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高职院校根植于少数民族地区,从社会和济发展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对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学校又起到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民族文化的载体作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要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更要注重结合地方和自身的实际,继承优质民族文化传统,面向未来,更新办学观念,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蕴藏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的器质文化,这是一种外显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指的是校园的教学科研及生活设施(包括建筑、校园环境、教学科研场地设备、图书资料等);中层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的制度文化及师生共同体现出来的艺术涵养、礼仪行为规范、校纪校风等行为文化;底层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继承历史、开拓前进中形成和传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文化,以及由此生成的办学理念。这三种分层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底层文化是核心与灵魂,对表、中层文化的表现形式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表、中层文化是底层文化的外在表现,受底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又反作用于底层文化。
  1.校园文化具有社会导向功能
  大学是知识密集、信息汇合、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场所,高等学校师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往往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其发现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以及科技成果和文化成果、培养的各学科门类的人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在近现代中华民族文化衍变的进程中,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中,校园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开启民智、继往开来,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五四运动开启了民智,唤起了广大民众反帝反封建意识,激发起民众对科学民主的追求,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巨大变革;上世纪大学学子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激发出了整个民族求真务实、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踏上了复兴的快车道。
  2.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是传递文明、汇聚人才、融会文化、更新知识、创新观念的高级文化体。大学是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场所。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中,掌握知识,学到本领,学会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大学还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用以处理和调整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对师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大学、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人才,已经担负起了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任。可以说,校园文化以及由此熏陶培养出的人才,对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推动社会文明形态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
  1.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少数民族在独特的历史沿革、社会嬗变、经济环境、地理环境中,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相比较其他地域而言,民族精神更坚毅顽强、注重传统、团结统一;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安于现状、自我封闭、竞争与创新的观念不强的弱点。在中层及表层文化上,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多样性、独特的民俗民风、艺术传统。
  2.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脆弱性
  自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日益深入,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其核心观念文化也在不断充实、更新,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也有随着人们功利观念增强而被逐渐模糊、异化、甚至抛弃的趋势。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的精神支柱——少数民族文化的逐渐萎缩、消亡、异质化。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使之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这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1994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证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特色;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生命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的构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思想导向,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优质部分,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先进的校园文化。这既是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又是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还是服务地方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促进力量。
  1.要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坚毅顽强、注重团体、脚踏实地的精神
  少数民族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校训时,就要大力提倡继承民族精神,注意培养倡导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精神,着力造就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学校精神。
  2.要善于突破和创新,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创新管理体制和更新办学观念
  制定符合先进文化需求、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大力引进、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更新管理文化,提高学院的教育管理水平;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的科研教学人才,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科研氛围、科研学术水平;要根据所在地的人文、经济、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创建优势专业;改革办学体制,改变以往关门办学,突出理论轻视实践的传统教学科研观念,把教学科研场所放到生产第一线,使教学科研的方向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3.在体制、观念创新的同时,克服少数民族的自卑心理,弘扬优质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保留突出少数民族的优质文化,避免一种错误的观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落后文化,凡是少数民族的就是落后的,耻于承认自身的民族属性,不愿继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盲目崇洋崇大,抛弃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就难以达到独树一帜、创立品牌的目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一般都比较发达,少数民族高职学院在学校建筑设计,园林绿化设计中要善于结合当地旅游经济的实际,继承、保留、突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器物文化;要注重突出少数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展现独特的建筑文化底蕴,让校园成为宣扬民族建筑文化的风景线;要让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成为激发科研灵感和形成教学和科研特色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笔者曾有幸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进行了职教专业教学论的培训学习,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亲身的接触与体验。通过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比较与思考,笔者认为德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以商务专业为例,虽然也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与德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学习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实际与现状,积极有效地开展研究与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学管理是对全程教学过程的管理,而教学过程又是由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使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全面的发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本化的价值取向,不仅在于构建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形成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和谐一致,不断提高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强化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技工学校学生的素质,实现管理者、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由简单的基本形体演变而来,有叠加型和切割型两大类,两者可以相互并存。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也是从简单基本形体的三视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一、“粘贴法”举例  如图1所示,该组合体是由平放的底板和竖放的立板两个长方体叠加而成,同时立板是由一个圆柱体切割而成(抽出圆柱体后,形成一个圆孔)。长方形底板和立板以及圆柱体都是简单的基本形体,其三视图比较容易画出。在一张白纸上面,按同样的尺寸比
国富民强,靠的是人才。总结发达国家的强国经验,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高技能人才,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更是不可或缺。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高技能人才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新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精湛的生产
按照有关规定,中专生在四年级时都要到基层单位对口实习,接受实践锻炼和检验,为下一步的职业分配对接打基础。这件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由于学生进入用人单位,不适应其环境,不断出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能坚持完成的情况。这不但给学校负责分配的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也给班主任带来不少的“麻烦”。根据问卷调查,90%以上的毕业班级,都有学生在实习期间中途返回的情况。那么,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究竟何在
北京联合万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健康手册:    1.安静的自我调节方式。电影,挑选一些适合一个人看的电影,独自在家观赏,喜欢《红白蓝》《放牛班的春天》《孤星血泪》等;阅读,尤其喜欢狄更斯的小说;户外运动,骑马和钓鱼都是调节心态的有效运动方式;打扫,清除家里污垢的同时也让心情非常敞亮。  2.保持勤奋。用竞赛心态工作,简单的休息、睡觉对职场人士来说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压力,因为很多种身
高职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参与性都很强的课程,对教学方法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高职的就业指导课仍然采用讲授等传统教学方法,严重削弱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强化理论教学有效手段的途径之一就是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  案例教学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就是案例教学的雏形;20世纪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