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那一夜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苏萌
  苏萌听电话那一头的孟桥安缓缓地说:“‘是我把你爸害死的。’我妈那天跟我说的。”她想起婆婆死的时候的样子:紧闭着嘴,仰面躺着,像睡着了似的,脸上有种踏实和安稳。
  自乔英知道自己生病以后,她脸上常有天真、迷惑、困扰、厌烦、不安,很少平静。在她最后的平静里,她的呼吸越来越沉重又越来越微弱,听着小安在呼唤她,指尖上小安的温暖渐渐散去。
  那天,苏萌临近半夜才从医院回家,她跟小安的儿子小土豆本来已经与小安的姑姑一起睡了。姑姑披了一件衣服从房间里小心翼翼地出来:“怎么样?”
  “小安说能对付到明天早上吧。”
  “医生怎么说?”
  “……不行了。”这是医生第三次这么说了,不知道他和小安谁说的更不靠谱。
  苏萌躺在床上昏死过去一样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她醒来,空气里是很冷的凉意,周围静悄悄的,她爬起来去看孩子,孩子在床上,姑姑在厨房里贴着窗户就着微弱的手机信号打电话,说话声音很轻,不想被床上的奶奶听见,她转身对苏萌小声说:“他妈死了。”
  苏萌本以为要去医院,姑姑说,你去找小安吧,他们在10号楼。没有在医院吗?这倒是像婆婆。她常常出人意料。姑姑补了一句说:“我不过去了。”
  小安开了门,双眼布满血丝。苏萌轻声说:“你该叫我……”小安握握她的手。她才意识到,这里已经没有怕被吵醒的人。
  乔英躺在床上,生病之后,她的身体和气势只剩原来的一半,现在看起来,比昨天晚上苏萌在医院和她道别的时候更小了一点儿。苏萌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哭。乔英住在10号楼一层,一年四季都凉凉的,那天感觉更冷。
  苏萌站在床旁,没头没脑地说:“你哭吧……”
  小安苦笑着,摇摇头:“倒不想哭。好多事得做。”他说的不是办手续的事。
  苏萌突然哭起来,好像是替小安哭,引起泪流的触发点,是照到婆婆床上的阳光。
  因为婆婆不同意她嫁给小安,她自己搬了梯子拿了剪子把隔壁家攀到婆婆窗前的丝瓜藤全部扯掉了——她既生气又绝望,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一定要破坏什么。干枝烂秧划破了她的脸和手,隔壁厉害老太太的谩骂、乔英的劝说,都不能让她动摇,只有小安能阻止她,轻声说,好了好了。她那时不知道婆婆不同意她嫁给小安其实是小安的意思。她扯掉丝瓜藤的时候是秋天,想象中的婆媳对抗的大戏没演过一出,婆婆就住院了,现在刚到春天,婆婆没享受到这春光,人就不在了。婆婆不在了,小安会和她离婚,她感到心在被挤压着。
  离婚后,是她先给小安打电话的,那天喝多了,她在电话里哭了好久,小安一直听,唯一算是安慰的话是在苏萌反复说你是不是爱上别人的时候说:“没有别人,只有你。”
  第二天,苏萌再去问小安是不是这么说的,小安嘻嘻哈哈:“婚都离了,我爱喜欢谁喜欢谁。”苏萌流了眼泪,捂紧嘴。因为总是想哭,她只打语音通话。小安听着不出声。只有小安,她确定他真的在那边,他一定在听而不是把电话放下干别的去了。
  后来,她常给小安打电话,故意挑挺晚的北京时间。他要是不接,她担心;他接得太快,她疑心他是不是在和什么人网聊。好在小安似乎总是在恰当的时间接起来,语气自然。她以为小安在等她,又觉得是瞎想。她问他在哪里、干了什么、吃了什么、跟什么人在一起……说不下去的时候说小土豆今天做了什么,有时候会语塞词穷,忍不住眼睛、鼻子都一阵酸。你别挂,让我再想想,我还有话想和你说。嗯,我在听。
  今天不一样,今天是小安主动打来的。现在是加拿大的中午,北京的半夜。
  “你今天打电话过来是想说这个吧?”苏萌决定确认一下。
  小安前面铺垫了很多闲聊,他问到了小土豆,问到了苏萌的妈妈,说到了他姑姑,提到了婆婆家隔壁的邻居,说到老马自己又在院子种了两棵紫藤,说到她在他妈妈床前掉眼泪,才说到乔英死前的那一夜。
  “她跟我那么说,我其实早知道,也不怪她。她说,报不报仇没关系,随你。”小安沉默了幾秒,说,“我只想把这事告诉你。”
  不,你不是只说这个。小安的语气越平静,苏萌越伤心。
  2  小安的父亲孟浩
  小安的父亲孟浩在小安九岁的时候不在了。
  他是“文革”之后机床厂子弟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曾经是最年轻的分厂厂长、副厂长。有人说他是好人,有人说他和“他们”一样坏。小安他妈以前在车间里当工人,在他爸不在以后,先是在厂办干过几个月,后来又到食堂换餐券的小屋,再后来下了岗,在厂区附近的菜市场大棚弄了一个菜摊,菜市场没了之后,她时不时在家属院的门前和路口摆地摊。有人说他妈虽然脾气不太好但人是好人,有人说好个屁。小安从小在这种两极评价里生活。有人说他像他爸一样脑子好使,有人说他像他妈一样脾气暴烈。这两种评价,也许不冲突。
  他爸出事的那天夜里,第三车间做私活的几个技术尖子在车间的雨篷下看雨抽烟,闻到一股塑料板和胶皮的焦糊味,先在自己车间排查了一番,绕到侧后方才发现活动房着火了;赶去救火,看孟浩倒在活动房前的水泥地上,血在雨中顺着水泥间的缝往四个方向淌。慌乱中,厂长的空车正好经过,司机和他们一起把人抬到车上送进了厂区医院。活动房三楼工会临时办公室里,各类文件被从铁皮柜里翻出来,撒了满屋,四处燃烧;火熄灭之后,湿答答黏糊糊地沾了一地。放火的人大概没想到当晚的急雨,没想到这么快会有人来救火。保卫处进行了“严密”的调查,从已经被泥水、脚印搞得乱七八糟的纸片文字到收集证词,能做的都做了,判断孟浩是从三楼摔下来的,发现用来集资买股份的八十六万里的十五万元现金和账簿不翼而飞。他们向当时的厂长曹家宽汇报了初步结果,没有报警。
  保卫处在厂区新闻的固定时间每周通报破案的最新进展,为一些微小发现沾沾自喜,不过很快不再有任何喜讯。一个副厂长重伤,一笔“巨款”消失。他们无所作为。   孟浩在医院昏迷了二十五天,醒来后无法完整说话,保卫处处长带着干事到医院探访,拿出一本子人名给他看,问他这里有没有害他的人,他们要为他讨回公道。处长一页页给孟浩翻看,感到他的眼睛并没转动。他只好把名字念给他听。你要聽见了你就眨眨眼,小吴,你盯着他的眼睛,看看他的反应。
  念到第五行,孟浩小声说:没有。
  保卫处处长晓之以理地跟他说明,别看厂子可能要完蛋,这件事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绝对不是小事。你要是知道什么线索赶紧说,我要替你主持公道。
  孟浩闭了眼,不再搭理他。处长出了病房在楼道里骂人,希望声音透过门板传进去。
  孟浩又在医院住了一周,回家后躺了三个月。奇迹没有出现,他脖子以下的部分都没有知觉也不能动。肿胀、疼、痒,竟然都来自神经自己不舍的幻觉。
  人们一开始不好意思去打扰。矜持了没多久,有人去敲门说能不能把我之前交给他的钱还我,那对副厂长家不算什么,我可是被列到下一批下岗的名单里去了。再后来,他家门口要钱、借钱的人一早沿着窗外排成一条队。终于,有天早上,里面传出乔英的哭声,孟浩没再醒来。
  他死之后,保卫处处长在工厂里办内退,粘着几个路子野的分厂厂长巴望着他们另立门户之后给自己工作,拍着胸脯说自己什么都会干,竟然还有心记挂这个最后的“悬案”,经常跑到孟浩家给乔英讲自己的解题思路,一坐从午饭坐到晚饭前。乔英胳膊上戴着黑纱,轰他走,一句话就够了:“小安马上回来了,你看着办吧。”
  没等到过年,乔英和当晚帮着送孟浩去医院的司机老马结婚了。小安在他奶奶家住。所以,孟浩死了五年之后,保卫处处长还敢在酒后跑到乔英家窗前骂骂咧咧,直到他余光看见小安走过来。在就地装死和逃跑之间,他选了后者,被这小孩打得鼻青脸肿,有两个礼拜没出门。
  3  机床厂
  追溯机床厂的历史,得回到一九三二年,厂史馆里有张戴瓜皮帽一脸苦相的老爷子和他西服革履日本归来的儿子的合影,他们靠从日本人手里弄来的设备做小零件和小机床,后来自己研制了设备,早先主要为军工做,而后是民用机床。老爷子本是当铺老板,特长有二,眼力好,懂变通。他第一次跟在儿子身后看到冒着蒸气和臭气、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内心惊诧于生产速度后的第二秒扯着嗓子问他儿子,这些吵闹的铁玩意儿是谁做的、怎么做的、咱们能做不;他悲伤地说,看来以后手艺要被这些东西取代了,他又让人把他当铺库里值钱的瓷器工艺品转到一个秘密地窖里好好封存。这批存货帮他们父子俩打通了无数衙门、关卡,克服了种种外在的困难与交替的乐观悲观导致的方向失误。
