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探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做好精讲细练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关键词】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精讲细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机电、数控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图样的读图、绘图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从事机械加工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就根本无法学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例如,在上第一节制图课时,教师不必急于讲解机械制图理论和制图的投影规律,可事先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组合体的图样,并配以实物。先介绍图样的知识及作用,接着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并启发他们试着说出理由和根据,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其次,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求知兴趣。一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例如,“组合体的组合方式与表面连接画法”的教学,教师不必急着告诉学生概念与分类,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实物、模型或零件,启发学生观察得出其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像“共面”与“不共面”、“相交”与“相切”等在画法上的不同。二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借助实物模型展示,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更好地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进行多种形式的作业训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必须瞄准企业的需求,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不断被企业广泛应用,原有的课程内容有些已经落伍,就必须适时进行改革与调整,删除那些陈旧老化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企业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就连圆弧连接的方法也都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了;轴测投影由于计算机上的三维实体技术的出现也显得无足轻重,这些内容只作简单的介绍即可。而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的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几何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
三、丰富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设备的先进,使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等,这些教学手段能更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制图课中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如在讲解剖视图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看懂这个机件的结构,掌握基本原理、做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基本理论知识体系,逐步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践表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学生反映积极,爱学爱看,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并且记忆深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讲得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击中要害。这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的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
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这就是综合的过程。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也是这样。根据一个图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图框,利用投影关系对应找出每一图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无论在讲授,辅导或批改作业时,都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综合。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一一罗列,使学生不得要领。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练习或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会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例如:已知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根据已经条件捏出题中所描述的物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得出结论或验证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形体的结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判断其结构关系,准确地绘制和表述出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总之,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善于引导,还要读懂学生。要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精讲细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机电、数控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图样的读图、绘图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从事机械加工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就根本无法学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例如,在上第一节制图课时,教师不必急于讲解机械制图理论和制图的投影规律,可事先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组合体的图样,并配以实物。先介绍图样的知识及作用,接着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并启发他们试着说出理由和根据,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其次,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求知兴趣。一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例如,“组合体的组合方式与表面连接画法”的教学,教师不必急着告诉学生概念与分类,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实物、模型或零件,启发学生观察得出其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像“共面”与“不共面”、“相交”与“相切”等在画法上的不同。二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借助实物模型展示,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更好地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进行多种形式的作业训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必须瞄准企业的需求,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不断被企业广泛应用,原有的课程内容有些已经落伍,就必须适时进行改革与调整,删除那些陈旧老化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企业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就连圆弧连接的方法也都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了;轴测投影由于计算机上的三维实体技术的出现也显得无足轻重,这些内容只作简单的介绍即可。而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的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几何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
三、丰富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设备的先进,使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等,这些教学手段能更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制图课中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如在讲解剖视图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看懂这个机件的结构,掌握基本原理、做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基本理论知识体系,逐步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践表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学生反映积极,爱学爱看,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并且记忆深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讲得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击中要害。这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的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
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这就是综合的过程。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也是这样。根据一个图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图框,利用投影关系对应找出每一图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无论在讲授,辅导或批改作业时,都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综合。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一一罗列,使学生不得要领。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练习或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会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例如:已知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根据已经条件捏出题中所描述的物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得出结论或验证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形体的结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判断其结构关系,准确地绘制和表述出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总之,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善于引导,还要读懂学生。要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