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庙会是在特定宗教场所举行的宗教活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本文就庙会的定义、特征、起源、类型及功能等做了简单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庙会作为民众的一种活动,折射出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互动关系;还反映了庙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传统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活动。
【关键词】庙会;起源;类型;功能
庙会是依附于特定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而发展起来的集宗教祭祀、娱乐游艺和商贸交易于一体的民俗活动。《辞源》对其的解释为:“旧时在寺庙内或附近的定期集市。也称庙市”。以上关于“庙会”的论述均体现其两个最基本特征,即“庙”与“集市”。在民间口语中,庙会还可以进一步简称为“庙”和“会”两个单字,比如民间俗称的“逛庙”、“赶庙”、“赶会”,等等。段柄仁在《庙会》一书中则直接称:“庙会是以集市形式出现。”因此,庙会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宗教繁荣,寺庙广建,而且宗教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活动增加,城镇墟集增加。
关于庙会的起源,曹荣、华智亚所著《民间庙会》作如下阐述:庙会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祭祀,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发展而发展;佛、道两教为传播本教,争相修建寺观,每遇宗教节日,就以寺观为中心,开展规模宏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平日也千方百计开展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以此吸引信众,扩大影响;在佛、道二教的影响下,各地的民间信仰得以发展,围绕各类信仰开展的宗教活动随之增加,民间庙会由此日益兴盛。段柄仁在《庙会》一书中认为,庙会的出现始于辽代,元代为盛节,明代则以庙市的形式普遍兴起,清代出现的有准确记载的北京庙会是元开庙的白云观;期间经历六百多年,庙会的称谓、形式和内容都在演变,它是在商业不发达、缺少娱乐场所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文明兴盛,传统庙会将走向衰败。
庙会的类型有定期庙会和节日庙会,在城乡普遍存在。作为民众的盛大节日活动,它体现出了休闲娱乐、商业贸易、社区整和等实用功能,亦可反映基层社会各种文化、经济、政治及社会的互动关系。赵世瑜的论文结集《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对此作了详尽论述,可以说是庙会研究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中国传统庙会的狂欢精神》一文通过对传统庙会的原始性、全民性、反规范性等特征的描述,对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作了深入透视,认为这种“狂欢”虽然表面上具有破坏性和颠覆性,但从深层次看,其在传统社会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一文内容丰富,关于庙会的商业功能,赵氏认为庙会起着商品交流的作用,从地域看,北方具有商业功能的庙会数量比南方多;至于庙会对社区或集团的整和功能,赵氏认为,庙会可以強化社区或集团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关于庙会活动的城乡区别和交融活动及其反映的城乡文化联系,赵氏认为,城市庙会和乡村庙会的联系和差别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城乡居民的文化兴趣基本一致,具有文化上的“城乡连续性”,二是城乡差别本质上是等级关系的表现。为更好地说明庙会的各种功能及与基层社会的关系,赵世瑜在《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一书中还做了个案研究。《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一文专就华北庙会的文化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及中心地位角色进行考察,认为庙会的这些功能构成基层社会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在《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一文中,赵氏探讨了鲁班信仰对于鲁班会这一祭祀组织以及各行业组织的影响,认为这些行业通过鲁班会展开的有序组织和管理成为内部整和的精神纽带和现实的力量保障。在《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一文中,赵氏以庙会为核心,探索了华北与江南历史文化现象的空间异同,特别是地区性差异,认为与北方庙会相比,江南的庙会与宗族组织、社区势力有着更为密切联系;赵氏通过这样的比较,进一步认为庙会折射出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互动关系,即民间社会利用国家,国家也利用民间社会。
庙会作为民众的一种文化和经济活动,还反映了基层社会行善积功的思想和实践。赵世瑜的《东岳庙故事:明清北京城市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把行善积功的思想和实践放在区域社会史框架内探讨,认为行善积功的思想是“一般的知识或思想”,得到不同社会群体的认同,官员、地方精英和普通民众均参与其中,在庙会这种场合下,由社会地位所造成的“分歧”得到某种调和。
庙会与基层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官府及乡土社会网络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成为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关注的热点,关于庙会的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曹荣、华智亚:《民间庙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2]《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3]段柄仁:《庙会》,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5]赵世瑜:《东岳庙故事:明清北京城市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载《东岳论丛》2005年。