  厂区逐步扩大,在曾是荒滩的贫瘠土地上开出了许多属于自己的道路,到现在地图上留着机厂路、机南路。现在,好多人以为这里曾经有“机场”。早先,这里比机场重要多了,是这个城市保留“工业城市”称号的有力保障。每任市长上任之后必做的头几件事之一是到机床厂视察。市长与厂长亲切握手的照片有三面墙。厂区最繁华的时候,有自己的八个食堂、七个幼儿园、四条厂内公交线、三个小学、三个电话区号、两个消防站、一个中学、一家有老干部病房楼的完整医院,所有分厂和辅助机构加起来,在岗职工近万人。
  建厂六十年的大庆没过多久,机床厂成了这个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的试点。随着“中国机床落后国外二十年”的评价,原有的风光不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大部分职工都下岗了,只剩几个车间在干活,活儿大部分是分厂厂长们自己找来的,即使那时,他们的“作品”还养成了后来的几家著名企业。
  改制的结果,书记变成了董事长,厂长变成了总经理,后来接了书记的股权变成了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是……机床厂注定要不行了。最先做数控机床的分厂找到一个机会和外企合资生产与高铁建设有关的辅助设备,更远的郊区盖了全新的合资工业园,一部分工人和一部分机床厂的资金投入到了合资公司中。在那里工作的工人带着自豪,自称外企职工,确实他们的安全帽看起来都更高级。这拨人先是每天由班车接送,再后来,大部分人分到了、买到了靠近工业园的新房子,搬走了。一度人人以为自己所在的厂也能合资,最终再没有遇到类似的机会。
  厂里剩下的部分,先是卖剩余材料、物资,下一步是卖车间里的机器,有人直接拉到郊区去做了小加工厂,甚至到合资工业园旁边给他们做配套加工。本以为建厂需要六十年,抹掉它怎么也需要个十年,实际上,要比这短促得多……最后,厂房腾空、拆除,厂区的地被切分,从边边角角开始一小块一小块地卖。
  终于,拿着最低生活保障的“内退”职工一边吃着馒头咸菜一边看电视新闻里说当天刚拍出的“地王”,发现就是自己曾经工作的厂区。现在,那里的高楼大厦林立,两百米以上的大楼据说有七座,第八座正在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办了退休,退休工资总比之前的那点低保多一些,有时候看着这些楼气急败坏,有时候又有难以捉摸的一股情感想跟人说:“你看这最贵的地方以前是我们的厂区。”
  机床厂的家属院与这些大楼一街之隔,萧瑟了不少,苏萌第一次走进来的时候感到时间倒退了至少三十年——即使她不知道三十年前本是什么样。
  小安踏进这里像变了一个人,也许苏萌本以为他天生对人爱搭不理是错误的判断。路上修车的、卖煎饼的、开小铺的,都和他打招呼,他叫他们曾叔叔、李叔叔、王阿姨。他脸上的笑容很亲切。察觉到了苏萌的疑惑,他没解释。
  苏萌以为小安愿意和她在一起是因为她也没有父亲。他们像孤岛上被遗弃的兄妹。这个想象偶尔会挤进苏萌的脑子。他们明明没有与世隔绝,都有好多朋友,可当和小安在一起,他的寂寞,苏萌的寂寞,都会变得很明确,其他人如同透明,也不重要。伤感,亲密,幸福。
  她拉着小安的手,怕那些感觉是自己胡思乱想,她总是过度解读细微的信息。小安回头对她笑。她确定那笑里有一种苦涩,和他只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不同。那时,小安的笑更孩子气。他握紧苏萌的手。
  苏萌搞不懂他。她知道那类故事,她的女“朋友”里有人被男朋友逼着堕胎,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前一天做完手术第二天就和人吃着火锅讲那经过,只是毫无道理地确定小安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自己。他确实没那么做,听她说怀孕了笑着说:“你还小呢,打了吧。”她心里猛地一凉,哇哇大哭。小安搂着她,轻声安慰她,最后仍然说:“别生了,打了吧。”如果说愿意和她在一起,她不懂小安为什么要她把孩子打掉,她更不懂为什么他又坚持又不逼迫自己。   在所有劝苏萌死心的话里,小安说得最多的是,我不值得你这样,你还小,以后有更靠谱的人呢。他们当时在一起已经四年了,小安已不是苏萌在酒吧遇到他时以为的那个样子,他在大公司工作,和他那些弟兄不一样。苏萌被她舅舅苏文韬惩罚似地安排到一个公司当文员。周末如果小安在家,他们就一起买菜做饭,他做得更好吃些。她觉得他并不反感这样的“过家家”,他愿意和她在一起。他们从来没吵过架。这样生活、这个年纪的人考虑结婚生孩子是情理之中。
  她爱他,没等小安求婚,没和他商量结婚,她知道小安心里有别的事——不是别的人——他在因为一件事认为自己不该得到幸福,不能结婚,更不该和她结婚。因为他心里有这么一件事让他变得和别人不一样,而她肯定他爱自己也是因为他心里有那么一件事还愿意分心给她。她知道自己帮不上忙……她相信小安的判断。
  她横下一条心,跟小安说,我自己生自己养。小安说,那结个婚吧。他嘴上这么说,先带她见了自己的奶奶、姑姑和他妈妈。
  奶奶在病中,狭小的屋里一股中药味。客厅即过道,苏萌拿来的果篮只能在两间屋的门框之间贴墙放着。一间屋子放满了床,另一间也放满了床,不,是一张床撑满了房间……他们坐在床边上。苏萌看着那些柜子,它们顶上摞着好像随时会倒下来的箱子。小安的姑姑给她倒了一杯水,那水里有股铁锈味,喝的时候眼前飘着大片的水碱。小安给他们买了滤壶,这一锅水是直接从自来水管里接的。
  “这边就这样,我们这儿条件比不了外面。”姑姑说着,“不过反正你们以后不跟这儿住。”脸上有着热情又像看热闹的笑。
  随着工厂逐渐解体——被工人说成前苏联一样的解体——这里成了城中飞地。厂区家属院的维护成了问题,先是没人给环卫和清洁买单,几个家属院的公共空间垃圾成堆,几栋当初号称是单身宿舍现在住满小家庭的筒子楼里公共卫生无人打扫,整栋楼散发着异味。接着其他基础设施的维护陷入了困境,路上坑坑洼洼好说,水电煤气时断时续,供水设备更是没人会去更新。以前的工人们认为工厂虽然没了,但以工厂命名的企业集团还在,怎么能没人管了呢。他们不是不能自己动手做些什么,几乎可以确定,一旦他们开始自己搞,该管的人就更不会管了。时间一久,该谁管,谁能做什么,步步被耽搁。有些实在不弄就要活不下去的问题还是以权宜之计解决了,比如所有小区的垃圾都装袋扔到大路上的垃圾桶里去,比如单身楼的住戶集资雇了小时工。水不干净,路也越来越泥泞。人们看着对面的高楼,巴望着自己住的地方会拆迁,几乎每天都有下个月会美梦成真的想象,计算着自己房子能折算多少平方米的新房和多少钱。
  小安的姑姑也盼望,又认为自己等不到这些好事发生了。谈拆迁的人来过好几批,因为这些房子理论上属于工厂,从来没给他们发过房产证,对方提出的补偿和补偿方式无论怎么试图去理解都感受不到一丝善意。没提过非分的要求,最后什么事都与他们无关。这些彼此冲突的想法,让她断定自己和这帮人永远等不到什么命运的转折。她想着小安应该去赚大钱,离开这里,甚至这个城市或者国家,而不是重新搅和进来,想象着他过上另一种生活,让她为他们的现状伤心。
  “我来看您和奶奶,因为……我想跟小安结婚。”苏萌说。
  “他自己定就行……是他没答应吗?”姑姑用调皮、轻浮的眼神看看小安又看看苏萌。等她听小安说了苏萌的爷爷是谁,她哈哈大笑:“我知道他意思了。好啊,你们挺般配。反正我是没意见。”
  小安的奶奶在床上一阵咳嗽,听声音吓人得很,好像有人要把她身体里的东西抖出来。小安慢慢把她上半身扶起来,胡撸着她的背。奶奶闭着眼。
  苏萌不知所措地站在床边,她拿着一杯水,不知要不要给小安。小安笑着说没事,她就安心了。
  她知道,小安想让她知难而退。同样的方式,她舅舅也用过——让你自己看清“阶级差异”,不是一路人,你们没有未来。
  她和小安去过苏文韬的湖边别墅,那里看不到其他人的房子,只有湖水、树、山、他的花园。她一秒也不愿在那里多待,房间里奇怪的被人特意设计过的气味总让她猜测是为了掩盖什么臭气,那些带着复杂曲线和过多细节的巴洛克家具让她生理性地恶心。舅舅非常严厉地给小安打了电话让他们去。他带小安去打鸭子,让苏萌留在屋里,枪声之后,他们回来了,苏文韬脸色铁青默不作声,防水裤里的衣服湿了一片。苏萌后来问小安发生了什么,小安轻描淡写地说她舅舅比胆输了,因为他有更多在意的东西。
  “你呢?你在意什么?”
