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宋襄公是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是假道学的典型。其实,宋襄公性格不过是受春秋时期宋国文化熏染而形成的,在看似不合情理的行事后面,都有其内在合理的逻辑性。
关键词:宋襄公 让国能贤 图霸有志 慎杀能仁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因泓之战的失利受伤而含恨去世。或许,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短暂的一生,会在历史上引起数千年的聚讼。誉者谓其可与文王媲美,讽者则称他不识时势,祸国殃民。时至今日,又有学者认为他具有西方贵族的骑士精神,是孤独的武士。各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是站在不同的时代与立场,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宋襄公形象而已。究其实,宋襄公是受春秋宋国特定文化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的性格,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要对宋襄公有客观的评价,我们应该穿越历史的迷雾,在春秋宋国文化的背景下去认识他。
一 让国能贤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太子宋襄公理应继位。但他以宋国长远发展为重,认为自己的庶兄目夷“长且仁”,想要让国给目夷。公子目夷认为能以国相让,即是最大的仁义,坚持不肯接受,事遂作罢。后世学者对此颇多讥评,冯李骅即说宋襄公让国是沽名钓誉,非出真心;而卢元昌甚至认为,目夷的贤能远在宋襄公之上,宋襄公即位后,虽然名为霸主,实际上并未有什么善举。在泓水一战被射伤股,回国即因病去世,没有给宋国带来实际好处。谦让虽然是一种美德,但目夷谦让襄公则是多此一举。魏禧甚至说,从宋襄公生平推断,他坚持请立目夷为君主,不过是为了邀取名誉,和王莽的谦让如出一辙。如果子鱼不察,误以为真而接受的话,宋襄公一定会杀了子鱼。
其实,若从宋国历史传统及襄公后来行事可知,襄公让国其实是出于真心,希望能有仁者治理国家,带领宋国重新走向强盛,实现商民族的复兴。宋国为殷商后裔,殷商在继承制度方面,曾有兄弟相及与父子相传两种方式。立子立嫡之制则为周人所定,虽在春秋时期已经为各国所采用,但宋国一直有让国的传统。孔子十世祖弗父何曾让位于其弟鲋祀,即后来的宋厉公,而弗父何则受封为上卿。宋宣公让位于其弟宋穆公,其原因如穆公亲言:“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而宋穆公将卒,又还君位于其兄之子,即宋殇公。虽然后来宋殇公因喜欢用兵,而引起宋国的动荡,招致《公羊传》的批评,认为“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但《公羊传》不过是站在后世的立场上批评古人,并未了解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宣公、穆公之互让,在当时实为美谈。孙琮就认为,宣公放弃立子,传位他的弟弟,穆公又舍弃儿子而还君位给他的侄子,两人所为都是值得称道之事。穆公让位之言,诚恳肫挚,是自然从天性中流出,不仅感情真挚,语言也极其婉转,说明春秋比较近古,风气还比较淳朴。到了后代,父子兄弟之间因为君位相互争夺残杀,却不知羞愧,如果他们每天将这篇文章读数遍,应该不会有争夺君位之事了。正是因为兄弟相及和互相让国的背景传统的熏染,宋襄公让位于目夷当是出于真心,而非如冯李骅、魏禧等所说是为沽名钓誉。
其实,从宋襄公即位后对公子目夷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其让国乃出自真心。后世的君主对臣子名声、才能超过自己的,往往心怀畏惧,加以打击,而兄弟争国、互相残杀的也不知凡几。宋襄公即位后,认为公子目夷是仁义之人,让他做左师主持国政,从而给宋国带来安定。他明知目夷的贤能超过自己,却委以重任,丝毫没有猜忌之心,不正是出于真心的体现吗?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欲继齐桓公称霸,邀请楚、陈、郑、许、蔡等国在盂盟会,各方约定不带兵甲,襄公轻信楚人,于盟会时被楚人挟持。楚国以宋襄公为人质进攻宋国,襄公让目夷为君率民抵抗,而楚国见无利可图,在鲁国调停下释放了宋襄公。襄公归国后,目夷又还位给襄公,襄公继续重用目夷,而没有猜忌之嫌。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宋襄公让位并非为了博取虚名,后世学者的猜讽多是臆度前人,并没有实际的根据。而从殷商及宋国文化大的背景来考察,宋襄公让国实是为宋国富强考虑,并无太多个人私心在内。
