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总结与凝炼,文化争鸣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品质。文化争鸣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应当拿起争鸣的武器,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争鸣中发展壮大,成为指引民族复兴的内在支撑,鼓舞前进动力,引领时代风尚。
关键词:文化争鸣;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25-02
一、文化争鸣的重要性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我们确信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必然选择,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的争鸣可以使真理越争越明,而在争鸣的过程中,主流价值观念的社会指导作用得到彰显,其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也随之推广,社会大众经历着这种反复的精神洗礼,使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細化、逐步深入,基本的社会信仰就会确立,人们的心灵就不会迷惘,大是大非面前群众就能自主。
(二)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激励机制很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社会意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会找到生存的温床。人类的良知、社会的公德等大众行为规范需要一种社会力量去支持、宣传、歌颂、监督,让真、善、美始终成为社会价值的主流,去对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天然形成的消极意识。文化争鸣作为双方交流的常态,在争鸣中颂扬美德,鞭挞丑恶,这就起到引导社会主流意识作用,它把整个社会文化导入正轨,健康发展。要知道,只有健康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社会。
(三)提高大众甄别能力。空洞的说教是最蹩脚的教育方式,文化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的塑造需要我们去引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影响手段。通过各种文化的争鸣,让大众在品评赏鉴中收获心得,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标准,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就可以塑造出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大众的文化甄别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四)促进文化良性互动。文化争鸣的有序展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良性互动。不同文化,其创造主体不同,产生的环境有别,内容形式各异,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有其民族性,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性、人格追求、伦理情趣各不相同。通过文化争鸣可以让不同文化在互相比较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开阔大众文化视野。文化争鸣的广泛开展,可以让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拥有竞争平台,是各种文化展现其特性和活力的机会,也是广大群众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通过文化争鸣,广大群众通过分享各种文化套餐,不断开阔视野,启迪心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六)催生新的文化形态。文化的争鸣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往往能激发产生新的文化形态。例如在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所形成的大唐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形成的港澳文化,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开展广泛的文化争鸣,将为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文化带来新的机会。
二、文化争鸣的路径探索
文化争鸣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动力,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常态发展。
(一)政府引领。就目前来说,我们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构建和完善的进程中,文化领域的构建还必须由政府引领,走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之后,物质产品的匮乏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越来越感受到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鉴于此,打造大众文化消费的公共平台应当成为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在文化争鸣的问题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架构,用以指导文化争鸣的方向,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文化争鸣活起来。做为主管的文化、宣传部门应当拿出专门力量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作为分管的领导应当时刻关注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持续地开展下去。
(二)专家主导。应当着力打造不同文化领域内的专家群体,作为开展文化争鸣活动的领头雁。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得利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旗手的不懈推动。文化届的专家应当是在不同文化领域内学有专长、能力突出、特别有创造力的杰出人才。他们能敏锐地察觉本领域内的最新动态,能够引领本领域内潮流。“圣人,百世之师也!”罗曼.罗兰曾说过,大师是心灵的伟人,是一支震撼灵魂的歌,是一道破窗而入的阳光,是死水中的一股波涛,是市侩侏儒中的一个巨人。通过打造不同领域内的大师,文化争鸣必能兴盛。恩格斯在论述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的文化领域呼唤“巨人”的诞生。
(三)培养人才。如果说专家是旗手,那么他身边应当还有一批愿意为此事业前赴后继的勇士。这支文化专业人才队伍既是锻造专家的摇篮,也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创造者。当我们把这样一支队伍打造完成之后,文化的繁盛就有了社会基础,文化的批判与争鸣就会成为常态,公民社会的社会文化基础也就有了支撑。我们看俄罗斯的文脉,应能受到启发,俄罗斯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怀着深深的救世精神,为俄罗斯野蛮专制及苦难而忏悔,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也从没有停止思考和创作。有学者指出,从普希金开始,俄罗斯诗人就是拉着苦难俄国艰难前行的马,无论整个俄国文学界、还是在诗人个人身上,总是圣徒拉着天才的手,殉道者扶着歌者的肩头,哲人劈开诗人脚下的荆棘。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需要这样一个群体。
(四)营造氛围。文化争鸣属于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促进文化进步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社会上营造适于争鸣的文化氛围,是促进这项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文化争鸣中,尤其是文化批判活动,不要搞成你死我活的斗争气氛,也不能搞成文人相轻的漫骂和掐架,如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必然压抑真知酌见。应当具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气度。文化争鸣或批判应当援据说话,以理服人,可以深入研究,激烈争论,但却在争辩中前进,在析理后升华,社会大众也会在其中享受精神盛宴的快乐。
(五)健全制度。我们要打造常态的文化争鸣活动,是着眼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奠定中国引领世界潮流的文化基础。推动这一事业稳定前行必须有科学可行的制度做保障。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科学合理的文化争鸣制度,对这项事业的激励是正向的,如果我们的制度不鼓励和保护思想独立和言论自由,就不可能出现充分的、深入的文化争鸣。着眼于文化的长远进步发展,我们应当着手建立具有远见的文化争鸣激励保护机制。
