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四寨村一带的侗族摔跤,是集武术和娱乐为一体的一项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有其独特的竞技特点和习俗规则。厘清侗族摔跤习俗的文化背景、习俗仪式、裁判规则及其核心技术特点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侗族摔跤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侗族摔跤;传承与发展;四寨村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45-03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restling’s Customs of Dong People
——With Four Walled Villag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ONG Minglian, HUANG Pingbo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kaili University , kaili 556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Dong wrestling which derives from Si Zhai village of Liping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 is a kind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bining Wushu and entertainment, and it has its own specifically cultural situation and meanings, especially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ustoms rules. The paper will make an analysis of Dong Wrestling’s cultural situation, customs process, judge rules and its main technical traits, and also it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protect it, pass it on and develop i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Dong nationality’s wrestling;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Sizhai villa
侗族摔跤习俗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的四寨、坑洞、寨高、黄岗,从江县的谷平、往洞、增冲以及榕江的宰麻等侗族地区,该习俗是一项集武术和娱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与国际自由式、中国式以及其它民族的摔跤有明显的不同。侗族摔跤是贵州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典型代表,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习俗规则和竞技特点。作为一种体育习俗,传统的风俗和仪式贯穿于侗族摔跤的整个过程,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厘清侗族摔跤习俗的文化背景、竞技规则和竞技特点,本文选取了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作为田野调查点,借鉴人类学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相关研究方法,并利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分析法,对侗族摔跤习俗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厘清侗族摔跤习俗的文化背景、习俗仪式、裁判规则及其核心技术特点,探讨侗族摔跤习俗的当代价值以及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希望能为地方文化、体育、旅游等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 田野点基本情况简介
本次调研的田野点四寨村隶属于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距双江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都柳江水系上游四寨河环村而过,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365户,1 670人,是纯侗寨村,保存着典型的侗族建筑和文化传统。寨中鼓楼、花桥林立,传统文化以侗族大歌和侗族摔跤为代表。四寨村民族节日众多,有春节、三月三、三月十五“摔跤”节、“斗牛”节、六月六、吃新节、中秋节等,最热闹、隆重的节日是三月十五“摔跤节”和“斗牛节”。尤其是独特的“摔跤节”使四寨村声名远播。2004年10月19日,四寨村所属的双江乡被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农业部联合表彰为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2006年,侗族摔跤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摔跤还被改编成为舞蹈搬上了舞台。由黎平县选送、以侗族摔跤为背景的民间舞蹈节目《摔》获得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大奖;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侗族摔跤一举夺得表演项目综合类金奖。