二 图霸有志
宋国本为殷商后裔,曾为天下共主的身份使他们不甘心久居人下。春秋时期,随着周王朝的礼崩乐坏,王纲解纽,各个诸侯国纷纷互相兼并,扩充自己的实力,齐、晋、楚、秦等渐成大国。郑庄公、晋献公、齐僖公等都曾显赫一时,而齐桓公则成为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春秋霸主。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宋襄公即位后,也想要有所作为,重新恢复宋国的大国地位。
宋襄公为了称霸,首先帮助齐孝公稳定君位。齐桓公去世后,五子争立,齐国因君位继承问题而陷入一片混乱,国势出现衰落。齐桓公还在世时,曾经托付齐孝公给宋襄公。齐国内乱让宋襄公看到称霸的机会,觉得可以通过在齐国扶植亲近自己的君主,为宋国发展带来机遇。所以宋襄公率兵护送孝公归国,帮他顺利继承了齐国的君位。
在帮助齐国取得稳定后,宋襄公想要取得东方小国的支持,因滕宣公不听命,为确立自己的权威,宋人执滕宣公。同年夏,又用 国的国君 子祭祀以立威,招致宋国司马子鱼的批评,他认为古代祭祀六畜不互相使用,更不要说敢用人祭祀了。祭祀本来就是为人祈福的,民是神之主,如果用人来祀神,又有哪个神灵会享用呢?齐桓公曾经使三个国家免于灭亡,靠这样的功德来称霸诸侯,还有义士认为桓公的品德不够高尚,现在襄公一次盟会虐待两位国君,且用之于淫昏的鬼神,想要靠这来称霸诸侯,恐怕是很难的事,能够得到善终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应该说,宋襄公此举确实有违春秋时期的社会观念,因为周民族重视仁德,强调以德治国,孔子对于以人偶祭祀尚且诅其无后,更不用说真人了。不过,宋襄公之所以用 子祭祀,主要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齐桓公称霸经历了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而宋国国力不如齐,襄公又即位未久,号令不行于诸侯,所以要用强力压服诸侯。另一方面,商民族本身尚武力、崇鬼神,此次祭祀的又是东夷少数民族之神,所以遵从地方风俗以求佑护,也就可以理解了。
宋襄公所以急于求霸,是因为楚国的威胁。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南方的楚成王乘机坐大,对中原各国步步紧逼,各诸侯国纷纷依附于楚。襄公若不及时争衡,可能失去称霸的机会。所以此后又围曹、为盂之会、围郑,以至于在泓之战中箭落败,汲汲于求霸而不止。宋国大臣一再告诫襄公不要争霸,而襄公始终不听,意图复兴宋国,虽以失败告终,而其志则不可不嘉。若从实绩来看,宋襄公除了定孝公之位外,几乎没有什么成就,却能列居五霸之一,其原因即在于有志。很多学者都认为,宋襄公没有资格列于五霸。高 就说,宋襄公实际未能称霸,孔子作《春秋》,于鹿上和盂两次盟会,都把宋国排在首位,是因为中原各诸侯国都对楚国俯首帖耳,能够挺身与楚国抗争的,只有宋襄公一人。虽然遭遇多次灾难,最后伤股而死,而孔子却把他列在齐、楚等国之上,是赞其志而非其功。
宋襄公于泓水战败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在曹、卫、郑等国都不受礼遇,而宋襄公则在晋文公来访之时以礼相待,且在重耳离开时赠以马二十乘,这在刚刚大败之后的宋国是非常不易的。事实证明,宋襄公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后来楚成王围宋,宋国几乎灭亡,正是赖晋文公之救才得以保存。
宋襄公虽然因泓之战被后人讥为迂阔,但他为宋国称霸所做的准备工作还是颇有策略的:首先扶植齐孝公,齐国虽遭内乱,但还是非常强大的国家,若能得到齐国支持,则争霸就有了很好的基础;然后又先和小国盟会,扩大自己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才与楚国争衡;且在失败后能独具慧眼,结交晋文公,为此后宋、晋的结盟奠定基础。宋襄公争霸失败,一是因为国力弱小,再是急于求成,当然也有一些策略上的失误。虽然没有成功,但其富国强兵的志向确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三 慎杀能仁
