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疆天山以北的阿尔泰草原上,矗立着一堆堆年代久远的黑色巖石,当地牧民称其为“来自天上的神物”。最为奇特的是,在许多独立的石头上刻有人的形状与面孔,还有的巨石被直接雕刻成人的造型。
神奇的“石人”,历经风霜雨雪,见证风云变幻,与同样遍及于广袤草原、刻有图案化鹿纹饰的碑状石刻,组成了北半球亚欧大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迄今为止,亚欧草原地带相继发现的石雕人像有千余个,我国新疆、内蒙古境内有200多个;而被称作“鹿石”的碑状石刻,现已发现的有近600尊之多。
这些造型石雕和碑状石刻是如何形成的,其中蕴藏着怎样的远古奥秘及史学内涵呢?
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作为亚欧大草原广泛存在的古代文化遗存,带有神秘色彩的石人和鹿石,可以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为现代人沟通了一道通向远古的记忆之桥。
田野考察成果显示,青铜时代的石人,主要发现于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地区;突厥时期的石人则广布于亚欧草原,涉及蒙古、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地区。米努辛斯克盆地被称为石人博物馆,共收集有青铜时代石人71尊、突厥时期石人9尊。这些高大的石雕造型中,有许多是武士型石人,躯体健壮彪悍,刻画有刀剑,凸现出草原帝国勇士的雄姿。
在新疆昭苏县小洪纳海河畔,用花岗岩石雕刻的一尊石人,高2.3米,宽0.35米,头戴一顶造型独特的高冠,身后披着长长发辫;人像面部、眼纹线条清晰,眉、鼻突出,眉长14厘米,鼻自上而下渐宽,长16厘米,嘴部有残缺,留有八字胡;石人的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抬起执酒杯,左手握刀下垂微翘;石雕下面还纵向刻有几行古文字,专家分析,为草原居民早期使用的栗特文,很可能是石雕人像的墓碑铭记。考古学者依据其身姿形仪以及头戴高冠身佩短刀推测,这尊石雕人像生前的地位十分高贵,可能是草原汗国重要人物的雕像,即这尊石人或许是一位大汗或一个王子的雕像。
在野外寻找古代文物证据的同时,考古学家也将目光投向史料。《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隋书·突厥传》中,也有尚武好战的突厥人死后“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战阵状”的记载。或许,人们可以就此推断,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的光辉形象。上个世纪中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些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出土碑文明确记载属于突厥贵族的墓葬。新疆阿勒泰市文管所收藏的几尊石像,也被认为是比较典型的突厥石人。这些石雕人像的共同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武士型石人是突厥石人的代表,石人之所以握剑,很可能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而另一只手中托着杯子,则是代表权力的一种象征。还提出,刻画石人具有通灵的意义,人死之后,灵魂会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灵魂就不会消失。
对石雕人像留有长发辫的初步考论,《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一书中提出:新疆地区目前发现的有辫发的石人均为男性石人。笔者认同此观点并进一步论述:这些石人的长长发辫,恰恰代表其地位的崇高。经考察,西南彝族的大巫师留有长发辫,并称为“天菩萨”;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文物中,两位祭司雕像分别有长发辫和发簪,从殷墟妇好墓出土有多件木簪来看,商代主司祭祀的“贞人”,发簪为女祭司所专用,男祭司则留有长发辫(祭司结辫,应源出樽桑树之“准绳”,为华夏司天古族的特有习俗)。以此推论,小洪纳海河畔的那尊石人,头戴高冠,留长发辫,腰佩刀剑,应为古代部族集神权与王权于一体的高贵身份象征。
广布于草原地域的石雕人像,大小有别,形态各异,但是大多数都矗立于石堆墓葬之前。这一独特的古代文化现象,让人联想到中国境内曾广泛分布的墓前石翁仲。《淮南子·汜论训》载:“秦之时,……铸金人。”汉高诱注:“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高五丈,足迹六尺。放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叶。”《史记·陈涉世家》记:“铸以为金人十二。”司马贞索隐:“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日翁仲。”另有一种传说,秦朝名将阮翁仲,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秦始皇命他率军出征匈奴,屡建战功,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则称这类立于墓前的石像为“石翁仲”。
笔者赞同新疆博物馆王博先生等人的学术观点:石人、石翁仲,属于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崇拜及祖先崇拜;而那些武士型石人身上刻画的刀剑,则是用来守护本氏族亡灵英魂的武器。这种古代社会人类精神领域的共同性,来源于同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北亚地区是萨满原始宗教的发源地,许多民族都有过或遗存有萨满习俗。萨满教崇尚大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神灵。常年栖居于山林草原的古代民族,更是对天地、山石顶礼膜拜,普遍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升天,而搭乘死者升天的阶梯,便是通灵的神石。这种对山石的崇拜反映到丧葬风俗,便是将死者影像刻画于石或以石雕像,当地学者称之为“通天石人”。综上所述,从古代先民萨满原始宗教的信仰探析,这些造型生动、彪悍威武的石雕人像,正是阿尔泰草原帝国的守护神。
