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全球经济下滑、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电力企业国际化受挫,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亦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的政治风险、行业市场风险、社会风险、金融风险和合同风险,探索风险防范的不足之处,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 国际化 风险防范
一、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众多企业步入国际化经营时代。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投资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地位特殊、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并且我国电力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国外工程承包经验,已成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资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涉及部门众多,社会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国际化的较大的风险性。因此,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是其走出去战略分析中的重点。缅甸搁置中电投密松水电站项目的事实也证明风险分析是走出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薄弱环节。
二、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国际化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区域不稳定因素增加,贸易壁垒加强,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等问题的增多,而面临更多的风险。在国际化战略分析中,风险因素的考量和防范是重中之重,以确保投资安全性和效益性。电力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其国际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关键风险要素。
(1)政治风险
电力行业属于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基本民生。其经济社会影响力巨大,因此,电力企业国际化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引起政治关注,甚至成为政治事件。政治风险往往与目标国的主权行为相联系,并且此类风险基本不能控制,战争、恐怖事件、宗教矛盾、私有化或者国有化等等政治事件,是国际化中最难以预测、防范和抵御的风险。
(2)金融风险
国际化经营必然需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而目标国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政策等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投资的成效构成较大威胁。尤其是汇率水平,目前汇率起伏较大,人民币不断升值,因汇率原因损失的利润是个可观数字。一般来说货币结算方式谈判,又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薄弱环节,由此隐藏风险,导致间接损失较大。
(3)社会风险
国际化经营基本靠市场经济自身调节,以市场调节为主。但是,电力企业属于民生行业,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文化差异等因素,电力企业的整合成本高,难度大,较容易引起社会群众和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目标国社会群众和媒体舆论往往能够对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顺利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左右目标国的政策,影响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正面的社会反应会促进国际化进程,而负面消息则会在目标国造成群众集体诉求,使得经营受阻。
(4)行业市场风险
电力企业涉及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其他基础配套的企业较多,整个目标国的市场因素如何是电力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原材料供应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商业竞争环境风险,交通运输风险等等,总结之即可以归纳为行业发展的硬件风险和软件风险。行业市场风险因素通常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经验共享等方式获取,但要全面掌握这类风险要素的真实客观信息,往往需要综合多领域专家在前期进行大量调研,对风险综合考察能力要求较高。
(5)合同风险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合同包括工程承包合同、电力设进出口合同、融资合同、购股合同、劳动合同等等。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对国际以及目标国的法律条款把握不准,对合同的细节关注度不够,项目实施人员缺乏对合同的详细分析,最终导致纠纷、索赔处于被动地位。合同风险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涉外合同人才的培养以及涉外交易的经验丰富,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三、电力企业国际化中风险防范的不足
(1)政治风险防范缺乏决策支持
政治风险是国际化进程的最不可控的风险,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影响力,以及行业层面的影响力。我国尚未形成针对风险的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及预警机制。企业做国际化分析和决策时缺少政府的政治风险决策支持,缺乏足够信息判断政治风险,又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就使得应对风险滞后。往往政治风险出现之前均会有一定的征兆和导火索,而对政治风险的把握无疑最需要的是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以及政治风向的把握,最为有优势的是政府。而我国普遍是企业决策之后,感觉有政治风险了再寻求政府帮助,而此时政府所为已经有限,并且会引起国际舆论指责我国企业的非市场性,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的企图产生猜疑。
(2)金融风险防范专业性不强
企业国际化中的投融资需要专业金融机构的咨询和服务。电力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对电力行业精通的具有国际投融资能力的专业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咨询服务。但我国整个金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和经验相对不足。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认识不足,能力相对薄弱,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单一,尚未形成成熟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组合交易决策、竞价决策、电力期权期货等电力金融研究较少,在国际化进程中很容易受制与国外金融机构,难以确保金融安全。
