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菲特和索罗斯。一位是投资大师,一位是投机大师。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面前,年逾古稀的他们仍宝刀不老。并且,两人对零售连锁、金融、石油天然气和运输,ik中的多只股票有着共同的偏好。
一提起“股神”,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就会立即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他不是大腕明星,但拥有最多的“粉丝”;人们对他的投资理念津津乐道,却始终猜不透他投资的战略战术,有人出价200多万美元和这位投资家共进午餐,只为了能得到他两个小时的“言传身教”。“股神”巴菲特和“金融大鳄”索罗斯,永远是中国投资者心中的鱼与熊掌,又或是红玫瑰与白玫瑰。近段时间,两位财富大师又来了一次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争论,要说谁更有理,恐怕还得看投资者自己的心理。
2月27日,巴菲特在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中向新投资者解释了他的信条:价值,价值,价值。投资中最重要的是你为了什么而给一家公司投钱以及这家公司在未来
十年会挣多少。巴菲特特别提到,别被高增长故事愚弄。他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芒格不投那些“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的公司”,不管它们的产品可能多么让人兴奋。而2月28日,索罗斯却偏偏表示:“当我看到泡沫时,我就买这些泡沫资产,因为那正是我的赚钱之道。”此前,索罗斯就曾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黄金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沫,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押注黄金短期内价格仍将上扬。
大佬对着干,谁的日子更好过
“股神”巴菲特五年来首次跑输大市,“亚洲金融危机纵火犯”索罗斯又要出手狙击欧元了……一个是投资大师,一个是投机大师,表面看,以价值投资著称于世的投资教父巴菲特似乎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摔得不轻,而大投机家索罗斯风头正劲。但回顾一下二者过往的表现,可以发现,后者的日子未必就比前者好过。
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日公布了2009年业绩报告。伯克希尔公司扭转了2008年的跌势,2009年全年利润上升61%。但相较2008年每股账面价值缩水9.6%,“股神”业绩相对逊色,2009年成为“股神”五年来首次跑输大市的年份。
跑输大盘并不稀奇,只是头上罩着“股神”的光环,难免“人言可畏”。实际上,巴菲特还有不少更惨的年份。10年之前的1999年,伯克希尔股价下跌近20%。然而,要是拉长投资周期来看,“股神”的名号名副其实。从1965年至2009年间的10年期投资中,巴菲特全部跑赢了标普500指数。巴菲特的目前身家约400亿美元,而在金融危机前其拥有约620亿美元的净资产,巴菲特不是百米冲刺的冠军,而是长跑中的胜出者。
有了1992年“搞垮”英镑和1997年“引发”亚洲金融危机这两个显赫的“前科”之后,对于索罗斯打算狙击欧元一事,全球都投出了关注的目光,况且这次还有罗杰斯这位同样具世界影响力的“帮凶”,索罗斯胜算几何,现在还无从判断,但人们似乎过高地估计了他的能量。纵观索罗斯1997年后的表现,依然有不少败笔,他的个人资产虽基数大,但增长的速度却不及许多像比尔·盖茨和米塔尔这样的实业投资家,更不如“股神”巴菲特。
亚洲金融危机后,索罗斯并无什么大手笔。2000年4月,索罗斯退居二线,由于基金业绩不佳,2002年开始,他重新披挂上阵,之后亲掌70亿美元的量子基金及其他投资工具。但是,多年来一向以“走在曲线前面”为投资策略并被后辈推崇的索罗斯,此时好像失去了对投资市场的敏锐嗅觉。2000年,索罗斯在日本投资3亿美元建立的一只对冲基金,因2003年利用杠杆炒作过度,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狂跌98%,随后便宣布清盘。在2003年、2004年的一轮美股上升前,索罗斯又因沽出一些会受惠于经济好转的股票错失良机。在债券市场上,索罗斯同样“走眼”,比如2004年7月,美国国债急跌,令债券利息升至20年高位,但索罗斯却与这一大好机会擦肩而过,未作任何操作。根据最近的福布斯的数据,索罗斯身家110亿美元,全球排名29位。相较于巴菲特,索罗斯更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
“巴迷”和“索迷”眼中的偶像之争
2008年的股市让巴菲特和中国的“巴迷”们都“折了腰”,而索罗斯借助敏锐判断力当年获得远超同行的回报,近来私募投资界中“索迷”开始急剧增多。
