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况:叔叔与堂弟的对话
叔叔:“叫你把头发剪到你耳朵,你听不到吗?你看看你自己跟弄堂口的阿三有什么区别?”(阿三:村里的地痞人物)
堂弟:“你懂什么?”
叔叔:“我懂什么?你知道村里人都怎么说你的?都笑话到你老子头上来了。”
堂弟:“随便!别人要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吧,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你别管!”
叔叔:“我别管?有本事你也像J(堂弟同学)呀,人家这次考试又进前十了,村里人都说他爸有本事,你呢?就给我丢脸!”
堂弟:“是,我给你丢人,你有本事不要生我啊!”(开始歇斯底里)
叔叔:“触了霉头才养出你这个混蛋……”(开始动手,众人劝,停止)
堂弟的叛逆、委屈,叔叔的暴躁、无奈,一次次父与子的较量,叫人百感交集。孰错?堂弟!当然,叛逆的年纪,自由充斥着全身,渴望一切渴望的,恰现实是不能给予的。叔叔?——为什么偏偏我的儿子这样?
二、思考: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难道不是催化剂吗?
堂弟小时候很棒,为了把捡到的钱包送还给人,追着公交车跑了三站路。我们被感动了,叔叔把“笨蛋”一词狠狠地挂嘴上好一阵。不禁思考:堂弟以后还会做这样的“笨蛋”吗?
堂弟上中学的时候翻墙出去上网,夜不归宿,叔叔被叫去学校挨了训。我们教育堂弟正确做人,叔叔骂骂咧咧地抱怨学校大惊小怪,让他一个老板级人物受了气。不免担心:堂弟还会不会再犯?
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难道不是催化剂吗?
三、感悟:叔叔,你永远在错位!
天真烂漫时,叔叔给的是一概的威严;初犯错误时,叔叔采取了哄骗;叛逆爆发了,叔叔求助无门。
还记得那时的堂弟有多可爱吗?热情、积极,可是你对他永远都是指责多于其他,甚至正常的要求也是你教育他的借口,买字典,“这本东西要70(元),太贵,再说了买了你也不用的,别买了,爸爸的钱也是赚来的。”春游,“有什么好玩的,又累又没劲,改天老爸自己开车带你和妈妈、姐姐、哥哥一起去。”……从此,堂弟不愿与你交流、向你素求。
初犯错误的堂弟,眼里充满了恐惧,他在眼泪中反省着自己的行为。可是,你严厉却不知所谓的指责后,为了安慰他的眼泪竟然哄着他去了肯德基,从此,他明白了犯错误其实不是那么可怕。
晚上夜不归宿,没事;和老师吵架,小意思;没考上,他(爸爸)有钱!……
现在,堂弟已完全叛逆,学习是无聊的事,老师是唱戏的人,团结同学和学校、老师对抗称之帅气,远离你是快乐,甚至,和我们,都很难沟通了,这种感觉我们不喜欢,他也愈发孤单……一切都离那时可爱的堂弟很远了。
叔叔,你永远在错位!
四、回归:莫名的难过、无限的希冀
又一次的父子争吵,堂弟终究又是落泪了,想去安慰,却不知要言语什么,堂弟静静地坐着抽泣,旁边桌上是那个他刚才兴致勃勃拿来给我的苹果。是啊,苹果红红的,似幼时堂弟的脸,我陷进了美好的回忆中……
“姐姐,这个给你(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昨天妈妈买回来的,我把最大最红的藏了起来,呵呵。”堂弟5岁。
“姐,我刚刚去镇上了,爸爸给我50元买裤子,我好不容易砍价省下5块钱,帮你买了斤苹果。”堂弟上中学。
“老姐,我回来的时候在站台边看到它的,红吧?大吧?看到这个苹果我就知道你会喜欢!”今天星期五堂弟从学校回家,现在他在读花了钱的大学。
曾经,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分别写信给五十位成功人士和五十位有犯罪前科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可弟弟已经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道:“好孩子要学会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不能总是想着自己。”于是,我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也学会了撒谎,这成了我被送进监狱的原因。
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在信中写道: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们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谁修剪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结果,我得到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正确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取第一。
一个苹果,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去争夺,造就了两个人完全相反的人生。父母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叔叔可能不会知道,堂弟可能没有感悟,但是,我们呢?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能正确地培养孩子,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毕竟孩子的笑脸就是那颗最大最红的苹果!
