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是在文学翻译、文化翻译或者是在普通的文本翻译中,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要正确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这样才能使翻译成功最大化, 相应的,译者的风格也备受关注。本文研究译者个人风格的形成及关联因素。
【关键词】译者 风格 因素
一、引言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翻译、外国、成人、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等,以往的文学翻译主要研究翻译的原理、标准、方法等,现今的文学翻译开始研究翻译过程和译者。如:研究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是否统一,译文风格是否与原文风格统一等。而关注译者个人风格形成的起因为数不多。本文讨论译者个人风格的形成及相关因素。
《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格一词解释: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10]。这些特点都和作者本人相关, 且和他的个人经历、思想观念以及艺术修养密不可分。多数学者都是从这些因素影响译者风格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这些特点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构成了译者的风格。
二、各种因素与译者风格的关系
(一)时代与译者风格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5]。
19 世纪末著名翻译家严复译《天演论》时提出的翻译价值评判标准之一是“雅”,他主张使用汉代之前的古典汉语,并做到“信达之外,译文要雅致,讲究文字之美,整洁流利, 声调的和谐动听[6]。”
五四运动以前我国的翻译史曾出现过的三次翻译高潮都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2]。第一次出现在东汉,鼎盛于唐代,主要是对佛经的翻译。第二次出现在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大量来华布道,进行宗教扩张。前两次翻译高潮时期,译者风格无疑披上了宗教色彩。鸦片战争后,是以大规模引进 “西学” 为标志的翻译高潮。此阶段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把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次翻译活动的开展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五四运动后,国人革命热情高涨,借助文学手段进一步达到革命的目的。我国开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苏俄等作品的大量翻译。当时的翻译平铺直叙,铿锵有力,处处洋溢着革命热情。翻译形式由“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所代替,如:郭沫若喜欢选择时代特征与自己风格紧密结合的作品来翻译,译作如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华伦斯坦》等。瞿秋白响应革命号召,翻译作品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这些译作都体现了时代特征,他的风格的形成顺应时代,响应时代的使命。
译者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必然使自己的风格与时代相呼应。当然,时代对译者风格的形成也有局限性,使译者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不能自由地体现在译作中。
(二)流派与译者风格的关系
翻译流派的标志性特征是翻译思想,而译者的个人风格从属于这个流派的思想。
中国的诗歌翻译大致存在三个流派的译者,分别将韵诗翻译成:散文、自由诗及韵诗[8]。第一种:散文代替韵诗。翁显良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译诗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原诗进行复制, 译诗不仅要在表层上和原诗近似,更要在精髓上和原诗近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Upward!
Westward the sun, ending the day’s journey in a slow descent behind the mountains. Eastward the Yellow River, emptying into the sea. To look beyond, unto the farthest horizon, upward! up another storey!(翁显良译)
这个译文语言优美并忠实于原诗。完全将押韵诗歌翻译成了中国的散文。此外译诗没有受到原诗形式的限制,形式很灵活,看是形散,实际神不散。
第二种:改变韵诗的形式将其译成自由诗,自由诗就是结构、章节、音步、押韵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译者代表有 Tr. Amy Lowell和Tr. Witter Bynner.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为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Tr. Witter Bynner)
这首诗歌翻译采用的方式非常灵活,译文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保持译诗在意思上忠实于原诗是第一位的, 这种意思的忠实通过再现原诗的意象获得。比如:在这首诗中“singing of birds” and “blossoms were broken”均在意象上满足了原诗的要求。
第三种:把中国韵诗翻译成严格形式上的英语押韵诗。代表译者有:许渊冲、 孙大雨等,他们认为如果原诗歌是押韵的,在翻译时尽量译文也押韵。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
同样是译《春晓》,许渊冲对诗歌的翻译体现了“意美、音美、形美”,且注重诗歌的押韵,如:第一、二句的“lying” and “crying”;第三、四句的“showers” and “flowers”.对比原诗歌押韵的词是“晓”“鸟”“少”,可见译者试图通过保持原诗的韵律从而在风格上和原诗保持最佳对等。该流派认为原诗的韵律特征是再现原诗美学价值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三种虽然都是对《春晓》的翻译,但是风格截然不同,本文更倾向于第三种翻译风格,因为它真正体现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美。由此可见:译者风格的形成也是流派的形成,流派的形成是译者风格形成的反映,两者相辅相成。
(三)主客观因素与译者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解读原文时会受许多主观因素的限制,如:译者的思想气质、价值观念、语言功底和习惯等。同时,也是这些因素形成了译者的个人风格。译者风格的形成与翻译对象的选择、所遵循的翻译标准、使用的翻译方法以及译文语言运用的特点等方面息息相关。
1.客观因素与译者风格
译者所遵循的翻译标准会直接决定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而翻译方法决定了他的翻译风格[11]。如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张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1]。” 所以,他主张直译,把原文中的语法、句法等都译出来,以补充新文学的语言和新鲜血液。他的诸多译文不但输入了内容,也使用了新的表现方法。而傅雷认为翻译应“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和谐[9]。”因此,他的译文准确流畅,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传达了原著的精神。
