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因材施教,求“适”解
1. 寻求“适性”的解读路径。我们解读文本,就是在协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与“文本、教师、同伴、教材编者”产生对话的切口与“最佳的路径”。苏教版四上《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课堂上如果仅仅围绕学生读懂的——“九色鹿的善良、调达的背信弃义”去理解,那么所进行的辩论是低效的。教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辩”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九色鹿是善良的,调达则背信弃义,构成人性审视的视角,使学生领悟如何去做人的道理。还可以从“九色鹿、调达、王妃、国王、乌鸦”所构成的“生活世界”公正、信义与美德的视角去辩论。当然,也可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主旨,弘扬“除恶扬善”的主旋律。我以为从做人的角度来辩,是符合每一个学生实际的,接近他们的情感及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他们也很容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读起来、辩起来,并求得“适”解。
2. 设置“适量”的课程内容。薛法根老师的“三不教”,在“教”与“不教”上进行了自己的思辨。但教多少,学生才能辩有所得,这就涉及到课程内容设置“适量”的难题了。我们看看他的《九色鹿》一课设计:板块一,说一说,评论人物感知形象;板块二,读一读,想象、朗读,感受情境。板块三,写一写,角色体验,感悟事理。三个板块的教学,简明扼要,却又扎扎实实,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到“阅读思考”的“场”中。同样是教这一课,另一位教师则围绕“契约与诚信,文明的规则”的主题,设计“设置认知冲突、引导悟境、文化审视、意义建构”四个教学环节,我们来回顾一下文化“审视”这个环节:(1)“起誓”的文化解读。(2)想象、朗读调达的誓言。(3)“背信弃义”的文化审视。(4)引进文本:新闻(例如彩票宝马案),谈感想。(5)感情朗读九色鹿的义正词严。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位教师的解读是很全面、很透彻,细细地琢磨,“量”还是很大的,训练的点很多,但冗余的信息更多,且缺少思辨的因素在里面,即使阅读的量再大,也只是一种蹈空的“填鸭式”阅读。对此,笔者认为,目标的确定、环节的设计“适量”最好。薛老师的“三个板块”就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与思考,“适”解也就更有可能。
3. 遵循“适时”的学习规律。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阅读其实也是在寻找最佳的思辨时机,因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让学生思辨起来的。《九色鹿》一文中出现的人物,除了九色鹿和调达以外,还有王妃、国王,这些人物对故事的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牢牢抓住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然生发“善与恶、正与邪”的“思辨”,“适”解必然达成。在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阅读,思辨不仅为阅读求“适”解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探寻”提供了可能。
二、 同课异构,“和”为美
1. 尚中,“异构”的逻辑起点。“尚中”即不偏不倚,是“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其核心是“用其中”,这是同课“异构”的逻辑起点。同样,教《九色鹿》一课,张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好人物鲜明的角色,重在感悟“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李老师则让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侧重在课文感悟理解方面,赞扬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我的教学重点则抓住重点段落,牵“一词”(气愤)而入全篇,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文本的人文意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引导学生再给调达一个改过的机会,以《调达的内心独白》为题,写一写把调达真诚后悔的心里话。“异构”并不意味着脱离学生实际的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构”,而是建立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的逻辑“规约”上——“毋意”,立足文本,不悬空揣测;“毋必”,辩证看待,不绝对肯定;“毋固”, 适度敞开,不拘泥固执;“毋我”,尊重个性,不唯我独是。一切尚中,持“中”而辨。
2. 时中,“异构”的内在属性。“时中”即随时以处中,因势而利导,关注文本“意思”与编者“意图”的融合,这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同课“异构”的内在属性。“鹿王则讲述了拯救溺水人的经过,责其忘恩负义。”是三国吴支谦《佛说九色鹿经》原文中的一段话。课文中的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及语言所附着的人文内涵,这里面包含引发我们进行思辨的“点”——“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怕”还是“不怕”必然是一番思辨。而想用好这段话,不仅要理解课文“意思”,还应该理解编者“意图”,持其言,融其意,不偏不倚,因“势”而辨,其实这也是在教学生如何寻找思辨的话题。
