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急救护理要点。 方法: 急诊PC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结果: 5例患者经及时积极抢救均获成功并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治疗。 结论: 在AMI患者实施急诊PCI的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力的变化,有预见性地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采取及时、积极及准确的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颤动;急救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手段,能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1],因此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紧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作为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心室颤动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患者心跳骤停而猝死,故及时有效地除颤和心电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行急诊PCI中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病例资料,总结急救护理经验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5年来行急诊PCI上百例,术中突发心室颤动5 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1~78 岁;左主干狭窄(>85%)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2 例,近端及中段狭窄(>95%)2例。
1.2 救治方法 所有患者在发生心室颤动时,均伴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立即将导管撤出冠脉,即刻给予心前区叩击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并马上给予200J-360J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遵医嘱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可达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加强补液扩容。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2 结果
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患者中3例患者经3次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余2例均1次电击除颤复律成功。复律成功后患者继续行冠脉介入治疗,均完成PCI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3 急救护理
3.1 高度重视心理护理,认真做好评估
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术中。术前护士要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消除其不良心理并多鼓励、安慰患者,并介绍同类成功病例,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心搏骤停复律成功后,患者意识恢复,护士用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消除其因胸痛等不适而产生的恐惧感。注意非语言沟通,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握着患者的手,不仅缓和了室内的紧张气氛,而且能转换患者的不良心境,唤起战胜疾病的信心[3] 。
术前对危重患者要认真评估,如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不全以及冠脉开口病变等危重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较易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术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具体措施:⑴建立静脉通道时使用留置针;⑵抢救物品及药品完好,处于应急状态;⑶尽量备足各种型号的导引导管、微导丝及球囊和支架。
3.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使用抢救药物
3.2.1 护士要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并对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高危操作进行预测,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现造影剂排空延迟,应嘱患者用力咳嗽,以促进造影剂尽快排空;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2.2 术中需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波型和压力变化。当出现心动过缓、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短阵室速等有可能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预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引起高度重视而及时撤离导管。
3.2.3 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重视患者的主诉。术中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如胸闷、胸痛、出汗、恶心、呕吐、气急等均应及时处理。呕吐时嘱患者头偏向一側,以防窒息,并防止坠床。
3.2.4 准确使用抢救药物,如再灌注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或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血压明显下降时,加快输液速度,静脉注射或滴注多巴胺,同时按照医嘱,准备应用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抢救药物;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对医生的口头医嘱需复述一遍后方可执行,保证用药及时和准确无误;在输注抢救药物的同时,要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密切观察病情,关注心电图和压力变化, 以确保抢救成功。
3.3 电击除颤的护理
护士应熟练掌握除颤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分秒必争,避免延误抢救时机。一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能量选择200J-360J,首次电击除颤未能成功者可加大能量,最大360J。除颤时应注意:充分暴露胸部;电极板上均匀涂擦导电糊以防除颤时灼伤患者胸部皮肤;除颤后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恢复窦性心律;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及时吸痰。
4 小结
AMI患者在急诊PCI中, 由于冠状动脉血管梗死的部位和程度不同, 以及术者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 可能会在术中发生心室颤动, 及时而恰当的抢救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4]。护士术前应做好抢救药品的准备工作, 保证所有抢救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同时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力要集中,做到细致、敏锐的观察;熟悉手术步骤及手术者的意图, 与医生配合默契;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电监测和冠脉压力监护,及时发现室颤前兆,准确及时向术者报告,保证合理及时地使用抢救药物,及时进行电击除颤,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另外,随着急诊PCI的广泛开展,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导管室护士充分掌握PCI的相关知识、心电图知识、除颤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熟练掌握心室颤动的判断及救治原则,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积极应对,配合医生正确处理和迅速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Broodie BR, stu的y TD,wall TC, et al. Importance of time to reperfusion for 302day and late survival and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primary angiop 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2ol, 1998, 32 (5) : 1312.
[2] 朱丽娟.冠脉支架术后病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7(19):202-203
[3] 张颖,刘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78.
