7%,比“十一五”初期增长67.1%;其中SCIE(科学引文索引)4818篇,EI(工程索引)8196篇,ISTP(科技会议索引)2865篇,分别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12.1%、168.4%和153.8%,由此看出,“十一五”期间A省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部论文的增长幅度,发表论文的层次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已经逐渐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方面转变。
2011年A省高校专利拥有数6669项,其中发明专利328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36.1%;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98.1%和212.7%。专利数量是体现科技为经济发展支持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A省高校申请专利数量一直在飞速地、稳定地增长。
综合以上简单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将科研统计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能够得出很多科研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掌握高校乃至全省科研发展各个环节的动向,为合理地制定科研发展政策、调整科研激励机制、健全聘任考核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综上,将科技统计中相关指标、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进而展现科技发展新趋势,既可以动态掌握高校及整个省科技发展中相关环节的走向,同时也对科技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促进科技创新、保障考核聘任等相关体制健全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科技统计数据对策探讨
(一)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用性
科技统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真实、准确、可用是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对这项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基础数据采集和更新上经常发生数据缺失、数据失真的情况,这样不扎实的科技统计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对上下两年增减幅度较大的高校,应进行严格核对,排除因新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统计口径的把握等因素,要做到对每个数据的来源都有根据;对省级主管部门来说,在汇总数据上应该加强基础数据审核的力度,不能单单审核报表。 (二)加强科技统计队伍建设
从历年省级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布置会上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学校科技统计队伍不稳定,频繁更换统计人员,每次都有很多新面孔加入,科技统计工作人员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给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带来了挑战,必然给我们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工作的连续性造成负面影响。在对相关统计指标的理解和统计口径的理解把握上,也存在着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确保科技统计人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要有专人负责,并对统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仅要有统计理论知识、计算机知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要有相关的科研管理、科研理论方面的素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统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个别的统计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地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因此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推进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转化
应从战略高度给予科技统计工作重新认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不但在基础收集上报阶段要做到真实、准确、可用,还要进一步利用分析基础数据库的资料,不能简单将收集上報作为任务完成了之,要认识到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才是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通过对科技统计数据分析利用保障科技考核机制落实、制定相关科技发展决策、进一步开展规划高校科技项目,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加工转化,是高校科技工作不断深化的体现,也是为高校、为自身所处的行业提供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结论
要实现高校科研管理高效性、科学性,必须要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分析数据背后原因。这不但有利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还可以实现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规范化管理,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确实的依据,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尚斌.决策原则视野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激励制度[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刘岳启.科技统计在科研决策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5).
3.于刚,张慧.论科研院所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4.2006-2011年度教育部科技统计报表
(作者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科研决策
科研统计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研统计数据是掌握学校科研现状、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的数据基础和支撑,充分利用科研统计数据是实现科研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个省市的科技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的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分析几个年度内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够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这样就能帮助高校准确地进行决策,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的发展。
一、科技统计数据的来源和构成
从科技人员来看,主要由年龄、性别、学历等相关信息组成;从科技经费来看,主要由经费总量、来源、支出和结余等方面组成;从科技课题来看,主要由课题数目、课题经费额、投入研究人员数、学科分类及相关行业划分等要素组成;从科技成果来看,主要由论文数、专著产出数、获奖情况及成果转化等信息组成。
从上述数据分类及来源可以看出,这些指标的设定基本上包括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些数据的采集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如财务、人事、科研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这些数据的掌控和分析利用,一方面可以熟悉了解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目前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为高校科技工作政策制定和未来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以某省相关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从分析科技统计数据入手,尊重科技统计数据、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而分析未来科技水平发展与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具有非常积极且实际的意义。
以A省57家本专科院校“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