3. 中和,“异构”的理想目标。“中和”即合内外之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同课“异构”的理想目标。薛法根老师在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写”的“异构”就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其一,“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国王说的话却没有直接写出来,只是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如果你是国王,面对九色鹿、调达以及他的军队,会说些什么呢?”其二,“中国古典小说,很少有人物心理描写。调达面壁思过,他会怎样忏悔呢?国王听了非常惭愧,如何惭愧?請你写一段话描写心理,可以这样开头:‘唉,……’写三五句话,用上‘竟然’这个词。”其有所同之处,案例2中让学生比照九色鹿,进行角色体验,反思“常人”的不足与过错,写下忏悔或者惭愧的文字,是对事理的深刻理解,也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无痕的、中庸的教化,这样更符合“内外之道”,既激活了学生的思辨热情,也达到了同课“异构”的相同目标——言意互换,各美其美。
三、 行成于思,精于“辨”
1.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学,并不意味着要牵着学生走。因为,思辨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批注的引领作用?看!教师不仅画出了“连连”“永远”“终生”等词语,还在旁边写了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映示)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更应该知恩图报。这也就是我今天要告诉同学们的,读书的时候一定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反思,引导需不需要“牵”着学生走呢?我想有时还是需要的,批注、示范是最好的引导。但“牵”不是往学生的脑海里硬塞东西,而是给他选择,教他表达的方式方法,一旦学生生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便是自我思辨能力的生长。 2. 强而弗抑,则“易”。鼓励学生学,而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思辨精神,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阅读走上简单的追求——
师:刚才,同学们在读书;我,在读你们。从你们的表情中,我读出了你们的爱憎分明。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听出了九色鹿的气愤已经到了极点,以至于“大骂”起来。但骂得很有艺术,很高明!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是一个反问句,用反問来增强语气,但又没有直接去骂他。
生:我发现九色鹿对国王很尊敬,尽管国王做错了事情,但他还是称“陛下”,并一连用了两个“您”,这是对国王的尊称。
个性化的思辨,是对话敞开的一种自然表现。但同时也要避免思辨话题的“过深”“过度”,即“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思辨才会由简单步入深刻。
3. 开而弗达,则“思”。即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代替学生下结论,给学生一个不断自我思考、思辨的时空。我们来看张康桥老师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人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做?现在我来问问你,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都说救。老师没有问为什么?而是先引进了两篇文章:《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建议学生先读一读)
师:“你还救不救调达?”(这次大多数学生在沉思,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
生:不救。因为调达和这里的蛇、狼差不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出卖自己的恩人。
生:不救。因为他会害人。(有几个学生说“不救”,也有学生说不知道救还是不救)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救调达的?(只有三位同学举手)
生:我还是要救,因为调达毕竟与这两个故事中的“蛇”和“狼”有点区别的,再说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淹死吧,再说这次救他后,他会感动,说不定就改好了。
生:我还是会救的,但是救起来后,我会远离这儿,不让他再找到我。
生:我也是会救的,但是救起来后,我要教育他,让他的灵魂干净一点。
师:我尊重你们每个人的观点,但是我更赞同这位同学的说法,要救,更要拯救灵魂。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人性是复杂的、多样的,同样读文章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你才会有不同的收获。你还能读出些什么呢?再自由读读课文,自己读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阅读不是直接灌输,而是指导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思辨、博弈和组织协调等综合技能。“自己读到的才是最重要的”。从“举一”到“反三”的过程,体现的是学生思辨的个性化创造,正符合新“课标”精神——学与思的结合,读与辨的融通,使学生始终处于阅读与思考的状态——思则通,辨则达。立体的、多元的思辨,定能让阅读深刻、丰盈。思辨,有起点,没有终点。
