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个性化;权威;从众心理
各种创新的基础,要从教育开始。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指通过对大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认识和发现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并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过于强调共性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教育思路让许多学生习惯于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不喜欢接纳任何模棱两可的概念和事物。这种教育方法极大地遏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张扬。
第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在现行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虽然现在有不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仍然避免不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思想。学校对于课程往往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要求,不注重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差,对事情往往缺乏深层次思考。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任务的眼光”,即把教育看作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上传下达的教育内容,教育被当作任务来执行。它强调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是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只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是满足于考卷和标准答案,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领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
第四,对书本和权威的盲目崇拜。当今的高等教育仍然缺乏创新教育所必需的求异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小时候,我们的权威是父母;进入学校后,我们的权威是老师和知识;进入社会后,我们的权威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大学生从小就被“权威”的阴影笼罩着,又缺乏创新教育,这就让学校成为学生无条件地、盲目地相信权威、相信知识的地方。
一、坚持教育个性化原则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个性化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化就是创造性的代名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现实存在,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精神。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遗传基因是不同的,人的天赋也是有差异的。就拿人的思维品质来说,有的人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人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思维迟缓;有的人思维开阔,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等。在教学中就不能用一种模式和一种标准来培养学生。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成功。
二、不迷信权威和不盲目依赖书本知识
所谓权威,指那些在本行业有着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说出的话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很有指导性。但是,权威也是人,也有对一些事情做出错误判断的时候。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思维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论断为标准,许多人会对权威的言论盲信盲从,缺乏自我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参考别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想法包括权威人士的想法,或许可以迅速帮你找到答案,但是不能代替你自己去解决你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敢冲破权威、在思想上对权威盲从,大学生的思想就失去了积极主动性。
历史上有许多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著名事件。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教皇是权威,但他没有迷信教皇,他的“日心说”在那个年代曾受尽世人的嘲笑和教皇的为难,他却坚持“日心说”。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终于发现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在认识和研究光的本质的过程中,惠更斯敢于挑战当时的科学权威牛顿,坚持独立见解,“波动说”最终战胜了牛顿的“微粒说”。历史上几乎每一个认真寻求未知事物答案的人都会遭到类似的待遇,也正是他们的坚持,使得人类的文明出现新的拐点。
书本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和知识来自于前人,是对其当时经验和知识的总结。然而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书本知识的运用,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一味死读书。大学生不能成为书本的奴隶,而应该做书本的主人,读书要多多思考,活学活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要在读书中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否则死抠书本就如刻舟求剑,将严重影响一个人创新精神的发挥。
三、突破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缺乏分析、不进行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服从多数,是不可取的。从众的消极影响主要以下3个方面。
1.“从众心理”多属于“盲从”心理。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经过自己的缜密思考,而是缺乏独立意识和独到见解,是一种独立性品质低级的思维,更是一种惰性心理。“从众心理”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当一个人自卑感严重、情绪浮躁时,往往会表现为依赖和盲从他人。从众性强的人往往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行动。
2.“从众心理”破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逐渐泯灭学生创新精神和个体创造力。因为个体心理总是趋于“从众”,所以学生自身不可能独立思索推敲,做出富于“个性”的思考和结论,这样就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泯灭了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
3.从众性是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心理”使学生缺乏批判性的思维和辩证思维,由于思维缺乏批判性、辩证性的特质,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科学认识,结果使人变得毫无主见和墨守成规等,缺乏创新精神。
四、敢于实践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每一项创新发明,无论是成功与失败,都是无数次创新精神实践过程的组合。学校应针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充分走向社会,融入实践劳动,进行创新精神锻炼。
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该常抓不懈。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新思路,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美.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1,(2).
[2]李悦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七要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闫石,康喜兵,田艳霞.论教学研究型大学条件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
[4]晁蓉,熊万里.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思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责编:魏 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个性化;权威;从众心理
各种创新的基础,要从教育开始。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指通过对大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认识和发现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并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过于强调共性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教育思路让许多学生习惯于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不喜欢接纳任何模棱两可的概念和事物。这种教育方法极大地遏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张扬。
第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在现行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虽然现在有不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仍然避免不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思想。学校对于课程往往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要求,不注重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差,对事情往往缺乏深层次思考。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任务的眼光”,即把教育看作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上传下达的教育内容,教育被当作任务来执行。它强调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是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只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是满足于考卷和标准答案,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领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
第四,对书本和权威的盲目崇拜。当今的高等教育仍然缺乏创新教育所必需的求异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小时候,我们的权威是父母;进入学校后,我们的权威是老师和知识;进入社会后,我们的权威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大学生从小就被“权威”的阴影笼罩着,又缺乏创新教育,这就让学校成为学生无条件地、盲目地相信权威、相信知识的地方。
一、坚持教育个性化原则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个性化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化就是创造性的代名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现实存在,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精神。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遗传基因是不同的,人的天赋也是有差异的。就拿人的思维品质来说,有的人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人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思维迟缓;有的人思维开阔,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等。在教学中就不能用一种模式和一种标准来培养学生。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成功。
二、不迷信权威和不盲目依赖书本知识
所谓权威,指那些在本行业有着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说出的话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很有指导性。但是,权威也是人,也有对一些事情做出错误判断的时候。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思维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论断为标准,许多人会对权威的言论盲信盲从,缺乏自我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参考别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想法包括权威人士的想法,或许可以迅速帮你找到答案,但是不能代替你自己去解决你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敢冲破权威、在思想上对权威盲从,大学生的思想就失去了积极主动性。
历史上有许多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著名事件。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教皇是权威,但他没有迷信教皇,他的“日心说”在那个年代曾受尽世人的嘲笑和教皇的为难,他却坚持“日心说”。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终于发现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在认识和研究光的本质的过程中,惠更斯敢于挑战当时的科学权威牛顿,坚持独立见解,“波动说”最终战胜了牛顿的“微粒说”。历史上几乎每一个认真寻求未知事物答案的人都会遭到类似的待遇,也正是他们的坚持,使得人类的文明出现新的拐点。
书本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和知识来自于前人,是对其当时经验和知识的总结。然而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书本知识的运用,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一味死读书。大学生不能成为书本的奴隶,而应该做书本的主人,读书要多多思考,活学活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要在读书中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否则死抠书本就如刻舟求剑,将严重影响一个人创新精神的发挥。
三、突破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缺乏分析、不进行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服从多数,是不可取的。从众的消极影响主要以下3个方面。
1.“从众心理”多属于“盲从”心理。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经过自己的缜密思考,而是缺乏独立意识和独到见解,是一种独立性品质低级的思维,更是一种惰性心理。“从众心理”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当一个人自卑感严重、情绪浮躁时,往往会表现为依赖和盲从他人。从众性强的人往往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行动。
2.“从众心理”破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逐渐泯灭学生创新精神和个体创造力。因为个体心理总是趋于“从众”,所以学生自身不可能独立思索推敲,做出富于“个性”的思考和结论,这样就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泯灭了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
3.从众性是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心理”使学生缺乏批判性的思维和辩证思维,由于思维缺乏批判性、辩证性的特质,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科学认识,结果使人变得毫无主见和墨守成规等,缺乏创新精神。
四、敢于实践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每一项创新发明,无论是成功与失败,都是无数次创新精神实践过程的组合。学校应针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充分走向社会,融入实践劳动,进行创新精神锻炼。
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该常抓不懈。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新思路,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美.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1,(2).
[2]李悦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七要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闫石,康喜兵,田艳霞.论教学研究型大学条件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
[4]晁蓉,熊万里.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思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责编: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