2008年之前,印象中国内投资界包括公募、私募基金经理都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个个争相对巴菲特顶礼膜拜。有人为了有机会见到偶像,专门买上几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远渡重洋去开股东大会,有人不惜重金只为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最近,巴菲特被大家提到得明显少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美国上市公司的投资组合去年四季度受到严重冲击,以2008年全年业绩看,公司收益下跌了62%。而索罗斯掌管的量子基金则逆市获得8%的收益增长。在中国的私募投资界,索罗斯凭着自己的敏锐判断力人气大增,大有超越巴菲特之势。
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多年来一直倾慕索罗斯。在吴险峰眼中,巴菲特是一个优秀的财务投资者,但是从金融投资角度看,不如索罗斯表现好。巴菲特持股有一个特色是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强调企业要有较高安全边际。吴险峰认为巴菲特过于专注于微观层面,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趋势的判断不如索罗斯敏锐,或者说不如索罗斯这样重视宏观趋势。巴菲特的投资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相当有利,但是一碰上金融危机这类小概率事件,就错了,而且会错得比较厉害。为什么涨,为什么跌?研究金融市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这是一门相当艰深的学问,然而索罗斯能够做得很好。去年他在美国股市做空银行股,就充分体现出他对经济走势判断之准确。
当然,历经数十年市场依然屹立潮头的巴菲特仍有着其魅力。深圳一位女私募基金经理评价说,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方与正”,正大光明,走得是持股获利的道路。对于这种策略,能长期获得优秀表现是最为艰难的。索罗斯走的是“巧和险”,重视趋势,操作上极为灵活,甚至会选择做空、卖空等手段。但是一旦判断错了,就可能出现全军覆没的风险。另外,索罗斯采用卖空等手段,对于市场的稳定、对于投资同行是不利的,巴菲特当然更应该值得尊敬。
投资书中的“东邪西毒”
作为上个世纪以来最具旗帜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犹如“东邪西毒”般铭刻在投资史上,时光的碎片可能令他们的智慧更加历久弥新。相对来说,已经出版的书籍中由巴菲特本人撰写的读物甚少,而有关这位大师的传记性读物较多,比如《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就属于人物传记类图书,书名源自巴菲特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另一本被反复推荐的经典读物即《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则是一本将这位大师每年股东大会上的发言按照主题归类而编辑成的一本书。巴菲特本人也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选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这本书。古人有云,“述而不著”,并不系统的读物,可能更能接近真实状态。
至于索罗斯,最著名的是他的《金融炼金术*,这本书基本归纳了他考虑问题的原则、出发点,几乎可以当作一本大学金融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的课外参考读物。同时,在他最新出版的《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中,他再将他的哲学体系贯穿其中,且描画得更加通彻,尤其在经历了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之后,此书颇显有时代感。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述两位大师的个人经历出发,他们有明显的共同点,比如,他们都有各自的“最佳拍档”(分别是查理一芒格和罗杰斯);他们都是通过个人努力达到显赫社会地位的;两人都有着各自知识体系的源头,比如,当人们把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费雪尔的《怎样选择成长股》认真通读之后,就更加能体会巴菲特的投资魅力,而当人们阅读英国哲学家们的著作时也能联想起索罗斯的智慧片段。
对于公司,巴菲特可能更加在行。而对索罗斯而言,作为外汇交易员出身的他,既将其基本的投资原则以“反身性原理”详加概括,又反复演绎到各类投资市场之中。而且,作为对冲基金行业的开拓者,索罗斯的投资犹如国际象棋盘上的那枚皇后,可以通过全方位的视野捕杀可以控制的机会,这种思路对于投资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国内投资者来说,可能显得富有启发。
