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如果方法呆板了,手段单一了,课堂就会出现沉闷现象。因此,我们要不断活化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打造策略
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都习惯于照着预设的思路展开。这样做,确实能够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但是,我们都知道,学生是鲜活的,而学生的这种鲜活的生命力是在教学活动这一平台上蓬勃着的。如果我们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等诸要素进行规范,这就难免会让自己钻进套子之中。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切实尊重课堂的应有状态,围绕一种自然的心态,大胆尝试,力争让课堂焕发出活力来。那么,小学语文课该如何顺势而为,让课堂呈现出活力呢?
一、 盘活资源,敢于尝试,激起学生热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做什么事情一般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的。这一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上课时我们教师就要从满足学生的性子来想点子、做文章。从现有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来看,笔者认为,要将这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有效的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实践证明,就目前而言,采用情境方式进行教学确实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倾向,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般而言,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情境创设是通过角色扮演、动画欣赏、电影片段等方式来进行。这样做确实能够增强活动的新鲜感,使可能原本机械、无味的一些教学环节变得活泼而富有生动性。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这些模拟的场景、刺激的动画都能做到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但是无论什么东西,经常性的采用了,就会让人感到习以为常从而不以为然甚至是令人生厌。这样经过自己反反复复打磨的东西最终也将沦落为一种形式、一种摆设而已。因此,就课堂导入环节,我们还可以另辟蹊径,大胆尝试新的做法。
比如,課堂导语放给学生来设计行不行?笔者就这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在学习每一个新的单元课文前,布置学生自己设计导语。要求学生任意选取本单元的其中一篇或多篇或全部课文,来进行导语设计。最后对导语设计被采用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要做好这点,不经一番探究是很难实现的。这样经过几轮的试行,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二、 丰富手段,满足愿望,激发学生参与
就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对一些新奇的东西有着成年人所没有的好奇心,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对某一事物或者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注意力是比较短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不间断的激发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让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乐于表现的性格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花瓣飘香》这一篇课文,就语言来说,是情真真意切切的。据此,我们不妨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当然,要保证这一活动的质量,首先是多数学生已经达到了熟读的要求。为让多数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进行。这样的活动安排,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给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入境入情;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多组多人次参与的活动,可以对小女孩充满纯朴、蕴含挚爱的话语进行充分的体会,从而让学生积淀语感。
这样的设计,没有什么刻意为之的痕迹,完全是根据文章的特点来安排的。而这种活动的安排形式也是常态化的,但是这种活动形式是抓住了学生好表现的天性。在学生几乎全员参与的情况下,他们会用他们的眼睛和耳朵认真地去观察和倾听,最终谁表现得好,自己表现如何,都是有自己的定位的。所以说,教学中我们要多采用一些“表演”、多做一些游戏,多举行一些简单易行的比赛,来满足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又怎能走神甚至是生厌呢?
三、 多元评价,唤醒心智,激励学生向上
无论怎样的课堂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所思所愿来进行。要想让教学活动自然而又能有序地进行,这就离不开合乎情境的评价。只是这里的评价尽量要做到恰到好处。因为,只有这样的评价手段,才能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细雨般的滋润。事实上,评价工作做好了,还能激励学生不断向未知的高度冲击。
一般地,对于小学生的评价,我们可选择的方式有很多。而且,这些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优越性。比如说,你会意的一笑,你有力潇洒的一个大拇指……这些都是,并且都管用。而我们教师平日里经常采用的,多是话语性评价。所以,这里,笔者重点说一下语言性评价。
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比如聊聊春节,我们该怎样引导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活动呢?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怎么才能让学生打心里想说;另一则是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去说。这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也离不开教师的评价。由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欠缺,这时候我们对他们进行的评价,就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在肯定他们的表现时,我们还要向他们指出,说话首要的是礼貌,因为这是对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要有条理,要尽量把话给说清楚,使对方听得懂……这些评价既激励了学生,又使他们认识到不足,乐于接受又不断向上。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潜心课堂教学时所作的一些尝试,难免会有一些不到之处。但无论怎样,我都会视其为一个开始。这样,我就能意识到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相信,只要自己敢于摸索,敢于实践,就一定能让自己的课堂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晓文.“不经意的精彩”[J].行知论坛,2017(6):41.
