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因人才缺乏或经验不足导致的国际经济合作矛盾增加等问题不断凸显,基于此,就《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探讨,通过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采购实验软件、改变教学方式和改变考核方式等方法相结合,提高《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质量,为将来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经济合作》 教学探索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截至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18.2%;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4%。中国对“一带一路”上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势必将会带动更多的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发展。《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探索《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国际经济合作领域新趋势。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提出要求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是要素的国际移动,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将成为重中之重,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任务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形态变化必将影响教育形态的变化,因为经济发展会对教育提出新要求,而教育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必将适应经济新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走出去,引进来”与“留得住”的问题,这其中,影响因素很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教育应积极发挥面向现代化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育,要时刻以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为着眼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类人才。因此,教学中不断把新的经济形势变化融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这也是教学与时俱进思想的体现。综上所述,“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对《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提出的要求是:与时俱进地培养熟悉当前国际环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够适应中国经贸关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能够在投资、金融与工程承包等领域开拓市场的国际经贸人才。因篇幅所限,本文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
二、《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包含内容较多,甚至有许多交叉内容,但又有区别,例如国际直接投资部分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有较大区别,《国际经济合作》侧重讲述跨国投资的管理方式、投资的风险,等等。
(二)因《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课时限制,不能覆盖全部重要内容,或者课堂展开讨论时间不够,比如跨国收购的风险及如何应对,跨国收购后的管理方式及选择等问题。
(三)《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因课时少,定性为概论之类的课程,因此很少开设实践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讲授国际环节,例如国际债券承销、国际股票的发行等内容偏重国际与国内的区别,对学生而言很重要,通过案例讲授很活泼,若有实践教学部分,则理解会更深。例如国际工程承包是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方面内容讲授是经贸类老师的弱项。
(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就会因思维方式限制导致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要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变,切实强化课堂中案例讨论的效果。
三、《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提前布置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学习任务。课前运用网络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及到社会企业进行调研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这样学生就能在课上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针对案例及学生形成的问题及评价进行答疑,这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因为在开放式环境下,学生会搜集到什么案例,形成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并不可控。比如在国际直接投资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对一个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控制非常重要,对环境进行评估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比如投资对象国的法律,尤其是招商引资方面的法律;投资对象国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这部分内容,讨论前把案例发送给学生,学生提前准备,写出跨国直接投资环境报告,老师进行点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但是可以尝试,并且可以尝试进行教师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备好这门课。
(二)学校与教师共同创造“走出去”条件,积极到有“一带一路”背景的国际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企业会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践方式,可以脱岗锻炼,也可以兼职锻炼,这样教师把了解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三)设置实践课程,购置实验软件,进行实践课程教学,形成场景环境,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并且可以考虑与土木专业的招投标课程联合进行实践,在国际工程承包课程内容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主要掌握工程范围之外的内容,比如商务标的招投标,发生问题之后的索赔和理赔等,但是这些问题没有专业知识为依托,学生处理起来比较难,所以考虑与土木专业的招投标实验联合进行,这样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改变教师课堂打分标准,在开学之初和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平时分的考核标准,对课堂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问题的学生进行高分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授课具体实践中学生表现也确实如此,当学生发现老师以开放式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他们会积极准备,踊跃发言。
(五)重视作业内容,很多时候学生不认真对待作业,是因为他预估教师是不会认真批改作业的,所以,就会产生偷懒行为。在作业内容布置上尽量做到没有答案可以直接采用,同时在作业批改上公开透明,把作业放到课堂上讨论,作业答案出处有依据,比如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估的数据来源、观点的可行性、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采用三轮讨论制,第一轮通过的留下,现场打分,其余返回按照修改建议修改,下一轮再讨论修改,直至全班同学作业都通过。
参考文献:
[1]孙莹.基于沟通视角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4).
[2]钱谊.基于国际商务合同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建设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9).
[3]战岐林,曾小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5(02).
[4]王威,穆琳,李铁峰.CDIO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13(01).
[5]贺宁华.《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结构调整研究—基于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变化[J].当代经济,2010(11).