宋国和楚国的泓之战,宋国本来占据着有利的形势,他们先在河边摆好阵势,因楚国军队强大,大司马劝宋襄公趁楚军渡河时发动进攻,襄公不肯。楚军全部渡河后,大司马又劝襄公趁楚军立足未稳展开攻击,襄公还不肯。直到楚军摆好阵势,襄公才下令进攻,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面对国人的指责,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此役最为后人所诟病。对于此战,自先秦以后,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左传》作者借子鱼之口对宋襄公进行了激烈批评,子鱼认为,襄公不知战争的真正含义,面对强敌,如果敌人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未能成列,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好机会。趁机攻取,不是应该的吗?即便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再说现在和我们对阵的,都是敌人。即便是年老之人,也应该捕获他,更不用说那些头发斑白之人了。出征前就教导士兵兵败是耻辱,就是力求杀敌的,如果敌人受伤还没有死,就应再补杀他。如果害怕再次伤害敌人,那还不如最初就不要伤他。爱惜敌人军队中的年长者不忍下手,那还不如趁早归附敌人。三军就是因为有利才用,金鼓是为了鼓舞士气。三军为求利,所以借助有利形势击败敌人是可取的。而《公羊传》对宋襄公赞不绝口:“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不过,像《公羊传》这样对宋襄公大加赞赏的毕竟是少数,古人对此举还是以否定者居多,认为襄公以仁义自居,不过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他是一个残暴虚伪之人,而主要依据就是他曾用 子祭祀。宋代苏辙就认为,《公羊传》赞美宋襄公,认为他在泓水之战的表现可以和周文王媲美,实在是一种过誉。宋襄公侵陵小国,甚至让邾子用 国的国君祭祀雎水之神,这种残暴行为是连桀纣这样的暴君都不会做的,而襄公却想凭借“不鼓不成列,不禽二毛”这样的言论和文王相提并论,不是太过分了吗?储欣对此也有相似言论,他认为宋襄公不听司马的劝告,不过是固执己见。当失败后,国人都责怪他时,才想出那些言论来为自己掩饰,就像小人犯了错必然为自己找借口一样,其实并不是他真的不忍心伤害敌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宋襄公忍心用 子来祭祀,又怎么会爱惜敌人中的头发斑白者呢?后世学者对于襄公的批评多数都立足于其前后行为的矛盾。其实,这也是对襄公行为的误解,他不过是在不同的场合遵循了不同的古礼而已。在祭祀时自当以神为重,东夷有以人从祀的风俗,襄公遵而行之。至于在战场上,则遵循的是古代的军礼,讲求的是双方贵族式的战争,至于成败则听之天命。襄公所为只能说有些迂腐,而不是虚伪,这也是受宋国特定文化的影响。狂狡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襄公行为合理性的佐证。郑国与宋国交战,狂狡遇郑人,郑人不慎跌入井中,狂狡竟然用戟把郑人救出,二人再战而被郑人所获。狂狡之迂和襄公如出一辙,相互辉映,都是宋国文化熏染的产物。
总之,春秋时期的宋国是殷商后裔,既保留着商人的某些传统,又吸收了周文化的许多因素,这样的一种独特背景,造就了宋襄公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看似不可理解的表象背后,其实是宋国文化的一种真实体现,我们只要抱有理解之同情,就可以发现,对于宋襄公,既不用拔之过高,也不用贬之过甚,他的行为都有自己合理的逻辑性。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左传》评点研究(2011-QN-239),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春秋宋国文化现代产业转化的可行性研究,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左传评点研究》资助。科技厅项目批号:11240044006。
参考文献:
[1] 冯李骅、陆浩:《左绣》,文海书局,1967年版。
[2] 卢元昌:《左传分国纂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3] 魏禧:《左传经世钞》,《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5] 孙琮:《山晓阁左传选》,清守经堂刻本。
[6] 高 :《左传钞》,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培元堂刻本。
[7] 储欣:《左传选》,清雍正四年(1726)维经堂刻本。