  “我?”小安说,“拿你怎么办,确实挺在意。”
  “不能跟我在一起吗?”
  “能过多久呢?”
  “可我不想过我舅舅安排的那种日子。”
  “我知道。”小安说。
  4  小安的母亲乔英
  小安的母亲乔英在苏萌想象里是个不负责任的人。她自己的妈妈一样没丈夫——关于这个男人,苏萌连名字都不知道——好歹一直带着她……或许这么想是苏萌的一厢情愿,她妈妈只是没有明确地抛弃她而已。她们有太多时间不得不分开,比如苏萌在寄宿学校的十年,在日本的一年半,在加拿大的两年零三个月,还有,她母亲在法国的三年,在瑞士的两年,有段时间每年去纽约半年,又在一个沙漠里的戒酒中心过了八个月;她从来没去过苏萌在的地方。偶尔在一起的日子,苏萌印象里的母亲永远温柔里带着微醺。
  无论如何都是“抛弃”,乔英不和小安一起住,虽然他们在一个小区,直线距离四百米。乔英隔三岔五给小安的奶奶送蔬菜、鸡蛋和奶,她去开他的家长会,在打了他的那家人门前破口大骂,无论那家的孩子被小安打得多惨,她说的都是对方欺负他们孤儿寡妇,他们也不摸摸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对不起小安死去的爹,但是……还是“抛弃”。
  乔英见苏萌的时候刚给老马做了中饭,家里一股让人反胃的鱼腥味,桌上一碗棕色的鱼汤配。她的态度始料未及地坚决:“他不适合你,你找别人吧。”
  “你凭什么这么说。”   “你自己有眼睛不会看吗?我们这都什么条件,你看你穿的用的。”乔英伸出涂着冻疮膏的瘦长苍白的手。苏萌那天穿得特别朴素。那和她穿了什么没关系。从她走进这一区她就在思考自己到底有哪些地方和这里格格不入。她被迫去过很多陌生的地方,要用很久才能想明白自己需不需要融入——她总是在最初认为有人会接她走、自己可以很快回家——又如何融入。以前她假装乖巧、高雅、笑得温柔勉强过关。在这里……她需要变得坚强并拥有粗粝和无所畏惧的力量。只有非常能战斗,这一切才能成立,她和小安才能走到下一步。
  小安默默地笑。
  苏萌一阵委屈,这房子的阴冷从她脚底窜上来。她说自己怀了他的孩子。
  乔英厉声说:“怎么这么不注意!去打了吧。现在谁没打过几次胎啊。”
  小安还在笑。
  在暗处的老马走进来,叼着玉米饼,端走了那碗鱼汤。
  苏萌一边哭一边看到乔英皱着眉看了小安一眼,她哭得更厉害了:“你们商量好了吧?”
  乔英往她怀里扔了一团手纸,轻声叹了口气:“有一天你想到今天,就会觉得都是为你考虑。”
  那一天,她没能从乔英的手里要到户口本,之后,她每天都去,去乔英家里,或者去早市的菜摊,或者去菜市场大棚。乔英叫她“娇小姐”,看她肚子一天天变大,听她在公共厕所里吐,每天劝她离开小安,逗她说,你要喜欢窮小子我给你介绍一个连,个个都比他好。苏萌听了,先是笑,又是哭。
  乔英对小安说,生了你之后没能再怀,不然我也想要个女儿,女儿会很漂亮……当然现在没有也好,有了怎么办……你娶了她吧。
  “那之后呢?”小安问。
  “……走一步看一步吧。想那么多没用。”乔英用指甲用力挠挠头皮,她没和小安说自己最近后脑勺疼,腿时不时发软。
  几个月之后的一天,乔英在家属院摆摊回来,吃了十七个大红薯,她自己烤的。
  “怎么吃得下去?”在去医院的路上,苏萌问小安。
  小安没有回答。超正常发挥,从来都意味着坏事。
  红薯在旧烤箱里烤了五轮,每次五十五分钟。烤下一轮的时候,她坐在方桌旁边吃烤好的五个。乔英这辈子从没这么饿过,特别特别饿,饿得让她害怕。不吃就活不下去。可吃下去的东西像投入了一口深井,毫无回音,她先是狼吞虎咽,而后以为自己是因为这吃法才总觉得饿,换成强迫自己细嚼慢咽,没用,抓着吃、舀着吃,没区别。她的手和嘴都累了。钻心的饿。这种刺痛肋骨和脊柱的饿与胃下坠的感觉压迫着她。没人比她更清楚这些红薯的重量。她一边吃,一边哭。
  老马回家后吓了一跳,慌忙给小安打电话,让他去和他妈说说,这样不行啊。谁不知道这样不行?
  小安进门后先把剩下的三个红薯全倒进垃圾桶。苏萌看着乔英扑到垃圾桶旁要往外掏,她顾不上多想就跪在她身边试图箍住乔英的双臂:“别吃了,别吃了。”小安冲苏萌喊:“离她远点儿!”面无表情地用他带来的绳子把他妈的手脚、身体固定住,中间让老马打电话叫救护车,也许是太用力,乔英开始吐,喷吐出成块成块的红薯。苏萌也跑进卫生间吐。
  胃和肠子都还好,是乔英的脑子出问题了。老马跟医生说,乔英买袜子,一天去买了十次,十双一样的:“老年痴呆了么?她不老啊。”
  那不是痴呆……是一颗瘤。
  是瘤要吃红薯……是瘤要她买袜子……
  接着,瘤子让乔英记不清事,分不清人,走路东倒西歪。有时候一睡睡二十小时,有时候三四天睡不着,从一个精神奕奕的人变得眼窝深陷、形容枯槁,瘤子吸干了她。医生说,长得太快了,来不及做手术。时不时地,她都不能说话了,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响动。大概太想说话,或者被误解得太厉害,她四处扔东西,也打人。有一次,苏萌看见老马半边脸都肿了。时不时地,她话特别多,从她小时候说到遇见小安他爸。有时候,苏萌一边听一边笑,有时候,一边听一边哭。
  最初,乔英的父亲和孟浩的父亲在一个车间里,一个比另一个大三岁。老乔话多,老孟话少,老乔眉头紧锁,老孟笑颜如花。虽然一个车间,但并不是一个班组,工区相距一百五十米,其实遇到的机会不多,只因为老孟笑眯眯,话不多,唯有关键时候开口,有那么三次在大事上和老乔站在了一边,老乔判断老孟是明白人;如果抽烟时候自己烟抽完了,老孟在,不需要老乔言语会立马笑嘻嘻递过来一根。
  两家的两个孩子前后出生,俩妈妈同一天出院,老乔就瞄上了。
  一次车间大会之后,他跟老孟说,以后我这闺女嫁给你儿子。老孟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慌忙说:哪一个?