历史上,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与外民族交流较少,加之侗族先民一直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因此,有关侗族摔跤习俗鲜有见诸于典籍文献的记载。
2 侗族摔跤的特征
随着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体育也经历了原发、传播、融合等文化发展模式,一部分体育项目始终为个别民族所实践,一部分体育项目则扩散到更多的民族[1]。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习惯的限制,侗族摔跤只传承于四寨、坑洞等特定的侗族区域。每年农历2月15日在坑洞,3月15日在四寨都要举行隆重的“摔跤节”。
四寨村的“摔跤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每次摔跤节都要举行吹芦笙、踩歌堂、赛前礼仪、三声铳炮等仪式。虽然摔跤比赛以村寨为单位,但竞技是个人对个人。参赛队按各寨寨老赛前商定的次序先后入场,相互施礼后,在赛场两端席地而坐,比赛开始,选手们由主持活动的寨老点名,竞技的选手由一方先派一人上场挑战,然后对方根据实力和身重状况选派对方应战。双方准备就绪,主持人发出“起”的口令,各自用力,想办法将对手摔倒,比赛为三战,两胜为胜。赛场上依序逐对交锋,多时有上百对选手。比赛的选手一般都是青壮年,也有小选手助兴。比赛活动以强身健体和娱乐为目的,优胜者虽然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但为本寨争光和在众人面前露一手的强烈愿望,使比赛活动异常激烈。
从四寨村的“摔跤节” 来看,活动的内容是庞杂的。除摔跤外,还伴有斗鸟、赛芦笙、斗牛、唱侗族大歌等其他娱乐活动。其中,场面最广、声势最浩大、气氛最隆重的首推人对人的摔跤竞赛。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习俗,侗族摔跤有以下特征:
2.1 仪式的独特性 在人类学传统中,人类学家将仪式作为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的信仰、思想观念、行为、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象征体系之间的多层立体关系的特殊文本来解读。[2]仪式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文化濡化作用,借以强化集体归属感、参与者认同感以及巩固信仰、增强信心等功能。每次摔跤节都要举行吹芦笙、踩歌堂、赛前礼仪、三声铳炮等仪式。芦笙在侗家人的心中是欢乐、庄严、友谊的象征,在摔跤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出发前的祭祀到每场精彩的摔跤赛都有芦笙的伴奏。踩歌堂是集侗族体育、舞蹈为一体的文娱活动,是侗族祭祀文化的重要形式。进入摔跤场地前,四寨村男女老少在寨老的带领下开展集体踩歌堂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达到对维系血缘组织、强化集体意识的目的。放铳炮则是摔跤节的标志性仪式,三声铳炮表示仪式即将结束,比赛马上开始,请选手们作好参赛准备。而摔跤比赛本身的礼仪也很独特,比赛双方手持布带对面而站,相距一米五,寨老立于对手之间。双方正面施礼(即双方鞠躬)后,将布带举起,并将布带置于对方腰椎位置,等待寨老喊“起”,双方便开始决斗[3]。
2.2 礼服与场地的象征性 纵观侗族摔跤习俗的整个过程,笔者发现,侗族摔跤的礼服和场地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就礼服而言,侗族摔跤选手一旦穿上侗族摔跤服(上衣马褂,下7寸长裤,四周都用花边镶着,且通常赤脚,身上不能佩带任何的装饰物),已不再代表其个人,而是代表整个村寨或整个家族。而摔跤所选取的场地,也同样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四寨村侗族摔跤场是固定的一块田地,世世代代都在此举行摔跤。这块田曾经是斗牛场,在农业学大寨时改为田地耕作。选择此田作为摔跤固定场所,现任寨老也说不出原因,说是沿袭祖先传下来的习惯。据现场考察,此场地地处四寨村南面,由一片粮田所构成,四周空旷,放眼望去,侗寨标志的鼓楼宝葫芦式的尖端直插蓝天,长廊式的风雨桥,一条小溪缓缓从寨中流过,整个四寨面貌屹然一切。
2.3 道具的特色性 在侗族摔跤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双方用布带角力。布带是当地侗家人织的侗布。此布带为藏青色,长十二市尺(一丈二)、宽40 cm左右。布带是神圣的,每次摔跤必须使用寨老携带的布带。关于布带的历史,通过访谈得知,一种说法认为:在摔跤的发展初期所使用的道具是棍子,后改为布带,原因是使用棍子双方比赛容易受伤,为了避免受伤而改为布带。据四寨寨老吴炳全介绍,800年前,侗族祖先使用刀与棍,直到吴勉(明初侗族起义领袖)时代,即勉王,为了在比赛中促进交流,避免伤害,倡导锻炼身体为主,才改为布带,这是侗族摔跤文化演进的结果。另一种说法认为,布带是萨神赠送给勇士的,并赐予无穷的力量,保佑胜利而归。所以,每次摔跤比赛前,全寨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萨坛”举行仪式,寨老则撑着半开伞并手拿布带向萨母请愿,随后焚香祭祖,请神佑护,祈求比赛获得成功。