2.主观因素形成译者风格
第一,译者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反映了他的个人倾向,而选择倾向能够反映出他的个人风格。如严复为求社会变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先后翻译了多部西方社会著作,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瞿秋白在20世纪30年代初翻译了很多作品,如《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关于左拉》等,正是因为瞿秋白对革命的热爱,促使他进行文学翻译,他翻译的作品非常符合革命的需要,因此他的翻译风格无疑打上了革命的烙印。
第二,译者风格的形成与选词及句式的表现手法相关联。每个译者基本上都选择与自己风格接近的作品来译,并且在语言运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在组句、选词、修辞手法的使用等方面。译者在翻译原作时,他的语言使用风格或多或少都会流露于译作当中。下面是钱歌川对字句的翻译。
例如:Who can say in what remoteness of time, in what difference of earthly shape, love first comes to us as a stranger in the jungle? 《Happiness consists in Love》——爱这东西,不管是在多么远古的时代,不管是采取怎样现世的形态出现,总好像在森林中遇到的陌生人一样,是一个谁也不能了解的哑谜[6]。钱教授用中文的陈述句代替英文的修辞句。Who can say变成了“是一个谁也不能了解的哑谜”,前面加了“不管是”两个排比, 译文可谓是灵活、忠实、流畅、生动!
三、结语
本论文从多个角度对译者个人风格的形成进行了阐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如:时代、流派和主客观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知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翻译风格是很重要的。了解译者的翻译风格的形成过程,主客观因素与译者风格的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文学翻译的深层认识。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陈凡.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浅谈翻译的非文本目的[M]. 2010.
[3]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4]李红满.回眸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百年历程[J].中国翻译,2001(3).
[5]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钱歌川. 翻译的技巧[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7]许康平.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2-124.
[8]杨大亮. 从李白的《静夜思》英译本分析诗歌翻译的标准和流派[M]. 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6):107.
[9]郑光宜.论译者的声音[J]. 福建外语,2002(1): 44-48.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自肖红. 风格特征及其再现方法[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5): 77.
【关键词】译者 风格 因素
一、引言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翻译、外国、成人、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等,以往的文学翻译主要研究翻译的原理、标准、方法等,现今的文学翻译开始研究翻译过程和译者。如:研究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是否统一,译文风格是否与原文风格统一等。而关注译者个人风格形成的起因为数不多。本文讨论译者个人风格的形成及相关因素。
《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格一词解释: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10]。这些特点都和作者本人相关, 且和他的个人经历、思想观念以及艺术修养密不可分。多数学者都是从这些因素影响译者风格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这些特点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构成了译者的风格。
二、各种因素与译者风格的关系
(一)时代与译者风格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5]。
19 世纪末著名翻译家严复译《天演论》时提出的翻译价值评判标准之一是“雅”,他主张使用汉代之前的古典汉语,并做到“信达之外,译文要雅致,讲究文字之美,整洁流利, 声调的和谐动听[6]。”
五四运动以前我国的翻译史曾出现过的三次翻译高潮都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2]。第一次出现在东汉,鼎盛于唐代,主要是对佛经的翻译。第二次出现在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大量来华布道,进行宗教扩张。前两次翻译高潮时期,译者风格无疑披上了宗教色彩。鸦片战争后,是以大规模引进 “西学” 为标志的翻译高潮。此阶段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把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次翻译活动的开展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五四运动后,国人革命热情高涨,借助文学手段进一步达到革命的目的。我国开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苏俄等作品的大量翻译。当时的翻译平铺直叙,铿锵有力,处处洋溢着革命热情。翻译形式由“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所代替,如:郭沫若喜欢选择时代特征与自己风格紧密结合的作品来翻译,译作如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华伦斯坦》等。瞿秋白响应革命号召,翻译作品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这些译作都体现了时代特征,他的风格的形成顺应时代,响应时代的使命。
译者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必然使自己的风格与时代相呼应。当然,时代对译者风格的形成也有局限性,使译者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不能自由地体现在译作中。
(二)流派与译者风格的关系
翻译流派的标志性特征是翻译思想,而译者的个人风格从属于这个流派的思想。
中国的诗歌翻译大致存在三个流派的译者,分别将韵诗翻译成:散文、自由诗及韵诗[8]。第一种:散文代替韵诗。翁显良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译诗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原诗进行复制, 译诗不仅要在表层上和原诗近似,更要在精髓上和原诗近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Upward!
