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使用数控机床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给职业院校培养数控设备维修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根据企业调研结果,提出了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合理制定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数控维修 现代企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方案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向科学化和复杂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控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普遍降低,急需优秀的维修人员对设备的良好运行进行保障。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现代数控企业为调研对象,结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对职业院校数控设备维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以培养更优秀的数控设备修理高技能人才。
一、现代数控企业工作情况
1.企业数控设备情况
我国的数控行业经历了萌生、起步、推广、普及阶段。现今大量的企业从国有转为民营,“减员增效”成为改制后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对经济、实用的数控机床需求猛增,因此,数控机床已得到大范围普及,并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加工设备。笔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0大数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企业中,存在数控机床完好率不足、利用率不高这两个主要问题。而机床完好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维修的技术员业务水平不高。由此看出,现代企业急需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
2.企业数控高技能人才现状分析
经调研,先从数控高技能人才的来源看,企业绝大部分是直接从社会和应届毕业生中招收数控高技能人才,小部分是由企业自身培养。应届毕业生虽有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无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培养成本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拓展办学路子,以便使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再从现有数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看,有85%是数控操作工种,仅有15%是数控维修工种。而拥有数控维修工资格证书的人员中,仅10%是技师以上的。由此看来,以培养技师为主的职业院校有着广阔的空间。
最后从数控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岗位来看,简单的操作工占比率最大,其次是数控编程员,会维修的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
二、数控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从以上的研究看出,现代数控企业对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因此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有所不同。
1.数控机床操作工(蓝领层)
了解机床加工工艺知识和机械加工知识,熟练掌握机床的人工编程与操作,懂得机床的简单保养和维护,以及机床的自动编程。
此类人才适合中职学校培养。
2.数控机床编程员、维修工(灰领层)
掌握机床的机电联调,熟悉多种系统的特点、PLC、软硬件结构和参数设置,熟练掌握机床的编程与操作,通晓机床的电气和机械的调试与维修。
此类人才适合高职、本科院校培养,人员需求量大。
3.数控综合型人才(金领层)
此类人员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都能独立完成。
此类人员适合本科、高职院校培养,但必须提供特殊的培养措施。
现代企业需要大量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技术越来越发展,数控企业对数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层次将日益提高,那些只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操作工(蓝领层)将趋于需求饱和,而对于数控综合型人才(金领层)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培养“灰领层”的维修高技能人才,成为我们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的首选。
三、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点。人社部对数控维修人才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应注重以下基本特征:
①培养实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数控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主体是培养把工程设计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技能人才。
②培养目标应该突显职业性的特征,确定培养目标要面向行业或当地经济所需要的职业岗位群,全部的教学要为学生就业服务。
③要确定面向企业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是培养企业一线的技能人才。针对数控设备维修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状况,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①专业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设备的维修技能和相应的知识。包括:分析数控机床技术文件的能力,能排除机床典型故障;会使用仪器和修复工具;能够规范地填写维修技术文档;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规定;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控制原理;数控机床性能受装置参数的影响程度;掌握数控系统典型接口信号对机床性能的影响。
②方法能力:能胜任数控设备维修的工作岗位,善于学习数控设备的维修方法。包括:能够根据数控机床的故障现象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并且能够准确诊断数控机床故障;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③社会能力:有行为能力,能够从事数控设备维修。包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安全、质量、效率、环保及服务意识。
要达到以上的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以“实用能力”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建立以“操作技能”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形成生产、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把对行业的要求和职业道德渗透到专业的教学,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学生。要把“就业”作为最终目标来培养学生,要确保数控设备维修方向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一进入企业,就能胜任数控设备维修的初级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工作几年之后,就能够胜任机床维修、机床调试等更高要求的岗位。 2.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笔者学习了多家职业院校的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觉得其中有种可以借鉴,部分职业院校(尤其是民办职业院校)的三年制数控专业(中职五年制),选择“分段教学、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一条很好的办学途径,其做法分两个阶段。
(1)“在校内”学习阶段。学生在校内学习二年(或四年),系统地完成数控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取得“准毕业”资格后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2)“在校外”实习阶段。最后一年,取得“准毕业”资格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主要是数控企业)完成顶岗实习,为学生后续真正从业打好基础。
要将以上方法做好,关键是要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解决好学校与企业的有效运行机制,这样才能最终收到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赢”的效果。
3.课程建设方案
要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课程合理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理念后,结合学校和现代数控企业实际需求,从而建立一套有效的课程模式,完整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操作、维修、编程,管理技术等综合能力为目标而制定的。在学生实训环节,合理安排模拟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训练,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最终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共同进步。
4.教学模式方案
(1)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理实一体化、工学一体化的课程,通过“课堂工厂化”,“工厂课堂化”的教学场所,与企业“无缝”接轨,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完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其最终目的是给企业直接“供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就业”为宗旨的理念。实施“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让企业和学校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教育的内容就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避免学校学的知识是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出现课程学习的盲目性,培养目标针对性强。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一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
(3)采取“联合办班”模式。 按照“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可以建立一套数控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完成两年的基础学习任务后,在第三年就可以依据合作企业的需求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情况,组建起“联合班”。通过这个“联合班”,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组建指导小组,由企业派遣技术专家定期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指导,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学校的教学方案制定。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当学生掌握了多项技术,安排其在企业的各个岗位轮岗实习,这样学生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得到锻炼,拓展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企业的“通才”,进而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小结
