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识字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识字教学重新散发活力。新时代下,语文教师要抓住当前互联网时代赋予教育教学的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还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德育渗透到识字教学之中,使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展开研讨。
关键词:互联网;识字教学;德育
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和品德,并且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是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趋势。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此为载体拓宽德育的渗透渠道,将汉字中蕴藏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使其效益最优化、作用最大化,使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视频指导课前预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浅,理解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往往出现跟不上教师脚步的情况,难以及时消化知识,导致越往后学习越吃力。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做好准备,初步掌握知识点。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跟不上教师脚步的情况,不仅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唤醒,并且能够及时消化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除此之外,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性,如依赖老师、依赖父母等。通过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天地人》这节内容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将这节课的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家长提前下载,指导孩子提前观看。在上课之前,教師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以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对于认真预习的学生,教师应当予以赞赏和表扬,而对表现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则适当地进行批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动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也是德育的根基。在以渗透德育为目标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对文字本身的结构进行讲解,还要对汉字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以说教的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互联网时代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隐藏于汉字中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例如,在讲解《“贝”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插入一些讲解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专题视频,通过这样的可视化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钱币文化,知道古人在进行交易买卖的时候以“贝壳”作为等价物。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学生对于“为什么很多有关于钱财的汉字都带有‘贝’这一偏旁部首”这一疑惑也就得到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牢固度。
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识字渠道
要想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识字能力,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还要适当地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换言之,语文教师除了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还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识字渠道,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汉字,以此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下载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识字,以此提升学生的识字量。在以德育渗透为导向展开的识字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给低年级学生下载《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阅读。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声像兼有、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在锻炼学生识字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为学生的识字学习取得预期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结合以及德育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这些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同时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在识字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使识字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飞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着力课程形态解决错别字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5(03).
[2]文燕.浅析信息技术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助推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7).
[3]李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
关键词:互联网;识字教学;德育
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和品德,并且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是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趋势。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此为载体拓宽德育的渗透渠道,将汉字中蕴藏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使其效益最优化、作用最大化,使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视频指导课前预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浅,理解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往往出现跟不上教师脚步的情况,难以及时消化知识,导致越往后学习越吃力。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做好准备,初步掌握知识点。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跟不上教师脚步的情况,不仅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唤醒,并且能够及时消化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除此之外,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性,如依赖老师、依赖父母等。通过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天地人》这节内容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将这节课的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家长提前下载,指导孩子提前观看。在上课之前,教師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以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对于认真预习的学生,教师应当予以赞赏和表扬,而对表现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则适当地进行批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动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也是德育的根基。在以渗透德育为目标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对文字本身的结构进行讲解,还要对汉字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以说教的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互联网时代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隐藏于汉字中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例如,在讲解《“贝”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插入一些讲解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专题视频,通过这样的可视化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钱币文化,知道古人在进行交易买卖的时候以“贝壳”作为等价物。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学生对于“为什么很多有关于钱财的汉字都带有‘贝’这一偏旁部首”这一疑惑也就得到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牢固度。
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识字渠道
要想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识字能力,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还要适当地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换言之,语文教师除了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还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识字渠道,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汉字,以此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下载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识字,以此提升学生的识字量。在以德育渗透为导向展开的识字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给低年级学生下载《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阅读。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声像兼有、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在锻炼学生识字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为学生的识字学习取得预期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结合以及德育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这些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同时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在识字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使识字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飞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着力课程形态解决错别字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5(03).
[2]文燕.浅析信息技术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助推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7).
[3]李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