(3)社会风险防范过度依赖政府
在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方面我国企业的社会协调能力和疏通能力普遍较弱。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社会风险越来越大,是着重关注的风险源。电力企业的社会风险防范能力还停留在请求政府解决的阶段,单纯依靠向当地政府求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在现代国际化进程中已经行不通了。电力企业自身与当地群众公开沟通能力不足,融入当地社会不够深入,缺乏与地方民间组织合作。参与社会公益以及担负的社会责任,不足以赢取目标国的信任及友善,企业宣传及舆论引导方面力量薄弱,在行业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却相对缺乏社会影响力。 (4)行业市场风险防范缺乏系统分析
电力企业涉及相关行业较多,上下中游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国际化失败。一家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一大型电站,但因经济总量原因,结果需求较少、电价低廉、效益很低。然而,当地的有色资源比较丰富,电力企业如果与国内的冶炼企业信息共享,进行系统分析,用国内企业发的电开发当地的金属资源就可以产生较大效益。另外一家企业投资南美矿产,由于缺乏电力和运输配套,结果项目搁置。这些都说明缺乏系统的市场风险分析,相关产业信息沟通不畅,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分析盲点,这就有可能导致国际经营失败。
(5)合同管理不够细致
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更多关注的是业务,而不注重合同管理,合同条款不严谨,语言不清晰,档案管理不健全。谈判、审查、批准等环节管理疏漏不足以降低合同风险。签约后对合同的分析不够细致,忽视合同约定标准,对表述含糊的字句,电力企业惯以套用国内同等项目的执行标准去解释,而忽视合同要约或者甲方本意。从业务方面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是从合同上和商业上来看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烦,造成无谓损失。
四、电力企业风险防范对策
(1)政府提供政治风险决策支持
电力企业在做国际化战略时要主动参考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寻求目标国大使馆的政治决策支持。另外,政府部门获取了大量的国外信息,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及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专门为相关企业发布政治风险分析报告。政府对电力企业国际化除了发挥现在的审查、批准、金融服务等功能以外,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企业反馈政治风向,为企业国际化决策提供支持,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是防范政治风险的关键。为电力企业的重大国外投资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种服务及支持要常态化、规范化、互动化。
(2)合作共建专业电力金融机构
发达国家的电力金融衍生品已经发展几十年,而我国电力企业在这方面的接触较少。电力企业拥有电力业务和行业方向判断能力,但金融专业水平却相对较弱。电力企业可以与金融机构共建电力金融的研究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加强对国际电力金融市场研究,为电力企业进入国际电力金融市场提供咨询服务,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更好的为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资金筹措、运用、监管提供服务,提高电力企业国际投资收益。
(3)加强与社会组织沟通
单靠政府解决社会风险在国际化中已经难以预防及化解社会风险。电力企业要重视目标国当地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往往有很多的群众基础及群众影响力。主动积极与社会组织保持长期沟通,积极融会当地社会,让社会组织了解企业,介绍项目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进而提高社会的接受度。另外,要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向媒体公开,接受媒体监督,提高媒体公关能力,获得社会组织认可的企业及项目,在媒体公开度、社会美誉度方面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出现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就更小。
(4)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市场环境系统分析
电力企业的市场环境分析单凭自身的调查、分析往往力量单薄,成本较高,效果一般。而行业协会在这方面具有较多优势,协会能够融会整个行业的各方信息,为单个企业提供帮助。行业协会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国际话语权。行业协会具有聚合行业信息资源的优势,各企业可以各取所需,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行业协会要加强整个行业风险研究,提高行业的风险预警、防范及抵抗能力。另外,行业协会还可以调节国际化进程中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把握整体及长远利益,防止单个企业的片面决策造成电力行业损失。
五、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其风险也随之加大。电力企业国际化中遇到的困难愈来愈多,辨识国际化中的风险,预防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在未来国际化中需要着重研究。国际化的风险单凭企业自身是无法抵御,因此,需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电力企业自身等群体,形成合力,构建国际化风险分析、防范、抵御的有效机制,这样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有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拓. 中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4):67—72.
[2]孙艺新. 电力央企国际化发展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6):60—61.
[3]韩宝庆. 电力企业涉外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8.
[4]庄晓丹. 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孙玉才. “走出去”与行业协会新定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5):13—17.
