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2.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70)
  摘要:以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对象,结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实践探索,围绕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双导师制队伍建设以及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为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渔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244-03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其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强调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较高的实践教学质量、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决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着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与定位。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与综合型人才,具有职业性的特点,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的重中之重。为保障渔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全面有效的专业实践是关键,高校必须建立起与其培养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渔业硕士培养实践基地,为渔业硕士完成专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华中农业大学基于自2009年以来开始招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这几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模式。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前身为水产系,创建于1970年,是全国农业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水产系,1972开始正式招生。1993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撤系建院,开创了我国淡水渔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先河,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渔业专业人才,为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在立足于现代渔业发展对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熟悉我国渔业事业的现状,较好地掌握渔业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承担管理与开发、项目规划与实施、渔业科技服务、技术监督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在此渔业专业人才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育目标,即以渔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和行业实践等措施,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新性地从事渔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将论文写在池塘边”的理念,培养有科学理论知识的“渔民”,有实践经验的“科学家”,学会应用科研成果的“渔民”并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家”,从而培养“下的了鱼塘、上的了实验室、进的了企业”的渔业专业人才。
  二、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运行规范、有一定学生容纳能力且生活保障条件良好的实践基地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教学有效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2014年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评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通知》[教指委发(2014)07号],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建设,公布了详细的“评选办法”,高校可参照其中对示范基地“评选条件”的标准来遴选及建设基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与多家知名水产企业都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包括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大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这里以海大集团为例,1998年企业成立之初,就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设立了“海大”奖学金;1998年,针对本科生的培养,企业在学院建立了“海大班”,其在本科上建立的培育模式获得了湖北省教改项目二等奖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学院与公司针对研究生的培养,公司投资约500万元,在水产学院协同建立了“海大研究院”,双方签署了海大研究院合作协议,并安排研究生到公司在广东的各基地开展实践研究;2012年,双方合作的研究生的培育模式获批了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了使实践地点更稳定,实践基地与学院实验室更近,双方协商,2012年公司投资在湖北省团风县团风镇白鹤林村建立了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作为学院研究生可长期稳定开展实践研究的基地。目前该基地每年能接纳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的人数15人以上,可为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实践研究课题,涉及鱼类人工繁殖及孵化,包括团头鲂、草鱼、鲫鱼、鲢鳙、鳜鱼、黄颡鱼等大宗及名优鱼类;鱼类苗种培育关键技术—开口饵料、饲料、培育环境、病害防控等;鱼类成鱼养殖关键技术—饲料、养殖环境、病害防控等;总体贯穿了渔业的整个环节。从每年的2月份到11月份,研究生都可在示范基地开展实习实践和研究,从而能保障了实践的时间。每年来自于学校、企业以及当地政府对基地的投入经费不少于2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研究生实践工作室建设、研究生优质精品示范课程打造、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生生活住宿基本保障以及硕导培训等方面。该实践基地已获批“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鄂教研[2011]1号】、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首届“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农业教指委[2015]8号】”。
  三、建立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突出实践环节,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制定了《全日制农业(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了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工作。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培养环节、培养要求、实践时间、论文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等环节。其中实践理论学习6个月,基地实践6—14个月,其余时间从事工作总结、撰写论文等,要求提交专业(渔业)硕士实践记录本,完成专业实践报告,并修满实践教学6个学分。通过培养方案的完成,使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具可行性,从制度上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与考核标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专业实践,确保渔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对实践教育各环节也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在选题方面,实行“渔业发展问题 科学研究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由5名专家和1名企业高管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进行开题答辩。其次,建立“两本”制度,要求每名学生实践全过程填写“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硕士实践记录本”和“实验记录本”。每半年组织教学督导员检查一次“两本”,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整改和延期答辩的处理。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岗位实践为主,针对水产养殖产业各个环节的内容,包括鱼类人工繁殖及孵化,苗种培育的开头饵料、饲料、水环境、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成鱼养殖的饲料、水环境、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等方面,在此过程中还包括涉及苗种和成鱼的销售等。此外,基地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操作技能竞赛、就业岗位培训、各种专业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利用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人才优势,为学生提供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讲座和培训,这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实现“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第四,实践总结检查答辩制度,由5名专家组成的实践教学答辩委员会,对每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实践总结报告的检查和答辩,合格者即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与申请答辩的环节阶段,不合格的学生将被要求重新实践直到达到目标要求。   四、加强双导师制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对于保障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双导师”制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大部分高校也都聘任了校外兼职导师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学校一方面遴选既具备扎实的渔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和指导,使学生构建起合理的渔业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聘请相关企业、管理部门高水平的专家开设学术前沿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职业领域的知识纵向加深。