Westward the sun, ending the day’s journey in a slow descent behind the mountains. Eastward the Yellow River, emptying into the sea. To look beyond, unto the farthest horizon, upward! up another storey!(翁显良译)
这个译文语言优美并忠实于原诗。完全将押韵诗歌翻译成了中国的散文。此外译诗没有受到原诗形式的限制,形式很灵活,看是形散,实际神不散。
第二种:改变韵诗的形式将其译成自由诗,自由诗就是结构、章节、音步、押韵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译者代表有 Tr. Amy Lowell和Tr. Witter Bynner.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为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Tr. Witter Bynner)
这首诗歌翻译采用的方式非常灵活,译文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保持译诗在意思上忠实于原诗是第一位的, 这种意思的忠实通过再现原诗的意象获得。比如:在这首诗中“singing of birds” and “blossoms were broken”均在意象上满足了原诗的要求。
第三种:把中国韵诗翻译成严格形式上的英语押韵诗。代表译者有:许渊冲、 孙大雨等,他们认为如果原诗歌是押韵的,在翻译时尽量译文也押韵。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
同样是译《春晓》,许渊冲对诗歌的翻译体现了“意美、音美、形美”,且注重诗歌的押韵,如:第一、二句的“lying” and “crying”;第三、四句的“showers” and “flowers”.对比原诗歌押韵的词是“晓”“鸟”“少”,可见译者试图通过保持原诗的韵律从而在风格上和原诗保持最佳对等。该流派认为原诗的韵律特征是再现原诗美学价值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三种虽然都是对《春晓》的翻译,但是风格截然不同,本文更倾向于第三种翻译风格,因为它真正体现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美。由此可见:译者风格的形成也是流派的形成,流派的形成是译者风格形成的反映,两者相辅相成。
(三)主客观因素与译者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解读原文时会受许多主观因素的限制,如:译者的思想气质、价值观念、语言功底和习惯等。同时,也是这些因素形成了译者的个人风格。译者风格的形成与翻译对象的选择、所遵循的翻译标准、使用的翻译方法以及译文语言运用的特点等方面息息相关。
1.客观因素与译者风格
译者所遵循的翻译标准会直接决定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而翻译方法决定了他的翻译风格[11]。如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张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1]。” 所以,他主张直译,把原文中的语法、句法等都译出来,以补充新文学的语言和新鲜血液。他的诸多译文不但输入了内容,也使用了新的表现方法。而傅雷认为翻译应“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和谐[9]。”因此,他的译文准确流畅,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传达了原著的精神。
2.主观因素形成译者风格
第一,译者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反映了他的个人倾向,而选择倾向能够反映出他的个人风格。如严复为求社会变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先后翻译了多部西方社会著作,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瞿秋白在20世纪30年代初翻译了很多作品,如《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关于左拉》等,正是因为瞿秋白对革命的热爱,促使他进行文学翻译,他翻译的作品非常符合革命的需要,因此他的翻译风格无疑打上了革命的烙印。
第二,译者风格的形成与选词及句式的表现手法相关联。每个译者基本上都选择与自己风格接近的作品来译,并且在语言运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在组句、选词、修辞手法的使用等方面。译者在翻译原作时,他的语言使用风格或多或少都会流露于译作当中。下面是钱歌川对字句的翻译。
例如:Who can say in what remoteness of time, in what difference of earthly shape, love first comes to us as a stranger in the jungle? 《Happiness consists in Love》——爱这东西,不管是在多么远古的时代,不管是采取怎样现世的形态出现,总好像在森林中遇到的陌生人一样,是一个谁也不能了解的哑谜[6]。钱教授用中文的陈述句代替英文的修辞句。Who can say变成了“是一个谁也不能了解的哑谜”,前面加了“不管是”两个排比, 译文可谓是灵活、忠实、流畅、生动!
三、结语
本论文从多个角度对译者个人风格的形成进行了阐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如:时代、流派和主客观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知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翻译风格是很重要的。了解译者的翻译风格的形成过程,主客观因素与译者风格的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文学翻译的深层认识。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陈凡.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浅谈翻译的非文本目的[M]. 2010.
[3]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4]李红满.回眸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百年历程[J].中国翻译,2001(3).
[5]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钱歌川. 翻译的技巧[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7]许康平.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2-124.
[8]杨大亮. 从李白的《静夜思》英译本分析诗歌翻译的标准和流派[M]. 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6):107.
[9]郑光宜.论译者的声音[J]. 福建外语,2002(1): 44-48.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自肖红. 风格特征及其再现方法[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5):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