[2] 冯卫东.“发现与发展了,才是‘真学’的发生”[J].江苏教育,2016(7~8):16.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打造策略
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都习惯于照着预设的思路展开。这样做,确实能够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但是,我们都知道,学生是鲜活的,而学生的这种鲜活的生命力是在教学活动这一平台上蓬勃着的。如果我们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等诸要素进行规范,这就难免会让自己钻进套子之中。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切实尊重课堂的应有状态,围绕一种自然的心态,大胆尝试,力争让课堂焕发出活力来。那么,小学语文课该如何顺势而为,让课堂呈现出活力呢?
一、 盘活资源,敢于尝试,激起学生热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做什么事情一般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的。这一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上课时我们教师就要从满足学生的性子来想点子、做文章。从现有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来看,笔者认为,要将这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有效的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实践证明,就目前而言,采用情境方式进行教学确实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倾向,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般而言,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情境创设是通过角色扮演、动画欣赏、电影片段等方式来进行。这样做确实能够增强活动的新鲜感,使可能原本机械、无味的一些教学环节变得活泼而富有生动性。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这些模拟的场景、刺激的动画都能做到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但是无论什么东西,经常性的采用了,就会让人感到习以为常从而不以为然甚至是令人生厌。这样经过自己反反复复打磨的东西最终也将沦落为一种形式、一种摆设而已。因此,就课堂导入环节,我们还可以另辟蹊径,大胆尝试新的做法。
比如,課堂导语放给学生来设计行不行?笔者就这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在学习每一个新的单元课文前,布置学生自己设计导语。要求学生任意选取本单元的其中一篇或多篇或全部课文,来进行导语设计。最后对导语设计被采用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要做好这点,不经一番探究是很难实现的。这样经过几轮的试行,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二、 丰富手段,满足愿望,激发学生参与
就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对一些新奇的东西有着成年人所没有的好奇心,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对某一事物或者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注意力是比较短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不间断的激发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让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乐于表现的性格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花瓣飘香》这一篇课文,就语言来说,是情真真意切切的。据此,我们不妨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当然,要保证这一活动的质量,首先是多数学生已经达到了熟读的要求。为让多数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进行。这样的活动安排,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给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入境入情;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多组多人次参与的活动,可以对小女孩充满纯朴、蕴含挚爱的话语进行充分的体会,从而让学生积淀语感。
这样的设计,没有什么刻意为之的痕迹,完全是根据文章的特点来安排的。而这种活动的安排形式也是常态化的,但是这种活动形式是抓住了学生好表现的天性。在学生几乎全员参与的情况下,他们会用他们的眼睛和耳朵认真地去观察和倾听,最终谁表现得好,自己表现如何,都是有自己的定位的。所以说,教学中我们要多采用一些“表演”、多做一些游戏,多举行一些简单易行的比赛,来满足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又怎能走神甚至是生厌呢?
三、 多元评价,唤醒心智,激励学生向上
无论怎样的课堂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所思所愿来进行。要想让教学活动自然而又能有序地进行,这就离不开合乎情境的评价。只是这里的评价尽量要做到恰到好处。因为,只有这样的评价手段,才能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细雨般的滋润。事实上,评价工作做好了,还能激励学生不断向未知的高度冲击。
一般地,对于小学生的评价,我们可选择的方式有很多。而且,这些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优越性。比如说,你会意的一笑,你有力潇洒的一个大拇指……这些都是,并且都管用。而我们教师平日里经常采用的,多是话语性评价。所以,这里,笔者重点说一下语言性评价。
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比如聊聊春节,我们该怎样引导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活动呢?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怎么才能让学生打心里想说;另一则是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去说。这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也离不开教师的评价。由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欠缺,这时候我们对他们进行的评价,就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在肯定他们的表现时,我们还要向他们指出,说话首要的是礼貌,因为这是对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要有条理,要尽量把话给说清楚,使对方听得懂……这些评价既激励了学生,又使他们认识到不足,乐于接受又不断向上。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潜心课堂教学时所作的一些尝试,难免会有一些不到之处。但无论怎样,我都会视其为一个开始。这样,我就能意识到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相信,只要自己敢于摸索,敢于实践,就一定能让自己的课堂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晓文.“不经意的精彩”[J].行知论坛,2017(6):41.
[2] 冯卫东.“发现与发展了,才是‘真学’的发生”[J].江苏教育,2016(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