2.4 竞技形态的个性化 侗族摔跤既不同于西藏、内蒙古的摔跤,也不像日本的柔道,它有自己的比赛规则和方式,可称为最有个性的摔跤。双方各自拾一根青布带,相互将右手插过对方的左肋,右肩互抵将布带绕过对手的腹部,布带两头置于对方的椎,两手抓牢,靠臂力和腰腿劲相互角力并设法将对方摔倒(图1)。
图1 四寨的侗族摔跤
最原始的摔跤技术有四种:一是提摔,即使劲地提高布带,使对手腾空,失去平衡被摔倒;二是绊脚摔,双方对峙时,趁对方移脚之机用脚勾绊对方的脚,使之失去重心而摔倒;三是拉摔,即使劲猛推猛拉,使对方脚步紊乱而摔倒;四是抱摔,即双手紧紧挟住对方身躯,左右扳动,使之倒地。侗族摔跤的技术来源于侗族民间武术,在2008年摔跤节中,黎平县双江乡迷洞村展示的双刀与棍技术,在侗族武术的技术动作中能寻找到侗族摔跤技术的雏形。
2.5 裁判与规则的本土性 侗族摔跤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习俗规则。裁判由寨老担任。每座鼓楼选派一位寨老共同参与裁判工作。当三声铁炮响后,参赛队按各寨寨老赛前商定的次序先后入场。在赛场中央相互施礼后,两端相对席地而坐,寨老将一根藏青布带置于队伍前沿。首先由寨高村派一人上场挑战,四寨村根据实力和身重状况选派一人应战。双方持布带上场后,相互将右手插过对手的左肋,右肩互抵,布带两头置于对手的腰椎,两手抓牢,不使松散。正如斗牛时两头牯牛头角相抵的架势。双方准备就绪,主持人发出“起”的口令,双方各自用力,想办法将对方摔倒。评判标准很简单:比赛时任何一方有1/3身体先触地为输,由寨老举起胜者的右手向观众示意。每次比赛少则三四十对,多则六七十对,直至各寨选手赛毕为止。参赛人员可采用摔跤技巧,技法不限,但不能以膝关节、肘关节、头部撞对方,如有违反其犯规,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一方倒下另一方可再压再按。双方相持不能超过30 s,30 s后定其中一方必进攻,如再相持30 s,再定另一方进攻。参赛办法:不分年龄组,15岁以上40岁以下男士均可参与。不分级别,参赛者不分体重、高矮。不分冠、亚军赛,采用的比赛是传统的霸王赛,摔跤者三战两胜,连摔二三十人不败,便可树旗“挂榜”称雄[4]。其明显的特征是强调结果的公平而不是起点的公平, 即活动过程的全面性投入成就了游戏的胜者[5]。
3 侗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
3.1 侗族摔跤面临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扬弃之困 近年来四寨村的侗族摔跤节由于因政府的介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安排,融入了一些现代文化,对比赛方式和规则都有较大的修改,使这项古老的摔跤活动有了现代的气息,也强化了一些竞技体育的特征。由文化娱乐、社会交际、青年人游乐(谈情说爱)中老年人走亲访友、畅谈年景、交流生产经验、饮酒行乐的侗族摔跤节转变为以夺取锦标为目的摔跤竞赛[6]。
对于传统摔跤节竞赛改革,侗族年轻人比较欢迎,普遍认为改革后竞技性增加,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他们更愿意参加。而部分老年人却担心传统的摔跤节习俗失传,不同意改革。对于祭祀仪式、进堂顺序变化、摔跤竞赛组织改变等,几个村的村民都表示:摔跤节是兄弟村之间每年进行武艺交流的传统,祖先定的规矩不能随便改。对于四寨村侗族摔跤的异化问题,多数寨老表示痛心,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防止异化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一砍、二留、三改。其含义“砍”包括大砍和小砍。大砍指敬萨神杀鸡重要祭祀仪式取消,原因是杀鸡不彻底,造成鸡乱跑,这与摔跤忌讳相匹配;小砍即取消外族人不能参与比赛的规定。“留” 即保留800年前流传的遗风,包括请萨神、鬼师画弧、摔跤比赛、对情歌、邀请客人等。“改”即摔跤节头晚,村民不能再挑水打标、不再沿村喊寨、不限制是否穿侗族服饰进堂、禁忌怀孕妇女观看比赛等。
侗族摔跤也受到市场化带来的影响。游客、媒体、行政官员、学者或文化工作者,他们带着不同的观点看待侗族摔跤。为了满足 “客人”的口味和欣赏标准,原来只能在祭祀场境中开展侗族摔跤活动己随时随地被排入各种歌舞表演或比赛活动之中。
3.2 对侗族摔跤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3.2.1 把侗族摔跤文化融入到民俗文化活动中是传承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尽管侗族摔跤习俗有一定的变异,但与贵州施洞独木龙舟赛、岜沙苗族斗姆牛等传统体育活动相比,侗族摔跤有更明显的原生文化特征。近年来的侗族摔跤节仍是四寨一带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并由此引导出斗牛、斗鸟、芦笙、赛马、游乐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成了他们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因此,不能孤立地保护和发展侗族摔跤项目,而应以其为龙头或核心,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侗族摔跤文化的娱乐性、社会性及普及性。近年由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采取了不少的保护和发掘措施,侗族摔跤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目前黎平县的80多个重点民族旅游村寨都成立了侗族摔跤竞技队伍,并继侗族大歌等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之后,侗族摔跤也走进了当地的体育课堂[7]。
