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阿拉套山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深不知处


  绵延275公里的阿拉套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博尔塔拉河谷的北面,阿拉套山分水岭隔开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领土。拭去历史的尘埃,以往的岁月,16世纪初,阿拉套山这个地方就是游牧民族哈萨克人较为集中的大本营。阿拉套是哈萨克语,黑白花山的意思。
  我和一帮驴友前往阿拉套山徒步旅行。出发的时候,天气阴霾,阿拉套山云遮雾罩,皑皑白雪笼罩的山顶,隐藏在云深不知处,愈发增添了几分神秘。


  领队“牧羊人”带领我们沿着库库塔尔沟穿行,这条牧民所谓的黑石头沟,名字起得真是贴切。一路攀援而上,两边都是黑色的岩石峭壁,植被稀少,人烟稀少,再往前走,沟谷荆棘丛生,人迹罕至,几株稀疏的野生杨树,树梢被来自阿拉山口的大风吹折了,稀稀落落无奈地下垂,长成很怪异的形状,却孕育着勃勃生机。
  翻过山梁,云雾缥缈处传来狗叫声,有经验的驴友说,前面有牧民。浅雪中的牧道曲折狭窄,像是任意抛洒在山梁上的一道道曲线,一路蜿蜒前行。在一处背风向阳的山窝窝里,有牧民的“冬窝子”,它依山势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简陋的小屋,粗糙的门扉向西,避开了从东面阿拉山口吹来的风,从这里看去,山那面阴坡上高耸的雪岭云杉像一抹蓝烟。
  我们走进牧民的小屋,屋子里的铁皮炉子燃烧的牛粪火很暖和,环视小屋,摞起来的面粉,用门帘遮掩着。收音机里传出男播音员的声音,虽然听不懂,但你能感受到现代气息,山里山外被一根看不见的无线电连接着。男主人放羊去了,女主人是不会轻易邀请我们这20多个人进屋的,再说,也坐不下。进来的几个人围着牛粪火炉烤火,跟她闲聊了几句,知道她是从伊犁草原嫁过来的。她一边回答我们,一边给7个月大的婴儿喂饭,小家伙长得很结实,稳稳地坐在铺着地毯的炕上,一口一口吃着牛奶泡馕,让我吃惊的是,这个“太泰”(哈萨克语中妈妈的意思)从容地用一个大搪瓷碗盛半碗牛奶,然后把馕撕碎泡在牛奶里喂婴儿,不像我们汉族妈妈喂婴儿都用很小的碗,喂得很少。
  山里的牧民守着丛生的荆棘和大片大片的云岭雪松不砍伐,只烧牛粪。“牧羊人”说,牧民把春天鲜嫩的青草当做生命的象征,忌讳拔除青草。幸亏他们没有与时俱进,移风易俗,要不然,我们今天徒步阿拉套山只能看见光秃秃的黑石头了。


  野生动物的家园
  阿拉套山山势西高东低,南坡有哈日图热格等多条水系,有多种野生植物、动物和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历史上,每年的冬季赛加羚羊从水草肥美的哈萨克草原通过阿拉山口迁徙到阿拉套山南坡,这里背风向阳冬季有明显的“逆温层”,气温较高,是赛加羚羊理想的越冬场所。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滥杀滥捕,赛加羚羊已经难见踪影了。好在近几年,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已经很少有捕杀、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了。
  我们这些在野外徒步行走的人,经常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


  我们往沟谷纵深处穿越,在高耸的悬崖峭壁间,陡然发现了野生动物的身影,远远地看不清它们是盘羊还是北山羊,仰着脖子注视良久,看不见它们的表情,只有模糊的剪影和山色是那样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相濡以沫,因为一直以来,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家园。也许,没有见过这么多不速之客吧,它们一路好奇地跟踪着我们,一直跟到坡缓沟宽的纵深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没有出现过,让人心里有点怅然若失,一时回不过神来。
  有一次我们与鹅喉羚(俗称黄羊)狭路相逢,黄羊一点都不怕,在我们面前优哉游哉,胜似闲庭信步,在我们面前展示它健美的身姿,敏捷的步伐,招摇而过,仿佛T型台走秀。好一个人与动物,而且是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
  触摸阳光的气息
  乍暖还寒,一群北山羊在阿拉套山的阳坡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悠闲自在地寻觅逐渐返青的嫩芽。又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动物们比我们更早享受到自然的恩赐。聪明的北山羊在觅食前,首先要“踩点”,一只北山羊警卫占据制高点,警惕地注视四周,为家族成员站岗放哨;中间的这只大头羊,头顶威风凛凛的长角,很像两把随时出鞘的弯刀,随时出击。它今日的胜者为王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浴血奋战,如今身边妻妾成群,群羊拥戴,占据着最好的地段觅食。
  走在隔年颤巍巍的草皮上,闻着浓厚的温暖湿润的土地的气息,在枯黄的衰草根部,看到伸出细嫩的绿芽,真真切切地呼吸到了阳光的气息,触摸到了阳光的脉搏,山的背阴处虽然还是积雪覆盖,可是寒冷于我们,威力已在渐渐衰竭。
  一位俄国作家说:“要想真正能看到点儿什么,就得让自己深信,你是平生第一次看到它。”从前,记忆中又能留下多少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呢?我还记得王蒙的《四月泥泞》:除了一路泥泞还能留下多少春天的痕迹?