一提起“股神”,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就会立即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他不是大腕明星,但拥有最多的“粉丝”;人们对他的投资理念津津乐道,却始终猜不透他投资的战略战术,有人出价200多万美元和这位投资家共进午餐,只为了能得到他两个小时的“言传身教”。“股神”巴菲特和“金融大鳄”索罗斯,永远是中国投资者心中的鱼与熊掌,又或是红玫瑰与白玫瑰。近段时间,两位财富大师又来了一次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争论,要说谁更有理,恐怕还得看投资者自己的心理。
2月27日,巴菲特在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中向新投资者解释了他的信条:价值,价值,价值。投资中最重要的是你为了什么而给一家公司投钱以及这家公司在未来
十年会挣多少。巴菲特特别提到,别被高增长故事愚弄。他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芒格不投那些“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的公司”,不管它们的产品可能多么让人兴奋。而2月28日,索罗斯却偏偏表示:“当我看到泡沫时,我就买这些泡沫资产,因为那正是我的赚钱之道。”此前,索罗斯就曾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黄金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沫,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押注黄金短期内价格仍将上扬。
大佬对着干,谁的日子更好过
“股神”巴菲特五年来首次跑输大市,“亚洲金融危机纵火犯”索罗斯又要出手狙击欧元了……一个是投资大师,一个是投机大师,表面看,以价值投资著称于世的投资教父巴菲特似乎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摔得不轻,而大投机家索罗斯风头正劲。但回顾一下二者过往的表现,可以发现,后者的日子未必就比前者好过。
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日公布了2009年业绩报告。伯克希尔公司扭转了2008年的跌势,2009年全年利润上升61%。但相较2008年每股账面价值缩水9.6%,“股神”业绩相对逊色,2009年成为“股神”五年来首次跑输大市的年份。
跑输大盘并不稀奇,只是头上罩着“股神”的光环,难免“人言可畏”。实际上,巴菲特还有不少更惨的年份。10年之前的1999年,伯克希尔股价下跌近20%。然而,要是拉长投资周期来看,“股神”的名号名副其实。从1965年至2009年间的10年期投资中,巴菲特全部跑赢了标普500指数。巴菲特的目前身家约400亿美元,而在金融危机前其拥有约620亿美元的净资产,巴菲特不是百米冲刺的冠军,而是长跑中的胜出者。
有了1992年“搞垮”英镑和1997年“引发”亚洲金融危机这两个显赫的“前科”之后,对于索罗斯打算狙击欧元一事,全球都投出了关注的目光,况且这次还有罗杰斯这位同样具世界影响力的“帮凶”,索罗斯胜算几何,现在还无从判断,但人们似乎过高地估计了他的能量。纵观索罗斯1997年后的表现,依然有不少败笔,他的个人资产虽基数大,但增长的速度却不及许多像比尔·盖茨和米塔尔这样的实业投资家,更不如“股神”巴菲特。
亚洲金融危机后,索罗斯并无什么大手笔。2000年4月,索罗斯退居二线,由于基金业绩不佳,2002年开始,他重新披挂上阵,之后亲掌70亿美元的量子基金及其他投资工具。但是,多年来一向以“走在曲线前面”为投资策略并被后辈推崇的索罗斯,此时好像失去了对投资市场的敏锐嗅觉。2000年,索罗斯在日本投资3亿美元建立的一只对冲基金,因2003年利用杠杆炒作过度,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狂跌98%,随后便宣布清盘。在2003年、2004年的一轮美股上升前,索罗斯又因沽出一些会受惠于经济好转的股票错失良机。在债券市场上,索罗斯同样“走眼”,比如2004年7月,美国国债急跌,令债券利息升至20年高位,但索罗斯却与这一大好机会擦肩而过,未作任何操作。根据最近的福布斯的数据,索罗斯身家110亿美元,全球排名29位。相较于巴菲特,索罗斯更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
“巴迷”和“索迷”眼中的偶像之争
2008年的股市让巴菲特和中国的“巴迷”们都“折了腰”,而索罗斯借助敏锐判断力当年获得远超同行的回报,近来私募投资界中“索迷”开始急剧增多。