3.2.2 建议在四寨村建立“侗族摔跤博物馆” 博物馆可对所有侗族摔跤传统体育文化要素(祭萨、进堂、摔跤核心技术及组织等)进行可视、动态、数字化的保护性记录,并对民众开放。一方面,通过建立博物馆,借助现代电子科技手段,对摔跤文化进行最有效的客观历史记载,为传承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侗族摔跤博物馆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后人对继承和创新发展这项传统体育项目的信心和兴趣。有专家指出,当前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成果展示过于单一,仅仅局限于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缺乏多媒体技术支撑的研究成果。对于一些快要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影像资料的保留也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建议引入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侗族摔跤进行相关影视拍摄;也可根据研究成果,创建数字博物馆,数字还原已消失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当时场景等,来弥补文字说明的抽象性,可能更有利于其传承与保护。[8]
3.2.3 将侗族摔跤列入当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在四寨村一带,侗族摔跤蔚然成风,老的教,少的学,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人爱好,人人推崇。侗族摔跤虽然只是部分侗族地区村落体育项目,但却普及到家家户户,这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一个重要启示。在民族地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首要考虑的是结合各地的民族传统,挖掘与整理、设计与提炼受到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因此,只要将侗族摔跤列入当地全民健身计划,原本就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侗族摔跤一定能够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主力军。
3.2.4 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为侗族摔跤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动力 侗族摔跤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在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中有极高的价值。从现代体育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可将侗族摔跤资源引入原生态旅游市场化运作项目中,游客可以观赏、参与和学习侗族摔跤,当地农民可以通过表演、传授摔跤技术获得经济回报,从而为侗族摔跤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
4 结束语
侗族摔跤是一种原生或次原生形态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完全具有独立体育价值和形态的身体活动。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习俗规则和竞技特点,是侗族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研究侗族摔跤的人类学特征,对于当今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对推动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平波,等编.黔东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石奕龙,艾比不拉•卡地尔.维族婚姻习俗中尼卡(Nikah)仪式的人类学解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 民族节日侗族摔跤节[N].贵州导航,2007,12.
[4] 杨再元,陆书明.用布带角力的侗族摔跤[J].贵州都市报文化周刊,2007,8.
[5] 黎平县民族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38.
[6] 吴建伟.独木舟与苗族迁徙探析[J].中华龙舟文化研究,1991.
[7] 黎平80多个村寨都有侗族摔跤队[N].金黔在线讯,2010-8-26.