总之,现代数控设备企业急需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这给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更需要结合当地企业现状,加强与企业合作,制定出优秀的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湖州市技师学院)
关键词:数控维修 现代企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方案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向科学化和复杂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控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普遍降低,急需优秀的维修人员对设备的良好运行进行保障。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现代数控企业为调研对象,结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对职业院校数控设备维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以培养更优秀的数控设备修理高技能人才。
一、现代数控企业工作情况
1.企业数控设备情况
我国的数控行业经历了萌生、起步、推广、普及阶段。现今大量的企业从国有转为民营,“减员增效”成为改制后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对经济、实用的数控机床需求猛增,因此,数控机床已得到大范围普及,并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加工设备。笔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0大数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企业中,存在数控机床完好率不足、利用率不高这两个主要问题。而机床完好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维修的技术员业务水平不高。由此看出,现代企业急需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
2.企业数控高技能人才现状分析
经调研,先从数控高技能人才的来源看,企业绝大部分是直接从社会和应届毕业生中招收数控高技能人才,小部分是由企业自身培养。应届毕业生虽有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无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培养成本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拓展办学路子,以便使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再从现有数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看,有85%是数控操作工种,仅有15%是数控维修工种。而拥有数控维修工资格证书的人员中,仅10%是技师以上的。由此看来,以培养技师为主的职业院校有着广阔的空间。
最后从数控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岗位来看,简单的操作工占比率最大,其次是数控编程员,会维修的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
二、数控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从以上的研究看出,现代数控企业对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因此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有所不同。
1.数控机床操作工(蓝领层)
了解机床加工工艺知识和机械加工知识,熟练掌握机床的人工编程与操作,懂得机床的简单保养和维护,以及机床的自动编程。
此类人才适合中职学校培养。
2.数控机床编程员、维修工(灰领层)
掌握机床的机电联调,熟悉多种系统的特点、PLC、软硬件结构和参数设置,熟练掌握机床的编程与操作,通晓机床的电气和机械的调试与维修。
此类人才适合高职、本科院校培养,人员需求量大。
3.数控综合型人才(金领层)
此类人员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都能独立完成。
此类人员适合本科、高职院校培养,但必须提供特殊的培养措施。
现代企业需要大量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技术越来越发展,数控企业对数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层次将日益提高,那些只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操作工(蓝领层)将趋于需求饱和,而对于数控综合型人才(金领层)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培养“灰领层”的维修高技能人才,成为我们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的首选。
三、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点。人社部对数控维修人才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应注重以下基本特征:
①培养实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数控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主体是培养把工程设计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技能人才。
②培养目标应该突显职业性的特征,确定培养目标要面向行业或当地经济所需要的职业岗位群,全部的教学要为学生就业服务。
③要确定面向企业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是培养企业一线的技能人才。针对数控设备维修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状况,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①专业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设备的维修技能和相应的知识。包括:分析数控机床技术文件的能力,能排除机床典型故障;会使用仪器和修复工具;能够规范地填写维修技术文档;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规定;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控制原理;数控机床性能受装置参数的影响程度;掌握数控系统典型接口信号对机床性能的影响。
②方法能力:能胜任数控设备维修的工作岗位,善于学习数控设备的维修方法。包括:能够根据数控机床的故障现象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并且能够准确诊断数控机床故障;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③社会能力:有行为能力,能够从事数控设备维修。包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安全、质量、效率、环保及服务意识。
要达到以上的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以“实用能力”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建立以“操作技能”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形成生产、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把对行业的要求和职业道德渗透到专业的教学,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学生。要把“就业”作为最终目标来培养学生,要确保数控设备维修方向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一进入企业,就能胜任数控设备维修的初级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工作几年之后,就能够胜任机床维修、机床调试等更高要求的岗位。 2.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笔者学习了多家职业院校的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觉得其中有种可以借鉴,部分职业院校(尤其是民办职业院校)的三年制数控专业(中职五年制),选择“分段教学、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一条很好的办学途径,其做法分两个阶段。
(1)“在校内”学习阶段。学生在校内学习二年(或四年),系统地完成数控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取得“准毕业”资格后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2)“在校外”实习阶段。最后一年,取得“准毕业”资格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主要是数控企业)完成顶岗实习,为学生后续真正从业打好基础。
要将以上方法做好,关键是要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解决好学校与企业的有效运行机制,这样才能最终收到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赢”的效果。
3.课程建设方案
要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课程合理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理念后,结合学校和现代数控企业实际需求,从而建立一套有效的课程模式,完整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操作、维修、编程,管理技术等综合能力为目标而制定的。在学生实训环节,合理安排模拟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训练,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最终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共同进步。
4.教学模式方案
(1)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理实一体化、工学一体化的课程,通过“课堂工厂化”,“工厂课堂化”的教学场所,与企业“无缝”接轨,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完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其最终目的是给企业直接“供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就业”为宗旨的理念。实施“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让企业和学校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教育的内容就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避免学校学的知识是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出现课程学习的盲目性,培养目标针对性强。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一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
(3)采取“联合办班”模式。 按照“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可以建立一套数控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完成两年的基础学习任务后,在第三年就可以依据合作企业的需求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情况,组建起“联合班”。通过这个“联合班”,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组建指导小组,由企业派遣技术专家定期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指导,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学校的教学方案制定。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当学生掌握了多项技术,安排其在企业的各个岗位轮岗实习,这样学生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得到锻炼,拓展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企业的“通才”,进而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小结
总之,现代数控设备企业急需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这给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更需要结合当地企业现状,加强与企业合作,制定出优秀的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湖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