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肺炎事件看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一棵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而培养一个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这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既相对独立、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责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各个时空以各种形式充斥着孩子的整个生活。
  关键词:新冠肺炎;三位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国情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的一场重大灾难,同样也是一面“照妖镜”。在镜子里,我们看到了那些奋战在第一线的“战士”;看到了捐款捐物,为世界、为中国、为武汉呐喊助威的志愿者;看到了更多的人响应国家号召,戴口罩、讲卫生、不流动共同抗击疫情,本着“不添乱就等于做贡献”的原则,用最简单的举动做着自己的贡献。然而,在镜子的另一面,我们也看到了那些见不得人的黑暗与扭曲,在疫情的照射下原形毕露,上演了一场群魔乱舞。
  前有“卖国贼”秦桧、“大汉奸”汪精卫和“二十一条”袁世凯等十大卖国贼,今有“空气女”杨舒平、“恨国党”许可馨和“跑步女”梁某妍,甚至有为人师者、“德高望重”的王小妮、梁艳萍等“德不配位”的人。他们受到了高素质的教育,却没有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没有素质,谈何做人?这种现象需要我们反思。
  一、家庭教育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足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环境相互作用塑造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是后天环境的一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很多人都听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或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类似的话,但多数人都眼高手低,很少会有人去思考父母究竟是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老师的角色的。在孩子具备自我教育之前,出生成长的环境,最先、最深也是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可以说真正的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本身。《父母规》前言部分“子初孕之时,亦是父母诞生之日,然自古及今,重子女之教训,而轻父母之规,之戒,之法。且自古及今,凡子女之误,多自父母教育之失。”一个新生生命的成长和父母角色的成长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的关系类似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明智的父母懂得投资并引导孩子把擅长的事做好,懂得言传身教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懂得为孩子营造温馨良好的成长环境,更懂得及时发现孩子心理的问题并自我反省而后双方加以改正、共同进步。而“好”的父母、也是中国绝大多数的父母都爱子心切,自身省吃俭用、尽力给孩子想要的一切,殊不知“为孩子好”只是他们以为的为孩子好,其实都是在坑孩子的同时也坑了自己。不然微信上怎么会一度流行“德国的车,瑞士的房,日本的老婆,中国的爹妈”这么一首打油诗?
  连续霸占几天微博热搜的“恨国党”许可馨可恨的同時也是可悲的。恩将仇报、白眼狼等这些贬义词放在许可馨身上毫不为过。她作为公派留学生,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可她却大放厥词、辱国辱民,许可馨是可恨的!如果单从物质方面来讲的话,许可馨是富裕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有幸出生在一个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家庭都要富裕的家庭,她的父母有钱有资源,甚至能够利用广阔的人脉关系为她的留学一路“开绿灯”。然而物质方面的优越,并没有提高她的精神境界,她曾把10个污秽不堪的词语当作口头禅,精神财富可以弥补物质财富的匮乏,然而物质财富却很难弥补精神财富的欠缺。所以,许可馨就像一个“畸形儿”,她的父母重视为她提高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忽视了对她人格方面的培养。许可馨又是可悲的!许可馨的悲剧是注定的,即使她现在没有发表那些辱国辱民的言论,今后也必然会搞出让常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只是新冠肺炎疫情让她提前曝光了,在看不见的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许可馨们在潜水。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回观许可馨一路的姿态,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小她父母对她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没到位过,才会让她崇洋媚外,言语不堪还不知悔改。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每个孩子自出生起就要接受的,并且要铭记于心、言行一致。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因此,学校教育在学生受教育体系里起到主渠道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对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教育等方面有巨大影响,但德育方面略显不足。这就像“中国人看不懂中文”这样可悲又可叹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样,中文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德育教育是最基本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教育。
  何为老师?韩愈《师说》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先是言传身教传授做人的道理,而后才是教授学生学业、解答疑难问题。多所高等师范院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老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
