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文学作品,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重构审美意象,触摸到文学创作的脉搏,将作品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而感受、释放与作家同构的情感的过程。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常规的做法是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如此教学难以消除小说教学的流弊。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只是抛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
一问: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关于主人公的问题,全班同学自发地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一派认为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张瑶涵同学认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课文题目就是印证。邓铭、王路鑫等同学也认为小说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围绕于勒是否有钱展开的。于勒有钱与否决定着菲利普夫妇态度的迥然不同,而态度的变化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亲兄弟之间也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田尉赤、吴永庆等同学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因为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充分体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见利忘义、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对此,我充分肯定他们的看法,但我个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而菲利普夫妇是最能体现拜金主义的人物,于勒只是一条暗线,是菲利普夫妇拜金主义的镜子,因此,而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反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上,许多同学都参与了这场讨论,他们发表看法时有理有据,作为老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持续兴趣,而不是一味用教参的结论去主宰学生的思维。
二问: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菲利普夫妇都是拜金主义者,是典型的势利小市民。这时,我稍加点拨:如果你家有一个像于勒这样的“败家子”,你还会认为菲利普夫妇一无是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黎丽马上举手说:“我父母够艰难了,我家也会容不下他。”龙彬同学说:“说得是,送到美洲是明智做法,是菲利普夫妇在万般焦急之中做出的无奈选择。”王路鑫说,这也是“按照当时的惯例”。黎丽同学补充说,菲利普夫妇并非“冷酷无情”,不然于勒怎么可能会大大占用哥嫂的财产呢?恐怕是他们要千方百计地去占用于勒的财产吧?杨雪说,文章开头说一家人去海边散步或去哲尔赛岛旅行是爱慕虚荣吗,难道穷人就没有享受生活的权利?至于返航时改乘别的船,“以免再次遇见他”,不过菲利普是带着沉重的心情在维护于勒做人的尊严吗?怎么能说他们“自私”、“冷酷无情”呢?
反思: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于勒和菲利普夫妇,同时也获得了对人生人情的更加深刻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去评判任何一个人或者简单地去批判任何一种人生。
三问: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的主题,我设计了两道题:
我用一副对联引入: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让学生写横批:金钱至上。接着,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最后,我再引导学生抛开拜金主义的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见证者约瑟夫入手,感受本文所体现的人性美。这篇小说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是一个少年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来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小说中我的叔叔过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无赖、流氓”,对于“我”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当下这个“人”,这个人与“我”的关系,这是一种生来的本能,是自然流露的同情心,这也是人性的美丽之所在。
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学生更多关注人性美,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情感渗透,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歌德曾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探寻文学作品阅读的多种视角,多元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感受作品的多种具体的意蕴,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思维尽情驰骋、创造力尽情迸发的广阔空间。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常规的做法是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如此教学难以消除小说教学的流弊。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只是抛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
一问: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关于主人公的问题,全班同学自发地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一派认为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张瑶涵同学认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课文题目就是印证。邓铭、王路鑫等同学也认为小说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围绕于勒是否有钱展开的。于勒有钱与否决定着菲利普夫妇态度的迥然不同,而态度的变化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亲兄弟之间也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田尉赤、吴永庆等同学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因为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充分体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见利忘义、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对此,我充分肯定他们的看法,但我个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而菲利普夫妇是最能体现拜金主义的人物,于勒只是一条暗线,是菲利普夫妇拜金主义的镜子,因此,而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反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上,许多同学都参与了这场讨论,他们发表看法时有理有据,作为老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持续兴趣,而不是一味用教参的结论去主宰学生的思维。
二问: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菲利普夫妇都是拜金主义者,是典型的势利小市民。这时,我稍加点拨:如果你家有一个像于勒这样的“败家子”,你还会认为菲利普夫妇一无是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黎丽马上举手说:“我父母够艰难了,我家也会容不下他。”龙彬同学说:“说得是,送到美洲是明智做法,是菲利普夫妇在万般焦急之中做出的无奈选择。”王路鑫说,这也是“按照当时的惯例”。黎丽同学补充说,菲利普夫妇并非“冷酷无情”,不然于勒怎么可能会大大占用哥嫂的财产呢?恐怕是他们要千方百计地去占用于勒的财产吧?杨雪说,文章开头说一家人去海边散步或去哲尔赛岛旅行是爱慕虚荣吗,难道穷人就没有享受生活的权利?至于返航时改乘别的船,“以免再次遇见他”,不过菲利普是带着沉重的心情在维护于勒做人的尊严吗?怎么能说他们“自私”、“冷酷无情”呢?
反思: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于勒和菲利普夫妇,同时也获得了对人生人情的更加深刻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去评判任何一个人或者简单地去批判任何一种人生。
三问: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的主题,我设计了两道题:
我用一副对联引入: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让学生写横批:金钱至上。接着,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最后,我再引导学生抛开拜金主义的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见证者约瑟夫入手,感受本文所体现的人性美。这篇小说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是一个少年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来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小说中我的叔叔过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无赖、流氓”,对于“我”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当下这个“人”,这个人与“我”的关系,这是一种生来的本能,是自然流露的同情心,这也是人性的美丽之所在。
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学生更多关注人性美,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情感渗透,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歌德曾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探寻文学作品阅读的多种视角,多元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感受作品的多种具体的意蕴,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思维尽情驰骋、创造力尽情迸发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