阿尔泰,突厥一蒙古语汉译“金子”,以其地金矿和富有色金属而得其名。这是一座亚洲中部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山系,大多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蒙古高原、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构成地形主干,延伸达2000多公里。覆盖区域包括现蒙古国全境,俄罗斯的东、中西伯利亚的偏南部分和南西伯利亚地区,以及我国宁夏的贺兰山、新疆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阿尔泰地区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的发源地,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进入了贯通亚欧的大草原,到中石器时代或者说细石器出现后,亚欧草原居民出现了相向移动的情况。历史上沿着阿尔泰山脉东西走向的这条古代民族迁徙交流的大通道,被称为“黄金之路”。那些活跃在亚欧草原上英武强悍的马背民族,驰骋千里,来去如飞,无可质疑地充当了文化传播者和历史创造者的双重角色。
《淮南子·地形训》云:“西北方日大夏,日海泽。”大夏民族是西部新石器文化和草原青铜文明的创建者。考古发掘表明,至少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诸夏先民就开始在这一广褒的山林草原地带繁衍生息,先后创造出光耀千古的彩陶文明、玉石文明和青铜文明。青铜时代是草原文化接触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在亚洲草原东段、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考古学界发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青铜文明遗址以及系列性青铜器物:阿凡纳西沃文化(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安德罗诺沃文化(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00年)、卡拉苏克文化(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700年)。在卡拉苏克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商周时期相同或类似的青铜文物。譬如,青铜刀、青铜战斧、青铜矛、弓形器、镞等。此类青铜器物,还在外贝加尔湖、蒙古国的南戈壁省、乌尔札河、德勒山附近多有发现。对上述文化的相似性,学者唐善纯先生认为:“米努辛斯克盆地的早期青铜文化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中国青铜器以甘肃省永登县蒋家坪遗址马厂期地层中出土的一件铜刀为最早,距今约5000年。两地青铜文化几乎是同时发生。另外,阿凡纳西沃文化和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冶金技术极其有限,根本不足以对遥远的黄河流域的冶金技术产生影响;而在中国,真正进入青铜器时代是在夏王朝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距今4000年~3500年;也就是说,两地青铜文化的繁盛期也几乎相当”(引自《华夏探秘》146页)。从历史文物考古内涵来分析,卡拉苏克文化的典型器物,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也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中国的某一地点,而是广泛分布于南西伯利亚、蒙古国、阿尔泰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最集中)、外贝加尔、新疆北部,而这一地区正是传说中的大夏游牧地。《汉书·律历志》:“黄帝使冷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古昆仑指阿尔泰山,昆仑之阴指阿尔泰山之北,与米努辛斯克正合,黄帝时代即为“大夏”。 阿尔泰草原是一部关于自然、历史、人文与民族的宏伟史诗。万顷碧波的茫茫草原,一泄千里的戈壁长河,光怪陆离的大漠幻境,神秘莫测的雅丹奇观,气势磅礴,绚丽辉映,变幻多姿,流光溢彩,凸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本色;从雪山冰川到风蚀地貌,从云杉森林到高原湖泊,从长河落日到广袤原野,从沙漠绿洲到田园风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豪门盛宴,更有前所未有的心理震撼。一部悠久绵长、丰厚纯正的草原民族历史篇章,给绚丽的自然景观添加了深刻内涵及传奇色彩,崛起、征战、融合、同化、消融——再度崛起,阿尔泰草原民族通过自身的结构与逻辑,不断影响并亲身缔造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丁零、月氏、乌孙、匈奴、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蒙古,以及东伊朗语系和突厥语系的印欧白种,无数古老的草原部族,纵横驰跃在这片广褒的草地,北国雄杰,马背天骄,莽原惊雷,朔野肠风,留下了激越时空的历史回响,写就了千秋不朽的草原帝国史。今天,神秘的鹿石、石人等草原民族留给后人的深刻印记,仍然依稀描绘出古代先民在严酷的生活環境中自强不息的连绵画卷,见证了一个个草原英雄创立的丰功伟绩,那是一连串载入青史的熟悉名字——轩辕黄帝、乌古斯汗、成吉思汗……
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总是与北方大草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就体质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而言,清晰地阐明了全球海水大回潮前期东夷、大夏先民荒古鸿蒙栖息繁衍的地理状况。郭沫若先生著《中国史稿》说,黄帝原属戎人和狄人。《大荒北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北狄”。起源于阿尔泰山林草原的轩辕族游牧大酋,合并发帝,征服炎帝,禽杀蚩尤,宝鼎合符,万国盟会,共祀昊天,以土德奉“中皇”,史称轩辕黄帝。《礼记·谥法》云:“德合天地者称帝。”《白虎通义》曰:“黄帝,中和之色,自然(土)之姓,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帝者,谛也,象可称也。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而耳。”