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数学,大部分人会认为它是一门抽象、理性,甚至乏味的课程。在我支教的农村孩子心里:数学,就是解题,说数学、赏数学,那不是语文课吗?于是,我的数学主张就这样应运而生:我把数学课定位为“以生为本”,让数学学习变得形象、感性而有趣味,让每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
一、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随着“学程导航”范式的进一步推进,“导学单”“交流单”的使用,更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学单”:
1.比较大小,说说你比较的方法: 。
253○306 258○253 253○98
2.自学数学书24页的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电视机和空调、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大小的。
3.你的收获是: 。
4.你的问题是: 。
这样的设计层层推进,从学生已有的比较千以内数大小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比较的方法迁移到新知中来,让学生通过自学、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写下自己的收获和问题,尊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上课前我出示了小学学习交流单:
1.比较2530○3680、2530○2350,说说你是如何比较四位数的大小的?
2.任选两个商品进行比较。
3.小组交流并总结:如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重点和你的组员交流“课堂导学单”问题3和4。
事实证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更能接受同伴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从最初的多样化的比较方法中总结出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最简便的方法。
二、因题施教——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怎样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的主张就是:应该教会学生“会一则会百”的解题思路,会解一道题目就要会解这一个类型的题目。比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在90、72、85、51、76、55这几个数中:
除以2没有 除以3没有 除以5没有
余数的有 余数的有 余数的有
( ) ( ) ( )
这道题目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它是四年级《2、3、5倍数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逆向运用。一开始,我让学生机械地去算,很多孩子看到题就一直埋头苦算。
师:孩子们,这道题难吗?
生纷纷抱怨:不难,但是太烦了,要算好多啊!
师:老师给你们来个友情提醒!想想看,要使一个数除以2没有余数,这个 数有什么特点呢?再和你的同桌背背5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很快学生发现了捷径,还没等我发言,就纷纷投入到研究“除以3没有余数的数”中。
谁又能说他们不爱探索呢?解题方法的获得比会解这一题更重要。这种教法,让新的数学学习内容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产生了同化、顺应,学生头脑中从此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三、探索实践——让学生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
数学学习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数学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世界的无限魅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身边的问题,拓展数学学习的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认数》时,播放了我国五岳的风景图片,同时我以导游的角色给学生介绍了五座山的高度、特色。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师:“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说明这些山很美,别的山都没法和它们比。”
师:“是呀,谁来读一读它们的高度。”
师:“这五座山中泰山坐落于山东省,以雄著称;华山坐落于陕西省,以险闻名;衡山位于湖南省,以秀为美;嵩山位于河南省,以峻引人;恒山坐落于山西省,它的特点是幽……”
在解说的过程中,学生发出了惊叹声:“好高啊!”“数学真有用啊!”最后我让学生把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排列,虽然题目中数比较多,看似十分枯燥,但学生的正确率非常高。这说明除了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外,还应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美。因此,在预设课程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
农村孩子因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缺失,在学习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儿童的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数学学习意趣盎然。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编辑 徐绒绒
一、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随着“学程导航”范式的进一步推进,“导学单”“交流单”的使用,更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学单”:
1.比较大小,说说你比较的方法: 。
253○306 258○253 253○98
2.自学数学书24页的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电视机和空调、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大小的。
3.你的收获是: 。
4.你的问题是: 。
这样的设计层层推进,从学生已有的比较千以内数大小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比较的方法迁移到新知中来,让学生通过自学、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写下自己的收获和问题,尊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上课前我出示了小学学习交流单:
1.比较2530○3680、2530○2350,说说你是如何比较四位数的大小的?
2.任选两个商品进行比较。
3.小组交流并总结:如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重点和你的组员交流“课堂导学单”问题3和4。
事实证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更能接受同伴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从最初的多样化的比较方法中总结出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最简便的方法。
二、因题施教——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怎样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的主张就是:应该教会学生“会一则会百”的解题思路,会解一道题目就要会解这一个类型的题目。比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在90、72、85、51、76、55这几个数中:
除以2没有 除以3没有 除以5没有
余数的有 余数的有 余数的有
( ) ( ) ( )
这道题目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它是四年级《2、3、5倍数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逆向运用。一开始,我让学生机械地去算,很多孩子看到题就一直埋头苦算。
师:孩子们,这道题难吗?
生纷纷抱怨:不难,但是太烦了,要算好多啊!
师:老师给你们来个友情提醒!想想看,要使一个数除以2没有余数,这个 数有什么特点呢?再和你的同桌背背5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很快学生发现了捷径,还没等我发言,就纷纷投入到研究“除以3没有余数的数”中。
谁又能说他们不爱探索呢?解题方法的获得比会解这一题更重要。这种教法,让新的数学学习内容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产生了同化、顺应,学生头脑中从此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三、探索实践——让学生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
数学学习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数学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世界的无限魅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身边的问题,拓展数学学习的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认数》时,播放了我国五岳的风景图片,同时我以导游的角色给学生介绍了五座山的高度、特色。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师:“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说明这些山很美,别的山都没法和它们比。”
师:“是呀,谁来读一读它们的高度。”
师:“这五座山中泰山坐落于山东省,以雄著称;华山坐落于陕西省,以险闻名;衡山位于湖南省,以秀为美;嵩山位于河南省,以峻引人;恒山坐落于山西省,它的特点是幽……”
在解说的过程中,学生发出了惊叹声:“好高啊!”“数学真有用啊!”最后我让学生把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排列,虽然题目中数比较多,看似十分枯燥,但学生的正确率非常高。这说明除了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外,还应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美。因此,在预设课程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
农村孩子因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缺失,在学习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儿童的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数学学习意趣盎然。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编辑 徐绒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