2008年之前,印象中国内投资界包括公募、私募基金经理都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个个争相对巴菲特顶礼膜拜。有人为了有机会见到偶像,专门买上几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远渡重洋去开股东大会,有人不惜重金只为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最近,巴菲特被大家提到得明显少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美国上市公司的投资组合去年四季度受到严重冲击,以2008年全年业绩看,公司收益下跌了62%。而索罗斯掌管的量子基金则逆市获得8%的收益增长。在中国的私募投资界,索罗斯凭着自己的敏锐判断力人气大增,大有超越巴菲特之势。
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多年来一直倾慕索罗斯。在吴险峰眼中,巴菲特是一个优秀的财务投资者,但是从金融投资角度看,不如索罗斯表现好。巴菲特持股有一个特色是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强调企业要有较高安全边际。吴险峰认为巴菲特过于专注于微观层面,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趋势的判断不如索罗斯敏锐,或者说不如索罗斯这样重视宏观趋势。巴菲特的投资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相当有利,但是一碰上金融危机这类小概率事件,就错了,而且会错得比较厉害。为什么涨,为什么跌?研究金融市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这是一门相当艰深的学问,然而索罗斯能够做得很好。去年他在美国股市做空银行股,就充分体现出他对经济走势判断之准确。
当然,历经数十年市场依然屹立潮头的巴菲特仍有着其魅力。深圳一位女私募基金经理评价说,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方与正”,正大光明,走得是持股获利的道路。对于这种策略,能长期获得优秀表现是最为艰难的。索罗斯走的是“巧和险”,重视趋势,操作上极为灵活,甚至会选择做空、卖空等手段。但是一旦判断错了,就可能出现全军覆没的风险。另外,索罗斯采用卖空等手段,对于市场的稳定、对于投资同行是不利的,巴菲特当然更应该值得尊敬。
投资书中的“东邪西毒”
作为上个世纪以来最具旗帜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犹如“东邪西毒”般铭刻在投资史上,时光的碎片可能令他们的智慧更加历久弥新。相对来说,已经出版的书籍中由巴菲特本人撰写的读物甚少,而有关这位大师的传记性读物较多,比如《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就属于人物传记类图书,书名源自巴菲特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另一本被反复推荐的经典读物即《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则是一本将这位大师每年股东大会上的发言按照主题归类而编辑成的一本书。巴菲特本人也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选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这本书。古人有云,“述而不著”,并不系统的读物,可能更能接近真实状态。
至于索罗斯,最著名的是他的《金融炼金术*,这本书基本归纳了他考虑问题的原则、出发点,几乎可以当作一本大学金融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的课外参考读物。同时,在他最新出版的《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中,他再将他的哲学体系贯穿其中,且描画得更加通彻,尤其在经历了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之后,此书颇显有时代感。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述两位大师的个人经历出发,他们有明显的共同点,比如,他们都有各自的“最佳拍档”(分别是查理一芒格和罗杰斯);他们都是通过个人努力达到显赫社会地位的;两人都有着各自知识体系的源头,比如,当人们把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费雪尔的《怎样选择成长股》认真通读之后,就更加能体会巴菲特的投资魅力,而当人们阅读英国哲学家们的著作时也能联想起索罗斯的智慧片段。
对于公司,巴菲特可能更加在行。而对索罗斯而言,作为外汇交易员出身的他,既将其基本的投资原则以“反身性原理”详加概括,又反复演绎到各类投资市场之中。而且,作为对冲基金行业的开拓者,索罗斯的投资犹如国际象棋盘上的那枚皇后,可以通过全方位的视野捕杀可以控制的机会,这种思路对于投资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国内投资者来说,可能显得富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