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著名边塞诗,千百年来传唱不衰。既然是一首不朽的好诗,自然要引导学生好好欣赏。
一、对《出塞》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切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二、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能力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出塞》诗。
②能默写《出塞》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对诗歌的反复欣赏和品读,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鉴赏,感受当时戍边将士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培养辩证的历史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安排
通过反复对诗歌进行欣赏、品读,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预设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引导学生想象、品读、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合作学习的局面。
这是一首意境非常美的诗歌,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创造出的优美意境上。而在欣赏这首诗歌的时候,又把欣赏重点放在对“月”和“关”的欣赏上。历代以来的诗人都喜欢借用明月来创造出美的意境,我打算通过对几首著名的描写“月”的诗歌的比较欣赏,使学生领会“月”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领会千百年来“月”已经作为人们寄托心头思绪的一个重要意象融入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当中,借月抒情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五、教学流程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赏月”情境、谈话导入。
通过出示描写“月”的诗歌名句,引导学生欣赏诗句,想象“赏月”,以“月”为话题引入课文,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二)欣赏诗歌、品读诗歌,感悟文化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合作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中的“秦时”、“汉时”的修饰创造出的时空交织的历史感。我们通过感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本课堂的拓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关于“月”的诗歌名句,旨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欣赏朗读中感悟中国的月文化;二是关于“李广将军”的英雄事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经典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真相,增加人生经验;三是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来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综合信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各方面信息,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六、板书设计
明月
边关 家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这堂课的板书非常简单、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一、对《出塞》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切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二、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能力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出塞》诗。
②能默写《出塞》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对诗歌的反复欣赏和品读,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鉴赏,感受当时戍边将士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培养辩证的历史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安排
通过反复对诗歌进行欣赏、品读,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预设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引导学生想象、品读、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合作学习的局面。
这是一首意境非常美的诗歌,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创造出的优美意境上。而在欣赏这首诗歌的时候,又把欣赏重点放在对“月”和“关”的欣赏上。历代以来的诗人都喜欢借用明月来创造出美的意境,我打算通过对几首著名的描写“月”的诗歌的比较欣赏,使学生领会“月”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领会千百年来“月”已经作为人们寄托心头思绪的一个重要意象融入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当中,借月抒情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五、教学流程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赏月”情境、谈话导入。
通过出示描写“月”的诗歌名句,引导学生欣赏诗句,想象“赏月”,以“月”为话题引入课文,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二)欣赏诗歌、品读诗歌,感悟文化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合作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中的“秦时”、“汉时”的修饰创造出的时空交织的历史感。我们通过感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本课堂的拓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关于“月”的诗歌名句,旨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欣赏朗读中感悟中国的月文化;二是关于“李广将军”的英雄事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经典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真相,增加人生经验;三是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来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综合信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各方面信息,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六、板书设计
明月
边关 家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这堂课的板书非常简单、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