[6]王国顺,郑准,杨昆.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演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徐云燕(1971.07—),女,江苏靖江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际部。
[关键词]电力企业 国际化 风险防范
一、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众多企业步入国际化经营时代。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投资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地位特殊、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并且我国电力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国外工程承包经验,已成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资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涉及部门众多,社会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国际化的较大的风险性。因此,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是其走出去战略分析中的重点。缅甸搁置中电投密松水电站项目的事实也证明风险分析是走出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薄弱环节。
二、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国际化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区域不稳定因素增加,贸易壁垒加强,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等问题的增多,而面临更多的风险。在国际化战略分析中,风险因素的考量和防范是重中之重,以确保投资安全性和效益性。电力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其国际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关键风险要素。
(1)政治风险
电力行业属于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基本民生。其经济社会影响力巨大,因此,电力企业国际化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引起政治关注,甚至成为政治事件。政治风险往往与目标国的主权行为相联系,并且此类风险基本不能控制,战争、恐怖事件、宗教矛盾、私有化或者国有化等等政治事件,是国际化中最难以预测、防范和抵御的风险。
(2)金融风险
国际化经营必然需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而目标国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政策等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投资的成效构成较大威胁。尤其是汇率水平,目前汇率起伏较大,人民币不断升值,因汇率原因损失的利润是个可观数字。一般来说货币结算方式谈判,又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薄弱环节,由此隐藏风险,导致间接损失较大。
(3)社会风险
国际化经营基本靠市场经济自身调节,以市场调节为主。但是,电力企业属于民生行业,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文化差异等因素,电力企业的整合成本高,难度大,较容易引起社会群众和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目标国社会群众和媒体舆论往往能够对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顺利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左右目标国的政策,影响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正面的社会反应会促进国际化进程,而负面消息则会在目标国造成群众集体诉求,使得经营受阻。
(4)行业市场风险
电力企业涉及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其他基础配套的企业较多,整个目标国的市场因素如何是电力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原材料供应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商业竞争环境风险,交通运输风险等等,总结之即可以归纳为行业发展的硬件风险和软件风险。行业市场风险因素通常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经验共享等方式获取,但要全面掌握这类风险要素的真实客观信息,往往需要综合多领域专家在前期进行大量调研,对风险综合考察能力要求较高。
(5)合同风险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合同包括工程承包合同、电力设进出口合同、融资合同、购股合同、劳动合同等等。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对国际以及目标国的法律条款把握不准,对合同的细节关注度不够,项目实施人员缺乏对合同的详细分析,最终导致纠纷、索赔处于被动地位。合同风险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涉外合同人才的培养以及涉外交易的经验丰富,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三、电力企业国际化中风险防范的不足
(1)政治风险防范缺乏决策支持
政治风险是国际化进程的最不可控的风险,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影响力,以及行业层面的影响力。我国尚未形成针对风险的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及预警机制。企业做国际化分析和决策时缺少政府的政治风险决策支持,缺乏足够信息判断政治风险,又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就使得应对风险滞后。往往政治风险出现之前均会有一定的征兆和导火索,而对政治风险的把握无疑最需要的是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以及政治风向的把握,最为有优势的是政府。而我国普遍是企业决策之后,感觉有政治风险了再寻求政府帮助,而此时政府所为已经有限,并且会引起国际舆论指责我国企业的非市场性,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的企图产生猜疑。
(2)金融风险防范专业性不强
企业国际化中的投融资需要专业金融机构的咨询和服务。电力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对电力行业精通的具有国际投融资能力的专业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咨询服务。但我国整个金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和经验相对不足。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认识不足,能力相对薄弱,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单一,尚未形成成熟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组合交易决策、竞价决策、电力期权期货等电力金融研究较少,在国际化进程中很容易受制与国外金融机构,难以确保金融安全。