《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史记·帝王本纪》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丸山位于黄帝之邑涿鹿正东海滨,即今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笔者考论,洞沟平原大s曲线的八座畴坛遗址,即天地、六宗八卦神墟,依先天序数,由震位至巽位,为泰畴(乾一)、雨坛(兑二)、日坛(离三)、雷坛(震四)、风坛(巽五)、月坛(坎六)、山坛(艮七)、廣畴(坤八)。其中,泰畴为神木通天塔,廣畴为神庙通天塔。《山海经·海内经》日:“大昊爰过,黄帝所为。”就是说,伏羲在这儿走过,它是黄帝建造的。《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载《易》博士淳于俊云:“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黄帝、尧、舜通其变,三代随时质文,各繇其事,故《易》者‘变易’也。”八卦横阵,排列有序:乾名崇山,兑名叠山,离名连山,震名列山,巽名兼山,坎名潜山,艮名藏山,坤名伏山,《取象歌》谓“连山阳”。这种将先天八卦两两相对的卦象重新排列,是中华圣贤追求“易”变之道、对立统一的逻辑思维产物,是华夏先民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巫术来影响自然界的演化进程、进而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趋势转化的主观祈求,这种从“先天八卦”朴素的象形思维向“后天八卦”对立统一辩证思维转化的整个逻辑链条统称为“易”。譬如,“泰畴”包孕的“易”学内涵,源于六十四卦之“泰卦”。泰卦爻画,坤上乾下。乾为天,天在上而降于下;坤为地,地在下而升于上。天地的这一升降交换位置,反映了阴阳相交相合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则通达无阻。“通达”,就是泰卦之卦“时”。《象》曰“天地交,泰”,是说天地相互交合,象征亨通太平。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泰卦的客观形态是通达,主观祈求是天下太平。泰卦九爻,乾三坤六,合而积九,故丸都畴坛高达九重,其下三重为天坛,上六重为地坛,以神木通达天庭。故云,这种太极“易”变的“八卦横阵”,是东夷、大夏两大族群文化融汇衍合的结果。
《抱朴子·地真篇》载:“昔黄帝东到青丘,过凤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以劾召万神,南到圆陇阴建木,观百灵之所登,采若乾之华,饮丹峦之水。”《极言篇》说:“黄帝奉事太乙元君,……逋东岱而奉中皇。”《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合符釜山”。“合符釜山”是为万国盟会,亦称“会群神”。釜山位于沧海之隅、大壑东口。郭子横洞真记东方朔日:“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日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符命,即“三皇内文”,亦称“王文”。《抱扑子·金丹篇》记:“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祗之法。”在尚未创制规范文字的太古之初,以高垂华表的神符号令天下万国,类似于古书中描述的“招神幡”。釜,《辞源》作“烹饪之器”。《古史考》:“黄帝始作釜。”青铜之釜,即“宝鼎”,西部原始族群青铜文明的辉煌标志。《论语》中,孔夫子说了句:“舆之釜。”依照古语解释,就是以“釜”作“和”。《淮南子·坠形训》曰“釜出景”,“东南曰景风。”《尸子》卷上:“景风,瑞风也。”《淮南子·天文训》:“景风至则爵有位,赏有功。”东夷、诸夏两大上古文化族群,神符宝鼎,合和而天下兴。《史记·五帝本纪》:“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据此可知,“合符釜”之山,即今咸镜北道七宝山,古称“紫府”,后人作“之罘”,皆取谐音。这些历史记忆的碎片重新拼整,传递给今人一个鲜明的史实,即起源于阿尔泰草原的轩辕族大酋领,通过与东夷古族方国盟会而争得天下成为“中皇”。《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逸周书·尝麦解》说黄帝“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宫”。从“两昊”“三皇”时期的东夷古族方国共和制,到“五帝”华夏酋邦社会的原生态国家组织,轩辕黄帝确为“煌煌华夏第一帝”。正如傅斯年先生撰《夷夏东西说》开篇所言:“历史凭借地理而生,……(夷夏)这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斗争,因斗争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汉民族以“黄帝”为“族神”,正是因为轩辕黄帝开创了华夏民族融合共进的历史新纪元。 黄帝时期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莫过于史籍所载的阪泉、涿鹿大战。由于海水大回潮造成古族栖居地急剧萎缩,使华夏先民特别是东夷农耕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各血缘氏族为争夺栖居地而频繁争斗。《淮南子·兵略训》云:“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是说炎帝族刀耕火种破坏了轩辕族游牧和狩猎的生存环境,故而引发了两大血缘族群之间的战争。《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修德振兵,治五气,播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对这一史籍过去多以为神话。但到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发现了秘葬的蚩尤真身陵寝,墓穴为王冠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冯时先生,根据西水坡45号墓南圆北方奇特形制和数据所复原的盖图,与牛河梁石坛三环数据、《周髀算经》七衡图(内衡中衡外衡)三幅盖天图进行了研究比较。他说:“复原工作的成功使我们可以大胆提出,西水坡45号墓除去方形大地的设计之外,上部图形就是原始的盖图。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依照墓穴的实际尺寸,这张盖图所表示的分至日的昼夜关系非常合理,特别是春秋分日道,其昼夜关系的准确程度简直不差毫厘。显然,这比根据《周髀算经》所复原的盖图更符合实际天象。”这些珍贵的考古实证资料启示我们,中华太古天象文明能够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考古发现,45号墓葬的主人,身高1.84米,肩分离,头南足北,仰身直肢葬,全身肢解,左右臂各断作三截,砍去双手双脚,脚趾被截,胸椎和胸骨被齐整地砍断已不存在,使身首异处,这种残酷的刑罚,古作“禽杀”。更加令人惊叹的是,死者遗骨周边用蚌塑摆出龙、虎、北斗,三组四灵二十八宿天象图,体现乘龙归天返祖喻意,应为中央王族领袖葬制,学者王大有先生认为,此为蚩尤真身墓葬,称之“帝丘”。经碳14测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距今6500年,即轩辕黄帝时期的历史时空节点。
