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依托开展1+N课外自主群文阅读的探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探索用教材中的课文“1”领路,课外的文章“N”相随的思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实现用课文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1+N;群文阅读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存在着时间不保证、材料少开发、方法缺指导等方面的困难。那么,有没有一种可以立足课堂40分钟,立足教材,“细水长流”式的群文阅读呢?可以以教材课文为基点,用“1+N”的方式实现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这里的“1”是指教材编排的课文本身,“N”指的是根据所学课文,有机整合其他课外阅读文本,包括课外短文、资料以及书籍中的节选片段等。“1+N”式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基于教材文本,以一篇带多篇、多篇促一篇的方式开展教学。根据实践,我们提出了“4+3+2”的操作模式,具体描述如下。
   一、“四种角度”整编选文
   如何根据教材“1”的特点,选择“N”的文本呢?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选文”。
   1.从作者角度选文。
   基于作者角度选文,旨在通过一组作家作品走近一个作家,进一步激发学生對该作家作品的阅读兴趣,从而爱上名家名著的阅读。
   2.从内容角度选文。
   教材中的课文是以单元“主题”组文的,因此,从文章内容角度进行群文阅读篇目的选择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可以考虑将内容相近或者内容关联的文章作为课堂补充的阅读篇目,并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目的的主题阅读。
   3.从写法角度选文。
   学生经常会在阅读中体会到一些写法,并被这些精彩的写法吸引。“小小说的结尾”“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根据写法不同,可以选择相应的群文。
   4.从文体角度选文。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文体特点,这样对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由此可见,如何选好一组文章,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师在选文时应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及学习的载体“教材”和“生活”。
   二、“两种评价”齐头并进
   实践中,我们进行了“1+N”的阅读评价改革,让学生阅读评价与教师备课评价齐头并进。
   1.学生层面:阅读评价的改革。
   结合单元知识点,用1+N 的方式可以实现课内外的结合,并体现多文本的阅读评价,实现用不同的片段,做“整合、比较、分析”式的习题。如为了考查四年级第二单元“拟人手法”的知识点,教师选取阅读文章《蟋蟀的住宅》《蟹蛛》《圣甲虫》三篇,然后设计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价案例】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份“阅读评价”题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在作者笔下,昆虫们都像“人”,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蟋蟀就是一个( ),蟹蛛是( ),圣甲虫就是( )。
   (2)请你结合上面三个片段中介绍的昆虫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写话,具体写写他们会如何述说。(有一天,圣甲虫推着自己的粪球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可是在路上碰倒了蟋蟀门前的那丛草,还惊扰了刚产完卵的蟹蛛。他们为此吵得不可开交,都觉得是自己受了委屈。事情闹到森林法庭上去了……)
   2.教师层面:阅读备课的改革。
   用“1+N”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挑战。用“1+N”的方式进行备课,包括目标、选文、操作流程等,这无疑是对教师备课的一次大改革,也是对教师备课评价的改革。
   【评价案例】
   上过公开课的吴老师说:“为了上《儿童诗一组》,我阅读了一年级到五年级教材中的儿童诗,阅读了作家金波的诗,对儿童诗有了充分的了解。如果不是用1+N 方式上课,也许我就不会那么自觉地去阅读了。”上过研究课的老师说:“为了上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阅读了很多哲理性的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在钻研备课的过程中,我自己也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的确,语文教学的路也不止一条!只是,我们缺少‘骑马到车站’的视角罢了。”
   群文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转变了教师教学观念,形成了1+N 课堂特色,构建了三年级——六年级完整的1+N 的选文体系。目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大力改革与实践,期待会有更大突破。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留学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但是当代留学生存在多方面的动机,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个人追求的。“理论上,出国留学动机主要有现代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开放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推拉理论等。特别是推拉理论,是我国当前研究出国留学活动最重要的理论支撑。”(苏一凡、胡庆亮,2011)所谓的推拉理论,即“推力”和“拉力”的作用。“推力”即人们认识到当前我国的科技和文化
期刊
一、巧妙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设计巧妙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在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排列组合后,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小学数学老师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才能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创新点,引导
期刊
一、关爱?乱情?   师: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稀稀落落的回答)   师:有点精神,准备好没?   生:准备好了。(声音稍微响了点儿,但还是不大)   师:准备好没?(面对这样的状态,我的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八度)   生:……(一阵沉默)   以上情况或类似情况在平常教学中不止一次发生,我不止一次发火,致使教学中断,学生也因此写过反思,但
期刊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思维与感知能力都在发展阶段,所以在学习上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给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了许多困难。而针对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教学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进入一种情景当中,以此来促进课堂的效率。   一、课程导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高效进行听课   小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和环境都是在教室当中,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重要基础。所以,小学
期刊
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来自学校的压力   学校的考核制度,导致教师每次考试结束之后,不得不把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首先是班内对比,看学生哪一科考差了,是不是有潜力可挖;其次是同级对比,看班上的情况如何;再次是同上一个年级对比,看会考成绩会怎样,看有多少人能够上重点中学。教师的辛苦学生不理解,该玩还玩。鉴于这种情况,教师
期刊
一、数学生活化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数学生活化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坚持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并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搬到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融入生活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例如为
期刊
语言能力是评估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据。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说的训练,培养学生说的习惯,让学生能顺利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课堂是语言培养的主阵地,交流则是数学语言能力真正提升的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同桌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师
期刊
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和谐沟通,形成合力,就能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虽然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家校沟通,但这项工作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家长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不高,造成家庭教育缺失;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家长对教师不了解、不支持;也有教师个人与家长交流方式方法欠佳,造成家长对教师不满;教师和家长沟通方式单一,造成家校关系疏松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换言之,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
期刊
假如小学美术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很容易就造成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现象。为了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和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美术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努力让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应用,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能够
期刊
遣词造句是组成一篇习作的基本要素,也是表情达意的基本载体,如果不能积累足够的词语,在习作中学生往往难以准确运用已学的词语表情达意。究其原因,既有阅读量的匮乏,也有运用词语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已有的词汇正确地表情达意,是语用范畴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一、阅读积累,博学广闻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
期刊