[8] 倪依克,胡小明.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述评[J].体育科学,2009(10).
关键词:侗族摔跤;传承与发展;四寨村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45-03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restling’s Customs of Dong People
——With Four Walled Villag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ONG Minglian, HUANG Pingbo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kaili University , kaili 556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Dong wrestling which derives from Si Zhai village of Liping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 is a kind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bining Wushu and entertainment, and it has its own specifically cultural situation and meanings, especially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ustoms rules. The paper will make an analysis of Dong Wrestling’s cultural situation, customs process, judge rules and its main technical traits, and also it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protect it, pass it on and develop i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Dong nationality’s wrestling;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Sizhai villa
侗族摔跤习俗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的四寨、坑洞、寨高、黄岗,从江县的谷平、往洞、增冲以及榕江的宰麻等侗族地区,该习俗是一项集武术和娱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与国际自由式、中国式以及其它民族的摔跤有明显的不同。侗族摔跤是贵州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典型代表,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习俗规则和竞技特点。作为一种体育习俗,传统的风俗和仪式贯穿于侗族摔跤的整个过程,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厘清侗族摔跤习俗的文化背景、竞技规则和竞技特点,本文选取了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作为田野调查点,借鉴人类学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相关研究方法,并利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分析法,对侗族摔跤习俗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厘清侗族摔跤习俗的文化背景、习俗仪式、裁判规则及其核心技术特点,探讨侗族摔跤习俗的当代价值以及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希望能为地方文化、体育、旅游等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 田野点基本情况简介
本次调研的田野点四寨村隶属于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距双江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都柳江水系上游四寨河环村而过,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365户,1 670人,是纯侗寨村,保存着典型的侗族建筑和文化传统。寨中鼓楼、花桥林立,传统文化以侗族大歌和侗族摔跤为代表。四寨村民族节日众多,有春节、三月三、三月十五“摔跤”节、“斗牛”节、六月六、吃新节、中秋节等,最热闹、隆重的节日是三月十五“摔跤节”和“斗牛节”。尤其是独特的“摔跤节”使四寨村声名远播。2004年10月19日,四寨村所属的双江乡被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农业部联合表彰为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2006年,侗族摔跤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摔跤还被改编成为舞蹈搬上了舞台。由黎平县选送、以侗族摔跤为背景的民间舞蹈节目《摔》获得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大奖;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侗族摔跤一举夺得表演项目综合类金奖。