叔叔:“叫你把头发剪到你耳朵,你听不到吗?你看看你自己跟弄堂口的阿三有什么区别?”(阿三:村里的地痞人物)
堂弟:“你懂什么?”
叔叔:“我懂什么?你知道村里人都怎么说你的?都笑话到你老子头上来了。”
堂弟:“随便!别人要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吧,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你别管!”
叔叔:“我别管?有本事你也像J(堂弟同学)呀,人家这次考试又进前十了,村里人都说他爸有本事,你呢?就给我丢脸!”
堂弟:“是,我给你丢人,你有本事不要生我啊!”(开始歇斯底里)
叔叔:“触了霉头才养出你这个混蛋……”(开始动手,众人劝,停止)
堂弟的叛逆、委屈,叔叔的暴躁、无奈,一次次父与子的较量,叫人百感交集。孰错?堂弟!当然,叛逆的年纪,自由充斥着全身,渴望一切渴望的,恰现实是不能给予的。叔叔?——为什么偏偏我的儿子这样?
二、思考: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难道不是催化剂吗?
堂弟小时候很棒,为了把捡到的钱包送还给人,追着公交车跑了三站路。我们被感动了,叔叔把“笨蛋”一词狠狠地挂嘴上好一阵。不禁思考:堂弟以后还会做这样的“笨蛋”吗?
堂弟上中学的时候翻墙出去上网,夜不归宿,叔叔被叫去学校挨了训。我们教育堂弟正确做人,叔叔骂骂咧咧地抱怨学校大惊小怪,让他一个老板级人物受了气。不免担心:堂弟还会不会再犯?
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难道不是催化剂吗?
三、感悟:叔叔,你永远在错位!
天真烂漫时,叔叔给的是一概的威严;初犯错误时,叔叔采取了哄骗;叛逆爆发了,叔叔求助无门。
还记得那时的堂弟有多可爱吗?热情、积极,可是你对他永远都是指责多于其他,甚至正常的要求也是你教育他的借口,买字典,“这本东西要70(元),太贵,再说了买了你也不用的,别买了,爸爸的钱也是赚来的。”春游,“有什么好玩的,又累又没劲,改天老爸自己开车带你和妈妈、姐姐、哥哥一起去。”……从此,堂弟不愿与你交流、向你素求。
初犯错误的堂弟,眼里充满了恐惧,他在眼泪中反省着自己的行为。可是,你严厉却不知所谓的指责后,为了安慰他的眼泪竟然哄着他去了肯德基,从此,他明白了犯错误其实不是那么可怕。
晚上夜不归宿,没事;和老师吵架,小意思;没考上,他(爸爸)有钱!……
现在,堂弟已完全叛逆,学习是无聊的事,老师是唱戏的人,团结同学和学校、老师对抗称之帅气,远离你是快乐,甚至,和我们,都很难沟通了,这种感觉我们不喜欢,他也愈发孤单……一切都离那时可爱的堂弟很远了。
叔叔,你永远在错位!
四、回归:莫名的难过、无限的希冀
又一次的父子争吵,堂弟终究又是落泪了,想去安慰,却不知要言语什么,堂弟静静地坐着抽泣,旁边桌上是那个他刚才兴致勃勃拿来给我的苹果。是啊,苹果红红的,似幼时堂弟的脸,我陷进了美好的回忆中……
“姐姐,这个给你(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昨天妈妈买回来的,我把最大最红的藏了起来,呵呵。”堂弟5岁。
“姐,我刚刚去镇上了,爸爸给我50元买裤子,我好不容易砍价省下5块钱,帮你买了斤苹果。”堂弟上中学。
“老姐,我回来的时候在站台边看到它的,红吧?大吧?看到这个苹果我就知道你会喜欢!”今天星期五堂弟从学校回家,现在他在读花了钱的大学。
曾经,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分别写信给五十位成功人士和五十位有犯罪前科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可弟弟已经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道:“好孩子要学会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不能总是想着自己。”于是,我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也学会了撒谎,这成了我被送进监狱的原因。
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在信中写道: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们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谁修剪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结果,我得到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正确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取第一。
一个苹果,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去争夺,造就了两个人完全相反的人生。父母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叔叔可能不会知道,堂弟可能没有感悟,但是,我们呢?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能正确地培养孩子,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毕竟孩子的笑脸就是那颗最大最红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