作者简介:李卫军,男,1977—,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诗文,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关键词:宋襄公 让国能贤 图霸有志 慎杀能仁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因泓之战的失利受伤而含恨去世。或许,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短暂的一生,会在历史上引起数千年的聚讼。誉者谓其可与文王媲美,讽者则称他不识时势,祸国殃民。时至今日,又有学者认为他具有西方贵族的骑士精神,是孤独的武士。各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是站在不同的时代与立场,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宋襄公形象而已。究其实,宋襄公是受春秋宋国特定文化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的性格,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要对宋襄公有客观的评价,我们应该穿越历史的迷雾,在春秋宋国文化的背景下去认识他。
一 让国能贤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太子宋襄公理应继位。但他以宋国长远发展为重,认为自己的庶兄目夷“长且仁”,想要让国给目夷。公子目夷认为能以国相让,即是最大的仁义,坚持不肯接受,事遂作罢。后世学者对此颇多讥评,冯李骅即说宋襄公让国是沽名钓誉,非出真心;而卢元昌甚至认为,目夷的贤能远在宋襄公之上,宋襄公即位后,虽然名为霸主,实际上并未有什么善举。在泓水一战被射伤股,回国即因病去世,没有给宋国带来实际好处。谦让虽然是一种美德,但目夷谦让襄公则是多此一举。魏禧甚至说,从宋襄公生平推断,他坚持请立目夷为君主,不过是为了邀取名誉,和王莽的谦让如出一辙。如果子鱼不察,误以为真而接受的话,宋襄公一定会杀了子鱼。
其实,若从宋国历史传统及襄公后来行事可知,襄公让国其实是出于真心,希望能有仁者治理国家,带领宋国重新走向强盛,实现商民族的复兴。宋国为殷商后裔,殷商在继承制度方面,曾有兄弟相及与父子相传两种方式。立子立嫡之制则为周人所定,虽在春秋时期已经为各国所采用,但宋国一直有让国的传统。孔子十世祖弗父何曾让位于其弟鲋祀,即后来的宋厉公,而弗父何则受封为上卿。宋宣公让位于其弟宋穆公,其原因如穆公亲言:“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而宋穆公将卒,又还君位于其兄之子,即宋殇公。虽然后来宋殇公因喜欢用兵,而引起宋国的动荡,招致《公羊传》的批评,认为“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但《公羊传》不过是站在后世的立场上批评古人,并未了解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宣公、穆公之互让,在当时实为美谈。孙琮就认为,宣公放弃立子,传位他的弟弟,穆公又舍弃儿子而还君位给他的侄子,两人所为都是值得称道之事。穆公让位之言,诚恳肫挚,是自然从天性中流出,不仅感情真挚,语言也极其婉转,说明春秋比较近古,风气还比较淳朴。到了后代,父子兄弟之间因为君位相互争夺残杀,却不知羞愧,如果他们每天将这篇文章读数遍,应该不会有争夺君位之事了。正是因为兄弟相及和互相让国的背景传统的熏染,宋襄公让位于目夷当是出于真心,而非如冯李骅、魏禧等所说是为沽名钓誉。
其实,从宋襄公即位后对公子目夷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其让国乃出自真心。后世的君主对臣子名声、才能超过自己的,往往心怀畏惧,加以打击,而兄弟争国、互相残杀的也不知凡几。宋襄公即位后,认为公子目夷是仁义之人,让他做左师主持国政,从而给宋国带来安定。他明知目夷的贤能超过自己,却委以重任,丝毫没有猜忌之心,不正是出于真心的体现吗?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欲继齐桓公称霸,邀请楚、陈、郑、许、蔡等国在盂盟会,各方约定不带兵甲,襄公轻信楚人,于盟会时被楚人挟持。楚国以宋襄公为人质进攻宋国,襄公让目夷为君率民抵抗,而楚国见无利可图,在鲁国调停下释放了宋襄公。襄公归国后,目夷又还位给襄公,襄公继续重用目夷,而没有猜忌之嫌。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宋襄公让位并非为了博取虚名,后世学者的猜讽多是臆度前人,并没有实际的根据。而从殷商及宋国文化大的背景来考察,宋襄公让国实是为宋国富强考虑,并无太多个人私心在内。
