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的背后,原来是“羞耻”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来访者林女士向我描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当她开车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时,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她前面开得非常慢。她既不能超车也不能让出租车开快一点,于是开始按喇叭。当她终于赶上出租车的时候,她冲着出租车司机大骂一些下流话,并朝他竖起中指。她说:“我真的失控了……”
  当她检讨自己的反应时,才发现之所以对那个出租车司机很愤怒,并不是源于对方车速慢,而是因为他无视自己的需求,并视自己为无物……由于出租车司机的“不顺从”,导致她想要“消灭”对方。
  当我问林女士为什么使用“没有意义、无足轻重”这些词的时候,她的暴怒逐渐变得清晰。接下来,她说出觉得自己很“渺小”、是“柔弱的女性”,而那个出租车司机是一个“高大、强壮且愚蠢的男人”之后,出现了一系列联想。相比之下,她觉得自己很被动,很无助,还为自己的柔弱和无足轻重感到尴尬、羞耻。接下来,她阐述了她的羞耻感……

暴怒与羞耻的关系


  一个人暴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羞耻。被人揭短,我们很容易愤怒,有人会因此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因为羞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情绪,它的出现会让人瞬间崩溃。
  当人们产生羞耻感时,通常会选择逃避或用某种行为去掩盖它,不让自己的羞耻暴露给别人知道。但当无法避免羞耻暴露时,暴怒便会出现。
  暴怒通常表现为:
  ①很迅速、莫名其妙的愤怒;
  ②失去理智和自我控制,完全不计后果;
  ③和当下事态不符,个人行为过激。
  暴怒最大的获益就是转移“羞耻”。用更有张力的情绪,用“攻击者”的姿态,替代了内在隐藏的“羞耻感”。
  暴怒,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情绪表达,不用翻书查找资料,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们熟知的“路怒症”,当别人超你的车,你感到尊严受到了挑衅,你或许意识不到自己有羞耻感,但可能会很迅速产生莫名其妙的愤怒。
  归根到底,引发“路怒症”的原因,是别人超车导致司机的尊严受损,“羞耻感”增强。

“暴怒”“羞耻”与童年创伤


  童年时期,当我们的情绪受阻,特别是愤怒或羞耻等情绪被压抑时,我们心里就会一直装着一个易怒且容易受伤的“孩子”。
  即使我们成年长大之后,这个“孩子”也可能会随时跳出来,不停地攻击,伤害自己或者他人。
  而愤怒与羞耻,就是我们的两种攻击方式,不同的是,愤怒是向外攻击他人,是情绪强化下的指责、抱怨、冷漠,破坏力等;而羞耻则是向内攻击,也就是对自我的攻击,比如自卑、自责、讨好等。
  这种不受控制的愤怒,其实就是一种退化的行为,因为这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即用愤怒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相对于愤怒的易觉察,大部分人都有羞耻感但却不自知。强迫性重复某一个行为,不断否定自己、攻击自己、惩罚自己等,都是羞耻感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表现。
  而那些拥有糟糕童年经历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羞耻感所折磨。
  愤怒与羞愧纠缠在一起,会阻碍我们展示自己,阻碍我们去追求更美好的事物,我们被情感控制着,处理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正是成年人的一大痛苦之源。
  其实有时候,不是我们处理不好问题,而是内在的那个愤怒又脆弱的“孩子”处理不了,我们没有处理好这个“孩子”,我们成年后的力量与理性就无法展现出来,我们就无法调动现在的力量与资源,来解决问题。

如何摆脱暴怒背后的羞耻感?