  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已经“贵为博导”的大学教授梁艳萍浮出水面。单纯的赴日求学,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日本在很多方面都很先进、发达,她所留学的东京大学也是国际知名高校。然而回国后,梁艳萍在湖北大学先后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她将亲日、看不起祖国的恶略态度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课堂上曾多次表达对于日本的崇拜和向往,开口闭口都是日本好,称日本人的素质比国人强不止100年,将国人称为支那人,对自己的国家冷嘲热讽,甚至将当年的日本侵华称为解救中国!这些不正当的话,哪里是一个大学教授应该说出来的呢?想想就觉得可怕,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如果自身的三观都不正,那么对于学生的心理,无疑会埋下一个不良影响的种子。比起许可馨们,这些混迹于人民教师的队伍的梁艳萍们,破坏性更强!也许少一个梁艳萍,就会少一些许可馨。
  为人师者,若不自知而欲治人,若不修已而欲论道,恐怕徒为虚妄。“子日: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炼自身,应是为人师者甚至为人者一生的功课。我校有教授参与“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线上百日《论语》学习并效仿传递,组织学生们、也是未来的老师们开展了“论语100天”活动。论语七十二则,每周一至每周五、每天一则听说读写,周六“分享家书”,周天“思想汇报”。学生们阅读着、疑惑着、思考着、感受着、成长着,借由古圣先贤的智慧和他们跳动着情感与思想的文字,引导他们走向自我觉知,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百日论语,一生践行;生命觉醒,日日常新!   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继续发展。其势力范围大于学校教育,更大于家庭教育。“一花一世界”,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也是一个宇宙。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摆脱不了群居属性,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份的小宇宙。
  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经济,也影响全球化。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国都会想方设法收回更多经济主权,全球化方向会发生变化,即变为“有限的全球化”。当然,欧美等西方国家不会把所有企业都搬回本国,而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企业,这在“中美贸易战”中已经体现出来;二是与公共卫生医疗物资相关的企业,这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显露出来。这次疫情让平常看起来觉得可有可无的卫生防疫用品变得尤为重要,如口罩、呼吸机、基本的药物等,这些都需要国内保留基本生产能力,因此很多欧美等西方国家会把境外与公共卫生医疗物资相关的企业迁回本土。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过两三个月的全国疫情阻击战,我国已取得防控阶段性胜利。
  当下,外国疫情正处于爆发阶段。他们看到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疫情防控工作竟然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感到震惊,感到敬佩,同时也感到认可。在全球战役的危难时刻,中国沉稳应对新冠疫情并取得阶段性胜利为世界各国做了成功示范,许多国家面对突来的疫情因国力不足、缺乏医疗物资等,都希望我们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抗击疫情,而我国也在自已的疫情有所缓解后,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国家在物资和技术上给予了大量支持和援助,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担当,最近我们实施的“一省援助一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什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能迅速控制住疫情,而多个发达国家却控制不住疫情还大爆发了?这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思想密不可分,也可以理解为各个国家的社会教育不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就有了这种大局意识和制度安排。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面对无数灾祸,都拧成一根绳、一股劲,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国难兴邦”四个铿锵有力的字来描述我国的成长历程也不为过。而西方国家普遍追求“自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相比我国战争般的全国总动员式的硬核措施,很多西方国家的佛系防疫手段让人大跌眼镜。“戴口罩等于生病了”这一观念在欧美社会可谓是深入人心。“封城”措施对于西方国家更是难上加难!人们会聚集在广场,手拉巨大横幅,不戴口罩,要求“归还自由”!向谁要“自由”,政府吗?政府不也得看病毒吗?但是,病毒可不管你自不自由。你自由了,就意味着病毒自由了;你放飞自我了,就意味着放飞病毒了。
  自由?对西方社会来说就是寻求极度的自私。在特殊时期,只想着个人自由,而不去考虑社会责任,没有民族凝聚力,即使再发达的国家也控制不住疫情!自由和纪律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纪律是自由的前提,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过分地强调自由,就反而会失去自由,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但很显然西方国家不信这个,所以,他们的疫情才会愈演愈烈。相信“空气女”、“恨国党”和“跑步女”们也是受到了“自由”的影响而沒有坚持自我的初心。
  巴金说:“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每个人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会相同也不可能相同,但是他们能接受相同或相似的学校教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认为有必要将国情教育放到学校教育体系。国情教育是使学生了解本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基本状况,从而激发学生“五爱”(家乡、祖国、人民、社会主义、共产党),培养学生“五感”(自豪、危机、紧迫、责任、使命),树立学生“五观”(人口、资源、环境、民族、经济),传授学生“五情”(世情、国情、省情、县情、乡情)的教育。简言之,国情教育就是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的教育。