关于轩辕黄帝的族系渊源,《大荒北经》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大戴礼记·帝系》:“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史记·天官书》:“昔之傅天数者:……有夏,昆吾。”《国语·郑语》:“昆吾为夏伯矣。”与昆吾同为陆终之后的季连,为楚人祖先、有熊氏族裔,故《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於昆吾有“皇祖伯父”之称。这也表明,(辽西)昆仑之丘掌司天表的开明(重)、陆吾(黎)虎族,在陆终时代曾为轩辕氏王族,后嗣称“昆吾”。至于鬼方氏之妹女嬇“启其左脅,六人出焉”,寓意轩辕六部皆同鬼方氏,即西域鬼国联姻。学者研究,“脅生”传说是印欧语系民族神话中的特有形态。如,《魏略·西戎传》:“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云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有)青毛,(爪)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后母左脅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既然《帝系》所载黄帝以下、陆终氏之前均无脅生者,“脅生”源自陆终氏所娶鬼方妹女嬇氏无疑。殷墟甲骨卜辞记,商王武丁大军远征天山驱逐鬼方氏,建立起玉门关至商朝都邑的贡玉之路。《易·既济》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龟卜刻录:“己酉卜,宾贞,鬼方易,亡祸,五月。”可以推断,黄帝族裔的轩辕六部,在颛顼亡故之后,天下万国朝“北维”,帝喾成为联盟共主,重、黎遭诛,吴回曾为火正,后世由陆终统领轩辕族迁徙西域天山,休养生息,并同阿尔泰草原的突厥古族联姻,女嬇氏“脅生六子”,即为轩辕族群虎豹象犀熊罴六部,同史籍记载的“凤鸟九首”“帝舜九子”“鳲鸠七子”意同。至于轩辕六族整体西迁,商人三世祖相土率部远跋美洲,乃至汇聚于距今5300年~5000年历史“时间之窗”始兴的良渚文明、“两河”文明、美洲古代文明以及河姆渡、仰韶晚期文明的断代,与海浸时期白头山超级火山爆发造成严酷生态环境灾变之间的联系,是值得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流淌的历史渗入了石雕的画图,栩栩如生,遥指苍穹。那些分布于亚欧草原历史大通道的石人,任由风吹雨淋,缄默不语千年。它们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呢?
就地理方位综合稽考,神秘的石人遗迹,几乎遍及北半球的亚欧大草原。史书记载,自伊犁河、楚河、阿姆河、锡尔河至咸海、里海的广袤地域,曾分散着泛称“大夏”的诸多草原部族,西方人谓之“塞种”(saka),“其民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功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万余”(引自《史记·大宛列传》)。根据东西方史料对照,公元前130年,大月氏西移,击败大夏,占领其地,那些不甘于被大月氏征服而向西迁徙的大夏部族,曾从希腊人手中夺取了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城邦。考古学家在荒原深处发现的切木尔切克墓葬群,有5尊石人立于墓的东面,由南向北一字排开。中间的一尊石人脸部缺失,双手抱在胸前,可以依稀辨别出他的右手握着一把镰刀。在他左边的石人被认为是一尊女性石人,因为其他4尊石人的嘴唇上都刻画有胡须,唯独这尊没有。出现女性石人和手握镰刀,这是典型的突厥石人所没有的,也是农耕民族留下的墓葬遗迹。同时,据考证这一遗迹属于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与突厥人生活的隋唐时代至少有上千年差距,不可能是突厥人的遗存。这一论断在石人研究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分布于亚欧大草原的鹿石和石人谜题的最终破解,要求助于独立于风格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论证体系,更多借助于多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多领域的现代研究资料和成果,扩大视野,溯源求真,以最终揭开这一千古之谜的谜底。最近,有学者提出,分布于亚欧草原大通道上的鹿石,系5200年前因长白山超级火山猛烈爆发选择大规模西迁的华夏古族,在距今4200年东亚地区小冰期结束后大举东归的指路标志。当然,对于遠离神州故土近千年的华夏族裔来说,西亚亚述帝国崛起四处攻陷城邦导致亡国灭族危机,也是选择聚族举国回归的一大重要因素。“回”是一个象形字,外层“地方”表示世界,里层“地方”代表中国。篆书体中有两竖连接。古人以“去而复返日‘回”’。中国的回族,并非是纯外来种族,更多的是有着白种血缘的华夏裔种。正像三星堆葬器坑中出土的那尊青铜大立人一样,尽管长着一张白色人种的面像,图腾血脉及祖根文化的世代传承,铸就了一颗坚毅永恒的“中国心”。从美索不达米亚、黑海和里海沿岸,到中亚、蒙古广漠草原,那一尊尊面东矗立、气势恢弘的石人,目睹并见证了“千年走一回”的华夏亘古传奇。这无疑也是石人研究的一种新颖见解。
驹光流逝,岁月如梭。阿尔泰草原上星罗棋布的石雕人像,数千年来,无论是春风和煦,还是血雨腥风,始终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西域沃土,从氏族、族国、王国、草原帝国,到融入华夏中国伟大母亲的怀抱,石人,见证了戈壁荒原的风云变幻,惊异着华域神州的日新月异。对那位修德振兵、威服四海,以博大的胸怀改变了华夏酋邦社会历史进程的轩辕族游牧大酋,人们已经无法得知他的英魂究竟蕴藏在哪尊石人雄健的体魄之中,但是,轩辕黄帝的圣灵,与巍峨的昆仑泰山同在,与奔腾的黄河长江同在,与960万平方公里神州大地繁衍生息的中华儿女同在。轩辕黄帝的伟岸雄姿,犹如一尊顶天立地的石雕神像,千秋不朽,万古长存!