[6]刘稚:《秦榕.宗教与民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7]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的民俗性与乡土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关键词】庙会;起源;类型;功能
庙会是依附于特定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而发展起来的集宗教祭祀、娱乐游艺和商贸交易于一体的民俗活动。《辞源》对其的解释为:“旧时在寺庙内或附近的定期集市。也称庙市”。以上关于“庙会”的论述均体现其两个最基本特征,即“庙”与“集市”。在民间口语中,庙会还可以进一步简称为“庙”和“会”两个单字,比如民间俗称的“逛庙”、“赶庙”、“赶会”,等等。段柄仁在《庙会》一书中则直接称:“庙会是以集市形式出现。”因此,庙会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宗教繁荣,寺庙广建,而且宗教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活动增加,城镇墟集增加。
关于庙会的起源,曹荣、华智亚所著《民间庙会》作如下阐述:庙会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祭祀,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发展而发展;佛、道两教为传播本教,争相修建寺观,每遇宗教节日,就以寺观为中心,开展规模宏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平日也千方百计开展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以此吸引信众,扩大影响;在佛、道二教的影响下,各地的民间信仰得以发展,围绕各类信仰开展的宗教活动随之增加,民间庙会由此日益兴盛。段柄仁在《庙会》一书中认为,庙会的出现始于辽代,元代为盛节,明代则以庙市的形式普遍兴起,清代出现的有准确记载的北京庙会是元开庙的白云观;期间经历六百多年,庙会的称谓、形式和内容都在演变,它是在商业不发达、缺少娱乐场所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文明兴盛,传统庙会将走向衰败。
庙会的类型有定期庙会和节日庙会,在城乡普遍存在。作为民众的盛大节日活动,它体现出了休闲娱乐、商业贸易、社区整和等实用功能,亦可反映基层社会各种文化、经济、政治及社会的互动关系。赵世瑜的论文结集《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对此作了详尽论述,可以说是庙会研究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中国传统庙会的狂欢精神》一文通过对传统庙会的原始性、全民性、反规范性等特征的描述,对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作了深入透视,认为这种“狂欢”虽然表面上具有破坏性和颠覆性,但从深层次看,其在传统社会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一文内容丰富,关于庙会的商业功能,赵氏认为庙会起着商品交流的作用,从地域看,北方具有商业功能的庙会数量比南方多;至于庙会对社区或集团的整和功能,赵氏认为,庙会可以強化社区或集团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关于庙会活动的城乡区别和交融活动及其反映的城乡文化联系,赵氏认为,城市庙会和乡村庙会的联系和差别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城乡居民的文化兴趣基本一致,具有文化上的“城乡连续性”,二是城乡差别本质上是等级关系的表现。为更好地说明庙会的各种功能及与基层社会的关系,赵世瑜在《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一书中还做了个案研究。《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一文专就华北庙会的文化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及中心地位角色进行考察,认为庙会的这些功能构成基层社会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在《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一文中,赵氏探讨了鲁班信仰对于鲁班会这一祭祀组织以及各行业组织的影响,认为这些行业通过鲁班会展开的有序组织和管理成为内部整和的精神纽带和现实的力量保障。在《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一文中,赵氏以庙会为核心,探索了华北与江南历史文化现象的空间异同,特别是地区性差异,认为与北方庙会相比,江南的庙会与宗族组织、社区势力有着更为密切联系;赵氏通过这样的比较,进一步认为庙会折射出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互动关系,即民间社会利用国家,国家也利用民间社会。
庙会作为民众的一种文化和经济活动,还反映了基层社会行善积功的思想和实践。赵世瑜的《东岳庙故事:明清北京城市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把行善积功的思想和实践放在区域社会史框架内探讨,认为行善积功的思想是“一般的知识或思想”,得到不同社会群体的认同,官员、地方精英和普通民众均参与其中,在庙会这种场合下,由社会地位所造成的“分歧”得到某种调和。
庙会与基层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官府及乡土社会网络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成为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关注的热点,关于庙会的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曹荣、华智亚:《民间庙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2]《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3]段柄仁:《庙会》,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5]赵世瑜:《东岳庙故事:明清北京城市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载《东岳论丛》2005年。
[6]刘稚:《秦榕.宗教与民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7]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的民俗性与乡土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