  前面有两个儿子,老孟老婆本想要个女儿,结果又是个男孩,想到一顿饭再要消耗两个馒头,这个儿子老孟都不想要了。那时,谁能想到他后来因为老乔起哄变成了车间主任,文革初期又因为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伯伯被发现加入过国民党的青年组织列入了反共分子的名单,老孟在厂里被批斗、游街。前两个儿子,一个插队去了东北,一个被武斗的流弹伤了腿还是去了陕北;去东北的得疟疾死了,去陕北的在那里娶妻落户了。挨斗的时候,老孟的精神最受煎熬,从前笑盈盈的同事、恭敬的徒弟像是非得要他命似地说他罪该万死,但他挺过来了,每天住牛棚扫厕所毫无怨言,这两个儿子离家之后,他却握着大扫帚倒在车间门前的大树下面。他们家最小的女孩才刚能四处乱跑。
  老乔和乔英说,唉,常带笑脸,也就是个应付事儿的招儿,他憋够了,笑不出来了。他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去跟了孟家的儿子,没再像以前逢人便说他的漂亮闺女要嫁给老孟家的小子,原本他说,哪一个都一表人才,哪一个都行。乔英和孟浩一起上了小学。老乔千叮咛万嘱咐,离那个姓孟的远点儿,当天晚上就看着他们手拉手回了家。
  那是老孟家走向下坡的开始,他后来康复,又因为大儿子的死而再度倒下,再康复,半边身体已经不太听使唤了、说话说不清了,在厂区里看堆料场的大门,被半夜偷铁的人用锈钢条砸了头。这让他在家躺了七年之后,要了他的命。   在二十岁之前,乔英没以为她和孟浩会有波折,他们进了厂里的技校,之后进厂,这都是写好的人生。孟浩的离谱在于他去考了大学,厂里明明不想给他开证明,他冲进厂长办公室跟当时的厂长说,我绝对能考上,毕了业肯定回来。老厂长自己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对于多少人等着考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远比孟浩清楚多了,他认为眼前这青年多半考不上,可向他们来央求名额的那几块料,更不可能考上。他盘算好了驳谁的面子,脸上嘻嘻哈哈地跟追来的厂办主任说:你给他开一个呗,万一咱这儿添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大学生呢。你别光说啊,给我写个证明,按上手印,必须回来。
  孟浩想上大学,目的是离开厂区……他想到自己要在这里再过五十年,如同被无形的手按在五指山下,不知道能和谁诉说这种心烦,肯定不是乔英。他在十几年里和乔英提起过几次这个心烦,乔英似乎都没明白他的意思,只是说,厂里有吃有喝,挺好的啊。
  “这是个笼子。”去大学临出发时,他对乔英说。乔英叹了口气。
  孟浩不在厂里的四年,乔英和他通信,跟着采购的卡车去看过他一次。那是初夏,乔英到了孟浩的学校门前,她没想到这里这么大,以为外面的学校都跟厂区里的一样,一栋门字形的光板楼、一个操场,能大到哪儿去。她站在校园大门口,眼前一条路,路边两行树,一栋楼都没看见,诶,这学校大得跟我们厂似的。
  有群女大学生进学校。有人推着崭新的飛鸽自行车,她们真有钱;披肩发,乔英从来没梳过;那种刚到膝盖的短裙子,她没有。她没问那群学生认不认识孟浩,没有进去找孟浩,她想象深处的美丽校园像新修的工会图书室,窗明几净,一股粉灰味。她上身是洗干净的白底小蓝花衬衫,下了早班,怕错过了卡车,出来得急,只换了上衣;下身是工作服裤子,穿了日常在车间的一双黑布鞋,软塌塌的,有些变形,一只脚的前沿在开线边缘。她在大学的门前等了五个小时,等到采购和司机办了事回来。他们问她见到孟浩没有,一个说他是厂里自主生产的大学生回头回了厂子肯定受重用,另一个纠正说,他干什么犯傻回工厂,干什么不行,哪儿不需要大学生啊,回厂当焊工?算他几级?
  乔英听着,看着出来时候没洗干净的指甲缝的油泥,想到那些女大学生穿着凉鞋的白净脚后跟……一阵心酸,哭了一路,哭回了家,以至于老乔以为自己的闺女被孟浩欺负了。那混小子对你干什么了,你别光哭不说话啊。
  苏萌听到这儿和乔英一起呜呜地哭起来。乔英哭是因为她回到了那个时间、那个情景,她恍惚,陷进去出不来,想不起孟浩还是回到了厂里。
  即使到快毕业的时候,孟浩仍满心希望能被推荐上研究生或者留校,他的成绩和各方面能力都位列前茅,似乎一切顺理成章。毕竟道高一丈,老厂长早料到环境一变人心就乱,他让最能说会道的销售副厂长带着烟、酒、茶到学校跑了一圈,说他们厂实在缺少技术人才,能不能把孟浩分到我们厂,再加几个他的同学?夏天,孟浩和他的三个同学与其他一群大学生一起回到厂区,厂里举办了一个不小的欢迎会,为他们戴上大红花。老厂长一边别别针,一边对孟浩说,要有给机床厂奉献一生的觉悟啊。孟浩继承了老孟的笑脸,被别针刺着,心里非常难受。那天晚上他摘下花,脱了外面的衣服,里面的背心上沾了一团血。
  乔英哭着,忘了她如何忍住了一个知识分子男青年所能施展的各种手段,以她独特的坚韧和耐心熬过了所有波折,证明自己是个能干的人、配得上他,最终和孟浩结了婚。她说不清他们那是互相牵绊、不服还是爱。她忘了孟浩对她说,我看不得别人拉着你的手在厂里走,那一刻她曾以为这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话。她哭着,忘了他们有一个儿子。她该哭,但不必再为她在大学校门前的那一天哭。苏萌哭是因为她理解那种心情,即使她怀了小安的孩子,她心里还有那种要失去的恐惧,即使小安什么都没说、他们和小安的父母不一样,她也明白她和小安往下走不了多远了。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对自己的命运有清醒的认识,有人掀桌不信,有人笃定不疑。
  5  小安
  苏萌是在一个酒吧遇到小安的,各色的灯光闪烁,掩盖着那里的破旧,空气中有数年来很多人在这里吐过的气味,放出的音乐不如她住的小区里业主健身房用的新潮,沙发的假皮子四处起翘。苏萌要假装自己不是乖孩子,她要假装自己能驾驭这种场面,化了很浓的妆,穿了皮夹克和长靴。
  小安把她拉到门外的时候她已经喝了不少、吐了一回。小安递给她一支烟,她在里面已经吸进许多二手烟,小安说:“拿着吧,不用真抽。”
  我暴露了?“你想泡我?”她问。
  小安说:“不是,我想出来抽烟,不想他们跟着。我拉上你,他们以为我要泡你,就不乐意来当电灯泡了。”
  那个一再跟苏萌碰杯的人让她害怕,她以为自己无所谓,大不了今晚被人睡了吧,她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值得被剥夺的东西。她认定自己出了问题,注定没人爱。当一个“朋友”带着得意说“出去玩没什么意思也就是见的人多点儿”的时候,她忍不住接话说,那你下次带我一起,我也见识一下。
  站在酒吧外面,小安没和她说话,默默抽烟,有时苏萌觉得他是肤浅男孩装成熟,有时又感到他心事重重。苏萌不知该聊什么,以往都是男人拼命在她面前献殷勤,告诉她自己怎么优秀、如何出色。
  她向小安眨眨眼,得到的回答是:“累了吗?”
  “嗯。”她揉揉眼睛,眼影粘在手背上,她用另外一只手搓着。小安从兜里掏出一张餐巾纸给她。“谢谢。”她说。
  “一会儿早点儿回家吧。”
  “嗯。”
  “以后不要跟我们这样的人出来玩了。”
  “怎么?”苏萌假装自己已经长大了。
  小安笑笑:“我们不是好人啊。”
  再回到酒吧里,前半场逗苏萌哄她喝酒的几个人态度都变了。她坐在小安旁边,他们给她倒了果汁,不是酒。小安旁边的人赖唧唧地说:“哎呀安哥,我们还没玩起来呢啊。”
  “你们玩呗。”
  “咱们不是商量好了么……”他看看苏萌,看看小安。   小安笑。
  几分钟之后,他靠近苏萌的耳边笑着说:“我要走了,想走你就点头。”她望着小安点点头。
  有辆黑色的车在外面等他们,苏萌心里打鼓,小安让她给司机指路,先把她送回了家。在靠近家的路口和小安道别的时候,她以为自己以后不会再遇到他了。
  第二次,她在一个夜店跟许多人喝酒,带她来的女孩已经消失不见了。她喝了太多,想着这果然是遗传啊,真是相当能喝的,却一阵阵难受。她在豪华包间的卫生间吐了出来,嘈杂的音乐声中没人注意她。她沿着楼梯走到室外平台,这里只有几个幽暗的灯筒,维持着让人不至于掉到楼下的照度,黑灯瞎火,有人在抽烟,有人在黑暗里做着什么奇怪的事,听声音她猜不该去看。每到一个夜店,她都会问别人,能去哪儿抽烟呢?他们都在屋里抽,告诉她,没人管。不不,我是问,能吸点儿新鲜空气那种地方——对,在新鲜空气里抽烟。她要去那些地方看看,心里不承认她在想小安。她随身的包里甚至放了一包小安抽的那种烟。
  对于小安来说,她只是某个晚上遇到的女孩之一。同样的方式,他早已遇到了几千个女孩。而她遇到他那天化的妆,一点儿不像她自己,浓得像许多许多的别人。她怕他认不出自己,那之后出来玩总是化成那样。有天晚上她甚至从床上爬下来,跪在床边,按照之前信教的保姆教她的方式祈祷,用额头顶住紧握在一起的双手:上帝啊,我不要更多,让我再遇到他吧。我用什么换呢?什么都可以。您不需要钱,我不需要财富。都拿去。将他带到我身边吧,或者让我去他身边。求求您了。
  她不敢要求爱。不相信爱情,不是不相信自己会爱上什么人,她一直都很容易爱人,越这样越会清楚地察觉到对方不爱自己。他们和她舅舅说的一样,是为了钱。即使她不在乎,那些人也毫不掩饰自己不爱她的事实——错发给她的信息、被她听到的话——她都不需要刻意去寻找,那些事实会残酷而近乎强制地送达给她。别这样……她甚至对最后一个男友说,如果你演得再好一点儿……
  一无所获,在从室外平台下楼回包间的路上,那上头的悲伤让她一阵反胃,她冲进公共区域的小卫生间,在“严禁大便”的字条下面狂吐。小安推开门的时候,她正在和自己长发上沾的呕吐物缠斗,这种恶心几乎让她又吐了。她抬头从正对门的碎镜子里看到小安,立刻双腿一软,倒在地上。怎么会没锁门呢……
  她后来一直不知道小安是偶然进去上厕所还是知道她在里面,她记得小安训她的声音,不记得他说了什么。她回身用惊讶到恐惧的表情看着他,不自觉地伸手像在要他抱自己。上帝啊……我要信教了……她在小安怀里的时候,认定这是一场梦,搂紧了他的脖子。她说的最莫名其妙的话是:“你看你上次不跟我上床,那时候我还是处女呢……”抱着她的小安说:“我也后悔。”她听见了,她记下了,她不敢睁眼,怕这都是自己瞎想的梦,即使是梦,也必须记住。
  唉,没有更好的话了吗。
  你说你后悔,这是多好的话。
  是啊,我为很多事后悔。
  别再说了。她捂住他的嘴。
  周围的人都不看好这看似一见钟情的感情,热衷于预测她和小安分手的时间,她和他在一起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一次次跪在地上用不标准的姿势乞求更多、再多一点儿吧。
  可是……同样的故事,有时候,不,总有不同的读法。偶遇……是吗?