历史上,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与外民族交流较少,加之侗族先民一直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因此,有关侗族摔跤习俗鲜有见诸于典籍文献的记载。
2 侗族摔跤的特征
随着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体育也经历了原发、传播、融合等文化发展模式,一部分体育项目始终为个别民族所实践,一部分体育项目则扩散到更多的民族[1]。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习惯的限制,侗族摔跤只传承于四寨、坑洞等特定的侗族区域。每年农历2月15日在坑洞,3月15日在四寨都要举行隆重的“摔跤节”。
四寨村的“摔跤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每次摔跤节都要举行吹芦笙、踩歌堂、赛前礼仪、三声铳炮等仪式。虽然摔跤比赛以村寨为单位,但竞技是个人对个人。参赛队按各寨寨老赛前商定的次序先后入场,相互施礼后,在赛场两端席地而坐,比赛开始,选手们由主持活动的寨老点名,竞技的选手由一方先派一人上场挑战,然后对方根据实力和身重状况选派对方应战。双方准备就绪,主持人发出“起”的口令,各自用力,想办法将对手摔倒,比赛为三战,两胜为胜。赛场上依序逐对交锋,多时有上百对选手。比赛的选手一般都是青壮年,也有小选手助兴。比赛活动以强身健体和娱乐为目的,优胜者虽然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但为本寨争光和在众人面前露一手的强烈愿望,使比赛活动异常激烈。
从四寨村的“摔跤节” 来看,活动的内容是庞杂的。除摔跤外,还伴有斗鸟、赛芦笙、斗牛、唱侗族大歌等其他娱乐活动。其中,场面最广、声势最浩大、气氛最隆重的首推人对人的摔跤竞赛。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习俗,侗族摔跤有以下特征:
2.1 仪式的独特性 在人类学传统中,人类学家将仪式作为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的信仰、思想观念、行为、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象征体系之间的多层立体关系的特殊文本来解读。[2]仪式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文化濡化作用,借以强化集体归属感、参与者认同感以及巩固信仰、增强信心等功能。每次摔跤节都要举行吹芦笙、踩歌堂、赛前礼仪、三声铳炮等仪式。芦笙在侗家人的心中是欢乐、庄严、友谊的象征,在摔跤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出发前的祭祀到每场精彩的摔跤赛都有芦笙的伴奏。踩歌堂是集侗族体育、舞蹈为一体的文娱活动,是侗族祭祀文化的重要形式。进入摔跤场地前,四寨村男女老少在寨老的带领下开展集体踩歌堂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达到对维系血缘组织、强化集体意识的目的。放铳炮则是摔跤节的标志性仪式,三声铳炮表示仪式即将结束,比赛马上开始,请选手们作好参赛准备。而摔跤比赛本身的礼仪也很独特,比赛双方手持布带对面而站,相距一米五,寨老立于对手之间。双方正面施礼(即双方鞠躬)后,将布带举起,并将布带置于对方腰椎位置,等待寨老喊“起”,双方便开始决斗[3]。
2.2 礼服与场地的象征性 纵观侗族摔跤习俗的整个过程,笔者发现,侗族摔跤的礼服和场地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就礼服而言,侗族摔跤选手一旦穿上侗族摔跤服(上衣马褂,下7寸长裤,四周都用花边镶着,且通常赤脚,身上不能佩带任何的装饰物),已不再代表其个人,而是代表整个村寨或整个家族。而摔跤所选取的场地,也同样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四寨村侗族摔跤场是固定的一块田地,世世代代都在此举行摔跤。这块田曾经是斗牛场,在农业学大寨时改为田地耕作。选择此田作为摔跤固定场所,现任寨老也说不出原因,说是沿袭祖先传下来的习惯。据现场考察,此场地地处四寨村南面,由一片粮田所构成,四周空旷,放眼望去,侗寨标志的鼓楼宝葫芦式的尖端直插蓝天,长廊式的风雨桥,一条小溪缓缓从寨中流过,整个四寨面貌屹然一切。
2.3 道具的特色性 在侗族摔跤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双方用布带角力。布带是当地侗家人织的侗布。此布带为藏青色,长十二市尺(一丈二)、宽40 cm左右。布带是神圣的,每次摔跤必须使用寨老携带的布带。关于布带的历史,通过访谈得知,一种说法认为:在摔跤的发展初期所使用的道具是棍子,后改为布带,原因是使用棍子双方比赛容易受伤,为了避免受伤而改为布带。据四寨寨老吴炳全介绍,800年前,侗族祖先使用刀与棍,直到吴勉(明初侗族起义领袖)时代,即勉王,为了在比赛中促进交流,避免伤害,倡导锻炼身体为主,才改为布带,这是侗族摔跤文化演进的结果。另一种说法认为,布带是萨神赠送给勇士的,并赐予无穷的力量,保佑胜利而归。所以,每次摔跤比赛前,全寨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萨坛”举行仪式,寨老则撑着半开伞并手拿布带向萨母请愿,随后焚香祭祖,请神佑护,祈求比赛获得成功。