1. 寻求“适性”的解读路径。我们解读文本,就是在协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与“文本、教师、同伴、教材编者”产生对话的切口与“最佳的路径”。苏教版四上《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课堂上如果仅仅围绕学生读懂的——“九色鹿的善良、调达的背信弃义”去理解,那么所进行的辩论是低效的。教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辩”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九色鹿是善良的,调达则背信弃义,构成人性审视的视角,使学生领悟如何去做人的道理。还可以从“九色鹿、调达、王妃、国王、乌鸦”所构成的“生活世界”公正、信义与美德的视角去辩论。当然,也可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主旨,弘扬“除恶扬善”的主旋律。我以为从做人的角度来辩,是符合每一个学生实际的,接近他们的情感及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他们也很容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读起来、辩起来,并求得“适”解。
2. 设置“适量”的课程内容。薛法根老师的“三不教”,在“教”与“不教”上进行了自己的思辨。但教多少,学生才能辩有所得,这就涉及到课程内容设置“适量”的难题了。我们看看他的《九色鹿》一课设计:板块一,说一说,评论人物感知形象;板块二,读一读,想象、朗读,感受情境。板块三,写一写,角色体验,感悟事理。三个板块的教学,简明扼要,却又扎扎实实,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到“阅读思考”的“场”中。同样是教这一课,另一位教师则围绕“契约与诚信,文明的规则”的主题,设计“设置认知冲突、引导悟境、文化审视、意义建构”四个教学环节,我们来回顾一下文化“审视”这个环节:(1)“起誓”的文化解读。(2)想象、朗读调达的誓言。(3)“背信弃义”的文化审视。(4)引进文本:新闻(例如彩票宝马案),谈感想。(5)感情朗读九色鹿的义正词严。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位教师的解读是很全面、很透彻,细细地琢磨,“量”还是很大的,训练的点很多,但冗余的信息更多,且缺少思辨的因素在里面,即使阅读的量再大,也只是一种蹈空的“填鸭式”阅读。对此,笔者认为,目标的确定、环节的设计“适量”最好。薛老师的“三个板块”就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与思考,“适”解也就更有可能。
3. 遵循“适时”的学习规律。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阅读其实也是在寻找最佳的思辨时机,因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让学生思辨起来的。《九色鹿》一文中出现的人物,除了九色鹿和调达以外,还有王妃、国王,这些人物对故事的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牢牢抓住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然生发“善与恶、正与邪”的“思辨”,“适”解必然达成。在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阅读,思辨不仅为阅读求“适”解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探寻”提供了可能。
二、 同课异构,“和”为美
1. 尚中,“异构”的逻辑起点。“尚中”即不偏不倚,是“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其核心是“用其中”,这是同课“异构”的逻辑起点。同样,教《九色鹿》一课,张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好人物鲜明的角色,重在感悟“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李老师则让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侧重在课文感悟理解方面,赞扬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我的教学重点则抓住重点段落,牵“一词”(气愤)而入全篇,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文本的人文意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引导学生再给调达一个改过的机会,以《调达的内心独白》为题,写一写把调达真诚后悔的心里话。“异构”并不意味着脱离学生实际的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构”,而是建立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的逻辑“规约”上——“毋意”,立足文本,不悬空揣测;“毋必”,辩证看待,不绝对肯定;“毋固”, 适度敞开,不拘泥固执;“毋我”,尊重个性,不唯我独是。一切尚中,持“中”而辨。
2. 时中,“异构”的内在属性。“时中”即随时以处中,因势而利导,关注文本“意思”与编者“意图”的融合,这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同课“异构”的内在属性。“鹿王则讲述了拯救溺水人的经过,责其忘恩负义。”是三国吴支谦《佛说九色鹿经》原文中的一段话。课文中的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及语言所附着的人文内涵,这里面包含引发我们进行思辨的“点”——“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怕”还是“不怕”必然是一番思辨。而想用好这段话,不仅要理解课文“意思”,还应该理解编者“意图”,持其言,融其意,不偏不倚,因“势”而辨,其实这也是在教学生如何寻找思辨的话题。
