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五味清浊散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脂血症属蒙医精华不消证范畴。包括赫依齐素瘀滞、巴达干证、白脉证等。相当于中医气滞血瘀 ,痰浊内阻。蒙药五味清浊散是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 疗效可靠的验方,由红花、石榴、 肉桂、荜拨、豆蔻等五味单药配合组成,具有调赫依齐素、 祛除巴达干、 消精浊、胃升火之功效。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蒙药五味清浊散;高脂血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6-01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LDL-C)、甘油三酯升高(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高脂血症与许多疾病相关联,其中最重要的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起中药器官的血液供应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和脑梗塞(缺血性中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愿因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正在逐年上升循证医学的研究已证实血脂异常与冠心病有关,尤其是血清胆固醇的长期增高与冠心病实践的发生关系更密切。在临床实践中,血脂异常病人真正达标率就像高血压降压治疗达标率一样是很低的。2000年L-TAP试验中,我国12省市2217例高胆固醇异常病人总达标率24.8%,冠心病病人达标率15.8%。因此防治血脂异常已经成为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降脂有他汀类、贝特类、盐酸类等药品它们成本价格高,毒副作用比较大。ALT大于正常上限3倍、CK大于正常上线5倍,应考减量或停药。所以、临床上急需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的降脂药品。
  近年来蒙医药工作者基于蒙医药的特有理论和丰富的經验,借助现代医学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科学手段,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独具特色的成功经验,笔者最近专研蒙药治疗高脂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蒙药五味清浊散治疗高脂血症80例,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都有显著差异(P<0.05)。五味清浊散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68例,对照组62例,单口服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对高脂血症患者均有效,但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显著差异(P<0.01)。
  总结:蒙医认为高脂血症由于长久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好坐懒动,七情劳伤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体内消化三能平衡失调影响了七素分解的全过程,它们互相间保持着极为密切关系,按期分解的顺序,如前者不发生病理变化,则为后者提供所需之营养,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所以胃火能失调,精华与糟粕分解衰弱,导致全身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我们应用的经验方五味清浊散主要功能为增加胃火能,促进精华与糟粕的分解、清血及降脂,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患者治愈后应注意合理营养膳食、减轻体重、戒烟、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注意反弹。
  参考文献:
  [1] 赵水平.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3月;
  [2] 乌兰图雅. 蒙药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年 .(第5卷 )增刊.25;
  [3] 白音孟.蒙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年 .(第9卷 ) 第1期.11;
  [4] 哈斯巴根 蒙医治疗高脂血症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 第23期;
其他文献
泪腺上皮性肿瘤是一类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疾病,比较少见,具有潜在恶性。常表现为泪腺区肿胀、包块,眼球突出、移位、运动受限,有时可有眼睑下垂、视力下降、复视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诊断决定了随后的治疗方案并对预后提供重要的线索。文中的目的是对各种泪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进行综述,包括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肿瘤特定组织学特征,并对手术治疗和肿
【摘 要】目的:观察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救治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
期刊
目的探讨两种泪小管栓子Visiplug和Smart plug治疗轻中度水样液缺乏型干眼病(ATD)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龙华医院眼科就诊的Sjögren综合征并发轻中度ATD患者54例108只眼,随机平均分为Visiplug组和Smart plug组,进行泪小管栓子植入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进行主观症状评分,记录泪液分泌功能(SIt)
目的确定近年来干眼症患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并分析探讨导致该构成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系列研究。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干眼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共9 49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30岁组、30<年龄≤50岁组、50<年龄≤70岁组及>70岁组四组。比较分析各年度患者的年龄构成比例,并分析各年龄组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各年度患者年龄构成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