神奇的“石人”,历经风霜雨雪,见证风云变幻,与同样遍及于广袤草原、刻有图案化鹿纹饰的碑状石刻,组成了北半球亚欧大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迄今为止,亚欧草原地带相继发现的石雕人像有千余个,我国新疆、内蒙古境内有200多个;而被称作“鹿石”的碑状石刻,现已发现的有近600尊之多。
这些造型石雕和碑状石刻是如何形成的,其中蕴藏着怎样的远古奥秘及史学内涵呢?
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作为亚欧大草原广泛存在的古代文化遗存,带有神秘色彩的石人和鹿石,可以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为现代人沟通了一道通向远古的记忆之桥。
田野考察成果显示,青铜时代的石人,主要发现于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地区;突厥时期的石人则广布于亚欧草原,涉及蒙古、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地区。米努辛斯克盆地被称为石人博物馆,共收集有青铜时代石人71尊、突厥时期石人9尊。这些高大的石雕造型中,有许多是武士型石人,躯体健壮彪悍,刻画有刀剑,凸现出草原帝国勇士的雄姿。
在新疆昭苏县小洪纳海河畔,用花岗岩石雕刻的一尊石人,高2.3米,宽0.35米,头戴一顶造型独特的高冠,身后披着长长发辫;人像面部、眼纹线条清晰,眉、鼻突出,眉长14厘米,鼻自上而下渐宽,长16厘米,嘴部有残缺,留有八字胡;石人的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抬起执酒杯,左手握刀下垂微翘;石雕下面还纵向刻有几行古文字,专家分析,为草原居民早期使用的栗特文,很可能是石雕人像的墓碑铭记。考古学者依据其身姿形仪以及头戴高冠身佩短刀推测,这尊石雕人像生前的地位十分高贵,可能是草原汗国重要人物的雕像,即这尊石人或许是一位大汗或一个王子的雕像。
在野外寻找古代文物证据的同时,考古学家也将目光投向史料。《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隋书·突厥传》中,也有尚武好战的突厥人死后“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战阵状”的记载。或许,人们可以就此推断,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的光辉形象。上个世纪中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些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出土碑文明确记载属于突厥贵族的墓葬。新疆阿勒泰市文管所收藏的几尊石像,也被认为是比较典型的突厥石人。这些石雕人像的共同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武士型石人是突厥石人的代表,石人之所以握剑,很可能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而另一只手中托着杯子,则是代表权力的一种象征。还提出,刻画石人具有通灵的意义,人死之后,灵魂会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灵魂就不会消失。
对石雕人像留有长发辫的初步考论,《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一书中提出:新疆地区目前发现的有辫发的石人均为男性石人。笔者认同此观点并进一步论述:这些石人的长长发辫,恰恰代表其地位的崇高。经考察,西南彝族的大巫师留有长发辫,并称为“天菩萨”;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文物中,两位祭司雕像分别有长发辫和发簪,从殷墟妇好墓出土有多件木簪来看,商代主司祭祀的“贞人”,发簪为女祭司所专用,男祭司则留有长发辫(祭司结辫,应源出樽桑树之“准绳”,为华夏司天古族的特有习俗)。以此推论,小洪纳海河畔的那尊石人,头戴高冠,留长发辫,腰佩刀剑,应为古代部族集神权与王权于一体的高贵身份象征。
广布于草原地域的石雕人像,大小有别,形态各异,但是大多数都矗立于石堆墓葬之前。这一独特的古代文化现象,让人联想到中国境内曾广泛分布的墓前石翁仲。《淮南子·汜论训》载:“秦之时,……铸金人。”汉高诱注:“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高五丈,足迹六尺。放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叶。”《史记·陈涉世家》记:“铸以为金人十二。”司马贞索隐:“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日翁仲。”另有一种传说,秦朝名将阮翁仲,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秦始皇命他率军出征匈奴,屡建战功,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则称这类立于墓前的石像为“石翁仲”。
笔者赞同新疆博物馆王博先生等人的学术观点:石人、石翁仲,属于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崇拜及祖先崇拜;而那些武士型石人身上刻画的刀剑,则是用来守护本氏族亡灵英魂的武器。这种古代社会人类精神领域的共同性,来源于同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北亚地区是萨满原始宗教的发源地,许多民族都有过或遗存有萨满习俗。萨满教崇尚大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神灵。常年栖居于山林草原的古代民族,更是对天地、山石顶礼膜拜,普遍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升天,而搭乘死者升天的阶梯,便是通灵的神石。这种对山石的崇拜反映到丧葬风俗,便是将死者影像刻画于石或以石雕像,当地学者称之为“通天石人”。综上所述,从古代先民萨满原始宗教的信仰探析,这些造型生动、彪悍威武的石雕人像,正是阿尔泰草原帝国的守护神。