二 图霸有志
宋国本为殷商后裔,曾为天下共主的身份使他们不甘心久居人下。春秋时期,随着周王朝的礼崩乐坏,王纲解纽,各个诸侯国纷纷互相兼并,扩充自己的实力,齐、晋、楚、秦等渐成大国。郑庄公、晋献公、齐僖公等都曾显赫一时,而齐桓公则成为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春秋霸主。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宋襄公即位后,也想要有所作为,重新恢复宋国的大国地位。
宋襄公为了称霸,首先帮助齐孝公稳定君位。齐桓公去世后,五子争立,齐国因君位继承问题而陷入一片混乱,国势出现衰落。齐桓公还在世时,曾经托付齐孝公给宋襄公。齐国内乱让宋襄公看到称霸的机会,觉得可以通过在齐国扶植亲近自己的君主,为宋国发展带来机遇。所以宋襄公率兵护送孝公归国,帮他顺利继承了齐国的君位。
在帮助齐国取得稳定后,宋襄公想要取得东方小国的支持,因滕宣公不听命,为确立自己的权威,宋人执滕宣公。同年夏,又用 国的国君 子祭祀以立威,招致宋国司马子鱼的批评,他认为古代祭祀六畜不互相使用,更不要说敢用人祭祀了。祭祀本来就是为人祈福的,民是神之主,如果用人来祀神,又有哪个神灵会享用呢?齐桓公曾经使三个国家免于灭亡,靠这样的功德来称霸诸侯,还有义士认为桓公的品德不够高尚,现在襄公一次盟会虐待两位国君,且用之于淫昏的鬼神,想要靠这来称霸诸侯,恐怕是很难的事,能够得到善终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应该说,宋襄公此举确实有违春秋时期的社会观念,因为周民族重视仁德,强调以德治国,孔子对于以人偶祭祀尚且诅其无后,更不用说真人了。不过,宋襄公之所以用 子祭祀,主要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齐桓公称霸经历了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而宋国国力不如齐,襄公又即位未久,号令不行于诸侯,所以要用强力压服诸侯。另一方面,商民族本身尚武力、崇鬼神,此次祭祀的又是东夷少数民族之神,所以遵从地方风俗以求佑护,也就可以理解了。
宋襄公所以急于求霸,是因为楚国的威胁。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南方的楚成王乘机坐大,对中原各国步步紧逼,各诸侯国纷纷依附于楚。襄公若不及时争衡,可能失去称霸的机会。所以此后又围曹、为盂之会、围郑,以至于在泓之战中箭落败,汲汲于求霸而不止。宋国大臣一再告诫襄公不要争霸,而襄公始终不听,意图复兴宋国,虽以失败告终,而其志则不可不嘉。若从实绩来看,宋襄公除了定孝公之位外,几乎没有什么成就,却能列居五霸之一,其原因即在于有志。很多学者都认为,宋襄公没有资格列于五霸。高 就说,宋襄公实际未能称霸,孔子作《春秋》,于鹿上和盂两次盟会,都把宋国排在首位,是因为中原各诸侯国都对楚国俯首帖耳,能够挺身与楚国抗争的,只有宋襄公一人。虽然遭遇多次灾难,最后伤股而死,而孔子却把他列在齐、楚等国之上,是赞其志而非其功。
宋襄公于泓水战败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在曹、卫、郑等国都不受礼遇,而宋襄公则在晋文公来访之时以礼相待,且在重耳离开时赠以马二十乘,这在刚刚大败之后的宋国是非常不易的。事实证明,宋襄公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后来楚成王围宋,宋国几乎灭亡,正是赖晋文公之救才得以保存。
宋襄公虽然因泓之战被后人讥为迂阔,但他为宋国称霸所做的准备工作还是颇有策略的:首先扶植齐孝公,齐国虽遭内乱,但还是非常强大的国家,若能得到齐国支持,则争霸就有了很好的基础;然后又先和小国盟会,扩大自己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才与楚国争衡;且在失败后能独具慧眼,结交晋文公,为此后宋、晋的结盟奠定基础。宋襄公争霸失败,一是因为国力弱小,再是急于求成,当然也有一些策略上的失误。虽然没有成功,但其富国强兵的志向确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三 慎杀能仁
