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的教学在中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刚进入中学校园的学生来说,需要有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对其进行引导。学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大好语言和感情等基础,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因此,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人文性教学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文性教学应用在高中语文中,能够很好的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起来,系统化的制定教学计划,让语文的教学效率更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相关的教学理念、核心思想等等,也与基础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脱节,并且国家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有更多人文性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正确运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增加,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逐渐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尤其是对许多家长来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效的教学课堂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是我国高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仅要让教师的工作可以得到回报,更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应用到高效的教育教学中来。改变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增加高中语文课堂的魅力,才能打造高教学效率的高中语文课堂。
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消息,我国的在校高中生约有1亿3千万人,我国的高中学校数量约为27万所,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学校中除了完成基本的学业外,还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兴趣辅导班等。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工作效率需要提高,教学方法也要努力推陈出新。语文的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打好语文基础,才能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更好地融会贯通。而要学好语文,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让高中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身心都得到有效的锻炼。根据国家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革教育方法与观念,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提升课堂活跃度和教学效率。
二、人文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性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关于人文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兴趣是基础
如今,有不少教师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语文新型的教育模式,还是使用原始落后的教育手段,将语文一字一段的讲解,这种“扫描式”的教学法不仅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乐趣,而将其看成任务,还会使文章在一字一字的讲解中变得支离破碎,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种原始的语文教学法让学生疲于学习,失去学习的乐趣,严重阻碍了发展,教育模式的缺失使学生在学习时难上加难。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在往日的语文教学中,由于错误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感觉困难和枯燥,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课堂模式,在学习之前增强一项“学习导语”,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新角度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学生能在枯燥的课程中感到新鲜,促进学生能积极的加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语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让学生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鼓励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把学习语文当成简单的事,而非一味去拒绝或恐惧。努力用心去感受古人描述的社会环境、山川美景等等,诗人王勃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这些表达方式都是需要学生去学习的。在兴趣中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减轻学生对语文的惧怕感,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2.导入课外知识
导入课外知识也是学习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方式,如:讲故事,普及常识等。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任务,给学生分组,然后小组合作去找寻有关指定语文的故事、作者背景、时代背景等,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在班级内进行分享。这种教学手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動投入课文的预习中,还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完故事和背景之后,在回头对语文进行理解就较为容易。比如在学习语文《荆轲刺秦》的时,教师不仅仅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述,还要结合相关影视作品、故事传说等来丰富课本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社会环境,在理解课文时也能够更好的代入感情,发自内心去学习。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突破原始教学中对字词解释为重点的模式,将授课重点放在对语文的写作技法和作者感情中,增强读者对语文的精神的感悟,在结合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拟定一个完善的语文教学手段。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学好语文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而语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当今人才的重要表现形式。语文不仅是历史与现代的桥梁,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更是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展现。教师也要改变教育模式,放弃落后的教育手段,设计创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汪敏才.巧借東风云水意,踏星掬月近天涯——浅谈高中语文“四微四步”写作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289-290.
[2] 陈恺.多元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教科书之外国文化--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1):40-42.
[3] 缪爱明.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及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6):46-48.
[4] 王思童.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6):80-82.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相关的教学理念、核心思想等等,也与基础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脱节,并且国家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有更多人文性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正确运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增加,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逐渐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尤其是对许多家长来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效的教学课堂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是我国高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仅要让教师的工作可以得到回报,更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应用到高效的教育教学中来。改变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增加高中语文课堂的魅力,才能打造高教学效率的高中语文课堂。
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消息,我国的在校高中生约有1亿3千万人,我国的高中学校数量约为27万所,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学校中除了完成基本的学业外,还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兴趣辅导班等。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工作效率需要提高,教学方法也要努力推陈出新。语文的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打好语文基础,才能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更好地融会贯通。而要学好语文,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让高中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身心都得到有效的锻炼。根据国家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革教育方法与观念,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提升课堂活跃度和教学效率。
二、人文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性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关于人文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兴趣是基础
如今,有不少教师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语文新型的教育模式,还是使用原始落后的教育手段,将语文一字一段的讲解,这种“扫描式”的教学法不仅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乐趣,而将其看成任务,还会使文章在一字一字的讲解中变得支离破碎,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种原始的语文教学法让学生疲于学习,失去学习的乐趣,严重阻碍了发展,教育模式的缺失使学生在学习时难上加难。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在往日的语文教学中,由于错误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感觉困难和枯燥,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课堂模式,在学习之前增强一项“学习导语”,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新角度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学生能在枯燥的课程中感到新鲜,促进学生能积极的加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语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让学生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鼓励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把学习语文当成简单的事,而非一味去拒绝或恐惧。努力用心去感受古人描述的社会环境、山川美景等等,诗人王勃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这些表达方式都是需要学生去学习的。在兴趣中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减轻学生对语文的惧怕感,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2.导入课外知识
导入课外知识也是学习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方式,如:讲故事,普及常识等。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任务,给学生分组,然后小组合作去找寻有关指定语文的故事、作者背景、时代背景等,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在班级内进行分享。这种教学手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動投入课文的预习中,还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完故事和背景之后,在回头对语文进行理解就较为容易。比如在学习语文《荆轲刺秦》的时,教师不仅仅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述,还要结合相关影视作品、故事传说等来丰富课本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社会环境,在理解课文时也能够更好的代入感情,发自内心去学习。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突破原始教学中对字词解释为重点的模式,将授课重点放在对语文的写作技法和作者感情中,增强读者对语文的精神的感悟,在结合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拟定一个完善的语文教学手段。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学好语文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而语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当今人才的重要表现形式。语文不仅是历史与现代的桥梁,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更是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展现。教师也要改变教育模式,放弃落后的教育手段,设计创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汪敏才.巧借東风云水意,踏星掬月近天涯——浅谈高中语文“四微四步”写作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289-290.
[2] 陈恺.多元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教科书之外国文化--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1):40-42.
[3] 缪爱明.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及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6):46-48.
[4] 王思童.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