阿尔泰,突厥一蒙古语汉译“金子”,以其地金矿和富有色金属而得其名。这是一座亚洲中部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山系,大多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蒙古高原、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构成地形主干,延伸达2000多公里。覆盖区域包括现蒙古国全境,俄罗斯的东、中西伯利亚的偏南部分和南西伯利亚地区,以及我国宁夏的贺兰山、新疆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阿尔泰地区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的发源地,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进入了贯通亚欧的大草原,到中石器时代或者说细石器出现后,亚欧草原居民出现了相向移动的情况。历史上沿着阿尔泰山脉东西走向的这条古代民族迁徙交流的大通道,被称为“黄金之路”。那些活跃在亚欧草原上英武强悍的马背民族,驰骋千里,来去如飞,无可质疑地充当了文化传播者和历史创造者的双重角色。
《淮南子·地形训》云:“西北方日大夏,日海泽。”大夏民族是西部新石器文化和草原青铜文明的创建者。考古发掘表明,至少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诸夏先民就开始在这一广褒的山林草原地带繁衍生息,先后创造出光耀千古的彩陶文明、玉石文明和青铜文明。青铜时代是草原文化接触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在亚洲草原东段、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考古学界发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青铜文明遗址以及系列性青铜器物:阿凡纳西沃文化(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安德罗诺沃文化(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00年)、卡拉苏克文化(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700年)。在卡拉苏克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商周时期相同或类似的青铜文物。譬如,青铜刀、青铜战斧、青铜矛、弓形器、镞等。此类青铜器物,还在外贝加尔湖、蒙古国的南戈壁省、乌尔札河、德勒山附近多有发现。对上述文化的相似性,学者唐善纯先生认为:“米努辛斯克盆地的早期青铜文化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中国青铜器以甘肃省永登县蒋家坪遗址马厂期地层中出土的一件铜刀为最早,距今约5000年。两地青铜文化几乎是同时发生。另外,阿凡纳西沃文化和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冶金技术极其有限,根本不足以对遥远的黄河流域的冶金技术产生影响;而在中国,真正进入青铜器时代是在夏王朝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距今4000年~3500年;也就是说,两地青铜文化的繁盛期也几乎相当”(引自《华夏探秘》146页)。从历史文物考古内涵来分析,卡拉苏克文化的典型器物,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也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中国的某一地点,而是广泛分布于南西伯利亚、蒙古国、阿尔泰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最集中)、外贝加尔、新疆北部,而这一地区正是传说中的大夏游牧地。《汉书·律历志》:“黄帝使冷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古昆仑指阿尔泰山,昆仑之阴指阿尔泰山之北,与米努辛斯克正合,黄帝时代即为“大夏”。 阿尔泰草原是一部关于自然、历史、人文与民族的宏伟史诗。万顷碧波的茫茫草原,一泄千里的戈壁长河,光怪陆离的大漠幻境,神秘莫测的雅丹奇观,气势磅礴,绚丽辉映,变幻多姿,流光溢彩,凸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本色;从雪山冰川到风蚀地貌,从云杉森林到高原湖泊,从长河落日到广袤原野,从沙漠绿洲到田园风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豪门盛宴,更有前所未有的心理震撼。一部悠久绵长、丰厚纯正的草原民族历史篇章,给绚丽的自然景观添加了深刻内涵及传奇色彩,崛起、征战、融合、同化、消融——再度崛起,阿尔泰草原民族通过自身的结构与逻辑,不断影响并亲身缔造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丁零、月氏、乌孙、匈奴、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蒙古,以及东伊朗语系和突厥语系的印欧白种,无数古老的草原部族,纵横驰跃在这片广褒的草地,北国雄杰,马背天骄,莽原惊雷,朔野肠风,留下了激越时空的历史回响,写就了千秋不朽的草原帝国史。今天,神秘的鹿石、石人等草原民族留给后人的深刻印记,仍然依稀描绘出古代先民在严酷的生活環境中自强不息的连绵画卷,见证了一个个草原英雄创立的丰功伟绩,那是一连串载入青史的熟悉名字——轩辕黄帝、乌古斯汗、成吉思汗……
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总是与北方大草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就体质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而言,清晰地阐明了全球海水大回潮前期东夷、大夏先民荒古鸿蒙栖息繁衍的地理状况。郭沫若先生著《中国史稿》说,黄帝原属戎人和狄人。《大荒北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北狄”。起源于阿尔泰山林草原的轩辕族游牧大酋,合并发帝,征服炎帝,禽杀蚩尤,宝鼎合符,万国盟会,共祀昊天,以土德奉“中皇”,史称轩辕黄帝。《礼记·谥法》云:“德合天地者称帝。”《白虎通义》曰:“黄帝,中和之色,自然(土)之姓,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帝者,谛也,象可称也。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而耳。”