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深入开展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活动。这场触及到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课程改革目前已在全面展开。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已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到目前为止,历时四年左右。这场课程改革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对广大中学教师产生了持久的、强有力的冲击和震撼。但也有不少教师走向了片面化,走进教学误区,这里我想简单的谈一下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误区一:只在活动.不看对象
  
  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考虑教材的实际,于是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讨论I辩论、观察、分析……学生忙得焦头烂额,一会抬头看录像,一会儿又要展开辩论,而真正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还有的老师是由于上面要求上课展开的活动,于是下面推广开来,根本不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把别人的东西生搬硬套,与课堂脱轨,与学生分离,只重形势不讲结果,忽略了具体对象、环境等。
  另一方面是活动涉及的过于简单或复杂。设计简单是学生感觉容易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渐渐会对参与活动失去兴趣,对以后的教学缠上不良后果。设计复杂时,学生解决不了,难免会垂头丧气,对以后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误区二:只要出新.不管科学
  
  历史教材都是编写的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依据的是科学性的原理,当然历史上也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论史实都是编写教材者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观点,具有科学性。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追求标新立异,通过活动得出结论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把少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知灼见,甚至出现希特勒翻案,为江青平凡等问题,否定了基本史论和基本史实。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新一件一律赞同,丧失了科学性和原则性。
  
  误区三:只见开头。不见结果
  
  在历史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或者是需要大量的史料来证明的东西,因此需要学生去研究。一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精神抖擞的搜集资料,搞一些调查研究,对课本、教师所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但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再加上对搜集资料,查找文献的水平有限,叉缺乏老师及时有效的引导,自然研究得不够专详,得出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甚至最后不了了之,只留下一些疑问和悬念,含糊不清,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虎头蛇尾”在活动课中千万要不得,要做到有始有终,明确目标,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掌握真理。
  
  误区四:只讲氛围.不谈实质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历史教师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高歌创新,也有一些形成了一种意识。即:认为一堂好课就是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意无意的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者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这样必然会冲淡教学的主题,把有组织、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漫无目的、放任自流,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出现了低级趣味。自己上课时感觉把学生调动得很积极,氛围很好,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是一塌糊涂.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这样的活动要了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所以活动中讲氛围不能走向极端,一定要注意活动的本质,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动而有效。
  在这里把我的一点思考提出来,和各位历史教学界同仁商榷,以求教于万家。
  一、以课程标准为核心,捕捉不同版本教材知识的“共同点”
  在现有的“试验”状态下,教学时如何探索?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史实”的掌握.课程标准也给了明确的指导,如“了解”、“知道”、“列举”等。所以,基本的历史史实学生必须掌握。然而,史实浩如烟海,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完成,教材又“细而全”。因此,必须对繁杂的教材内容进行精简。高考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但“课程标准”线条太粗,无法操作。高考也必须尊重中学教学的现实,尊重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追求公平公正。
  捕捉、落实不同版本的教材所取史实的共同点,可以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并为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赢得宝贵的时间。经调查了解,相当多的尤其是有经验的教师,对教材内容都进行了同程度的删减(或依照“课标”,或对照不同版本),实际上参与了对教材的再开发。在这一点上,颇有“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大力推进由“点”到“理”
  强调“理”,将知识点作为分析理解原理的载体。对“理”的把握,主要遵循课程标准的指引,如“认识”、“说明”。
  在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掌握原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评价历史的原则与方法。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幅减少“灌输”行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实践中摸索、体会课改理念。
  三、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花大力气研究
  让学生“动起来”,对此,许多教师还不理解,声称“填鸭式教学也能填出肥鸭来”。殊不知,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形式。从教材、理论、实践操作等方面,尽可能推出一些“样板”。“典型示范,全面推广”,在模仿中探究、创新,寻求“个性”的突破。
  四、对教师的培训要重知识、重理念、重实践操作
  新课程不但理念新,而且融合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教学过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关于新课改教师的培训,理念讲得多,实际操作(即样板)讲得少。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教师满脑新理念,但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对新的史学成果,与中学教师的知识体系、价值观相差较远,培训中也需要重视。
  当然,这只是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对实施课程改革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同仁斧正,以求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
期刊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强烈的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的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地理教学。那么,我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
期刊
一、真言启发学生    元旦前的最后一次课,班长喊起立后,学生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向我祝贺元旦快乐,瞬时间我收到了三十六份快乐和感动。由于三十六名同学的祝贺各不相同,我才了解到这并不是句简单的话,是学生们精心准备的元旦礼物。  下课后我问起这特别的创意的由来,学生们说:“因为老师你也很特别,你在批阅作业时会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优缺点,思想状态,努力方向给予客观公正的指导和评价,而有的老师一‘阅’字了之
期刊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更新了观念,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教政治的教师所采用。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受益匪浅。  一、多媒体技术对教师和教学而言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料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一个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听边看效果好,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弥补这样的不足。教师在课堂
期刊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们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
期刊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人列入功能性文盲的行列。面对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早已掌握了书上的内容,操作得很熟练,上课时根本不爱听,就是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计算机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析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处理;关系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着重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注意的几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期刊
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情况表明:课改的成败取决于实施的情况。新标准、新教材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人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人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改革才能顺利实施。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实质性的变革,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必须建立
期刊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  ——题记(引用)  教育是有情的,它需要激发情感,情感的激发,具有神奇的魅力。一个人是否取得成功,实验证明智商只占20%,情商却占80%。人在情绪高涨时,表现的满怀激情,全力以赴;反之情绪沮丧时,则无精打采,畏缩不前。  我们应从每个学生的心灵中仔细察寻萌发情感的火种,当找到情感火种的燃烧点时,用一股情感共鸣,心灵呼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