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表现形式,以及容量大、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的特点,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正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导致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进入了一些误区,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误区一: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
有些地区,多媒体几乎成了评优课不可或缺的标准。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很多教师都精心制作课件,精美的画面,生动悦耳的歌曲和配音……各种公开课就成了精美课件的展示台,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结果反而使教师和学生迷失于课堂,丢失了自我。
一节不使用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吗?事实表明,多媒体技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绝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与有没有使用多媒体没有直接关系。真正的好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准备,离不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为课堂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
误区二:多媒体等于幻灯片
许多教师只会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把书上的图片、文本简单地转化到计算机上演示,不能真正起到解决难点的目的。其实,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集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诸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
在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4《Halloween》的教学中,教者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影像资料,创设万圣节的情境,使学生对万圣节形成初步的映像;在Presentation2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中声音素材的导入,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在Consolidation2中,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然后请两组学生上台模拟购物活动,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对话。通过多媒体模拟生活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降低了课文学习的难度。
误区三:多媒体手段使用得越多越好
有些老师为了上好课,电脑、幻灯片、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等样样齐全,气势不凡。殊不知,媒体众多,就需频繁切换,反倒成了教学的干扰源,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媒体本身所吸引,分散了对学习内容的注意,使学生的感知流于表面化和机械化。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多媒体的运用要适量。坚决摒弃越多越好的错误观念,关键是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有益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2.多媒体的运用要适时。切忌“一用到底”。一张幻灯片接一张幻灯片,学生的思维完全紧跟着眼花缭乱的课件,没有了思考和表现的时间,丧失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多媒体使用原则之一应该是该用时则用,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真正让多媒体技术起到变抽象为形象、变远为近、变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宽视野、启迪思维的作用。
误区四:多媒体可以替代教师范读
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朗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将读的功能完全“交给”了多媒体,“以机代读”越来越普遍,“教师范读”越来越少见。
诚然,“以机代读”给师生带来不少好处,它可给学生提供语音示范,可克服教师英语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教师也可保护自己的嗓子。但是否就意味着“以机代读”可以取代“教师范读”呢?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发音技巧极强的语言。冰冷的机器不能显示喉咙的发音位置,长短音(如[i] [i:])、易错音的发音变化等;而通过听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可以观察教师的口形及舌头发音器官的位置,在模仿中读准单词,从而了解文章内容和朗读特点,感知内容在语音、语调、感情、表达等方面的特色,把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和要点,为朗读的实践练习做准备。
误区五:多媒体可以替代黑板、图片、录音机等传统媒介
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传统媒体的功能均能在多媒体上体现出来,于是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卡片等一再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冷落。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小黑板、小卡片等传统媒体简便易做,更形象、更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在课堂中穿插使用,可以使两种教学手段取长补短,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接性、新颖性和多样性,成为了现代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适量、适时地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07英语2班)
责任编辑:余 华
误区一: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
有些地区,多媒体几乎成了评优课不可或缺的标准。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很多教师都精心制作课件,精美的画面,生动悦耳的歌曲和配音……各种公开课就成了精美课件的展示台,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结果反而使教师和学生迷失于课堂,丢失了自我。
一节不使用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吗?事实表明,多媒体技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绝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与有没有使用多媒体没有直接关系。真正的好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准备,离不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为课堂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
误区二:多媒体等于幻灯片
许多教师只会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把书上的图片、文本简单地转化到计算机上演示,不能真正起到解决难点的目的。其实,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集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诸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
在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4《Halloween》的教学中,教者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影像资料,创设万圣节的情境,使学生对万圣节形成初步的映像;在Presentation2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中声音素材的导入,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在Consolidation2中,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然后请两组学生上台模拟购物活动,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对话。通过多媒体模拟生活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降低了课文学习的难度。
误区三:多媒体手段使用得越多越好
有些老师为了上好课,电脑、幻灯片、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等样样齐全,气势不凡。殊不知,媒体众多,就需频繁切换,反倒成了教学的干扰源,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媒体本身所吸引,分散了对学习内容的注意,使学生的感知流于表面化和机械化。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多媒体的运用要适量。坚决摒弃越多越好的错误观念,关键是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有益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2.多媒体的运用要适时。切忌“一用到底”。一张幻灯片接一张幻灯片,学生的思维完全紧跟着眼花缭乱的课件,没有了思考和表现的时间,丧失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多媒体使用原则之一应该是该用时则用,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真正让多媒体技术起到变抽象为形象、变远为近、变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宽视野、启迪思维的作用。
误区四:多媒体可以替代教师范读
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朗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将读的功能完全“交给”了多媒体,“以机代读”越来越普遍,“教师范读”越来越少见。
诚然,“以机代读”给师生带来不少好处,它可给学生提供语音示范,可克服教师英语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教师也可保护自己的嗓子。但是否就意味着“以机代读”可以取代“教师范读”呢?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发音技巧极强的语言。冰冷的机器不能显示喉咙的发音位置,长短音(如[i] [i:])、易错音的发音变化等;而通过听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可以观察教师的口形及舌头发音器官的位置,在模仿中读准单词,从而了解文章内容和朗读特点,感知内容在语音、语调、感情、表达等方面的特色,把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和要点,为朗读的实践练习做准备。
误区五:多媒体可以替代黑板、图片、录音机等传统媒介
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传统媒体的功能均能在多媒体上体现出来,于是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卡片等一再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冷落。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小黑板、小卡片等传统媒体简便易做,更形象、更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在课堂中穿插使用,可以使两种教学手段取长补短,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接性、新颖性和多样性,成为了现代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适量、适时地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07英语2班)
责任编辑:余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