《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史记·帝王本纪》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丸山位于黄帝之邑涿鹿正东海滨,即今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笔者考论,洞沟平原大s曲线的八座畴坛遗址,即天地、六宗八卦神墟,依先天序数,由震位至巽位,为泰畴(乾一)、雨坛(兑二)、日坛(离三)、雷坛(震四)、风坛(巽五)、月坛(坎六)、山坛(艮七)、廣畴(坤八)。其中,泰畴为神木通天塔,廣畴为神庙通天塔。《山海经·海内经》日:“大昊爰过,黄帝所为。”就是说,伏羲在这儿走过,它是黄帝建造的。《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载《易》博士淳于俊云:“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黄帝、尧、舜通其变,三代随时质文,各繇其事,故《易》者‘变易’也。”八卦横阵,排列有序:乾名崇山,兑名叠山,离名连山,震名列山,巽名兼山,坎名潜山,艮名藏山,坤名伏山,《取象歌》谓“连山阳”。这种将先天八卦两两相对的卦象重新排列,是中华圣贤追求“易”变之道、对立统一的逻辑思维产物,是华夏先民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巫术来影响自然界的演化进程、进而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趋势转化的主观祈求,这种从“先天八卦”朴素的象形思维向“后天八卦”对立统一辩证思维转化的整个逻辑链条统称为“易”。譬如,“泰畴”包孕的“易”学内涵,源于六十四卦之“泰卦”。泰卦爻画,坤上乾下。乾为天,天在上而降于下;坤为地,地在下而升于上。天地的这一升降交换位置,反映了阴阳相交相合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则通达无阻。“通达”,就是泰卦之卦“时”。《象》曰“天地交,泰”,是说天地相互交合,象征亨通太平。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泰卦的客观形态是通达,主观祈求是天下太平。泰卦九爻,乾三坤六,合而积九,故丸都畴坛高达九重,其下三重为天坛,上六重为地坛,以神木通达天庭。故云,这种太极“易”变的“八卦横阵”,是东夷、大夏两大族群文化融汇衍合的结果。
《抱朴子·地真篇》载:“昔黄帝东到青丘,过凤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以劾召万神,南到圆陇阴建木,观百灵之所登,采若乾之华,饮丹峦之水。”《极言篇》说:“黄帝奉事太乙元君,……逋东岱而奉中皇。”《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合符釜山”。“合符釜山”是为万国盟会,亦称“会群神”。釜山位于沧海之隅、大壑东口。郭子横洞真记东方朔日:“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日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符命,即“三皇内文”,亦称“王文”。《抱扑子·金丹篇》记:“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祗之法。”在尚未创制规范文字的太古之初,以高垂华表的神符号令天下万国,类似于古书中描述的“招神幡”。釜,《辞源》作“烹饪之器”。《古史考》:“黄帝始作釜。”青铜之釜,即“宝鼎”,西部原始族群青铜文明的辉煌标志。《论语》中,孔夫子说了句:“舆之釜。”依照古语解释,就是以“釜”作“和”。《淮南子·坠形训》曰“釜出景”,“东南曰景风。”《尸子》卷上:“景风,瑞风也。”《淮南子·天文训》:“景风至则爵有位,赏有功。”东夷、诸夏两大上古文化族群,神符宝鼎,合和而天下兴。《史记·五帝本纪》:“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据此可知,“合符釜”之山,即今咸镜北道七宝山,古称“紫府”,后人作“之罘”,皆取谐音。这些历史记忆的碎片重新拼整,传递给今人一个鲜明的史实,即起源于阿尔泰草原的轩辕族大酋领,通过与东夷古族方国盟会而争得天下成为“中皇”。《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逸周书·尝麦解》说黄帝“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宫”。从“两昊”“三皇”时期的东夷古族方国共和制,到“五帝”华夏酋邦社会的原生态国家组织,轩辕黄帝确为“煌煌华夏第一帝”。正如傅斯年先生撰《夷夏东西说》开篇所言:“历史凭借地理而生,……(夷夏)这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斗争,因斗争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汉民族以“黄帝”为“族神”,正是因为轩辕黄帝开创了华夏民族融合共进的历史新纪元。 黄帝时期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莫过于史籍所载的阪泉、涿鹿大战。由于海水大回潮造成古族栖居地急剧萎缩,使华夏先民特别是东夷农耕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各血缘氏族为争夺栖居地而频繁争斗。《淮南子·兵略训》云:“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是说炎帝族刀耕火种破坏了轩辕族游牧和狩猎的生存环境,故而引发了两大血缘族群之间的战争。《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修德振兵,治五气,播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对这一史籍过去多以为神话。但到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发现了秘葬的蚩尤真身陵寝,墓穴为王冠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冯时先生,根据西水坡45号墓南圆北方奇特形制和数据所复原的盖图,与牛河梁石坛三环数据、《周髀算经》七衡图(内衡中衡外衡)三幅盖天图进行了研究比较。他说:“复原工作的成功使我们可以大胆提出,西水坡45号墓除去方形大地的设计之外,上部图形就是原始的盖图。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依照墓穴的实际尺寸,这张盖图所表示的分至日的昼夜关系非常合理,特别是春秋分日道,其昼夜关系的准确程度简直不差毫厘。显然,这比根据《周髀算经》所复原的盖图更符合实际天象。”这些珍贵的考古实证资料启示我们,中华太古天象文明能够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考古发现,45号墓葬的主人,身高1.84米,肩分离,头南足北,仰身直肢葬,全身肢解,左右臂各断作三截,砍去双手双脚,脚趾被截,胸椎和胸骨被齐整地砍断已不存在,使身首异处,这种残酷的刑罚,古作“禽杀”。更加令人惊叹的是,死者遗骨周边用蚌塑摆出龙、虎、北斗,三组四灵二十八宿天象图,体现乘龙归天返祖喻意,应为中央王族领袖葬制,学者王大有先生认为,此为蚩尤真身墓葬,称之“帝丘”。经碳14测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距今6500年,即轩辕黄帝时期的历史时空节点。