(3)社会风险防范过度依赖政府
在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方面我国企业的社会协调能力和疏通能力普遍较弱。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社会风险越来越大,是着重关注的风险源。电力企业的社会风险防范能力还停留在请求政府解决的阶段,单纯依靠向当地政府求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在现代国际化进程中已经行不通了。电力企业自身与当地群众公开沟通能力不足,融入当地社会不够深入,缺乏与地方民间组织合作。参与社会公益以及担负的社会责任,不足以赢取目标国的信任及友善,企业宣传及舆论引导方面力量薄弱,在行业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却相对缺乏社会影响力。 (4)行业市场风险防范缺乏系统分析
电力企业涉及相关行业较多,上下中游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国际化失败。一家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一大型电站,但因经济总量原因,结果需求较少、电价低廉、效益很低。然而,当地的有色资源比较丰富,电力企业如果与国内的冶炼企业信息共享,进行系统分析,用国内企业发的电开发当地的金属资源就可以产生较大效益。另外一家企业投资南美矿产,由于缺乏电力和运输配套,结果项目搁置。这些都说明缺乏系统的市场风险分析,相关产业信息沟通不畅,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分析盲点,这就有可能导致国际经营失败。
(5)合同管理不够细致
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更多关注的是业务,而不注重合同管理,合同条款不严谨,语言不清晰,档案管理不健全。谈判、审查、批准等环节管理疏漏不足以降低合同风险。签约后对合同的分析不够细致,忽视合同约定标准,对表述含糊的字句,电力企业惯以套用国内同等项目的执行标准去解释,而忽视合同要约或者甲方本意。从业务方面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是从合同上和商业上来看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烦,造成无谓损失。
四、电力企业风险防范对策
(1)政府提供政治风险决策支持
电力企业在做国际化战略时要主动参考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寻求目标国大使馆的政治决策支持。另外,政府部门获取了大量的国外信息,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及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专门为相关企业发布政治风险分析报告。政府对电力企业国际化除了发挥现在的审查、批准、金融服务等功能以外,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企业反馈政治风向,为企业国际化决策提供支持,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是防范政治风险的关键。为电力企业的重大国外投资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种服务及支持要常态化、规范化、互动化。
(2)合作共建专业电力金融机构
发达国家的电力金融衍生品已经发展几十年,而我国电力企业在这方面的接触较少。电力企业拥有电力业务和行业方向判断能力,但金融专业水平却相对较弱。电力企业可以与金融机构共建电力金融的研究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加强对国际电力金融市场研究,为电力企业进入国际电力金融市场提供咨询服务,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更好的为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资金筹措、运用、监管提供服务,提高电力企业国际投资收益。
(3)加强与社会组织沟通
单靠政府解决社会风险在国际化中已经难以预防及化解社会风险。电力企业要重视目标国当地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往往有很多的群众基础及群众影响力。主动积极与社会组织保持长期沟通,积极融会当地社会,让社会组织了解企业,介绍项目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进而提高社会的接受度。另外,要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向媒体公开,接受媒体监督,提高媒体公关能力,获得社会组织认可的企业及项目,在媒体公开度、社会美誉度方面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出现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就更小。
(4)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市场环境系统分析
电力企业的市场环境分析单凭自身的调查、分析往往力量单薄,成本较高,效果一般。而行业协会在这方面具有较多优势,协会能够融会整个行业的各方信息,为单个企业提供帮助。行业协会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国际话语权。行业协会具有聚合行业信息资源的优势,各企业可以各取所需,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行业协会要加强整个行业风险研究,提高行业的风险预警、防范及抵抗能力。另外,行业协会还可以调节国际化进程中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把握整体及长远利益,防止单个企业的片面决策造成电力行业损失。
五、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其风险也随之加大。电力企业国际化中遇到的困难愈来愈多,辨识国际化中的风险,预防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在未来国际化中需要着重研究。国际化的风险单凭企业自身是无法抵御,因此,需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电力企业自身等群体,形成合力,构建国际化风险分析、防范、抵御的有效机制,这样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有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拓. 中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4):67—72.
[2]孙艺新. 电力央企国际化发展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6):60—61.
[3]韩宝庆. 电力企业涉外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8.
[4]庄晓丹. 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孙玉才. “走出去”与行业协会新定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5):13—17.
[6]王国顺,郑准,杨昆.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演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徐云燕(1971.07—),女,江苏靖江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