2.4 竞技形态的个性化 侗族摔跤既不同于西藏、内蒙古的摔跤,也不像日本的柔道,它有自己的比赛规则和方式,可称为最有个性的摔跤。双方各自拾一根青布带,相互将右手插过对方的左肋,右肩互抵将布带绕过对手的腹部,布带两头置于对方的椎,两手抓牢,靠臂力和腰腿劲相互角力并设法将对方摔倒(图1)。
图1 四寨的侗族摔跤
最原始的摔跤技术有四种:一是提摔,即使劲地提高布带,使对手腾空,失去平衡被摔倒;二是绊脚摔,双方对峙时,趁对方移脚之机用脚勾绊对方的脚,使之失去重心而摔倒;三是拉摔,即使劲猛推猛拉,使对方脚步紊乱而摔倒;四是抱摔,即双手紧紧挟住对方身躯,左右扳动,使之倒地。侗族摔跤的技术来源于侗族民间武术,在2008年摔跤节中,黎平县双江乡迷洞村展示的双刀与棍技术,在侗族武术的技术动作中能寻找到侗族摔跤技术的雏形。
2.5 裁判与规则的本土性 侗族摔跤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习俗规则。裁判由寨老担任。每座鼓楼选派一位寨老共同参与裁判工作。当三声铁炮响后,参赛队按各寨寨老赛前商定的次序先后入场。在赛场中央相互施礼后,两端相对席地而坐,寨老将一根藏青布带置于队伍前沿。首先由寨高村派一人上场挑战,四寨村根据实力和身重状况选派一人应战。双方持布带上场后,相互将右手插过对手的左肋,右肩互抵,布带两头置于对手的腰椎,两手抓牢,不使松散。正如斗牛时两头牯牛头角相抵的架势。双方准备就绪,主持人发出“起”的口令,双方各自用力,想办法将对方摔倒。评判标准很简单:比赛时任何一方有1/3身体先触地为输,由寨老举起胜者的右手向观众示意。每次比赛少则三四十对,多则六七十对,直至各寨选手赛毕为止。参赛人员可采用摔跤技巧,技法不限,但不能以膝关节、肘关节、头部撞对方,如有违反其犯规,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一方倒下另一方可再压再按。双方相持不能超过30 s,30 s后定其中一方必进攻,如再相持30 s,再定另一方进攻。参赛办法:不分年龄组,15岁以上40岁以下男士均可参与。不分级别,参赛者不分体重、高矮。不分冠、亚军赛,采用的比赛是传统的霸王赛,摔跤者三战两胜,连摔二三十人不败,便可树旗“挂榜”称雄[4]。其明显的特征是强调结果的公平而不是起点的公平, 即活动过程的全面性投入成就了游戏的胜者[5]。
3 侗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
3.1 侗族摔跤面临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扬弃之困 近年来四寨村的侗族摔跤节由于因政府的介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安排,融入了一些现代文化,对比赛方式和规则都有较大的修改,使这项古老的摔跤活动有了现代的气息,也强化了一些竞技体育的特征。由文化娱乐、社会交际、青年人游乐(谈情说爱)中老年人走亲访友、畅谈年景、交流生产经验、饮酒行乐的侗族摔跤节转变为以夺取锦标为目的摔跤竞赛[6]。
对于传统摔跤节竞赛改革,侗族年轻人比较欢迎,普遍认为改革后竞技性增加,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他们更愿意参加。而部分老年人却担心传统的摔跤节习俗失传,不同意改革。对于祭祀仪式、进堂顺序变化、摔跤竞赛组织改变等,几个村的村民都表示:摔跤节是兄弟村之间每年进行武艺交流的传统,祖先定的规矩不能随便改。对于四寨村侗族摔跤的异化问题,多数寨老表示痛心,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防止异化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一砍、二留、三改。其含义“砍”包括大砍和小砍。大砍指敬萨神杀鸡重要祭祀仪式取消,原因是杀鸡不彻底,造成鸡乱跑,这与摔跤忌讳相匹配;小砍即取消外族人不能参与比赛的规定。“留” 即保留800年前流传的遗风,包括请萨神、鬼师画弧、摔跤比赛、对情歌、邀请客人等。“改”即摔跤节头晚,村民不能再挑水打标、不再沿村喊寨、不限制是否穿侗族服饰进堂、禁忌怀孕妇女观看比赛等。
侗族摔跤也受到市场化带来的影响。游客、媒体、行政官员、学者或文化工作者,他们带着不同的观点看待侗族摔跤。为了满足 “客人”的口味和欣赏标准,原来只能在祭祀场境中开展侗族摔跤活动己随时随地被排入各种歌舞表演或比赛活动之中。
3.2 对侗族摔跤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3.2.1 把侗族摔跤文化融入到民俗文化活动中是传承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尽管侗族摔跤习俗有一定的变异,但与贵州施洞独木龙舟赛、岜沙苗族斗姆牛等传统体育活动相比,侗族摔跤有更明显的原生文化特征。近年来的侗族摔跤节仍是四寨一带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并由此引导出斗牛、斗鸟、芦笙、赛马、游乐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成了他们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因此,不能孤立地保护和发展侗族摔跤项目,而应以其为龙头或核心,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侗族摔跤文化的娱乐性、社会性及普及性。近年由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采取了不少的保护和发掘措施,侗族摔跤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目前黎平县的80多个重点民族旅游村寨都成立了侗族摔跤竞技队伍,并继侗族大歌等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之后,侗族摔跤也走进了当地的体育课堂[7]。