文化争鸣不可缺失,否则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有害无利的,我们应当认识到推动加快建立文化争鸣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建立常态的、活跃的文化争鸣活动,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社会进步。
关键词:文化争鸣;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25-02
一、文化争鸣的重要性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我们确信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必然选择,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的争鸣可以使真理越争越明,而在争鸣的过程中,主流价值观念的社会指导作用得到彰显,其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也随之推广,社会大众经历着这种反复的精神洗礼,使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細化、逐步深入,基本的社会信仰就会确立,人们的心灵就不会迷惘,大是大非面前群众就能自主。
(二)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激励机制很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社会意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会找到生存的温床。人类的良知、社会的公德等大众行为规范需要一种社会力量去支持、宣传、歌颂、监督,让真、善、美始终成为社会价值的主流,去对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天然形成的消极意识。文化争鸣作为双方交流的常态,在争鸣中颂扬美德,鞭挞丑恶,这就起到引导社会主流意识作用,它把整个社会文化导入正轨,健康发展。要知道,只有健康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社会。
(三)提高大众甄别能力。空洞的说教是最蹩脚的教育方式,文化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的塑造需要我们去引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影响手段。通过各种文化的争鸣,让大众在品评赏鉴中收获心得,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标准,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就可以塑造出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大众的文化甄别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四)促进文化良性互动。文化争鸣的有序展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良性互动。不同文化,其创造主体不同,产生的环境有别,内容形式各异,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有其民族性,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性、人格追求、伦理情趣各不相同。通过文化争鸣可以让不同文化在互相比较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开阔大众文化视野。文化争鸣的广泛开展,可以让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拥有竞争平台,是各种文化展现其特性和活力的机会,也是广大群众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通过文化争鸣,广大群众通过分享各种文化套餐,不断开阔视野,启迪心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六)催生新的文化形态。文化的争鸣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往往能激发产生新的文化形态。例如在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所形成的大唐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形成的港澳文化,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开展广泛的文化争鸣,将为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文化带来新的机会。
二、文化争鸣的路径探索
文化争鸣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动力,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常态发展。
(一)政府引领。就目前来说,我们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构建和完善的进程中,文化领域的构建还必须由政府引领,走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之后,物质产品的匮乏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越来越感受到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鉴于此,打造大众文化消费的公共平台应当成为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在文化争鸣的问题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架构,用以指导文化争鸣的方向,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文化争鸣活起来。做为主管的文化、宣传部门应当拿出专门力量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作为分管的领导应当时刻关注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持续地开展下去。
(二)专家主导。应当着力打造不同文化领域内的专家群体,作为开展文化争鸣活动的领头雁。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得利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旗手的不懈推动。文化届的专家应当是在不同文化领域内学有专长、能力突出、特别有创造力的杰出人才。他们能敏锐地察觉本领域内的最新动态,能够引领本领域内潮流。“圣人,百世之师也!”罗曼.罗兰曾说过,大师是心灵的伟人,是一支震撼灵魂的歌,是一道破窗而入的阳光,是死水中的一股波涛,是市侩侏儒中的一个巨人。通过打造不同领域内的大师,文化争鸣必能兴盛。恩格斯在论述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的文化领域呼唤“巨人”的诞生。
(三)培养人才。如果说专家是旗手,那么他身边应当还有一批愿意为此事业前赴后继的勇士。这支文化专业人才队伍既是锻造专家的摇篮,也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创造者。当我们把这样一支队伍打造完成之后,文化的繁盛就有了社会基础,文化的批判与争鸣就会成为常态,公民社会的社会文化基础也就有了支撑。我们看俄罗斯的文脉,应能受到启发,俄罗斯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怀着深深的救世精神,为俄罗斯野蛮专制及苦难而忏悔,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也从没有停止思考和创作。有学者指出,从普希金开始,俄罗斯诗人就是拉着苦难俄国艰难前行的马,无论整个俄国文学界、还是在诗人个人身上,总是圣徒拉着天才的手,殉道者扶着歌者的肩头,哲人劈开诗人脚下的荆棘。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需要这样一个群体。
(四)营造氛围。文化争鸣属于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促进文化进步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社会上营造适于争鸣的文化氛围,是促进这项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文化争鸣中,尤其是文化批判活动,不要搞成你死我活的斗争气氛,也不能搞成文人相轻的漫骂和掐架,如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必然压抑真知酌见。应当具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气度。文化争鸣或批判应当援据说话,以理服人,可以深入研究,激烈争论,但却在争辩中前进,在析理后升华,社会大众也会在其中享受精神盛宴的快乐。
(五)健全制度。我们要打造常态的文化争鸣活动,是着眼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奠定中国引领世界潮流的文化基础。推动这一事业稳定前行必须有科学可行的制度做保障。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科学合理的文化争鸣制度,对这项事业的激励是正向的,如果我们的制度不鼓励和保护思想独立和言论自由,就不可能出现充分的、深入的文化争鸣。着眼于文化的长远进步发展,我们应当着手建立具有远见的文化争鸣激励保护机制。
文化争鸣不可缺失,否则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有害无利的,我们应当认识到推动加快建立文化争鸣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建立常态的、活跃的文化争鸣活动,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