  在要来钥匙打开那扇厕所门的过程里,小安清楚,门一开,他的优柔寡断会让很多事变味变复杂,他应该再耐心地等下去…他劝自己离她远点儿之后,苏萌在夜店玩,一个人,还总盯着经过她身边的男人看,终于被人下了藥。他的人告诉他苏萌晕乎乎地被人拽上了车,他们没跟上。他对自己说,随她去吧,这是她自作、“活该”……说是这么说……他们绕了一大圈最终在一个隐蔽的停车场找到那辆车,三个人中的两个正在扒苏萌的衣服。小安拿钢管直接把他们敲得跪在地上……把不省人事的苏萌放在第一医院闹哄哄的急诊大厅之后,小安让自己那帮朋友都回家了,给苏文韬发了一条短信,等他来。有那么几分钟,他给苏萌喝了水,她趴在他腿上,裤子上有别人的血,他小心地拨开她的头发,看见苏文韬慌慌张张从特斯拉里钻出来,急匆匆往里走,不得不把苏萌放在塑料椅子上……如果那时是苏萌活该,可能打开厕所门之后,所有发生的变化,是他“活该”吧。
  苏萌十四岁上国际学校的时候,小安去找过她,那时不是没有恶意,他有不下十个坏计划。他跟着装修工人混进去,那学校让他感到好奇,绵延、交错的教学楼和实验室。这就是有钱人家孩子的地方。男女生都是西服式套装、皮鞋,好笑又可恨。他想砸烂这里,听他们尖叫,又告诫自己不要操之过急。他在体育馆过道的更衣柜里偷到衣服和皮鞋,为换衣服找了个隐蔽的房间,里面四个女孩在举着实心球向一个跪在地上抱头的女生猛砸。他退到门外大声说:“老师好。”那四个女孩迅速跑出来。屋里关着灯,被欺负的女孩在哭。他花了几分钟确定那是苏萌,蹲在离她不远的暗处看她闷头哭。应该幸灾乐祸,他反复启动开关,还是没有幸灾乐祸,对自己失望。他轻咳了一声,苏萌吓了一跳,抽泣着问“谁”,她看不见他。
  “如果帮你报仇,怎么谢我。”
  “……你要什么?”
  “先欠着。我以后找你要。”
  “好。”
  小安找到那四个女孩,看着她们在自己的胁迫下一边哭一边互相打耳光,觉得自己真是莫名其妙。那是仇人啊……替仇人报仇是什么情况……他反复捶打一棵槐树,直到手都肿了,最终在离开那所学校之前打碎了实验楼的一排玻璃,带走了那根金色的棒球棒。
  他以为苏萌什么都看不见,什么也不会记得。太小看她了。那声音她每天温习一千遍,清晰而遥远。
  后来,想到苏萌的无辜、一无所知,小安不自觉地对她非常温柔。他甚至理解苏文韬曾经对她的过度保护和现在的恼羞成怒。因为自己和世界太肮脏,才想让珍视的人保持干净。越是在心里明白他们不该这么过下去,他越会想今天对她好一点儿吧。也许这是复仇者容易爱上仇人家的孩子的原因。我不该这样。   孟浩住院,曹家宽去看望,看见小安站在楼道里,对他说:“厂里会管你爸。不用担心。”他拍拍小安的肩膀。小安望着他,那空洞的眼神里有不空洞的意思。恰好乔英从病房里出来,他打了招呼走进去。从医院回办公室,他让人去把孟浩出事的活动房拆了。
  孟浩死之后,曹家宽每年会有好几次让人给孟浩的姐姐和妈妈送钱、送水果和带鱼,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无论怎样,孟浩都是为工厂的改革死的,厂里不能忘了他。他也问起孟浩的儿子怎么样了,得到的回答有时候是学习挺好,有时候是学坏了。他想知道孟桥安能怎么坏。他们要把他找来给曹董事长看,曹家宽拜拜手说不要这样。
  小安和别人打架,不是因为他们骂他爸是贪污犯,不是因为他们说他妈那么快改嫁不守妇道,不是因为他们笑话他没人要,而是因为他们说到他姑姑是个疯婆子活该被人“欺负”。前面的话,他能觉出因果,最后一句,一点儿道理没有。他并不觉得疼,明明听见身体被击中,发出咔咔声,像一堆裹着破布的木棍儿。他的拳头落在别人身上和脸上,双手大部分关节都肿了,在发烫。他把对方打倒,自己的手、鼻子、嘴角、耳朵,都在流血,热的血流成涼的血。可他一点都不害怕。眼前那人几分钟前还得意洋洋,现在正跪在地上,捂着自己的肚子,对着地面狂喘。小安的手在抖,伸手想要把对方扶起来。那人抬起头,又迅速低下,根本不敢抓他的胳膊。赢了。脑子里只有这一个念头,有了报仇的感觉。
  回家,奶奶气得骂骂咧咧,给他抹脸、上药。他满手红药水,看电视上的拳击比赛,跟他姑姑说,我去打拳好吗?你别去。你去了谁陪我啊?姑姑慵懒地回答。
  父亲的仇,他要好好弄清楚;姑姑的仇,就当练习吧。孟浩去上大学的时候,妹妹在厂区里被人轮奸了。那之后,她没走出家门一步。对她施暴据说是因为其中一个青年认定孟浩抢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小安从收拾那些人开始,年龄、身高、体重,好像都不是问题,人们议论说这是老乔那边传下来的武功。都不是,小安只是不怕疼,也不怕死。
  那天,小安手背肿了,关节都是淤青。他染了一脑袋黄毛,穿着特别肥大的衣裤,蹲在机南路边上派出所值班室的廊下。曹家宽刚和人谈完一块地的事,让司机开车从这条路兜一下。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不明白怎么一眼就知道那是小安。他让秘书去问了这是什么情况,民警说,小安把人打了,因为在收“管理费”(高利贷),打了仨人,都进医院了。钱的事,背后层次多,小小派出所不方便管,但打人还是不行。正是下班时间,乔英肯定在出摊,不会过来捞人了。秘书带着小安回到董事长的车旁边,曹家宽摇下车窗。
  “赢了么?”他问。
  “嗯。”
  曹家宽笑了,“那就好。”又问他,“你以后想干什么。”
  “没怎么想。”
  “这样不行,你妈还靠你呢。”
  小安笑了。
  “好好学习,我给你安排前途。”
  “行啊。”小安脸上有种玩世不恭的笑。
  曹家宽不太高兴:“我说过会管你们。”
  “嗯。”
  他没想到小安能考上大学,更没想到会跑来找他要学费。曹家宽带小安在公司楼里食堂的包间吃了一顿。那天桌上都是山珍海味,小安吃得不多。知道节制的人,要多加提防。
  “不顺口?”
  小安笑,问他,前途是指什么呢?
  “未来吧。”
  “我上完学能跟着您吗?”
  “跟着我?我已经是老头了。”
  “四年之后,您还在吧。也许不用四年,我现在就想跟着您。”
  “为什么?”