关于轩辕黄帝的族系渊源,《大荒北经》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大戴礼记·帝系》:“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史记·天官书》:“昔之傅天数者:……有夏,昆吾。”《国语·郑语》:“昆吾为夏伯矣。”与昆吾同为陆终之后的季连,为楚人祖先、有熊氏族裔,故《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於昆吾有“皇祖伯父”之称。这也表明,(辽西)昆仑之丘掌司天表的开明(重)、陆吾(黎)虎族,在陆终时代曾为轩辕氏王族,后嗣称“昆吾”。至于鬼方氏之妹女嬇“启其左脅,六人出焉”,寓意轩辕六部皆同鬼方氏,即西域鬼国联姻。学者研究,“脅生”传说是印欧语系民族神话中的特有形态。如,《魏略·西戎传》:“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云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有)青毛,(爪)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后母左脅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既然《帝系》所载黄帝以下、陆终氏之前均无脅生者,“脅生”源自陆终氏所娶鬼方妹女嬇氏无疑。殷墟甲骨卜辞记,商王武丁大军远征天山驱逐鬼方氏,建立起玉门关至商朝都邑的贡玉之路。《易·既济》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龟卜刻录:“己酉卜,宾贞,鬼方易,亡祸,五月。”可以推断,黄帝族裔的轩辕六部,在颛顼亡故之后,天下万国朝“北维”,帝喾成为联盟共主,重、黎遭诛,吴回曾为火正,后世由陆终统领轩辕族迁徙西域天山,休养生息,并同阿尔泰草原的突厥古族联姻,女嬇氏“脅生六子”,即为轩辕族群虎豹象犀熊罴六部,同史籍记载的“凤鸟九首”“帝舜九子”“鳲鸠七子”意同。至于轩辕六族整体西迁,商人三世祖相土率部远跋美洲,乃至汇聚于距今5300年~5000年历史“时间之窗”始兴的良渚文明、“两河”文明、美洲古代文明以及河姆渡、仰韶晚期文明的断代,与海浸时期白头山超级火山爆发造成严酷生态环境灾变之间的联系,是值得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流淌的历史渗入了石雕的画图,栩栩如生,遥指苍穹。那些分布于亚欧草原历史大通道的石人,任由风吹雨淋,缄默不语千年。它们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呢?
就地理方位综合稽考,神秘的石人遗迹,几乎遍及北半球的亚欧大草原。史书记载,自伊犁河、楚河、阿姆河、锡尔河至咸海、里海的广袤地域,曾分散着泛称“大夏”的诸多草原部族,西方人谓之“塞种”(saka),“其民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功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万余”(引自《史记·大宛列传》)。根据东西方史料对照,公元前130年,大月氏西移,击败大夏,占领其地,那些不甘于被大月氏征服而向西迁徙的大夏部族,曾从希腊人手中夺取了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城邦。考古学家在荒原深处发现的切木尔切克墓葬群,有5尊石人立于墓的东面,由南向北一字排开。中间的一尊石人脸部缺失,双手抱在胸前,可以依稀辨别出他的右手握着一把镰刀。在他左边的石人被认为是一尊女性石人,因为其他4尊石人的嘴唇上都刻画有胡须,唯独这尊没有。出现女性石人和手握镰刀,这是典型的突厥石人所没有的,也是农耕民族留下的墓葬遗迹。同时,据考证这一遗迹属于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与突厥人生活的隋唐时代至少有上千年差距,不可能是突厥人的遗存。这一论断在石人研究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分布于亚欧大草原的鹿石和石人谜题的最终破解,要求助于独立于风格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论证体系,更多借助于多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多领域的现代研究资料和成果,扩大视野,溯源求真,以最终揭开这一千古之谜的谜底。最近,有学者提出,分布于亚欧草原大通道上的鹿石,系5200年前因长白山超级火山猛烈爆发选择大规模西迁的华夏古族,在距今4200年东亚地区小冰期结束后大举东归的指路标志。当然,对于遠离神州故土近千年的华夏族裔来说,西亚亚述帝国崛起四处攻陷城邦导致亡国灭族危机,也是选择聚族举国回归的一大重要因素。“回”是一个象形字,外层“地方”表示世界,里层“地方”代表中国。篆书体中有两竖连接。古人以“去而复返日‘回”’。中国的回族,并非是纯外来种族,更多的是有着白种血缘的华夏裔种。正像三星堆葬器坑中出土的那尊青铜大立人一样,尽管长着一张白色人种的面像,图腾血脉及祖根文化的世代传承,铸就了一颗坚毅永恒的“中国心”。从美索不达米亚、黑海和里海沿岸,到中亚、蒙古广漠草原,那一尊尊面东矗立、气势恢弘的石人,目睹并见证了“千年走一回”的华夏亘古传奇。这无疑也是石人研究的一种新颖见解。
驹光流逝,岁月如梭。阿尔泰草原上星罗棋布的石雕人像,数千年来,无论是春风和煦,还是血雨腥风,始终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西域沃土,从氏族、族国、王国、草原帝国,到融入华夏中国伟大母亲的怀抱,石人,见证了戈壁荒原的风云变幻,惊异着华域神州的日新月异。对那位修德振兵、威服四海,以博大的胸怀改变了华夏酋邦社会历史进程的轩辕族游牧大酋,人们已经无法得知他的英魂究竟蕴藏在哪尊石人雄健的体魄之中,但是,轩辕黄帝的圣灵,与巍峨的昆仑泰山同在,与奔腾的黄河长江同在,与960万平方公里神州大地繁衍生息的中华儿女同在。轩辕黄帝的伟岸雄姿,犹如一尊顶天立地的石雕神像,千秋不朽,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