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负有重任。当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语文教育定位不明确;从教材编写到具体的教法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考试评价不够科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课文的选用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改变讲解语文课文的套路,将课文与语文实践、语文知识结合起来;逐步完善考试方式。
  一、语文教学之症结及其原因
  时代对每个国民的母语语文水平和修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普遍感觉到,社会的整体语文水平、广大国民的语文修养呈现下滑的趋势。即使在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高校和科学院里,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少数教员、研究员和个别领导,在写作、说话中,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词汇贫乏,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在严肃的法律条文中也都存在不少语言问题。上述情况表明,目前国民普遍的语文素养跟21世纪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
  出现这种种问题,绝不能怪罪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从当前多数教师的生存状况看,中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最辛苦,教学工作量最大,可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报,多数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这是令语文教师非常伤心和悲哀的事。
  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探讨
  要明确语文教育的定位,前提是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语文修养与语文水平,主要是就他的书面语修养和水平而言的。一个孩子进学校学习,特别是进入中学学习,主要是要学习、掌握好书面语。这样,他才能读书,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才能用娴熟的书面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母语是个“习得”和“学得”兼而有之并彼此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孩子通过习得(听说),对母语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对母语的语感。进学校主要是学书面语,当然也会反过来规范和提高口语听说能力。而书面语的掌握主要不是靠“习得”,而是靠“学得”。因此,整个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好书面语”这一基础性的任务。根据上述观点,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具体说应该是:
  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
  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并逐步养成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来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
  使学生不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
  上述三个任务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第一个任务,即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这种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具体体现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实际的语文纠错能力这三个方面。
  学生有了这三方面的语文能力,就能切实掌握好书面语。如果圆满地完成了上面所说的语文教学任务,达到了语文教学目的,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修养就会得到切实的提高,他们也就能更好、更快地接受高素质的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讲授语文知识,其目的并不是真要学生系统学习、了解、掌握所讲的语文知识;讲授语文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有助于教师讲解课文和进行作文或练习评讲,以便有利于学生学,具体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增强语感,能更好地进行表达,减少语病。总之,对学生来说,学语文方面的知识,不是为了死背一些知识,死抠一些概念,而是为了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起到点拨、启动的作用。根据这个目的,对学生来说,知道一些有关语音、文字、语法、词汇、修辞、作文法等方面的最起码的知识,哪怕只是知道一些名词术语就行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知识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只起辅助的作用,也只能起辅助的作用。
  三、关于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认为,必须改变过去把课文讲解注意力只放在作者介绍和作品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的分析上的套路,必须改变课文讲解跟语文实践脱节,跟语文知识讲解脱节的做法。必须注意语言的运用,包括词语的选择与锤炼、句式的运用等。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说明。最后指出:语文教师如果能结合课文进行语言运用和语文知识的讲解,把“为什么”“能不能”之类的问题讲清楚了是会让学生得到实惠的,使他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这样的语文课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这样讲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
  四、逐步完善考试方式
  语文教学必须将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逐步扭转语文教学成效甚微的局面。当然,造成目前语文教学不良状况的根子,还在应试教育上。应试教育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目前的应试教育很成问题,因为目前的高考很有问题。不改变应试教育的路子和办法,语文教育的改革将寸步难行。然而目前这一问题又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解决。我们可以先做一些局部的努力和试验。譬如,每年高考都有测试考生是否写错别字的考题,形式往往是“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成语/词语是”或“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成语/词语是”,其结果是引导语文教师挖空心思去帮学生搜集可能容易写错的成语和词语,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当然也有助于学生克服写错别字的毛病,但这是治标的办法,而不是治本的办法。今后是否可以不再出这样的客观题,而是换一种方式:规定在答卷或作文中写多少个错别字就要扣多少分。这样,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得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在写作中防止出现错别字,随时注意纠正学生写错别字的问题。此外,高考语文试题应适当增加语言应用方面的主观题,减少客观题。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一个主渠道,也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关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尊重人(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优化教学课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新课改追寻的最终目标,而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富生命力的课堂。之所以富生命力,应归功于教师真挚情感的流淌,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个性的张扬,而他们的相互交融才创造了生动又高效的语文空间,语文课堂也因生动而精彩,因丰富而耐人寻味。  一、要构建情感的课堂  语文课堂因有教师情感的流淌而生动。语文课堂应重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味,塑造学生的高尚灵魂才是我
期刊
最近,有资料显示,由于广播、影视、网络等高科技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导致现代人的写作能力不断下降。中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他们不久将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栋梁,若是现在不能好好把握住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将来就会妨碍社会的进步。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集中体现了学生驾驭汉语言文字的综
期刊
《唐诗宋词》主要教学内容是唐诗宋词的文学欣赏。众所周知,文学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等于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而且这册书包括四个单元,几十首诗词,容量大,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笔者以为难以充分展现诗词作品的相关资料,更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仅靠教师个人的主观分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不仅费时多而且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期刊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上好语文课有七个要素。  一、用心编织课堂环节  一堂课的开端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要新颖,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期刊
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
期刊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变痛苦为快乐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
期刊
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才能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教学媒体。  一、教学媒体及其分类  教学媒体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所采用的中间媒介。教学媒体一般可以分为:视觉类媒体、听觉类媒体、视听类媒体、交互类媒体等。  视觉类媒体包括:教学体态、板书、印刷媒体(教科书及相关参考书等)、各类模型及
期刊
加强对“差生现象”的研究以促进对差生的教育,是当前教育部门所面临的一具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给教育理论研究提出的一个严峻的课题。近年来,理论上对“差生现象”和差生的教育已多有探讨,广大的教学实践工作者也在对差生的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如果真正要认识“差生现象”并行之有效地实施对差生的教育,还有两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一是理论研究并没有真正揭示和清楚阐明差生的本质及成因, “差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