  作者简介:夏宇(1997—)女,山西省人,硕士,研究方向: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其他文献
摘要:为什么在警察系统内部,饮酒行为极其普遍?甚至主管机关三令五申,个别警察个人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公务饮酒行为依然存在?基于2013-2020多地的观察和访谈,笔者发现警察系统内部存在信息交流障碍、非警务化化活动繁杂、激励不足等困境,而饮酒行为客观上发挥了构建信任、提供激励的作用,部分缓解了以上困境,提升了治理绩效。深入调研分析发现,部分饮酒行为并非破坏制度,而是缓解了制度实施的刚性矛盾,因此才具
期刊
摘要:人身危險性主要是指犯罪人犯罪的初犯与再犯的可能性;未成年人罪错分级处遇制度,指的是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造成危害结果的程度等,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处遇措施。对人身危险性大的未成年人相应的处遇措施也更加严格。因此,准确认定涉案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有利于罪错分级处遇制度的有效实施。本文将聚焦于分级处遇制度下,涉案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的认定方式、认定标准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增强罪错分级处遇
期刊
变革已经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特征。在2000年初就已有将组织变革管理正规化的趋势显现出来。早在2005年Guy G.R.和Beaman K.V. 就指出,他们调查的公司中约有2/3(部分-54%或完全-19%)将变革管理流程正式化,而82%的受访者认为变革管理是公司的优先事项。  现阶段公司已经以各种方式进行制度化。在许多组织中,出现了变革管理功能,开发了用于计划和实施变革的技术和工具,用于支
期刊
摘要:仙桃梦里水乡文化风景区文创产品设计针对梦里水乡风景区文创产品的现状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深挖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梦里水乡风景区文化元素的特色旅游文创产品;提倡多层次的系列化设计,有利于拓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游客需求;扩展为全方位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模式;为今后仙桃梦里水乡风景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化风景区;文创产品;互
期刊
摘要:从2003年的《仙剑奇侠传》,到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2018年的《香蜜》《扶摇》,2019年的《陈情令》《宸汐缘》,再到2020年的《三生三世枕上书》《琉璃》等。纵观近十年的国产仙侠剧,不难发现除了“IP改编”、“高流量”这些标签之外,仙侠剧还有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形象标签——“金手指”。这一形象标签得以建构,有其独特的符号学意义,也得益于互联网社会的独特语境,并且在不
期刊
摘要: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毕业生承担着社会文化驱动、艺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毕业生自身能力问题、艺术院校教育理念及社会环境等原因使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存在造成一定局限性,引导音乐艺术类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更新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从而树立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毕业生正确的就业理念。  关键词:音乐艺术类;毕业生;就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中,人们追求大空间的奢华的同时也不忘小空间的精彩。俗言有道:“细微之处更显品格”。笔者认为:改善狭小空间的局限,彰显小空间品格,空间的光影与色彩更能发挥作用,更能给人身心以震撼和享受。  关键词:空间;空间感;色彩;光影  “埏(sha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道德经》对“空间”很好的解释:我们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的重视,家谱文化也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湖南曹氏谱牒是家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藏于湖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地。湖南曹氏谱牒总体数量多,清代及民国的老谱多,藏有益阳、郴州、长沙、湘潭、衡阳、岳阳、常德、邵阳、永州、娄底等地谱。湖南曹氏老谱基本上不记始迁祖以前的古世系,但对始迁祖以下的世系记载非常明晰认真。  关键词:湖南;曹氏;谱牒;综述  曹氏
期刊
摘要:近年,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频发,引发社会大众与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陆续提交修订草案进行审议,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处遇制度的改革行动已经刻不容缓。未来的涉罪未成年人处遇制度,不应以专门教育制度取代收容教养制度,而应对现有的收容教养制度從各方面进行完善,使其与专门教育制度等共同构建出全面有机、适合我国国情的罪错未成年人处遇制度体系。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期刊
摘要:笔者长期从事文化馆建设,随着文化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总结辽宁省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进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笔者以连山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现状为依托,为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创新提出三点建议,从理念、机制、服务上创新思路和方法,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文化馆;总分馆制;创新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通过精准帮扶、结对服务,为群众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