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作文教学,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疏通源头活水,扩充阅读面,加强形象积累,学会现象思维,充分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 改革
  
  近年来,我对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改过去让学生全面审题,正确立意,如何使中心明确,材料充实,如何使语言准确生动的传统做法,把重点转移到深入学生实际,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疏通源头活水,扩充阅读面,加强形象积累,学会现象思维,充分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初见成效,反应良好。
   一、走出课本,疏通源头活水,深入学生实际,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
   现行语文教材是我们过去作文教学的基本依据,大多是鲁迅、老舍、冰心等名家的大作。毋庸质疑,用来进行作文教学当然有用,但它们的时代性强且有些语言让我们的学生难以接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文章写好,就须有活水源头。源头何在?不在课本名作中,那只是清源,而不是活水源头。真正的活水源头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在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因此,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课本上的名家大作中走出去,深入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使作文之源头活水不断地流出。学生目前的作文与其生活源头处于几乎断流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形成,我分析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分地依赖课本,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使学生长久地陷入其中,不堪重负,脱不开身;二是因为学生不认真体验生活。之所以过去同学们写《我的爷爷》,都会把自己的爷爷写成鹤发银髯的老寿星,而且都会讲故事,其故事比爷爷的胡子还多呢!这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是因为不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表现。因此,我在作文之前,先把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对写作对象及其有关的事物作观察、记录,然后在课堂上限时完成。实践证明,这样作文,学生有东西可写,而且中心明确,语言生动。我作为指导者又是班主任,常与学生一道观察,并了解他们的生活、感情等。不懂得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不知道学生写的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就失去指导者的资格,否则又会走到老路上去。照本宣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写同题作文。为此每个学期我都写了不少作文。这些作文我并不摆先生的架子,而是有意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素质水平。我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甚至部分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性模仿。
  二、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取得间接经验,积累形象。
   疏通了源頭,还不能写好作文。因为命题者并不完全依据某个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命题,而必然会涉及学生现实生活以外的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靠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是无法涵盖的。长江奔腾万里,波澜壮阔,是因为它不仅有天下第一的青藏高原为源头,而且还因为它是千支溪流的汇集。写作也是这个道理,过去有些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有的简直是畸形。如有的同学数学可以考满分,而作文却错字错句连篇,惨不忍睹;有的同学连平顶山在汝州的哪个方向都不知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汇集知识,积累形象。否则就会使已经疏通了的源头活水因流程太长而断流。我指导学生阅读,既要求学生读也要看。读名著,读作文报,看电视,浏览网页,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增加新知识,积累新形象.坚持课内外结合以课外为主;古今中外,以中以今为主;概念形象相结合的以形象为主,一般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以个别为主,文科差的多看文学方面的,理科差的多看科普方面的。还根据学生的特别爱好来指导,我班有一个同学喜欢诗歌,我就指导他看诗词,他现在不仅散文写得好,还会写诗填词,这恐怕在中学生中少有。这样的指导,源头有活水,又能汇集各种知识,就不会腹内枯竭,而会文思泉涌,下笔通神。
  三、教学生正确处理思维与表达的关系,发挥思维定势的作用。
   过去我对表达内部的关系处理抓得比较多,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看有关思维科学的书籍,发现专抓如记叙中的抒情,议论中的叙述等表达内部关系的处理是个失误,明白了表达与思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作文的全过程,表达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其实质是思维问题。叙述、描写、抒情、说明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依托的,议论是以抽象思维为依托的,要想写好,首先要想好,于是,我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处理好思维与表达的关系,特别重视形象思维在作文中的运用,因为形象思维目前在学生中是个弱点。关系明确后,我就着手抓训练。比如描写时,就试着把形象思维的分解组合与联想同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当学生需要描写某一种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就指导学生从记忆中分解出与陌生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具体形象(表象)来,然后选择一个理想的同陌生事物用比喻词联结起来就成了比喻。
  依类指导,用不着上什么思维课,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在训练中,我还注重给学生进行思维定势训练,作文的定势有点象下棋中的套路。多种多样,如议论文有“三三式”、“五步式”结构模式,修辞上的骈句和散句的结合,写人物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事件的结合,描写中的行为、心理、外貌板块,写事的完整情节与细节的结合等等。例如当学生在举例论证时,就指导学生立即联想一些与此性质相反的例子以形成举例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的组合板块。实践证明,这样训练有助于在作文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准备状态,有助于形成敏捷的直觉反应,对于限时写700字的短文非常实用。我的不少学生掌握了几种套路,写起作文来既不会写不满字数,也不会临场手脚无措。
其他文献
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发展旅游业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虽然是著名的的煤炭资源城市,但济宁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美
儿时,我家住在农村。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长满新叶的银杏树,家门口的那几株迎春花,都是令我心旷神怡的回忆。  一天午后,我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温暖的阳光斜照在琉璃瓦上,独特的春天气息令我昏昏欲睡。油菜花上停着一只白蝴蝶,似乎在向花儿诉说心事。再看看家里那只肥肥的狸花猫,我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我蹑手蹑脚地走进爷爷的房间,悄悄地拿出藏在抽屉里的弹弓,又“噔噔噔”地跑进我的“实验室”,拿了白色的便帽和
期刊
初春的早晨,我漫步在羊肠小路上,无意间发现了不少美丽的花朵,其中最惹人喜爱的便是海棠花了.rn“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诗里说的不假.那一簇簇海棠花姿态各异,有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
期刊
【摘要】目前许多学校《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并不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对《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应定位于注重挖掘内涵,传承文化,要抓住重点,适当拓展。要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重视对诗词作品的多元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目标预设与教材处理上首先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其次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再次教学中注意对高考能力的渗透。 
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时间,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新课堂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它使课堂热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出乎寻常的张扬。然而,在这似乎繁华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浮躁和浅薄,令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深感忧虑。   请先看下面一则课例:人教版(以下同)第五册13课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
期刊
在语言表达中运用修辞手法,恰如给人穿上华美的服饰,言未多而风采频生。有人说,读一篇文章就如观一处景物,只有特殊的景物方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具有特色的语言才能点亮读者的眼睛。写作中,语言平淡是作文的大敌。如何让语言拒绝平庸,富有个性呢?本文结合相关实例来做以下阐释。  一 引诗借典,将语言诗歌化  真正精美的语言必定是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的,诗词艺术无疑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如隽永的红梅,宜人的秋菊,
期刊
“文本对话是语文生活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教学的实践主要就是基于“阅读”。新課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理念,是以现代哲学的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阅读的过程既是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这种对话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作者和读者“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读者在这一过程中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是积极主动的。所以说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不断展现和发展的过程,一句话,课堂是学生的生命“发展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