[6]孟庆超.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特点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10).
[7]胡江云.“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双边务实合作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6(03).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经济合作》 教学探索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截至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18.2%;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4%。中国对“一带一路”上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势必将会带动更多的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发展。《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探索《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国际经济合作领域新趋势。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提出要求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是要素的国际移动,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将成为重中之重,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任务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形态变化必将影响教育形态的变化,因为经济发展会对教育提出新要求,而教育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必将适应经济新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走出去,引进来”与“留得住”的问题,这其中,影响因素很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教育应积极发挥面向现代化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育,要时刻以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为着眼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类人才。因此,教学中不断把新的经济形势变化融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这也是教学与时俱进思想的体现。综上所述,“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对《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提出的要求是:与时俱进地培养熟悉当前国际环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够适应中国经贸关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能够在投资、金融与工程承包等领域开拓市场的国际经贸人才。因篇幅所限,本文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
二、《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包含内容较多,甚至有许多交叉内容,但又有区别,例如国际直接投资部分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有较大区别,《国际经济合作》侧重讲述跨国投资的管理方式、投资的风险,等等。
(二)因《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课时限制,不能覆盖全部重要内容,或者课堂展开讨论时间不够,比如跨国收购的风险及如何应对,跨国收购后的管理方式及选择等问题。
(三)《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因课时少,定性为概论之类的课程,因此很少开设实践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讲授国际环节,例如国际债券承销、国际股票的发行等内容偏重国际与国内的区别,对学生而言很重要,通过案例讲授很活泼,若有实践教学部分,则理解会更深。例如国际工程承包是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方面内容讲授是经贸类老师的弱项。
(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就会因思维方式限制导致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要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变,切实强化课堂中案例讨论的效果。
三、《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提前布置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学习任务。课前运用网络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及到社会企业进行调研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这样学生就能在课上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针对案例及学生形成的问题及评价进行答疑,这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因为在开放式环境下,学生会搜集到什么案例,形成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并不可控。比如在国际直接投资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对一个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控制非常重要,对环境进行评估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比如投资对象国的法律,尤其是招商引资方面的法律;投资对象国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这部分内容,讨论前把案例发送给学生,学生提前准备,写出跨国直接投资环境报告,老师进行点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但是可以尝试,并且可以尝试进行教师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备好这门课。
(二)学校与教师共同创造“走出去”条件,积极到有“一带一路”背景的国际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企业会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践方式,可以脱岗锻炼,也可以兼职锻炼,这样教师把了解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三)设置实践课程,购置实验软件,进行实践课程教学,形成场景环境,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并且可以考虑与土木专业的招投标课程联合进行实践,在国际工程承包课程内容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主要掌握工程范围之外的内容,比如商务标的招投标,发生问题之后的索赔和理赔等,但是这些问题没有专业知识为依托,学生处理起来比较难,所以考虑与土木专业的招投标实验联合进行,这样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改变教师课堂打分标准,在开学之初和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平时分的考核标准,对课堂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问题的学生进行高分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授课具体实践中学生表现也确实如此,当学生发现老师以开放式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他们会积极准备,踊跃发言。
(五)重视作业内容,很多时候学生不认真对待作业,是因为他预估教师是不会认真批改作业的,所以,就会产生偷懒行为。在作业内容布置上尽量做到没有答案可以直接采用,同时在作业批改上公开透明,把作业放到课堂上讨论,作业答案出处有依据,比如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估的数据来源、观点的可行性、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采用三轮讨论制,第一轮通过的留下,现场打分,其余返回按照修改建议修改,下一轮再讨论修改,直至全班同学作业都通过。
参考文献:
[1]孙莹.基于沟通视角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4).
[2]钱谊.基于国际商务合同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建设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9).
[3]战岐林,曾小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5(02).
[4]王威,穆琳,李铁峰.CDIO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13(01).
[5]贺宁华.《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结构调整研究—基于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变化[J].当代经济,2010(11).
[6]孟庆超.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特点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10).
[7]胡江云.“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双边务实合作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