宋国和楚国的泓之战,宋国本来占据着有利的形势,他们先在河边摆好阵势,因楚国军队强大,大司马劝宋襄公趁楚军渡河时发动进攻,襄公不肯。楚军全部渡河后,大司马又劝襄公趁楚军立足未稳展开攻击,襄公还不肯。直到楚军摆好阵势,襄公才下令进攻,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面对国人的指责,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此役最为后人所诟病。对于此战,自先秦以后,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左传》作者借子鱼之口对宋襄公进行了激烈批评,子鱼认为,襄公不知战争的真正含义,面对强敌,如果敌人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未能成列,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好机会。趁机攻取,不是应该的吗?即便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再说现在和我们对阵的,都是敌人。即便是年老之人,也应该捕获他,更不用说那些头发斑白之人了。出征前就教导士兵兵败是耻辱,就是力求杀敌的,如果敌人受伤还没有死,就应再补杀他。如果害怕再次伤害敌人,那还不如最初就不要伤他。爱惜敌人军队中的年长者不忍下手,那还不如趁早归附敌人。三军就是因为有利才用,金鼓是为了鼓舞士气。三军为求利,所以借助有利形势击败敌人是可取的。而《公羊传》对宋襄公赞不绝口:“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不过,像《公羊传》这样对宋襄公大加赞赏的毕竟是少数,古人对此举还是以否定者居多,认为襄公以仁义自居,不过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他是一个残暴虚伪之人,而主要依据就是他曾用 子祭祀。宋代苏辙就认为,《公羊传》赞美宋襄公,认为他在泓水之战的表现可以和周文王媲美,实在是一种过誉。宋襄公侵陵小国,甚至让邾子用 国的国君祭祀雎水之神,这种残暴行为是连桀纣这样的暴君都不会做的,而襄公却想凭借“不鼓不成列,不禽二毛”这样的言论和文王相提并论,不是太过分了吗?储欣对此也有相似言论,他认为宋襄公不听司马的劝告,不过是固执己见。当失败后,国人都责怪他时,才想出那些言论来为自己掩饰,就像小人犯了错必然为自己找借口一样,其实并不是他真的不忍心伤害敌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宋襄公忍心用 子来祭祀,又怎么会爱惜敌人中的头发斑白者呢?后世学者对于襄公的批评多数都立足于其前后行为的矛盾。其实,这也是对襄公行为的误解,他不过是在不同的场合遵循了不同的古礼而已。在祭祀时自当以神为重,东夷有以人从祀的风俗,襄公遵而行之。至于在战场上,则遵循的是古代的军礼,讲求的是双方贵族式的战争,至于成败则听之天命。襄公所为只能说有些迂腐,而不是虚伪,这也是受宋国特定文化的影响。狂狡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襄公行为合理性的佐证。郑国与宋国交战,狂狡遇郑人,郑人不慎跌入井中,狂狡竟然用戟把郑人救出,二人再战而被郑人所获。狂狡之迂和襄公如出一辙,相互辉映,都是宋国文化熏染的产物。
总之,春秋时期的宋国是殷商后裔,既保留着商人的某些传统,又吸收了周文化的许多因素,这样的一种独特背景,造就了宋襄公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看似不可理解的表象背后,其实是宋国文化的一种真实体现,我们只要抱有理解之同情,就可以发现,对于宋襄公,既不用拔之过高,也不用贬之过甚,他的行为都有自己合理的逻辑性。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左传》评点研究(2011-QN-239),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春秋宋国文化现代产业转化的可行性研究,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左传评点研究》资助。科技厅项目批号:11240044006。
参考文献:
[1] 冯李骅、陆浩:《左绣》,文海书局,1967年版。
[2] 卢元昌:《左传分国纂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3] 魏禧:《左传经世钞》,《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5] 孙琮:《山晓阁左传选》,清守经堂刻本。
[6] 高 :《左传钞》,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培元堂刻本。
[7] 储欣:《左传选》,清雍正四年(1726)维经堂刻本。
作者简介:李卫军,男,1977—,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诗文,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