[4] 张贵生,潘桂华,刘彩萍,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抢救[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4):317-31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颤动;急救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手段,能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1],因此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紧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作为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心室颤动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患者心跳骤停而猝死,故及时有效地除颤和心电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行急诊PCI中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病例资料,总结急救护理经验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5年来行急诊PCI上百例,术中突发心室颤动5 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1~78 岁;左主干狭窄(>85%)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2 例,近端及中段狭窄(>95%)2例。
1.2 救治方法 所有患者在发生心室颤动时,均伴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立即将导管撤出冠脉,即刻给予心前区叩击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并马上给予200J-360J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遵医嘱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可达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加强补液扩容。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2 结果
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患者中3例患者经3次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余2例均1次电击除颤复律成功。复律成功后患者继续行冠脉介入治疗,均完成PCI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3 急救护理
3.1 高度重视心理护理,认真做好评估
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术中。术前护士要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消除其不良心理并多鼓励、安慰患者,并介绍同类成功病例,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心搏骤停复律成功后,患者意识恢复,护士用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消除其因胸痛等不适而产生的恐惧感。注意非语言沟通,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握着患者的手,不仅缓和了室内的紧张气氛,而且能转换患者的不良心境,唤起战胜疾病的信心[3] 。
术前对危重患者要认真评估,如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不全以及冠脉开口病变等危重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较易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术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具体措施:⑴建立静脉通道时使用留置针;⑵抢救物品及药品完好,处于应急状态;⑶尽量备足各种型号的导引导管、微导丝及球囊和支架。
3.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使用抢救药物
3.2.1 护士要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并对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高危操作进行预测,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现造影剂排空延迟,应嘱患者用力咳嗽,以促进造影剂尽快排空;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2.2 术中需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波型和压力变化。当出现心动过缓、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短阵室速等有可能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预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引起高度重视而及时撤离导管。
3.2.3 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重视患者的主诉。术中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如胸闷、胸痛、出汗、恶心、呕吐、气急等均应及时处理。呕吐时嘱患者头偏向一側,以防窒息,并防止坠床。
3.2.4 准确使用抢救药物,如再灌注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或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血压明显下降时,加快输液速度,静脉注射或滴注多巴胺,同时按照医嘱,准备应用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抢救药物;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对医生的口头医嘱需复述一遍后方可执行,保证用药及时和准确无误;在输注抢救药物的同时,要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密切观察病情,关注心电图和压力变化, 以确保抢救成功。
3.3 电击除颤的护理
护士应熟练掌握除颤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分秒必争,避免延误抢救时机。一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能量选择200J-360J,首次电击除颤未能成功者可加大能量,最大360J。除颤时应注意:充分暴露胸部;电极板上均匀涂擦导电糊以防除颤时灼伤患者胸部皮肤;除颤后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恢复窦性心律;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及时吸痰。
4 小结
AMI患者在急诊PCI中, 由于冠状动脉血管梗死的部位和程度不同, 以及术者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 可能会在术中发生心室颤动, 及时而恰当的抢救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4]。护士术前应做好抢救药品的准备工作, 保证所有抢救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同时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力要集中,做到细致、敏锐的观察;熟悉手术步骤及手术者的意图, 与医生配合默契;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电监测和冠脉压力监护,及时发现室颤前兆,准确及时向术者报告,保证合理及时地使用抢救药物,及时进行电击除颤,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另外,随着急诊PCI的广泛开展,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导管室护士充分掌握PCI的相关知识、心电图知识、除颤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熟练掌握心室颤动的判断及救治原则,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积极应对,配合医生正确处理和迅速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Broodie BR, stu的y TD,wall TC, et al. Importance of time to reperfusion for 302day and late survival and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primary angiop 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2ol, 1998, 32 (5) : 1312.
[2] 朱丽娟.冠脉支架术后病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7(19):202-203
[3] 张颖,刘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78.
[4] 张贵生,潘桂华,刘彩萍,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抢救[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4):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