3. 中和,“异构”的理想目标。“中和”即合内外之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同课“异构”的理想目标。薛法根老师在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写”的“异构”就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其一,“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国王说的话却没有直接写出来,只是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如果你是国王,面对九色鹿、调达以及他的军队,会说些什么呢?”其二,“中国古典小说,很少有人物心理描写。调达面壁思过,他会怎样忏悔呢?国王听了非常惭愧,如何惭愧?請你写一段话描写心理,可以这样开头:‘唉,……’写三五句话,用上‘竟然’这个词。”其有所同之处,案例2中让学生比照九色鹿,进行角色体验,反思“常人”的不足与过错,写下忏悔或者惭愧的文字,是对事理的深刻理解,也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无痕的、中庸的教化,这样更符合“内外之道”,既激活了学生的思辨热情,也达到了同课“异构”的相同目标——言意互换,各美其美。
三、 行成于思,精于“辨”
1.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学,并不意味着要牵着学生走。因为,思辨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批注的引领作用?看!教师不仅画出了“连连”“永远”“终生”等词语,还在旁边写了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映示)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更应该知恩图报。这也就是我今天要告诉同学们的,读书的时候一定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反思,引导需不需要“牵”着学生走呢?我想有时还是需要的,批注、示范是最好的引导。但“牵”不是往学生的脑海里硬塞东西,而是给他选择,教他表达的方式方法,一旦学生生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便是自我思辨能力的生长。 2. 强而弗抑,则“易”。鼓励学生学,而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思辨精神,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阅读走上简单的追求——
师:刚才,同学们在读书;我,在读你们。从你们的表情中,我读出了你们的爱憎分明。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听出了九色鹿的气愤已经到了极点,以至于“大骂”起来。但骂得很有艺术,很高明!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是一个反问句,用反問来增强语气,但又没有直接去骂他。
生:我发现九色鹿对国王很尊敬,尽管国王做错了事情,但他还是称“陛下”,并一连用了两个“您”,这是对国王的尊称。
个性化的思辨,是对话敞开的一种自然表现。但同时也要避免思辨话题的“过深”“过度”,即“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思辨才会由简单步入深刻。
3. 开而弗达,则“思”。即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代替学生下结论,给学生一个不断自我思考、思辨的时空。我们来看张康桥老师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人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做?现在我来问问你,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都说救。老师没有问为什么?而是先引进了两篇文章:《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建议学生先读一读)
师:“你还救不救调达?”(这次大多数学生在沉思,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
生:不救。因为调达和这里的蛇、狼差不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出卖自己的恩人。
生:不救。因为他会害人。(有几个学生说“不救”,也有学生说不知道救还是不救)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救调达的?(只有三位同学举手)
生:我还是要救,因为调达毕竟与这两个故事中的“蛇”和“狼”有点区别的,再说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淹死吧,再说这次救他后,他会感动,说不定就改好了。
生:我还是会救的,但是救起来后,我会远离这儿,不让他再找到我。
生:我也是会救的,但是救起来后,我要教育他,让他的灵魂干净一点。
师:我尊重你们每个人的观点,但是我更赞同这位同学的说法,要救,更要拯救灵魂。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人性是复杂的、多样的,同样读文章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你才会有不同的收获。你还能读出些什么呢?再自由读读课文,自己读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阅读不是直接灌输,而是指导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思辨、博弈和组织协调等综合技能。“自己读到的才是最重要的”。从“举一”到“反三”的过程,体现的是学生思辨的个性化创造,正符合新“课标”精神——学与思的结合,读与辨的融通,使学生始终处于阅读与思考的状态——思则通,辨则达。立体的、多元的思辨,定能让阅读深刻、丰盈。思辨,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