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为“动态生成”的理念正是追求了课堂的真实性。在角色游戏中,从材料、问题、教师指导等方面研讨动态生成活动,从而对角色游戏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动态生成 材料 问题 教师指导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合作对话或交流碰撞的教学活动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需要的满足给幼儿带来了快乐。而角色游戏源于生活,是适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是幼儿生成活动的载体。每位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爱好都不同,他们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由此引出的活动都是生成的,生成在兴趣中、在争议中、在意外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断生成的各种活动推动了角色游戏深入发展。
一、材料支持——动态生成的铺路石
角色游戏离不开材料。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既能提高指导游戏的效果,又能保证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性,因为材料是引发动态生成的铺路石。如何选择和投放既能满足幼儿兴趣与需要,又能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宜的游戏材料,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角色游戏中的材料其实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幼儿随着社会认识进一步扩展,直接经验更为丰富,想象变得十分活跃,象征性水平慢慢提高。如“美食店”中形象逼真的小笼包、荷包蛋、肉串等给角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今天游戏前,我在“美食店”里投放了废纸、橡皮泥等材料。橡皮泥和废纸让角色游戏逐渐由现成的物品向替代品延伸。在思思用橡皮泥搓圆子时,“妈妈”觉得太慢,改用废纸来撕面条。撕面条、搓圆子让大家有事可做,新品让“美食店”生意红火……教师及时合理地提供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进程中对材料的需要,使游戏情节进一步深入,也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学会了以物代物,学会了选择与判断,不断生成各种游戏情节。当然,材料的提供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通过游戏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在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与操作中,游戏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持续提高。
二、问题支撑——动态生成的源泉
问题是激发幼儿内在动机的最好方式。当幼儿心中有问题时,其求知欲就会被激发起来。问题能给幼儿的思维以方向,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动态生成活动的源泉。由于角色游戏的不确定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显性或隐性的问题。要明确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幼儿的语言、动作中发现潜在的问题,以此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问题为契机,从游戏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对策。
游戏的评价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经验,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交流,能让更多的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问题,在问题的探讨中引发幼儿对原有经验的回顾与梳理,让幼儿的经验逐步趋向全面与完整。对游戏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引导幼儿共同交流与探讨,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戏规则随之不断推动游戏的发展。老师的尊重是幼儿提问的保护伞。只有当他们的问题得到老师的充分尊重,才能激发起继续提问的勇气。幼儿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契机,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幼儿应对问题的能力,并在问题解决的探索中有效推进角色游戏的开展。
三、教师指导——动态生成的保障
动态生成课堂不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的重要作用。面对变化的、动态的,甚至有时是不可预测的教学环境时,有的教师往往采取求稳第一的方式,对一些生成活动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育契机得以流失。
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教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角色游戏中,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游戏停滞不前时,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幼儿沉浸在游戏中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指导纲要提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多观察,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将游戏引向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把握,要具有捕捉幼儿心理变化的敏锐感觉,对教育时机进行准确把握,并及时对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巧妙化解。
幼儿的思维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动态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会即时生成,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如果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那么智慧的光芒将闪现在课堂上。
关键词:动态生成 材料 问题 教师指导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合作对话或交流碰撞的教学活动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需要的满足给幼儿带来了快乐。而角色游戏源于生活,是适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是幼儿生成活动的载体。每位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爱好都不同,他们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由此引出的活动都是生成的,生成在兴趣中、在争议中、在意外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断生成的各种活动推动了角色游戏深入发展。
一、材料支持——动态生成的铺路石
角色游戏离不开材料。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既能提高指导游戏的效果,又能保证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性,因为材料是引发动态生成的铺路石。如何选择和投放既能满足幼儿兴趣与需要,又能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宜的游戏材料,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角色游戏中的材料其实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幼儿随着社会认识进一步扩展,直接经验更为丰富,想象变得十分活跃,象征性水平慢慢提高。如“美食店”中形象逼真的小笼包、荷包蛋、肉串等给角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今天游戏前,我在“美食店”里投放了废纸、橡皮泥等材料。橡皮泥和废纸让角色游戏逐渐由现成的物品向替代品延伸。在思思用橡皮泥搓圆子时,“妈妈”觉得太慢,改用废纸来撕面条。撕面条、搓圆子让大家有事可做,新品让“美食店”生意红火……教师及时合理地提供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进程中对材料的需要,使游戏情节进一步深入,也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学会了以物代物,学会了选择与判断,不断生成各种游戏情节。当然,材料的提供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通过游戏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在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与操作中,游戏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持续提高。
二、问题支撑——动态生成的源泉
问题是激发幼儿内在动机的最好方式。当幼儿心中有问题时,其求知欲就会被激发起来。问题能给幼儿的思维以方向,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动态生成活动的源泉。由于角色游戏的不确定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显性或隐性的问题。要明确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幼儿的语言、动作中发现潜在的问题,以此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问题为契机,从游戏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对策。
游戏的评价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经验,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交流,能让更多的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问题,在问题的探讨中引发幼儿对原有经验的回顾与梳理,让幼儿的经验逐步趋向全面与完整。对游戏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引导幼儿共同交流与探讨,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戏规则随之不断推动游戏的发展。老师的尊重是幼儿提问的保护伞。只有当他们的问题得到老师的充分尊重,才能激发起继续提问的勇气。幼儿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契机,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幼儿应对问题的能力,并在问题解决的探索中有效推进角色游戏的开展。
三、教师指导——动态生成的保障
动态生成课堂不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的重要作用。面对变化的、动态的,甚至有时是不可预测的教学环境时,有的教师往往采取求稳第一的方式,对一些生成活动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育契机得以流失。
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教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角色游戏中,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游戏停滞不前时,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幼儿沉浸在游戏中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指导纲要提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多观察,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将游戏引向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把握,要具有捕捉幼儿心理变化的敏锐感觉,对教育时机进行准确把握,并及时对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巧妙化解。
幼儿的思维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动态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会即时生成,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如果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那么智慧的光芒将闪现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