同时,学校根据《华中农业大学校外合作导师聘任办法》,在渔业硕士培养实践基地所属的企业选聘了近二十位校外合作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专业实践方案,具体负责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确保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导师主要是从课题设计的科学意义、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把握;企业导师主要是从课题设计的实践意义、具体实施可操作性、结果的可利用性等方面进行指导。学校通过建立完善的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通过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渔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五、建立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为了保障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题的有效实施,针对基地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实践教学建设与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等。考核原则由传统的单纯考评“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兼顾,既要评价学生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时,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造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也纳入到考核体系中。考核主体也由学院变为学院与实践基地共同担任。综合学院、实践基地、校内导师及基地导师对学生的评价,最终确定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制定实施了《华中农业大学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及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学校和企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的责任以及研究生实践培养的管理办法。将企业作为实践教育基地的前线,从事基地实践(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发现产业发展问题与技术难题);将与基地共建的海大研究院作为实践应用研究的校内科研资源,从事实验室科研(学生利用研究院科研条件,解决从实践中发现的科学问题,解决技术问题),两者结合形成“生产实践—发现问题—科技研发—生产应用—解决问题”的培养方式。此外,针对实践课题,建立了常态化的经费投入体系,包括来自公司、学校、政府等多方面的投入。
  华中农业大学以渔业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探索并建立起具有华中农业大学特色的、符合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在实践基地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注重政府的协调引导,兼顾企业和地方的综合利益,从而实现了实践基地有效、长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闭建红,肖瑜,靳振江,魏建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2]付开强,田文儒,曹荣峰.全日制兽医硕士教学模式探讨——对畜牧生产与管理方向兽医硕士的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7).
  [3]梁德东,于爱国,雷连成,李棕松.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32).
  [4]李珏.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
  [5]姜松,刘晗,黄庆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及其应对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6]曾阳.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探索與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1).
  收稿日期:2016-11-04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181)
  作者简介:高泽霞(1982-),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王卫民(1959-),教授,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其他文献
“百白破”是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性疾病的专用疫苗。然而,众多的临床实践发现,尽管百白破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传染病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良反应。这里就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 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1、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
【摘 要】艾丽丝·门罗是世界文坛的璀璨明星,拥有“在世的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之美誉。其写作秉承了短篇小说史上的伟大传统,并以自己的方式对其加以融汇与创新,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门罗体小说。本文对其作品《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中的传统元素加以分析,阐释门罗对短篇小说独具匠心的营造能力。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短篇小说传统 心理 情节 形式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 19
[摘 要] 针对目前高校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问题,阐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化工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和理念。具体措施包括:通过高校联合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解决投入经费不足、实践教育基地功能单一的问题;探索基于OBE理念的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措施   一、引言  實践教学是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
【摘要】2017年9月,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拉开了行业特色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序幕。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讨行业特色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需理解其出发点和变革的驱动因素。文章从五个维度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进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供给侧;行业特色高校;世界一流学科  【基金项目】2017年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天津工业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群’生态体系建设研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会议”暨“首届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展演”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各省“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各研究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24日下午笔者在专家工作会议上做了有关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工作现状的报告。25日晚,黑龙江省赫
[摘 要]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实践,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实效性分析,依据艺术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聚焦艺术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问题,通过融通课程体系、融汇学科竞赛、融合师资培训、融畅服务体系,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艺术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 王园园(1984—),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
摘要:我校是最早以金融命名的财经类院校之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多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分析我校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财经类院校关于这门课的改革方案,提出教学方面的四点改革措施,希望可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为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留学生教育;多媒体教学;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具有整体观,以学生在中小学十二年数学学习的跨度为背景,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做出理性审视和创新实践:合“情”入境,悦动数学学习的“第一感”;究“理”启思,内炼理性精神;得法善“用”,用数学慧眼创造完整的学生世界。  [关键词]中小学十二年;學习背景;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01-04
摘要:“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区别于专业必修课。本文以该课程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74-02  引言  在化工、动力、轻工、原子能等工业领域,大量的
[摘 要]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学若脱离生活,势必毫无生机与活力。部分教师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导致教学偏离数学的核心本质,对教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走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依托生活承载数学探究,跳出生活致力数学思考。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误区;匡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