其他文献
哈日图热格,蒙古语意即金雕翱翔的地方。  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北部的阿拉套山南麓,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成立于1994年,2000年被自治区林业厅批准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268.48平方公里,森林覆被率为45.1%。这里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佛憩洞,令人费解的石人及排列有序的乌逊古墓,神秘的古岩画,残留
期刊
佳片有约  摄影师王汉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由于学林业的缘故,对树木情有独钟,十余年来,他立足家乡,以胡杨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为保护环境事业尽了一个摄影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005年和2007曾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胡杨》摄影作品,2011年3月应香港摄影学会邀请,
期刊
到特克斯县城后,天空多云,看来一场雨在所难免了,于是短暂停留后,我们决定尽快上山。从特克斯县城出发向南走是去喀拉峻草原的方向。路途大约有40公里。出县城约10公里后,我们进入喀拉峻山和阔克苏峡谷。阔克苏河贯流其中,河水碧绿,潺潺有声。河流滋养着山上的植被,两旁有牧羊的哈萨克人和羊群驼队擦肩而过。空气开始清凉起来。想着马上就要进草原了,我们兴奋起来,车上德德玛的《美丽的大草原》歌声表达了我们此刻的心
期刊
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俑、彩仕女俑、天王踏鬼俑、顶竿倒立俑、镇墓兽、生肖俑等彩绘泥塑和木雕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反映了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殊不知自治区博物馆还收藏着一批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这些佛像除了偶尔展出几尊之外,绝大部分深藏于库房中,鲜为人知。这批佛教铜像,题材多样,有如来佛、燃灯佛、观音菩萨
期刊
春天,许多地方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各色野花会随着纬度、海拔,由低向高地竞相开放。新疆之春就是在绽放中逐步展开的。除了追花,到沙漠中体验柔软中的坚韧、饥渴中的温暖也是一种风景:而骑行在美丽的赛里木湖边,听春天的声音在耳边唱响,更是新疆的魅力所在。  最美:杏花盛开/褚超  每到春天,新疆大地就像一位涂了胭脂的少女,漫山遍野开满了或白或粉的杏花。3月中旬到5月初,正是伊犁、吐鲁番、哈密、和田等地拍摄杏花
期刊
纪念王洛宾一百周年诞辰  “歌韵永恒”主题演讲会在联合国举行  2013年8月22日下午,在联合国总部会议室,世界各地来宾全体起立,在聆听1947年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录音声中,拉开了《歌韵永恒———纪念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一百周诞辰年活动》主题演讲会、纪念王洛宾邮品展、王洛宾人生历程图片展、王洛宾肖像绘画展的序幕。  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在《矗
期刊
在亚洲的交通史上,亚洲北部和中亚的交通发展在历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一说到中亚,人们一直认为其中心地区就是中国新疆。毋庸置疑,新疆在亚洲开拓道路的地区和起推动作用的地区中是一个重要的承接点和中心点。  丝绸之路连接起亚洲东西  路,是新疆的命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就开始了,丝绸之路萌芽;张骞凿空西域,巩固了与当时西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而西域都护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守护商道,保证丝绸之
期刊
从古代的阿尔泰草原、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到伊犁河流域,都留下了哈萨克先民游牧的身影。  在新疆,每年牧民都要赶着牲畜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或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属山地牧区。牧民总是逐水草而居,在新疆各地的草原牧道上,有最多的机会看到带着全部家当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但转场的牧民带着他们的羊群,融入夕阳金色的光线中,扬起的漫天尘沙,让他们看上去更像是一
期刊
成果丰硕活动精彩  9月7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落下帷幕。这是新疆第三次通过中国—亚欧博览会赢得世界的关注与聚焦。  此次亚欧博览会,有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50个国家(地区)参展参会;7个国际组织、10家国际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参会,境外客商及采购商5000余名。参加本届博览会的境外副部级以上嘉宾86人,国外驻华使节27人,其中大使5人、参赞15人。  据统计,仅截止到
期刊
和硕人用智慧培育着他们的山,他们的水,于是,山有了灵性,水有了灵性;和硕人用思想的火花燃烧着他们的山,他们的水,于是,山也抒情,水也抒情……  和硕,因年轻、美丽、婀娜的金沙滩而远近闻名。中国的版图上,和硕只是一个小小的逗点,而举世无双的博斯腾湖却神奇地在荒漠之中孕育了金沙滩。因此,当沧桑而又辉煌的历史之页掀到了21世纪的时候,和硕这个名字就开始灿烂起来,让人们总是不停地在谈论,可见她魅力无穷。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