2011年A省高校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9000人,比上年增加715人,增长1.9%;比“十一五”初期增加2909人,增长8.1%。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39.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40.4%,具有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19.9%。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已经逐渐构成了A省科技活动人力的主力军,具有很强的实力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作为后备力量,人员储备雄厚;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合理,没有冗余情况。
从2006年到2011年,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只从36091人增加到39000人,增加了2909人,平均每年只增加582人,增加的幅度是非常缓慢的。高级职称的人数从13976增加到15503人,只增加了1527人,平均每年增加305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方面,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并没有像高校在校生人数一样同步地增长。学校规模的扩大速度远远超过高校科技人员增加的速度。目前高校的编制还是由省人社厅负责的,每一所高校都有固定的编制数,這个数量并不是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的。第二方面,A省高校科技发展水平始终在徘徊。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大省,但是“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仍然缓慢,不足以称为教育强省。
(二)科技活动经费
2011年A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收6.67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22.02亿元,增长96.1%。其中:政府资金18.89亿元,比上年增收2.64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11.04亿元,增长140.6%;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22.89亿元,增长16.6%,比“十一五”初期增收9.30亿元,增长68.4%;当年学校自筹经费1.56亿元,比上年增收0.13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0.52亿元,增长49.5%。“十一五”期间,相对于学校本身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和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一方面,因为“十一五”期间是中央大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时期,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也加大了科教兴国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
(三)科技成果
2011年A省高校发表学术论文36685篇,比上年增长16.7%,比“十一五”初期增长67.1%;其中SCIE(科学引文索引)4818篇,EI(工程索引)8196篇,ISTP(科技会议索引)2865篇,分别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12.1%、168.4%和153.8%,由此看出,“十一五”期间A省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部论文的增长幅度,发表论文的层次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已经逐渐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方面转变。
2011年A省高校专利拥有数6669项,其中发明专利328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36.1%;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98.1%和212.7%。专利数量是体现科技为经济发展支持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A省高校申请专利数量一直在飞速地、稳定地增长。
综合以上简单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将科研统计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能够得出很多科研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掌握高校乃至全省科研发展各个环节的动向,为合理地制定科研发展政策、调整科研激励机制、健全聘任考核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综上,将科技统计中相关指标、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进而展现科技发展新趋势,既可以动态掌握高校及整个省科技发展中相关环节的走向,同时也对科技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促进科技创新、保障考核聘任等相关体制健全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科技统计数据对策探讨
(一)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用性
科技统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真实、准确、可用是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对这项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基础数据采集和更新上经常发生数据缺失、数据失真的情况,这样不扎实的科技统计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对上下两年增减幅度较大的高校,应进行严格核对,排除因新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统计口径的把握等因素,要做到对每个数据的来源都有根据;对省级主管部门来说,在汇总数据上应该加强基础数据审核的力度,不能单单审核报表。 (二)加强科技统计队伍建设
从历年省级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布置会上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学校科技统计队伍不稳定,频繁更换统计人员,每次都有很多新面孔加入,科技统计工作人员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给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带来了挑战,必然给我们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工作的连续性造成负面影响。在对相关统计指标的理解和统计口径的理解把握上,也存在着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确保科技统计人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要有专人负责,并对统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仅要有统计理论知识、计算机知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要有相关的科研管理、科研理论方面的素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统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个别的统计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地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因此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推进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转化
应从战略高度给予科技统计工作重新认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不但在基础收集上报阶段要做到真实、准确、可用,还要进一步利用分析基础数据库的资料,不能简单将收集上報作为任务完成了之,要认识到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才是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通过对科技统计数据分析利用保障科技考核机制落实、制定相关科技发展决策、进一步开展规划高校科技项目,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加工转化,是高校科技工作不断深化的体现,也是为高校、为自身所处的行业提供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结论
要实现高校科研管理高效性、科学性,必须要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分析数据背后原因。这不但有利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还可以实现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规范化管理,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确实的依据,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尚斌.决策原则视野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激励制度[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刘岳启.科技统计在科研决策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5).
3.于刚,张慧.论科研院所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4.2006-2011年度教育部科技统计报表
(作者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