  “当初我爸追随您,我相信他,所以我相信您。”
  曹家宽那天晚上放着几个亿的生意不想,花了半小时琢磨小安的话。他到现在都能想起孟浩难以掩饰的为难和不认同的表情。这像在曹家宽心里种了一颗豆,放了一个石子,十几年的时间里,曹家宽时不时地去想如果自己是小安是什么意思,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耐心……他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耐心。
  8  报不报仇随你
  孟浩在住院,小安骑着他的自行车,腿从横梁下穿过,一次次从家去第三车间。他知道自己还小,这一切他没能力想清楚,可他也知道,只能现在看,尽量记下来,以后有用。活动房子的铁楼梯上有无数泥脚印,下雨天,冲掉了一些、重叠了一些。他没有相机,没有更先进的记录方式,工厂发的胶鞋、雨鞋、工人自己的懒汉鞋、保卫处的人穿的皮鞋……他把那些鞋底印在本子上去现场对照。靠自己的一双眼。有四个鞋印看起来不一般。他画在本上,到周围的商场和工厂后勤开的供应室里去一双双鞋翻过来看,最麻烦也最有效的方法。
  孟浩临死前,把工会出纳叫到家里,当着乔英,把他能想起来的所有参与集资的人和金额一个个核对了一遍,交款登记的时候他和出纳两个人都在。核对这个名单花了好几周。每天孟浩都筋疲力尽。名单上的人大部分后来按照这个记录得到了退款。出事当天他们一下午收到五万多。但之前本应存在银行的钱少了整十万。孟浩对乔英说,对于那天晚上的事,他什么也想不起。
  他在晚饭后说他要去厂里一趟,一个小时回来。他是去等要来送钱的工人吗?那时他们约定的都是周二、周四的下午。每个人都交钱给出纳,得到一张单据,那上面有出纳和孟浩的签名。周四晚上,他一个人去那里干什么?他在等别人。
  有人拿走了那些钱。有人把孟浩推下了楼。
  乔英想得比较简单,她以为如果这个厂区有人拿到这么大一笔巨款,他应该会增加消费……她放弃了曹家宽给她在厂办安排的办公室工作,要求调去内部餐券兑换室。厂区里的食堂那时只剩下三个,餐券除了每月发放的之外,能自己去用現金兑换,券可以到供应室买东西,比外面方便、便宜些——因为一些东西是拖欠三角债的其他公司拿来抵债的。她在兑换室和厂长的司机老马混熟了,他常拿一堆钱来换餐券,或者拿一堆餐券换钱。他说是曹厂长要用或者用不了的。   在结婚的当天晚上,乔英把喝醉的老马捆到椅子上,用最尖的毛衣针顶住他的脖子。他好一会儿才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
  “我没杀人……”
  “你怎么知道我要问这个?”
  “我……”当他送喜糖给曹厂长,曹厂长听他说要娶的人是乔英,盯着他看了半天;也是那天,不顾前面多年的情分,一句话把他调回了司机班,再也没和他说过一个字。老马瞄着那根毛衣针才知道那眼神是什么意思。“那天晚上曹厂长让我去看看……”老马没说实话,但这可能更接近真相。
  “他知道要出事?”
  “他什么都知道……”老马说,“……我不知道他知道什么……”他看着乔英像泄了气似地滑坐在椅子上,手臂支着桌子,呜呜地哭起来。
  原来……爱……果然都是假的啊……他不敢出声。眼下这样子,咫尺距离不如当初远远地看她几眼。他爱她十几年,可她只想着孟浩。
  出事那天,曹家宽在办公室待到很晚,一直让老马等;他昏昏欲睡的时候,曹家宽突然上了车,没说要去第三车间,说是去模具车间,半路才让老马从第三车间旁边的红星路穿一下;还没开到,说要去第四车间看看,要从第四车间穿过,走到模具车间去,让老马把他放下,再沿着红星路把车开到模具车间东门。这一系列指示,老马都照办了。路过活动房旁边,他看见孟浩倒在地上,过去看了看,孟浩闭着双眼。老马想的是,你也有今天……瞧见第三车间的人正跑过来。他把孟浩手里攥着的几张钱抽走了。事后他害怕、悔恨,过几天又习惯了,自己毕竟没有放火杀人。他不知道的是,当天下午去登记的一个工人和乔英同一个班组,她不厌其烦地在每张她的钱上画一朵小花。他也不知道乔英在厂办待的那几天就知道了曹厂长不需要餐券。厂长需要的东西,不需要亲自去买。
  老马对着乔英说:“我照顾你……”
  乔英笑起来,她苍白的脸上是眼泪,在昏黄的灯下,可怜、痛苦,美得让人心如刀绞。“……你不配,你只能跟我一起坐牢。”她说。
  孟浩在家里躺着的那段时间,他的二哥从陕北回来看了他一次。二哥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老孟身体健康,孟浩还是小孩,中间的联系全靠写信。那天说着说着,兄弟俩都难过起来,为老孟、为他们的妈、为妹妹。后来,二哥说到他们陕北的厂里有人掉进电镀池死了,得了绝症,不想拖累家里。临别时,孟浩说,恐怕再见不了了。他哥说,我也是怕没下次才来的……多保重。
  后来乔英听说二哥没去看他妈和妹妹直接去了火车站,和孟浩发了发感慨,孟浩说,我要是他也不回去,接着说,我想好了,你帮帮我吧。
  乔英没和任何人说过他们之间的商量,她劝了他多少次,说“我照顾你”、“照顾你一辈子”,孟浩一直笑,说:“你是我的手和脚,得帮我。以后要你照顾的人多着呢。”那时,即使乔英每个小时给他翻身、每天三五次给他擦洗涂药,他的背、臀部、腿上还是长了褥疮,幸好他自己没知觉。对这样的情况,他不用看就知道,当初老孟也是这样,而自己因为年轻,要熬更久,他的身体更不甘,更盼望奇迹。
  在乔英去电镀车间的时候,孟浩和小安说了许多话,对以后的叮咛太像出自一个要死的人,小安感到害怕。别再说下去了,父亲说得越多就离死越近。关于让儿子做个好人的那些叮嘱结束之后,孟浩说:有一天你会发现我做错了很多事,你妈可能也做错了什么事。我们的初衷也许没那么糟。我以前没那么多恨,现在我恨所有把我弄成这样的人。小安呜呜哭,看见父亲在流泪。
  “……我以为离开这个厂就都好了。现在我恨不得做鬼也不离开这儿。”孟浩有满腔的愤恨需要发泄,他想诅咒、下降头。他看着自己的手,如果他能动,那里应该已经握成了拳头。
  “我给你报仇。”小安说。
  孟浩苦笑:“报不报仇……随你。”
  那天晚上,乔英把电镀车间偷拿的一点粉末放在旁边,再旁边是一碗鸡茸粥——这不是他喜欢吃的东西,他喜欢的那些,已经吃不进去了。她呆坐在孟浩身边,他们好几个小时没说话。
  “你就想,这都是为我好。你以后想起这事,都要这么想。”
  “没有别的办法吗?”她一直在流泪。
  “我没想出来。”孟浩说,“对不起。”
  乔英摇摇头。
  粥喂到三分之二,孟浩说:“我每天都躺着想以前的事,欠你好多。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喜欢我,为这没少欺负你,占你便宜。我不是因为你喜欢我,不是因为你一见我就在车间里掉眼泪和你结婚的,不是因为可怜你。是因为我也爱你,才和你在一起的。我自己很清楚。”
  “你……”她既想听又害怕听这些话。这真是甜蜜的毒药,反复回想许多年,她觉得是箍,是圈。孟浩聪明又坏,太坏了。
  “放进去吧……”
  “再想想吧。”
  “粥涼了就不好吃了。”
  乔英想到她接下来做的事就后悔,没人怪她,孟浩的母亲一定看透了都没怪她;越是没人责怪她,她越难过。那个她和孟浩的家,在孟浩死后变成了牢房,她把自己和老马关进去,没有光,和想象中坐牢一样的食物,有时甚至是熬她卖菜摘下来的烂叶。她没有让老马碰过自己。白天是辛苦的工作和放风,晚上是坐牢。
  她常做噩梦,梦见在悬崖边,她拉着孟浩的手,那手从她手里滑出去。有时候是孟浩掉下去,有时候是她自己掉下去。那手真凉。弥留之际,她和小安说的不是电镀车间的粉末,说的是这悬崖。
  9  仇人