3.2.2 建议在四寨村建立“侗族摔跤博物馆” 博物馆可对所有侗族摔跤传统体育文化要素(祭萨、进堂、摔跤核心技术及组织等)进行可视、动态、数字化的保护性记录,并对民众开放。一方面,通过建立博物馆,借助现代电子科技手段,对摔跤文化进行最有效的客观历史记载,为传承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侗族摔跤博物馆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后人对继承和创新发展这项传统体育项目的信心和兴趣。有专家指出,当前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成果展示过于单一,仅仅局限于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缺乏多媒体技术支撑的研究成果。对于一些快要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影像资料的保留也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建议引入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侗族摔跤进行相关影视拍摄;也可根据研究成果,创建数字博物馆,数字还原已消失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当时场景等,来弥补文字说明的抽象性,可能更有利于其传承与保护。[8]
3.2.3 将侗族摔跤列入当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在四寨村一带,侗族摔跤蔚然成风,老的教,少的学,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人爱好,人人推崇。侗族摔跤虽然只是部分侗族地区村落体育项目,但却普及到家家户户,这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一个重要启示。在民族地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首要考虑的是结合各地的民族传统,挖掘与整理、设计与提炼受到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因此,只要将侗族摔跤列入当地全民健身计划,原本就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侗族摔跤一定能够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主力军。
3.2.4 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为侗族摔跤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动力 侗族摔跤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在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中有极高的价值。从现代体育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可将侗族摔跤资源引入原生态旅游市场化运作项目中,游客可以观赏、参与和学习侗族摔跤,当地农民可以通过表演、传授摔跤技术获得经济回报,从而为侗族摔跤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
4 结束语
侗族摔跤是一种原生或次原生形态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完全具有独立体育价值和形态的身体活动。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习俗规则和竞技特点,是侗族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研究侗族摔跤的人类学特征,对于当今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对推动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平波,等编.黔东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石奕龙,艾比不拉•卡地尔.维族婚姻习俗中尼卡(Nikah)仪式的人类学解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 民族节日侗族摔跤节[N].贵州导航,2007,12.
[4] 杨再元,陆书明.用布带角力的侗族摔跤[J].贵州都市报文化周刊,2007,8.
[5] 黎平县民族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38.
[6] 吴建伟.独木舟与苗族迁徙探析[J].中华龙舟文化研究,1991.
[7] 黎平80多个村寨都有侗族摔跤队[N].金黔在线讯,2010-8-26.
[8] 倪依克,胡小明.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述评[J].体育科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