  愤怒跟羞耻这两种情感是饱含能量的。
  首先,愤怒其实是非常有力量的。愤怒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在关系中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帮助我们定义自己的边界和极限;愤怒可以帮我们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自身,重新获得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其次,羞恥的向内攻击,也可以转成自省的能力,转化成想要变更好的渴望,转化成对自己的认同与高自我价值。
  面对隐藏在“暴怒”背后的“羞耻感”,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地自我调节和在他人协助下一点点克服,驱赶心中那份羞耻感。
  具体方法如下:
  1倾诉
  鼓励、尊重与关爱,是能帮助暴怒者尽快摆脱羞耻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深陷在羞耻之中无法自拔,很可能就是因为身边的人没有给予这些。所以,暴怒者可以尝试在安全环境下,找一个既可以不会泄露你的隐私,又可以和你分担痛苦和脆弱,且不会评判你的羞耻感的人——比如心理咨询师。
  想要摆脱就要先面对这种情绪,向咨询师展现出你的羞耻感,一起寻找羞耻的来源,并等待最终通过分析,将自恋和暴怒转化为适当的自信和适当的攻击。
  2自我调节
  当你找到羞耻的来源,并能勇敢面对那份隐藏心底的羞耻感时,用平常心审视自己,告诉自己不必再自责与愤怒。对以往的行为不再自责,努力自我调节,练习以理性与观察者的姿态去看待事情。
  还能怎样练习呢?
  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比如“一个彬彬有礼,性格平和且谦逊的人”,把自己代入角色当中,这将帮助你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3自我接纳
  从内心理解自己、对自己宽容,学会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尤其是自己的缺陷、弱点和缺点。当你学会接纳自己,过去认为是羞耻的行为将不会再影响到你的情绪,保持冷静心态。
  自我接纳,意味着自我宽恕的开始。自我宽恕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心理健康的过程。我们允许自己曾经犯过错,我们接纳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也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拥有这样的心态,羞耻感将离我们远去,我们也将能建立起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他文献
Q您好,老师!  我现在有一个非常困扰的问题:我家两个女儿,大女儿初二,小女儿小学三年级。大女儿小时候十分乖巧,但是现在感觉像换了一个人,在家垃圾随处丢,作业不做,在学校跟老师对着干,老师让写作业,她在课堂上跟老师说她就不写,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气得不行,找我谈话,表示初二课程比较紧凑,孩子作业不写,课堂也不配合老师,不跟着老师的节奏上课,成绩退步就是必然。我回家后教育她,她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现在妹
期刊
网红主播孙一宁回怼王思聪死缠烂打的聊天记录曝光后,《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在与女方互动时不止一次使出了言辞威胁、线下骚扰等恶劣手段……显然,王思聪的所作所为,早已逾越了男女之间‘谈情说爱’的正常界限,踏入了游走在法律与道德边缘的‘危险地带’。”  在2019年初,浙江某公司的已婚男性潘某收到对面工位女同事递来的一瓶牛奶,以为女同事对自己有好感,就陆续给她的邮箱发送暧昧邮件,但都没有得到回
期刊
这天,一对30岁左右的年轻人预约来访。男方小赵在机关任科长,女方小王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两人相恋三年,开始操办婚事了。即将走进婚姻,可喜可贺的事啊,为什么来做心理咨询?  小赵先开口了:“她本来善解人意,特别在意我的感受。但最近她越来越忽略我,而把贴心给了别人。我常常感觉她对别人比对我还在意。她却说远近心里分,因为我们是自己人,哪还用得着像对外人那样有那么多讲究?”  小王回应说:“其实哪有那么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曾是一个自认为很奇怪的人:目标总是不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定下了远大志向,却不为此努力奋斗。于是后来又因为达不到对自己的预期而感到十分忧伤。于是我开始转变我的人生态度,逐渐放下自己原本很看重的事情(学习成绩、老师关心等)。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我开始变得看淡一切,“玩世不恭”,行为举止不再像以前那么保守沉稳,开始变得大大咧咧了起来,一些粗话随随便便就出了口。总之,我很难让目标为我服务,成
期刊
《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早年家庭生活并不幸福,入伍后也是一路磕磕绊绊,他成长之路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挫折、压力甚至是创伤,但他却能稳扎稳打,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兵王”,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完成了自我成长呢?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观众都应该能体会到,原因在于,他具备非常高的心理弹性。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也称为心理复原力、
期刊
一名16岁的男孩从31楼跳下后当场死亡。孩子的母亲泣不成声,“小孩叛逆。”原来男孩与母亲发生了一些矛盾,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男孩做出了冲动的举动,酿成了生命的悲剧。  青春期女孩小A网恋后变得叛逆,不愿意继续上学,执意去了外地打工。小A的妈妈千里追女儿,说担心女儿的安全,“怕她一个人在外面学坏,担心她遇上坏人,把自己这辈子毁了。”  这类关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社会新闻已是屡见不鲜。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
期刊
“精神障碍”,是一组个体在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综合征。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新修订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将精神障碍划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障碍等16大类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8年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发病率超过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
期刊
前几日门诊快结束时进来一位柔弱的女孩儿,个子不高,单薄的身躯,披散着长发,脸色惨白,也没有化妆。看得出她已经几天没有好好梳妆打扮了,一双大眼睛闪现着警惕与不安,手里拿着几张检查报告单,环绕四周后才坐了下来,开始跟我讲述自己的遭遇。她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噩梦的开始  她叫小怡,今年25岁,以前是一个外向、开朗、单纯的女生,有着还算稳定的工作,朋
期刊
面对哭闹不止、不听管教的孩子时,您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这孩子怎么这么能闹腾?您是否手足无措,压力十足: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此时此刻,您可能会对孩子说:你再哭再闹,我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  或者直接上手打屁股:看你还闹,不打不长记性!要么压根儿不理孩子,任其哭闹。  当然,您也可能会给孩子温暖的抱抱,耐心安抚孩子,询问其哭闹的原因,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解决问题。  以上三种应对方
期刊
每个人都经历过愤怒。当愤怒强度很高时,在内心念叨着“莫生气,莫生气”,进行自我安慰,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内心真实写照。但其实,愤怒的情绪不全是坏的,愤怒可以发泄自身的情绪,使自己舒缓下来。  “压抑愤怒”是很多人对愤怒情绪的误解,其实适当的情绪宣泄、适当的情绪表达,是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走出愤怒的认识误区  电影《愤怒管理》中,主人公戴夫就是一个典型的压抑愤怒的人,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使他焦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