  家属院的人对小安有种发自内心的忌惮,来自很多方面:首先,历史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折腾过他爷爷,一些人逼迫过他父亲,一些人欺负过他姑姑、他妈妈。似乎不能全赖他们本人,每件事都有时代和社会背景在那儿,任何一个别的人在同样角色上未必能表现得更好,至少他们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其次,经济原因,小安和他那伙人,和这片区其他破学校的小混混都不一样,他们不随便抢东西、打人……他们有目的地打人、抢劫,他们甚至有一种“合法性”……因为那些人欠了“公司”钱。   “公司”不是指工厂的那个公司,而是在原来工人电影院里的“新世纪文化发展公司”。工人电影院是从厂区割下来留给自己儿子苏文韬的“一块肉”,这是苏书记向曹家宽提出的条件之一,他说,我要的不多。对于厂区的大部分人來说,那里不是好地儿;对于一部分人来说,那里是桃源,有所有吃喝花钱享受的玩意儿,有餐馆、酒吧、迪厅、卡拉OK厅、录像厅(双人座的)、棋牌室、台球厅、保龄球馆、游戏厅、网吧,有个房间里摆满了日本的那种小钢珠机——有原装进口的也有自主研发的:有个样子,机床厂什么都能做出来。哦对,还有住的地方,有性服务和各种药片、粉末。一个人在里面一辈子不用出来。需要增加空间也十分方便,电影院大院空地很多,找工人拆厂里空置的活动房再搭起来,还可以直接拖来简易楼梯。电影院被改得像巨大的怪物,内部犹如迷宫,永远黑暗,永远烟雾缭绕,永远吵闹。一开始,这里的东西让人感到便宜得超乎想象。比如,外面需要一块钱玩一次的游戏,这里只需要一个三毛的游戏币。不知不觉钱就会花完,可以找公司借钱,利息听起来不高,他们故意不直说那是按天算的。你不用怕,有抵押品和担保人。担保人不需要亲自来公司,只要写上某个人的名字就行。许多十几岁的工人子弟,天天到公司玩,后来他们的父母才知道自己欠了公司十几万。借款的合同有十七页,是苏文韬公司的法务起草的,里面写了各种条件、权利,当然都是倾向于公司的,借钱的人没有一个在签字当天好好读过。
  乔英在和老马结婚之前,受不了每天到家里要钱的人的逼迫,到这里向“公司”借了七万,加上家里的积蓄,一家家把钱还了回去。三年之后,小安才知道这事。中间在曹家宽的主持下公布过一次孟浩工伤事件的处理结果,把两个未成年人送进了工读学校,通过厂里的一个基金给了乔英五万元。这笔钱,加上老马拿出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去公司还过一次债,乔英名下还欠着五万。公司找乔英催债,还让两个人半夜到小安奶奶家敲门,小安直接拿菜刀把他们逼下了楼梯。
  第二天,有人在学校附近叫住小安,哎你,别急,不是要和你丫动手,况且我们有四个人呢,老大让我们叫你去一趟,别不识抬举。公司的老大并不是真正的老板,他是被招安的地头蛇,纯好奇想看看十一二岁的毛孩子要多厉害才能把他那些小混混镇住,虽然他们也只有二十上下、一个个看着东倒西歪但横行厂区这几年吓退几个膀大腰圆的工人没问题。老大和小安说了什么没人知道。那天下午小安成了公司的收账人。
  一年半之后,老大去向公司真正的老板苏文韬汇报最近的“运营情况”,顺口说到现在的小孩真厉害,提到小安。苏文韬多问了几句小安的家庭背景,听到中间,他猛然间气急败坏、勃然大怒:你这个白痴!!傻逼!!活蛆!!老大听到最后一个词真是懵了,果然是受教育过度的人啊,脑子里骂人的词儿都少,在一堆扔过来的电话、纸片、办公用品中,他怀着各种不明白退出了苏文韬豪华的办公室。双开门隔音太好,关上的时候,都听不到苏文韬的嚎叫,他应该依然在嚎。
  老大再没对苏文韬提过这个人。苏文韬在电话里问过他一次那个人还在公司吗?老大反问:哪个人?苏文韬把电话摔了。老大不打算去打听这背后是什么因果。小安为自己顺利地挣钱,他把小安当成自己雇的帮手。
  有一次,他问小安:我能信你吗?能多信你呢?小安说:别信我,我不值一信。他们当时在喝酒,因为小安在笑,老大在笑,一桌人都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老大带着笑呛的声音说:如果不是我罩着你,你走不到今天。小安说:我懂,心里清楚着呢。
  那年,小安接到一封信,写信的人自称是小安的二伯,说自己最近整理之前和他爸的通信,发现他爸在最后一年提到几次投资。小安去找乔英翻以前的存折,发现他爸曾经取过五千、一万、三万,最后又存入了八万。时间跨度大概半年。孟浩应该是在尝试投资……这么高的收益……
  他问老大知道什么高收益的发财途径吗?老大说,你现在干的事就是高收益的事儿啊。孟浩不会放高利贷也不会卖药。还有吗?
  “老板那行吧。”老大叼着烟,整理着眼前的散钱,余光看见小安没反应,说,“他办公室豪华极了。墙都是金的,我都想撬下来。”
  “那为什么还需要公司呢?”
  “这儿对他不重要,他等着这块地升值。我们是替他看地的。”老大摸摸自己的胡子,“你看厂区最西边那块地卖了之后不是围起来没盖房子吗?里面都给看地的老头儿种成菜园了。我就是那老头儿,这儿就是我的菜园。”
  小安顺着他的意思笑,过了一会儿问,老板具体干什么呢?我能去干吗?
  老大笑着露出被烟酒腐蚀的牙,说,那是穿西装的人干的事。
  老大说,老板能发达都是靠他爸,“公司”对他有价值是因为他变现在这么有钱之前有许多次起伏,生意上吃过大亏,曾经被人堵在修了一半的路上暴打。苏书记怕他输得命都没了,要给他留这块地,就像那当铺老头知道要在地库里埋下珠宝瓷器。
  “这地不是工厂的吗?怎么能变成他的呢?”小安问。
  老大露出了“你终究是个孩子啊”的表情,没再多说。
  小安没有主动问苏文韬,几年后苏文韬自己在湖边对他吐露了一点儿:“对,我是跟你爸说可以跟着投资期货,没说过稳赚不亏。他集资不是为了员工买股,曹家宽就没打算真让员工……孟浩认为工人要吃大亏,他要想个办法让他们留点儿钱。我说好啊,反正我操作的规模比你能拿出来的大得多,你拿钱来也就填个尾数,我带着你玩呗。他先用自己的钱,我们赚了啊。他不肯都给我,只拿十万,但我亏了啊,亏的不只他那点儿钱,我自己的命都差点儿……”他没有往下说。他没说真正让他像现在这样富有的,不是什么期货、股票,是土地,机床厂的地、纺织厂的地、船厂的地……不止这个城市……每一块后来变成商业用地的工厂地……便宜买入、换个性质、高价卖出。这不用他自己说,小安不是小孩了,早知道了。富起来的,不止苏文韬。
  他把枪放到小安手里:“你恨我,可以啊。要报仇,打我啊。别缠着小萌。”苏文韬没自己想象的胆子大,被小安用枪指着一步步退到湖边的芦苇里,被植物围绕着、扎着,不由得闭了眼。小安开了枪,那子弹离苏文韬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声音大得恐怖,他怀疑那是自己的枪吗,同时感到跨下一阵暖流,听见几只鸭子飞起。   “捞起来吧。”小安说,“打中了一只。”
  苏文韬气得发抖,又笑着说:“你不会真爱她吧。”
  小安再一次拿枪对着他。苏文韬盯着他,不自觉举起了双手。小安一眯眼,他跌倒在芦苇丛的泥里。
  10  方法
  苏文韬不止一次和曹家宽抱怨过小安:那个小孩坏透了。曹家宽都用一种带着关爱又深感恶心的眼神看着他。这个苏书记留下的孽障。要不是他确实有些手腕还连着苏书记背后那些资源,曹家宽一眼都不想看他。
  怕一个小孩……哈哈哈哈……没出息。
  但曹家宽不能说这些话对自己全无影响。他出钱让小安读了书,没有说要他到自己的集团工作。等他发现的时候,小安已经在一个子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年会上领取集团优秀员工的奖状,如果不是曹家宽临时起意想看看自己在场的情况下CEO还能不能把公司说成他自己的,可能不会看到小安,更不会亲手给他发奖。
  “恭喜你啊。”曹家宽握了他的手。
  “谢谢您,是我应该做的。”他们从未谋面而不是久别重逢。
  年会结束之后,曹家宽让秘书去找小安,把一群高层甩掉,他要和小安聊一聊。
  曹家宽这辈子伤害过很多人,他很清楚随着自己权力变大,对阻碍自己、忤逆自己的人更没有耐心,扫除障碍的方法那么多,让人忍不住随便用一招。偶尔他有恻隐之心,会用其他方式——主要是钱——作些补偿,偶尔也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那乱也是一时一刻的事,连法律都总是向着他这一边的。只有孟浩的事,他会经常回想,很难忽视,它似乎没完没了。他在心里说,那都是孟浩自己的问题。小安的笑脸,让他想到孟浩,想到那种不投脾气、不是一路人、不能在一起处事的懊恼。与小安吃饭、聊天,却让他舒服,让他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孙子。舒服到他提醒自己小心。他仍然难以抵抗一种懒惰。曹家宽问小安有什么需要和要求,小安说没有,工作挺好的。
  “有没有想过来总公司?”
  “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怕做不好。”
  与其让他在别的暗处捣乱,不如让他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这是后面一系列错误的开始。他让人安排他去那些最忙最乱的地方,等想起这么个人的时候却听说小安干得不错。他想到了孟浩。秘书给他整理了一份资料,看得他双眼一黑,那些最忙最乱的地方是他公司的关键。不不不,即使那些职能部门,他也混得很好,那些部门哪个能说不关键?人事、财务、行政,他过手多少信息?安插了他的人沒有?每到一处,他都莫名其妙地被委以重任。曹家宽问秘书这是怎么回事,得到的支支吾吾的回答是,也许大家认为他是董事长的人……听上去秘书自己就这么以为而且是这么传达的,曹家宽深吸了一口气:阴魂不散……
  孟浩出事之前,曹家宽对苏书记的儿子到底在搞什么鬼没一点儿兴趣。在机床厂上任不久,他们两家人一起吃过一顿饭,饭桌上苏文韬除了对他的亲姐姐大献殷勤之外,就是滔滔不绝地说他怎么炒期货赚钱,说到的美元数字之大之炫耀让曹家宽生气。后来他听说苏文韬被限制出入美国,不由得笑了出来。
  曹家宽和苏书记在不想铺开员工持股的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作为法人和未来的法人要持有大头,在账面上需要二千万,当时机床厂工人的工资大部分不到一千。他们把厂里所有的专利都算到两人名下,加上其他规则和各种变通,抵押、折算、分期都算进去,仍十分勉强。如果孟浩让员工拿出真钱来买股,那把他们又置于何地?不懂事啊……这时,苏书记找到曹家宽,说孟浩给了苏文韬一些钱,之前苏文韬已经帮他挣了一些钱,这次的十万,十有八九是他从筹资里拿出来的。好啊……本指望儿子出钱的苏书记眉头一展,笑嘻嘻地说,其实我们可以发动人民斗人民。
  那一次,苏文韬确实亏了,但他最初向孟浩夸下海口:你能交给我的那点儿钱,在我的生意上根本不算数,赚了的归你,要是亏了,十万以内的,我自掏腰包赔你,眼都不会眨一下。苏书记坚持说,你去跟他说亏了,我不让你拿自己的钱垫,你看他能怎么办,我不信那些人不跟他急。
  和孟浩见面之前,曹家宽善意地提醒:“你要不带上你‘公司’的人一起?万一他狗急跳墙呢?”苏文韬疑惑地看着他:“不会,孟浩绝对不是那种人。”
  在下车走上活动房的铁楼梯之前,三个人从另一条路走过来。苏文韬不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其中一个说:太子爷,老大让我们来的。苏文韬不让他们上楼,他们笑嘻嘻地跟来了。孟浩开门看到苏文韬,也看到两步以外的三个人。苏文韬回头生气地说:你们不要进来。
  但苏文韬离开之后,他们三个进去了……
  一开始,他们没一个说有人让他们务必把那里烧掉,上楼前他们背上了两瓶汽油,连烟都没敢抽,条件是免他们欠公司的账;更没人承认自己推了孟浩,他们说那是他自己一着急摔下去的。他们本可以拉住他。他认出了他们的脸。孟浩对他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谁让你们来的?”
  这些话,他们被小安打断了肋骨之后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先恐后说了。他们都没有戒掉“泡公司”的瘾,其中一个吓唬那里的姑娘说自己杀过人,她不听话也杀她。他以前是厂里的电工,对于工作他一点儿都不喜欢,却唯独爱穿焐臭脚的电工鞋。机床厂的供应室只有那一种,卖了十几年,鞋底前掌有一圈麦穗一样的防滑图案。
  小安把他们绑起来,身上浇满汽油,放在活动房三楼室外过道的简易扶手旁边,一边抽烟一边踩着他们前后摇晃,他们咿咿呀呀地哭个不停,最终把他们一个个踢下去了。
  那下面是之前堆好的沙土。他在三楼上看着,把烟灰点在他们身上。有人报警了,派出所的车已在旁边停下,民警下来冲小安喊:“你他妈快给我下来!”小安看看下面在沙土里滚来滚去的三个,向警察挥挥拿烟的手:“就来。”
  他那时信心满满,一切尽在掌握。
  苏萌问:“你想怎么做?”
  “别问了。”
  “……如果你累了的话,就别做了。”
  “别说傻话。”
  不是傻话啊……“……想想我,想想小土豆……”
  苏萌听见小安轻而长的叹息,像来自他身体的某种遗憾,努力让自己不要哭出声。
  (责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一  年轻的时候,我住在大都。那里人太多了。人一多,垃圾就多。起居的垃圾,情识的垃圾,比比皆是。人活在垃圾中久了,就形成了积习。海子北岸的斜街上有个缎子市,临豁口住着个色目人,原本老实做生意,后来跟坊间游手好闲的泼皮混熟了,也学得奸诈无赖起来。果树种得松散一点,长得扎实也茂盛;紧挨着分不开,果子结不大,果味也雷同。都说色目人憨厚,仗义重情,可这个家伙坏起来,变本加厉,憨恶厚黑。  这个色目人,名叫
期刊
想写《在平原》,始于2012年。那一年,很多从十几岁开始蔓延下来的问题,集体爆发。当时的写作和生活,突然到了一个必须重新洗牌的关卡。我从成都乘火车到银川,希望暂时告别闭塞又多变的生活,做个决定,比如究竟要写什么小说,接下来的人生要往哪个方向去。到银川前,我打定主意只是去漫游,匆忙下了火车后,就随意搜索了一家市内酒店的位置,住下来才知道,马路对面就是一所阿拉伯语学校。不大的校门上悬挂着红色横幅,横幅
期刊
微弱不安的灯火来自河对岸的另一个国度  同样来自那里的风  纠缠着它以外的事物  河水灌溉了我年轻又粘稠的身体  在所有爱过我的人中  我只想念你  我们曾经像两块石头  相互磨砺,变圆润,两败俱伤  往事虛浮地排列在黑暗中  我们取出生命的鳞片  也无法割裂身体和过往  你说“想念一个人,  是想念自己心底最易碎的部分”  所以你给我种下软糯的核  在雨季  潮湿和肿胀始终包裹着它
期刊
懒惰的人们习惯把难以讨论的问题划归到抽象的言辞之下,实际上抽象不是终点,它会再次萌生它的具体、纵深、细微、枝节和逻辑。王苏辛的《在平原》跟模仿世界、与生活平行走动的写实作品相比,选择了一条艰涩的道路去接近“灵”的部分。这样的作品是反常态小说的。滞重的时间流,拒绝滑动的线条,没有什么特意被对焦的人事,王苏辛祛除了很多年轻作家惯常依恃的男女故事、家庭关系、社会冲突、自我情绪,她所操持的只是师生二人的谈
期刊
谢志强是一个待在江南一直写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人,他身上似乎缺少水分,枯瘦干涸,像沙漠里的胡杨。我想这大概也是因为写沙漠写得久了,江南的湿润也浸不透他沙漠里长成的那一把干骨头。  作家是“往后看”的人,他用江南的后半生审视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前半生,生怕遗漏了一丝细节。他像守财奴一样守着那些记忆,那是他严冬里取暖的火,是他酷暑里降温的冰,是他百变的财宝。  他的小说写着写着就回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回
期刊
一  从哥廷根上车的时间已接近黄昏时分。尼采想了想,还是决定去餐车吃点东西。从一等车厢去餐车,没有几步路,过一个联结口就到了。  尼采坐下来,朝车窗外看了看。列车正蜿蜒爬上一个大坡,夕阳透过青黑色的森林,把余晖洒在广袤的丘陵上。两座一高一低的大丘陵间,深色而冰冷的涧水藏得很低。一个服务员大娘走过来,很不耐烦地要他快点决定吃什么。他也没看菜单,直接要了点啤酒,几根纽伦堡的炸肠子,还有一点土豆泥。斜对
期刊
入冬的天空是一张被树枝分割的线形图  几片褐色的叶子吸纳着日光  寒冷加深孤獨永不被缓解  你的手纹从凌乱到渐渐清晰  二十年过去了  你没有过得更好  你疲惫的时候更美  那个新鲜灵动的念头一闪就消失了  你对自己挺失望的  空洞的眼神偶遇一只黄鼠狼伸直尾巴穿身而过  在灌木丛中发出悉悉索索的声响  你羡慕它  它似乎总是对这个世界有话可说  无需辩驳地存在着
期刊
月光浩荡  天空浩大,器皿被虚无隔离  月色贴着月色,星星挨着星星  她走下星空,擦拭人间浮尘  光亮里透出河流、山川与湖泊  桂花和迷迭香同时开了  月光将很快淹没这些痕迹  我趴在阳台上仰望  除了银白,还是银白  无论怎么看,她都不像一個局外人  最黑暗的地方仍有光华  在张家桐  ——兼致谷净  桥也许是它不可少的部分  清瘦的桥身上  龙凤呈祥、鱼戏莲叶  陌生者相继闯进稻田  土地长出
期刊
主持人按:  这一栏目,从2016年的“艺术与科学”、2017年的“艺术与新知识”,到今年更名为“艺术与后人类”,希望从艺术与科学、新知识、人工智能等视角更深地进入对人类当下乃至未来处境的考察,讨论我们将经历什么样的故事、面对什么样的叙事。  2018年12月3日,正是上海最后一抹秋光的时刻,老法租界深处的梧桐树还挂着蔚为可观的黄叶,而在这里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正举行由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
期刊
伴随一场雨  我的体温渐渐凉了下来  那是蛇的温度  或者只是根像蛇的绳子  在一场雨过后  变得更像蛇变得更冷更沉  是这样的  这些下雨的日子  我不得不压低嗓音  等待雨或急或慢地走過我的房子  可是房子还是房子  那些在房顶发霉的木头  丝毫没有改变位置  只是在这场雨过后  又慢慢风干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